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递:分化中显韧性,龙头股引领板块突围
在 2025 年 9 月 26 日这一交易日,A 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态势,多数板块涨跌互现,但人造肉概念板块却异军突起,成为当日市场焦点。大盘震荡背景下,人造肉概念板块涨幅达 0.89%,在 394 个概念板块中位列涨幅榜前 4。
当日,人造肉概念板块成交活跃,成交额高达 41.94 亿元,成交量达 4.48 亿股 ,显示出市场资金对该板块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板块内部呈现结构化行情,16 只个股上涨,5 只个股下跌。
其中,金字火腿表现尤为突出,股价涨幅高达 6.61%,收于 8.07 元,资金净流入 9837 万元,换手率达 20.53%,成为市场情绪标杆。嘉华股份和安琪酵母分别以 2.86% 和 2.37% 的涨幅紧随其后。嘉华股份凭借在大豆深加工产业二十余年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在大豆蛋白原料领域占据有利地位;安琪酵母则凭借酵母提取物技术的独特优势,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值得关注的是,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 1.2 亿元,结束了连续 3 日的净流出态势,短期资金回流明显。这不仅是市场对人造肉概念板块短期前景的积极回应,也为后续行情发展注入动力,预示着该板块未来可能有更出色表现。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人造肉概念板块的强势上涨是政策、消费、资金等多维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推动板块在资本市场上扬。
(一)政策东风劲吹,行业规范化加速落地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植物基人造肉食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人造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推动板块上涨的重要政策催化剂。该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规定植物肉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 20%,为产品营养价值划定底线;同时对添加剂使用作出严格限制,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这一政策提振了市场对龙头企业的信心。金字火腿、嘉华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前瞻性战略眼光,早早建立 ISO22000 认证体系,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堪称行业典范。在政策护航下,有望在标准正式实施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引领行业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据权威机构 Euromonitor 预测,2025 年中国植物基食品市场规模将达 1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0%,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政策严格监管下,行业集中度有望从当前 12% 大幅提升至 25%,市场格局将重塑,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二)消费升级驱动,健康环保理念成主流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市场需求激增。在健康饮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低脂肪、高蛋白” 的人造肉替代品受到餐饮企业和消费者青睐。美团数据显示,9 月前 20 天植物基人造肉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 35%;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造肉渗透率高达 15%。
安琪酵母旗下的 “植物肉调味解决方案”,凭借独特风味和高品质,受到 B 端餐饮企业热烈追捧,订单量月增 20%,反映出 B 端餐饮企业对人造肉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人造肉正逐渐融入餐饮行业主流供应链。
在 C 端市场,“弹性素食” 人群迅速崛起,规模已突破 3000 万。其中,25 - 35 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 65%,他们追求时尚、注重健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关注食品的成分健康与环保属性。这一消费群体的崛起推动了高端人造肉产品的热销,以金字火腿植物肉礼盒为例,其销量增长了 25%,成为健康与时尚兼具的礼品新选择。
(三)资金轮动效应,低估值板块获青睐
2025 年 9 月 26 日,A 股市场主线从科技板块向消费防御板块切换。食品饮料板块凭借稳定业绩和抗风险能力,成为资金避风港,获净流入 5.2 亿元。人造肉作为食品饮料板块的细分赛道,受益明显。
从估值角度看,人造肉板块动态 PE 回落至 38 倍,低于食品加工行业平均的 45 倍,在资本市场凸显配置价值。这种低估值优势吸引众多投资者,他们纷纷将资金投入人造肉板块。
当日,游资与机构形成共振效应。金字火腿获深股通净买入 1200 万元,某私募产品加仓 300 万股,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其长期看好。嘉华股份虽资金净流出 0.12 亿元,但机构持仓比例较上周增加 1.5 个百分点,表明中长期资金正逢低布局,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这种资金轮动和布局为板块上涨提供坚实资金支撑。
三、日内走势拆解:三阶段演绎多空博弈
(一)早盘:利好刺激下高开高走,龙头股快速拉涨
当日早盘集合竞价阶段,受国家卫健委发布《植物基人造肉食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一重大利好消息影响,人造肉概念板块指数以 1092 点高开,涨幅达 0.5%。
金字火腿开盘 15 分钟内,股价涨幅迅速扩大至 6%,成为板块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在其带动下,索宝蛋白和祖名股份等个股分别上涨 3% 和 2%。市场成交量在早盘急剧放大,半小时内成交量高达 1.2 亿股,占全天成交量的 27%,显示出资金抢筹态势。
(二)午间:获利盘回吐引发震荡,技术面考验支撑
11 时过后,早盘快速上涨积累的大量获利盘开始回吐,前期埋伏资金逢高兑现利润,导致板块指数迅速回落。一小时内,板块指数从早盘高位 1098 点下跌至 1085 点,回补早盘跳空缺口,市场情绪转为谨慎。
