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9月23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上涨0.01%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23 15:45:15 关注:4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行情速览:窄幅震荡中的结构性机遇
  2024 年 9 月 23 日,人造肉概念板块(858687)收报 1345.02 点,较前一交易日微涨 0.01%,结束了连续 3 日的回调态势。当日,板块内仅 5 只股票上涨,16 只股票下跌,但龙头股的强劲表现依然显著:
  金字火腿(002515)表现突出:早盘迅速涨停,收盘价为 7.85 元,换手率 2.41%,资金净流入 2416.7 万元,是板块内唯一涨幅超过 9% 的个股。
  板块分化特征明显:富祥药业涨幅 0.94%、雪榕生物涨幅 0.17%,表现相对较好;索宝蛋白跌幅 0.11%、祖名股份涨幅 0.16%,表现较为平淡。当日板块成交金额 3.66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萎缩 12%,显示市场资金趋于谨慎。
  二、三大驱动因素支撑板块发展韧性
  (一)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食品安全标准即将落地: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进入公示阶段,首次明确了人造肉 “植物基” 和 “细胞基” 的分类标注规则。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合规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根据中研网数据预测,到 2025 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4%。
  双碳目标驱动产业转型:农业农村部开展 “微生物蛋白替代豆粕” 工程试点,并对使用发酵蛋白的企业给予每吨 200 元补贴。这一政策将直接惠及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富祥药业、山东赫达等。
  (二)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升级
  植物肉口感显著改善:金字火腿与江南大学联合研发的 “低温重组植物火腿” 取得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挤压膨化技术,使植物蛋白纤维结构更接近真肉。中秋期间推出的 “植物肉月饼” 预售量超过 50 万份,毛利率达到 32%,比传统肉类制品高出 5 个百分点。
  细胞培养肉量产可期:雪榕生物利用食用菌工厂改造的细胞培养基生产线已试产成功,每升培养液可提取 12 克细胞蛋白,成本较 2023 年下降 40%。预计到 2026 年,该生产线将实现千吨级产能。
  (三)资金布局业绩拐点
  中报业绩分化显著:金字火腿上半年人造肉业务收入达到 1.2 亿元,同比增长 23%,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至 28.7%;而依赖传统大豆蛋白的企业,由于原料成本上涨,净利润平均下滑 15%。这一业绩分化促使资金向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集中。
  北向资金逆势增持:富祥药业因 “短柄镰刀菌蛋白” 生产技术入选工信部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获得北向资金周增持 300 万股。机构预测,到 2025 年,该业务将为公司贡献 20% 的净利润增长。
  三、龙头股分析:涨停与滞涨背后的价值差异
  (一)金字火腿:从传统火腿龙头到植物肉行业新贵

  品类扩张成效显著:在维持传统火腿 35% 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金字火腿已成功拓展植物肉香肠、肉饼、火腿三大品类。抖音电商渠道 GMV 突破 5 亿元,中秋礼盒预售量超过 200 万份。
  市场情绪引领作用:作为板块内唯一涨停的股票,金字火腿的强势表现与预制菜板块中 ST 绝味的业绩暴雷形成鲜明对比。资金借此机会打造 “合规 + 增长” 的行业标杆,提升市场对龙头股的估值修复预期。
  (二)富祥药业:微生物蛋白领域的隐形冠军
  技术壁垒高:富祥药业拥有全球首个短柄镰刀菌蛋白工业化生产线,菌丝体蛋白含量高达 55.3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45%)。相关专利已通过 PCT 国际申请,有望成为欧盟认证的首个中国产微生物蛋白原料。
  产能扩张在即:江西凌富生物二期项目预计于 2025 年底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 10 万吨,可满足 200 万吨人造肉产品的蛋白需求,对应市场空间超过 50 亿元。
  (三)雪榕生物:食用菌龙头的跨界转型
  原料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雪榕生物依托其金针菇产能全国第一的优势,开发出菌丝体蛋白提取技术,单吨原料利用率提升 30%,成本比豆粕基人造肉低 15%。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双汇、星巴克等企业的供应链。
  困境反转预期增强:2025 年上半年,雪榕生物亏损减少 4104 万元。随着冬虫夏草菌丝体项目的落地,人造肉业务有望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增长引擎。
  四、产业链影响:从上游到终端的重构机遇
  (一)上游:蛋白原料企业分化加剧
  豌豆蛋白龙头企业受益:双塔食品、东宝生物等掌握低温萃取技术的企业,订单量周增长 10%;而普通大豆蛋白厂商因价格竞争,毛利率压缩至 18% 以下。
  添加剂需求快速增长:用于改善植物肉口感的添加剂,如山东赫达的纤维素醚、富祥药业的氨基酸衍生物等,销量增长 25%,单价提升 12%。
  (二)中游:加工企业加速技术升级
  设备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四方科技的低温重组设备订单已排至 2026 年一季度,人造肉专用挤压机销量同比增长 40%,单价超过 500 万元。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提升至 8%,远高于传统食品加工行业的 3%。千味央厨、味知香等企业已设立独立的人造肉研发中心。
  (三)下游:消费端接受度逐步提高
  渠道渗透加深:盒马、山姆等零售渠道上架的植物肉 SKU 超过 50 个,中秋促销期间销量同比增长 35%,35 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达 68%。
  餐饮场景拓展:麦当劳、海底捞等餐饮企业推出植物肉定制套餐,客单价较传统套餐高 10%,复购率提升 5%,带动 B 端采购量月增长 20%。
  五、后市展望: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前景
  (一)短期:情绪主导的市场博弈阶段
  阻力位压力显现:当前板块市盈率(TTM)为 28.5 倍,高于食品饮料板块 25 倍的均值。技术面上,板块受到 60 日均线(1350 点)的压制,需警惕跟风资金获利回吐。1300 点整数关口成为关键支撑位。
  事件驱动投资机会:10 月即将举办的 “全球人造肉产业峰会” 可能释放政策利好,投资者可关注会前资金的布局动向。
  (二)中长期:技术与消费双轮驱动增长
  市场规模有望爆发:根据 Euromonitor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 2500 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 30%。其中,细胞培养肉和微生物蛋白将贡献 60% 的市场增量。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具备核心技术(如金字火腿的结构蛋白技术、富祥药业的菌种培育技术)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从当前的 15% 提升至 2028 年的 35%,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三)风险提示
  技术落地风险:如果细胞培养肉量产成本在 2026 年无法降至传统肉的 2 倍以下,将影响其商业化进程。
  监管政策风险:欧盟若提高植物肉 “肉类术语” 使用门槛,可能对出口型企业订单造成冲击。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可持续增长的投资机会
  人造肉板块的 “微涨” 现象,反映了市场资金从概念炒作向价值投资的转变。在市场热度逐渐消退的背景下,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产品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脱颖而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 “技术壁垒 + 业绩兑现” 双优标的,是在食品工业革命浪潮中获取长期收益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生产出 “既像肉又超越肉” 产品的企业,才能在市场周期中稳健发展,把握千亿级市场的增长机遇。 (数据来源:Wind、中研普华、企业公告)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9月29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上涨1.05%2025/9/29 15:35:16
9月26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上涨0.89%2025/9/26 15:43:50
9月25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下跌1.23%2025/9/25 15:26:37
9月24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上涨0.74%2025/9/24 15:14:06
9月22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下跌0.97%2025/9/22 16:39:20
9月18日,人造肉概念板块下跌0.3%2025/9/19 15:44:4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