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减持计划落地:精准执行下的股东结构优化
(一)减持期届满,实际减持规模近 3%
2025 年 10 月 22 日,立华股份(300761.SZ)发布公告表明,公司实际控制人程立力及其一致行动人奔腾牧业的减持计划已到期。此次减持累计减持 2438.18 万股,占总股本的 2.91%,未超出原计划 3% 的上限。其中,程立力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1350.04 万股,奔腾牧业减持 1088.14 万股,合计套现约 4.31 亿元,减持均价区间在 15.81 - 21.36 元 / 股,这充分体现了股东对市场价格的差异化判断。
(二)持股比例微降,控制权稳固如初
减持完成后,程立力持股比例由 32.26% 降至 30.65%,奔腾牧业持股比例从 18.81% 降至 17.51%。然而,程立力、沈静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控制方式,仍持有公司 61.86% 的股权,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本次减持股份均来源于 IPO 前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属于股东正常减持行为,且未涉及限售股解禁,合规性清晰明确。
二、减持路径解析:大宗交易为主,兼顾市场流动性
(一)大宗交易占比超 60%,降低短期市场冲击
在本次减持过程中,大宗交易减持 1.612 亿股,占比 66.1%,集中竞价减持 0.826 亿股,占比 33.9%。大宗交易通常面向机构投资者,且有 6 个月的锁定期,有效避免了对二级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同时,集中竞价减持均价为 21.36 元(奔腾牧业),高于大宗交易的 15.81 元,这反映出股东对股价阶段性高点的精准把握,在实现资金回笼的同时,兼顾了市场稳定性。
(二)股东行为透视:合规减持与资金用途合理依据
公告内容,程立力减持主要用于个人资金安排,奔腾牧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部分减持资金可能用于核心团队激励。其有限合伙人大多为上市前入职的骨干员工,通过减持实现长期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地。这种 “个人减持 + 团队激励” 的组合模式,既满足了股东的自身诉求,又强化了核心团队与公司的利益绑定。
三、市场影响评估:短期情绪面波动,长期治理结构稳定
(一)短期股价或承压,长期价值锚未变
从历史经验来看,实控人减持往往会引发短期市场担忧。但本次减持后,公司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仍超过 60%,股权集中度较高,治理结构稳定。并且公告明确指出 “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加之近期生猪、黄羽鸡业务呈现回暖态势(2025 年上半年肉猪出栏量增长 118%),基本面支撑较为强劲,预计此次减持对市场情绪面的冲击有限。
(二)行业对比:农业龙头减持行为常态化
与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同行业企业相比,实控人阶段性减持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常见现象。立华股份作为黄羽肉鸡第二大养殖商,近年来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不断扩张,2025 年上半年生猪业务成为主要利润贡献点。本次减持更倾向于股东层面的结构调整,并非对公司前景的看空。
四、公司回应与投资者关注点
(一)公司声明:业务不受影响,聚焦双轮驱动战略公司郑重强调,本次减持系股东自主决策行为,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黄羽肉鸡与生猪养殖 “双轮驱动” 战略。2025 年上半年,公司肉猪完全成本降至 12.8 元 / 公斤,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118%,叠加黄羽鸡屠宰加工产能逐步爬坡,公司中长期成长逻辑未发生改变。
(二)投资者需关注的两大核心点
资金流向合规性:减持所得是否涉及股权质押还款(截至 2025 年中报,程立力股权质押率为 27.54%,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后续减持计划:公告中未提及未来减持意向,需密切跟踪 2025 年年报中股东持股变动情况及公司战略资金需求。
结语:股东结构再平衡下的价值重估
立华股份本次减持本质上是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阶段性资金安排,在合规框架内实现了股东结构的优化。从短期来看,市场或许会对减持产生情绪性反应,但公司控制权稳固、基本面稳健的核心优势并未改变。随着生猪周期回暖以及黄羽鸡成本管控成效逐渐显现,投资者应将关注点回归至公司业绩增长动能,而非受短期股东行为的扰动。(数据支持:立华股份 2025 年三季报、深交所公告、W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