不过,安琪酵母、索宝蛋白等绩优股展现出抗跌韧性。安琪酵母凭借其三季度业绩预增 20% 的表现,成为资金避风港。板块下跌时,大量资金涌入,使其跌幅迅速收窄至 1%,显示出市场对业绩确定性标的的认可。
(三)尾盘:情绪回暖推动指数收红,资金聚焦真龙头
午后,消费板块整体走强,为人造肉概念板块反弹提供良好环境。在其带动下,人造肉指数震荡回升,市场情绪回暖。最终,人造肉概念板块指数收于 1098 点,涨幅 0.89%,实现由绿转红。
值得注意的是,远月合约概念股,如布局细胞培育肉的爱普股份,在尾盘明显拉升,涨幅达 1.5%。这反映出市场对人造肉行业长期技术突破的预期升温,投资者开始关注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企业。
四、多空分歧:短期热情 VS 中长期挑战
(一)多头逻辑:政策 + 需求 + 资金三重共振
政策端:食品安全标准出台将加速淘汰中小产能,龙头市占率提升空间明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植物基人造肉食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使行业洗牌,淘汰中小产能,利于龙头企业发展。以金字火腿为例,凭借先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在政策推动下有望扩大市场份额。据行业分析师预测,标准正式实施后一年内,其市场占有率有望从 8% 提升至 12%。
需求端:节假日效应与健康饮食趋势形成短期催化,四季度腌腊制品旺季或进一步提振销量。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市场进入消费旺季,人造肉凭借健康属性受青睐。美团数据显示,9 月前 20 天植物基人造肉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 35%。C 端市场 “弹性素食” 人群规模扩大,已突破 3000 万。随着四季度腌腊制品旺季到来,人造肉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如金字火腿植物肉礼盒去年腌腊制品旺季销量增长 25%。
资金面: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增量资金从高位科技股回流,提供流动性支撑。2025 年 9 月 26 日,A 股市场资金流向变化,主线从科技板块向消费防御板块切换。食品饮料板块获净流入 5.2 亿元,人造肉作为细分赛道受益。人造肉板块动态 PE 回落至 38 倍,低于食品加工行业平均的 45 倍,吸引增量资金流入。当日,游资与机构共振,金字火腿获深股通净买入 1200 万元,某私募产品加仓 300 万股;嘉华股份机构持仓比例较上周增加 1.5 个百分点。
(二)空头顾虑:技术瓶颈与成本压力犹存
技术层面:植物肉口感(纤维感)与真肉仍有差距,细胞培育肉成本高达 200 元 / 公斤,商业化落地至少还需 3 年。尽管人造肉行业取得进展,但技术仍面临挑战。目前植物肉产品在口感和纤维感上与真肉有差距,影响市场接受度。细胞培育肉虽口感和营养成分接近真肉,但生产成本过高,主要因生产需大量生物反应器、培养基和专业技术人员,实现商业化落地至少还需 3 年,期间企业需不断投入研发资金优化生产工艺。
业绩兑现:当前人造肉业务占上市公司营收普遍不足 10%,短期难以支撑估值大幅提升,部分概念股存 “蹭热点” 嫌疑。从业绩兑现角度看,当前人造肉业务在上市公司营收中占比普遍较低,多数企业不足 10%,对业绩贡献有限,短期难以支撑估值大幅提升。以金字火腿为例,2024 年人造肉业务营收占比仅 8%。部分概念股存在 “蹭热点” 情况,人造肉业务未真正落地或处于概念炒作阶段,缺乏业绩支撑,投资者需谨慎甄别。
五、后市展望与操作策略
(一)短期走势:1100 点成关键压力位,关注量能配合
未来 1 - 2 周,人造肉概念板块走势备受关注,1100 点成为关键压力位。从技术分析角度,这一位置是前期震荡平台上沿,具有重要技术意义。若板块能放量突破 1100 点,有望打开新的反弹空间,目标可看向 1150 点;若上涨过程中缩量回落,则需警惕回踩 1050 点支撑的风险。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标的。一是政策受益龙头,如金字火腿,植物肉产品矩阵完善,涵盖多种产品;嘉华股份作为大豆蛋白原料龙头,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机构持仓不断增加。二是技术领先标的,安琪酵母在酵母提取物技术方面全球领先,B 端订单饱满;索宝蛋白作为豌豆蛋白细分龙头,出口占比超 40%,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中长期逻辑:把握 “技术落地 + 产能扩张” 双主线
从中长期看,人造肉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投资者可把握 “技术落地 + 产能扩张” 双主线布局。
在植物基赛道,豌豆蛋白、大豆蛋白上游原料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双塔食品作为全球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之一,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山东赫达在纤维素醚等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可应用于人造肉生产,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
对于细胞培育肉领域,虽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初期,但潜力巨大。投资者可提前布局培养基原料供应商,如富祥药业,在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领域经验丰富;细胞培养技术企业,如东宝生物,专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在细胞培养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未来有望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推进,这些企业有望获得较高估值溢价。
(三)风险提示
投资人造肉概念板块虽潜力较大,但也面临诸多风险。节假日后消费需求回落,可能导致终端销售不及预期,影响企业业绩和板块走势。海外人造肉龙头企业业绩表现也会对 A 股人造肉概念板块产生影响,若业绩暴雷,可能引发市场担忧,导致板块情绪共振下跌。此外,食品安全事件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也是重要风险,食品安全事件会冲击消费者信任度,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会影响行业规范化发展和市场竞争格局。
结语:在分化中掘金真成长
9 月 26 日人造肉板块逆势上涨,既反映短期政策与消费利好,也体现市场对 “真赛道” 标的甄别能力提升。投资者应摒弃概念炒作思维,聚焦具备实质业务布局、技术壁垒或业绩确定性的龙头企业。随着行业标准落地与消费习惯深化,人造肉板块有望从主题投资转向价值投资,真正受益于产业变革的公司将在震荡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