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10月30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1.15%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30 15:24:44 关注:5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行情复盘:板块普跌呈现分化态势,龙头股逆势展现抗跌特性

  (一)指数回调 1.15%,成交额突破 200 亿
  截至 2025 年 10 月 30 日 15:00,预制菜概念板块收报 XX 点,单日跌幅为 1.15%,跑输沪深 300 指数(-0.82%)。板块内仅 17 只个股上涨,84 只个股下跌,涨跌比例接近 1:5,整体呈现普跌格局。当日成交量达 20.41 亿手,成交额为 202.68 亿元,换手率 1.23%,资金净流出 1.87 亿元,在 394 个概念板块中涨幅排名第 214 位,整体表现弱于市场大盘。从 K 线形态分析,板块指数连续三日收阴,5 日均线与 10 日均线形成死叉,技术指标显示短期走势偏向下行,市场情绪处于低迷状态。
  (二)龙头股表现两极分化:ST 股成为 “避风港”,机构重仓股承受压力逆势上涨标的

  聚焦低价与重组预期:*ST 佳沃(涨幅 2.72%)因三文鱼预制菜出口订单增长受到资金关注;家家悦(涨幅 2.28%)凭借社区团购渠道优势展现抗跌能力;三全食品(涨幅 1%)、海欣食品(涨幅 0.85%)随着速冻食品板块回暖,叠加 “双十一” 备货预期,股价表现出较强韧性。其中,*ST 佳沃三季度三文鱼预制菜出口量同比增长 35%,带动营收增长 20%,成为支撑股价的关键因素。家家悦通过与美团买菜、多多买菜等平台合作,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5%,有效拓展了销售渠道。
  机构重仓股遭抛售:宝立食品(资金净流出 0.05 亿)因代工模式利润率压缩遭到减持;“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未上榜)年内跌幅超过 30%,市值腰斩,反映出市场对纯概念标的持谨慎态度。宝立食品作为多家餐饮品牌的预制菜代工厂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客户压价影响,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28% 降至 2025 年 Q3 的 22%,业绩增长乏力。味知香过度依赖线下加盟店,在电商冲击下,2025 年上半年加盟店数量减少 8%,营收下滑 15%,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逐步蚕食。
  二、三大核心因素解析:信任危机、监管落地与供需失衡

  (一)消费者信任危机发酵,C 端需求显著萎缩

  “去预制菜化” 浪潮冲击终端:自罗永浩炮轰西贝 “全预制菜” 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餐饮门店预制菜的接受度降至冰点,仅有 45% 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在餐厅食用预制菜。美团大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内,标注 “现炒现做” 的商户订单量周均增长 18%,其中主打 “明火现炒” 的湘菜馆、川菜馆订单涨幅尤为突出,部分门店周订单量翻倍。而依赖预制菜的外卖店单量普遍下降 12%,一些主打 “便捷出餐” 的预制菜外卖品牌,订单流失率高达 30%。家庭端采购也更趋保守,京东生鲜平台数据显示,预制菜销量周环比下降 8%,“口味不新鲜”“添加剂过多” 等投诉量增长 25%,消费者在评论区明确表示 “宁愿多花时间做饭,也不想吃预制菜”。
  品质分化加剧市场割裂:在信任危机的影响下,消费者对预制菜品质要求愈发严格,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主打 “0 添加”“新鲜食材” 的千味央厨(河南烩面预制菜)、广州酒家(广式早茶预制菜)凭借高品质产品,获得 5% - 8% 的价格溢价,销量逆势增长 5%。其中,千味央厨烩面预制菜选用当天现宰羊肉熬制汤底,面条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无任何添加剂,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低价竞争的中小品牌,因品质参差不齐,销量下滑 30%,部分品牌市场份额被挤压至边缘,显示消费者从单纯追求 “便捷优先” 转向 “品质至上”,品牌信任成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二)监管升级倒计时,B 端供应链承压明显
  强制信息披露政策即将出台:国家卫健委牵头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完成草案审查,即将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要求餐饮企业必须明确明示是否使用预制菜,以及预制菜的主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预计超过 60% 的纯外卖店(主要依赖料理包等预制菜产品)将面临合规改造压力,需重新调整菜单结构、优化后厨布局。山东、河南等地作为预制菜产业大省,已有 30% 的小微预制菜企业因冷链标准不达标被迫停产整顿,例如山东某小型预制菜工厂,因冷库温度波动过大,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被责令停产整改。
  餐饮企业加速 “去预制菜化”:海底捞、眉州东坡等连锁品牌积极推行 “现制明档”,将厨房前置,让消费者直观看到菜品制作过程。海底捞 2025 年上半年 “现制菜品” 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70%,B 端预制菜采购量同比下降 15%。眉州东坡推出 “手工现做” 系列菜品,从原料采购到烹饪制作全程透明化,深受消费者好评。大型连锁品牌的 “去预制菜化” 行动,倒逼上游预制菜企业从 To B 转向 To C,加剧产能错配,当前 B 端产能占比仍超过 70%,大量产能闲置,而 C 端市场开拓艰难,短期内难以消化过剩产能。
  (三)产能过剩叠加成本高企,行业利润空间压缩

