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国际畜牧 → 文章内容

最新发布丨《2025年粮食及农业状况》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28 10:16:59 关注:14 评论: 我要投稿

  2025年11月3日,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天在罗马总部重磅发布最新旗舰报告《2025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引发大面积土地退化,已导致全球约17亿人生活区域的农作物持续减产。一场范围广泛的危机正悄然袭来,持续削弱全球农业生产能力,并对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报告明确指出:土地退化不只是环境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农村生计和粮食安全。
  《2025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首次系统梳理分析了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对作物产量的具体影响,精准识别全球最脆弱的热点地区,并深入揭示了土地退化与贫困、饥饿及其他形式营养不良问题交织叠加的严峻现实。
  报告充分运用全球农田分布、经营规模及作物生产的最新全球数据,系统勾勒出可持续土地管理与利用综合方案及配套政策蓝图。所有建议措施切实可行、操作性强,旨在避免、减少并最终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同时在改善粮食生产和提升农民生计方面实现协同增效。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报告前言中写道:“为抓住机遇,我们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可持续土地管理需要有利环境的支撑,才能开展长期投资、创新和管理工作。”
  土地退化的影响
  粮农组织将“土地退化”定义为土地提供关键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能力长期下降的过程。
  土地退化很少由单一因素引起,通常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压力叠加共振的结果。自然因素包括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而人为压力包括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不可持续的耕作与灌溉方式,已成为当前土地退化的首要推手。鉴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地退化对农业生产力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远,本报告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此。
  在衡量方法上,报告创新性地采用了“退化负债”分析框架。具体而言,研究团队选取土壤有机碳、土壤侵蚀和土壤水分三项核心指标,将其当前实测数值与假定无人类活动干扰情境下的理论数值进行系统对比。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综合考量环境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机制,科学推算出土地在自然状态下应有的基线水平,从而精准量化人为活动造成的退化程度。
  报告系统评估了土地退化的人口影响维度。数据显示,全球约17亿人生活在因人为土地退化导致作物减产10%以上的地区,其中包括470万名5岁以下发育迟缓儿童。从绝对数量看,亚洲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亚洲长期累积大量土地退化负债,且人口密度居高不下,两方面因素叠加放大了影响程度。
  然而,报告在揭示严峻形势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希望。研究表明,只要成功逆转现有耕地上10%的人为土地退化,即可恢复足够的产量,每年为额外1.54亿人提供粮食保障。逆转退化趋势的技术路径已经明确,包括实施作物轮作制度、推广覆盖种植技术等可持续土地管理措施,这些实践经验证能够有效保持土壤健康、遏制水土流失、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这组数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可增强全球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压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
  要将潜力转化为现实,报告呼吁采取综合土地利用战略和系统性政策干预措施。具体举措涵盖:加强毁林管控等监管措施,开展以激励为基础的计划,建立将农业补贴与环境绩效挂钩的交叉合规机制,形成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
  土地退化问题波及各类规模的农场,但政策制定者必须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小农户面临的资金制约与大型农场截然不同,而大型农场掌控着大部分土地资源,在规模化实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必须立足各国农场结构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相关挑战与机遇,量身定制差异化政策组合,通过激励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严控毁林行为、规范放牧管理,多措并举,推动有效缓解土地退化问题。
  粮农组织发挥的作用
  国际社会对土地退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框架之下,已有130多个国家作出政治承诺,力争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粮农组织通过提供数据支撑、政策指导和实地计划,引领全球土地退化预防、减缓和逆转工作。
  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零饥饿)的监管机构,粮农组织依托全球农业生态区划系统(也是本报告使用的核心分析工具)持续监测并更新全球农业生态产量差距分布态势。同时,粮农组织通过全球土壤有机碳地图平台,为各国提供权威的土壤健康基础数据。
  屈总干事在报告中强调:“粮农组织再次郑重承诺,将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本期《粮食及农业状况》正是这一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实证基础,为各层级的政策制定、投资布局和行动方向提供指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微信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在杭州举办2025/11/26 11:37:52
农业农村部召开高质量编制“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专家座谈会2025/11/26 11:37:22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原司长吴奇修被“双开”2025/11/24 9:01:09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2025/11/23 17:09:59
农业农村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南疆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2025/11/19 18:05:46
2025年1-9月塔吉克斯坦农业产值增长8.1%2025/11/19 17:57:4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