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情速览:淡季不淡,预制菜板块韧性显著呈现
截至 2025 年 11 月 28 日收盘,预制菜概念板块逆势上涨 1.22%,报收 1285.6 点,成交额达 200.19 亿元,在全市场 394 个概念板块中位列第 183 位。板块内 82 只个股上涨,仅 13 只下跌,“强者恒强” 格局特征明显。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龙头股海欣食品(002702)、苏豪汇鸿(600981)双双涨停,带动板块换手率提升至 4.8%,资金净流入超 1.8 亿元,这表明市场对于预制菜旺季行情的预期正逐步升温。
二、龙头股解析:资金聚焦高弹性标的,三类龙头各具优势
情绪龙头:海欣食品(涨幅 10.03%,换手率 40.07%)作为近期市场活跃度最高的预制菜标的,海欣食品当日再度涨停,实现 3 连板。公司以 “速冻火锅料 + 预制菜” 双轮驱动模式发展,推出的佛跳墙、荔枝肉等闽味预制菜契合冬季火锅及家庭聚餐场景。同时,电商渠道发力显著(抖音直播带货月销售额突破千万),资金净流入达 2137.76 万元。高换手率体现出游资积极参与的态势,短期内仍具备情绪溢价空间。
价值龙头:苏豪汇鸿(涨幅 10%,资金净流入 7742.83 万)作为具有国资背景的预制菜供应链龙头企业,苏豪汇鸿凭借长三角区域冷链物流的优势,与盒马、山姆等新零售渠道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其代工的预制菜年夜饭礼盒已进入备货高峰期。当日超大单资金净流入在板块中居于首位,显示出机构资金对其稳定增长态势的青睐,低换手率(2.81%)表明筹码锁定状况良好。
区域龙头:武商集团(涨幅 5.72%,市值 52.37 亿)深耕华中市场的武商超市推出 “楚味预制菜” 系列,涵盖排骨藕汤、沔阳三蒸等湖北名菜,依托 1000 + 线下门店实现 “线上下单 + 到店自提” 模式。11 月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 35%。加之国企改革概念的加持,当日获 4922 万元资金净流入,成为区域消费复苏的典型标杆标的。
三、三大上涨动因:旺季逻辑、政策催化与资金共振
消费旺季临近,预制菜迎来 “刚需爆发期”
随着冬至、元旦及春节备货周期的开启,美团数据显示,11 月全国预制菜搜索量周环比增长 25%,“家庭聚餐”“懒人厨房” 等关键词热度急剧攀升。南方地区腌腊季带动腊味预制菜销量增长 40%,北方火锅预制菜(如毛肚、虾滑)订单量周增长 30%,季节性需求成为板块上涨的直接驱动因素。
政策暖风频吹,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 2025 年将建成 500 个预制菜原料标准化基地,同时《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行业 “无标可依” 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从当前的 30% 提升至 45%,中小作坊将加速退出市场。
资金避险需求升温,低估值板块受到青睐
近期大盘震荡加剧,预制菜板块市盈率(TTM)回落至 28 倍,低于食品饮料行业 35 倍的均值,配置性价比优势凸显。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预制菜板块 800 万元,其中海欣食品、苏豪汇鸿获外资增持;私募调研数据显示,11 月机构对预制菜企业调研频次环比增长 60%,资金呈现从高位赛道向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板块转移的趋势。
四、后市展望:短期情绪高涨,中长期看渗透率提升短期(1-2 周)
在情绪驱动下,龙头股或延续强势上涨行情。需重点关注苏豪汇鸿(600981)的供应链扩张进度以及海欣食品(002702)的产能释放情况,同时需警惕高换手率标的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
中长期(1-3 年)
据艾媒咨询预测,2025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 83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5%。具备 “产品差异化 + 渠道壁垒” 的企业(如安井食品、广州酒家)有望在行业扩容中获取红利,建议逢低布局业绩确定性强的价值标的。
结语:从 “节日经济” 到 “日常刚需”,预制菜正在重构餐桌生态当日板块的逆势上涨,并非仅仅是短期资金博弈的结果,更反映出在消费习惯变迁背景下预制菜行业的长期价值。当 “5 分钟做大餐” 从节日应急方案转变为日常选择,当标准化生产解决了 “妈妈味道” 的复制难题,预制菜已从边缘品类成长为万亿级赛道的核心参与者。消费者对于便捷预制菜的接受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
数据来源:同花顺、美团、饿了么等、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