  产能利用率跌破 70%:2025 年上半年,预制菜行业产能达到 1200 万吨,实际产量仅 820 万吨,产能利用率降至 68.3%,跌破 70% 的健康警戒线。山东、江苏等地中小工厂开工率不足 50%,部分企业为消化库存,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毛利率压缩至 15% - 18%,远低于食品加工行业平均水平(22%)。例如江苏某预制菜工厂,为争夺市场份额,将一款红烧肉预制菜价格降至成本价附近,虽销量有所提升,但利润微薄,仅能维持基本运营。
  原材料与冷链成本双升:受非洲猪瘟疫情余波和饲料价格上涨影响,生猪价格反弹 10% 至 18 元 / 公斤,鸡肉价格上涨 8% 至 9 元 / 斤,直接抬高预制菜肉类原料成本。同时,冷链物流成本因油价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增加 12%,从产地到终端的冷链运输费用每吨增加 150 - 200 元。中小企业利润被压缩至盈亏平衡线,2025 年上半年超过 40% 的腰部企业财报预亏,行业亏损面扩大至 35%,部分企业已出现资金链紧张、拖欠货款等问题,行业洗牌加速。
  三、后市展望:洗牌加速,三大趋势清晰显现
  (一)短期(11 月):情绪面主导,反弹需待信任修复

  价格预判:基于当前市场情绪与基本面情况,预计 11 月预制菜板块指数将在 2000 - 2100 点区间震荡运行。若 “双十一” 期间电商平台预制菜销量超预期(同比增长 10% 以上),有望激发市场做多热情,试探 2150 点压力位;反之,若监管细则落地引发中小企业退市潮,悲观情绪蔓延,指数可能下探 1900 点前期低点,寻求支撑。从历史数据来看,“双十一” 电商大促对预制菜销售拉动作用明显,2024 年 “双十一” 期间,预制菜全网销售额达 35 亿元,同比增长 15%,带动板块指数当月上涨 8%。但在今年消费者信任危机的背景下,销售表现存在不确定性。
  资金动向:目前板块动态市盈率 32 倍,高于食品饮料行业平均的 28 倍,估值仍有 10% 回调空间。建议投资者规避市盈率高于 40 倍的纯概念炒作标的,如部分仅涉足预制菜概念、无实际产能与业绩支撑的企业。关注 PEG<1(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的真成长股,如安井食品(动态 PE 25 倍,PEG 0.8)、味知香(动态 PE 28 倍,PEG 0.9),回调后具备较好配置价值,这类企业业绩增长稳定,估值相对合理,有望在市场企稳后率先反弹。
  (二)中长期:产能出清与品类分化,龙头份额提升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预制菜行业竞争激烈,专家预测未来 5 年,6.8 万家预制菜企业中 90% 以上将被淘汰。2025 年中小企业退出率已达 20%,行业 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以安井食品为例,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渠道布局,在全国拥有 10 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速冻火锅料、预制菜肴等多个品类,2025 年上半年市场份额提升至 8%,较去年同期增长 2 个百分点。国联水产依托湛江水产养殖基地,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水产预制菜出口量连续三年增长 20% 以上,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技术、渠道优势,不断抢占中小企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品类结构深度调整:单身经济持续发展,即热类预制菜(自热火锅、速食米饭)需求旺盛,预计未来 3 年将维持 15% 的年增速。2025 年上半年,自热火锅销售额同比增长 18%,其中针对单身消费者的单人份产品占比超 70%。即配类预制菜(净菜、调料包)因标准化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市场份额从 40% 降至 30%。地方特色预制菜(如佛跳墙、北京烤鸭)依托地域文化属性,溢价空间从 10% - 15% 扩大至 20% - 30%。福建佛跳墙预制菜通过文化营销,将产品与闽菜文化深度绑定,售价较普通预制菜高出 25%,销量却同比增长 20%,成为品类增长新亮点,未来品类结构将持续优化,向高附加值、特色化方向发展。
  (三)操作建议:跳出概念炒作,聚焦 “真需求” 标的

  投资者:短期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建议以观望为主,等待 11 月餐饮数据验证需求回暖(需同比增长 8% 以上)。中长期可布局 “产品力 + 渠道力” 双优企业,如安井食品作为 B 端供应链龙头,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 90%,产品涵盖火锅料、预制菜肴等多品类,客户覆盖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知名餐饮品牌;国联水产专注水产预制菜,出口占比达 35%,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凭借优质产品与海外渠道优势,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
  从业者:中小企业应加速向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渠道转型,目前预制菜线上渗透率 41%,年增速 6 个百分点。河南某小型预制菜企业通过与多多买菜合作,销量在 3 个月内增长 50%。大型企业则加码 “预制菜 + 场景” 融合,开发健身餐(高蛋白、低脂肪)、露营套餐(即热即食)等细分品类。新希望六和推出的健身餐系列,包含鸡胸肉、西兰花、紫薯等食材,搭配科学营养,上市后月销量超 5 万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结语:在阵痛中迎接行业蜕变
  10 月 30 日的板块回调,是预制菜行业从 “野蛮生长” 迈向 “价值重构” 的必经阶段。短期来看,信任危机与监管落地带来一定阵痛;长期而言,产能出清与消费升级将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摒弃概念炒作,聚焦具备技术壁垒、渠道优势、品牌溢价的真正龙头企业 —— 毕竟,只有真正解决 “好不好吃、安不安全、方不方便” 等核心问题的企业,才能在万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支持:Wind、农业农村部、中国烹饪协会)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预制菜行业渡劫 一场信任与转型的生死大考2025/10/30 12:19:57
从“匿名供应”到“透明履历”:预制菜新国标如何重塑养殖端价值坐标2025/10/30 10:02:54
从“匿名供应”到“透明履历”:预制菜新国标如何重塑养殖端价值坐标2025/10/30 8:02:54
10月29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0.14%2025/10/29 15:28:33
预制菜企业突围战:五大策略破解红海困局2025/10/29 11:23:22
预制菜产业:从全球演进到中国实践的餐桌革命2025/10/29 11:21: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