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鸡市场:供需逆转催生价格报复性反弹
(一)华南、西南领涨,养殖效益快速修复
受阶段性供应减少及暑期消费提振的影响,华南、西南地区肉鸡市场呈现出 “量价齐升” 的态势。华南地区由于前期集中出栏,导致阶段性断档。上周,该地区肉鸡上市量环比减少 12%,进而推动价格快速反弹,黄羽肉鸡均价涨至 8.2 元 / 斤,周涨幅达 15%。养鸡效益从亏损 2 元 / 只逆转至盈利 1.5 元 / 只,这使得养殖户投苗积极性大增,脱温鸡投苗量环比增长 20%。在西南地区,成鸡销售价格周涨幅达 18%,成都、重庆市场青脚麻鸡均价突破 9 元 / 斤,创下近半年新高。养殖户趁高价积极出栏,同时因对后期行情看好,补栏量环比增加 15%。区域内种鸡场因前期深度亏损加速去产能,当前鸡苗产出仅为正常水平的 60%,供需缺口推动苗价持续上涨。
(二)鸡苗供应空档期:种鸡去产能引发价格飙升
由于 2023 年下半年苗鸡行情低迷,全国在产种鸡数量累计减少 30%,当前已进入 “供应空档期”,鸡苗市场呈现出 “一苗难求” 的局面。华南地区麻黄鸡苗价一周内连涨 3 次,从 2.8 元 / 只飙升至 4.2 元 / 只;西南地区青脚麻鸡苗价涨至 3.8 元 / 只,较上月同期涨幅达 40%。从品种来看,麻黄鸡、乌骨鸡等特色品种需求旺盛。麻黄鸡因适合中秋、国庆消费场景,公苗价格达 3.5 - 4.6 元 / 只;乌骨鸡出苗量减少 40%,叠加养殖端空栏补栏需求,价格反弹至 3.6 - 3.0 元 / 只。而仿土鸡母鸡因社会出苗量仍较多,价格在 2.6 - 2.2 元 / 只区间震荡。
二、饲料原料:豆粕玉米走势分化,成本端压力暂缓
(一)豆粕:库存高位震荡,短期难破箱体运行
近期,豆粕市场延续 “高位震荡、多空博弈” 的格局,均价为 3064 元 / 吨,环比微涨 0.76%。从供应端来看,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处于高位释放阶段,沿海油厂开机率维持在 80% 以上,周度压榨量稳定在 190 万吨左右,致使豆粕产量居高不下,库存迅速攀升至 75 万吨,较上月同期增加 10 万吨,处于近 5 年同期高位水平。在需求端,饲料企业因前期补库充足,当前库存普遍可维持至 9 月底,采购节奏放缓,观望情绪浓厚。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新作播种进度顺利,预期出口量将在未来 2 个月增加 15%;美豆产区天气改善,CBOT 大豆期货价格窄幅波动,缺乏明显上涨驱动,导致国内豆粕成本端支撑不足。多空因素交织下,豆粕短期预计维持在 3000 - 3100 元 / 吨区间震荡,难以突破箱体运行。
(二)玉米:新粮上市承压,短期价格难抬头
玉米市场延续 “稳中偏弱” 的态势,均价为 2366.85 元 / 吨,环比下跌 0.34%。主产区春玉米自 8 月中旬起陆续上市,每日上市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20%,叠加国储玉米持续出库,市场流通粮源大幅增加。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车辆日均超 1500 辆,山东地区玉米进厂价降至 2400 元 / 吨,较上月同期下跌 100 元 / 吨;东北地区受潮粮上市影响,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收购价稳中下调。需求端,尽管肉鸡、生猪养殖利润有所修复,但饲料企业仍以消化库存为主,采购策略谨慎,按需补库。预计 8 月下旬至 9 月,随着新玉米上市量进一步增加,叠加陈化玉米库存持续消耗,市场阶段性供应过剩局面将加剧,玉米价格或面临一定回调压力,下方支撑位在 2300 元 / 吨。
三、下阶段行情预测:短期高涨难持续,理性投苗是关键
(一)肉鸡与鸡苗:8 月高涨后或迎阶段性调整
尽管当前肉鸡与鸡苗市场涨势强劲,但从周期和供需层面分析,8 月下旬后市场或迎来阶段性调整。在肉鸡价格方面,华南、西南地区在暑期消费旺季及前期供应收缩的支撑下,短期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但随着华东、华中地区前期补栏肉鸡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压力增大,预计 8 月 25 日后价格将小幅回落,跌幅或在 5%-8%。例如,山东、江苏等地肉鸡出栏量预计在 8 月下旬环比增长 15%,届时将冲击华南、西南高价市场。
鸡苗市场当前虽供需紧张,但市场变数较大。8 月中下旬,随着脱温鸡投苗进入尾声,市场需求将明显减弱;叠加当前苗价高企,养殖户对后期成本及市场风险顾虑增加,补栏意愿降低。预计 8 月 20 日后,鸡苗价格将逐步回调,青麻鸡、麻黄鸡等热门品种苗价或回落 5%-10%。如麻黄鸡公苗价格可能从当前 4.2 元 / 只降至 3.8 元 / 只左右,养殖户需警惕价格回调风险,合理安排投苗计划。
(二)饲料原料:豆粕看供需博弈,玉米关注新季产量
饲料原料市场下阶段走势分化明显,豆粕与玉米面临不同市场格局。豆粕市场后续需重点关注 9 月美豆收割进度及中国采购动向。从国际市场看,若美国大豆丰产兑现,收割顺利,国际大豆供应将更加宽松,国内豆粕成本端压力减小,或随外盘价格回调;若中国增加美国大豆采购量,豆粕价格亦可能因供应预期变化而波动。国内层面,尽管当前油厂挺粕动力回升,但高库存压力仍在,预计 9 月豆粕价格在 3000 - 3100 元 / 吨区间震荡,若国际形势变化,不排除向下突破箱体的可能。
玉米市场价格主要受新季产量及深加工需求影响。9 月后,随着养殖旺季到来,饲料需求边际改善,理论上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支撑;但新粮上市仍将是压制价格涨幅的关键因素。主产区新玉米大量涌入市场,或使价格在 2300 - 2400 元 / 吨区间 “低位震荡”。深加工企业开机率若不能明显提升,对玉米消化能力有限,将进一步限制价格上涨空间。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新粮上市节奏及企业采购策略变化,合理安排饲料库存。
四、养殖户策略建议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肉鸡市场与饲料原料行情,养殖户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灵活调整养殖策略,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稳健前行。
(一)把握投苗节奏,精准锚定消费节点
当前鸡苗价格高企,虽蕴含市场机遇,但也伴随着高风险。养殖户应摒弃盲目追高心态,依据肉鸡出栏周期,科学规划投苗计划。重点关注 9 月中秋、10 月国庆两大消费黄金节点,合理安排补栏时间。以出栏日龄 60 天的麻黄鸡为例,若瞄准中秋上市,8 月上旬补栏较为适宜;若期望赶上国庆行情,8 月中旬则是关键补栏窗口。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参考周边养殖户投苗情况,避免集中补栏造成后期供应过剩、价格下跌风险。
(二)优化饲料配方,巧用原料价格波动
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震荡,为养殖户优化成本结构提供了操作空间。一方面,养殖户可借助市场波动,在豆粕、玉米价格相对低位时,适当增加采购量,建立合理库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小麦、菜粕、棉粕等原料替代方案,优化饲料配方。例如,当豆粕价格较高时,可将部分豆粕替换为菜粕,在满足肉鸡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有研究表明,合理使用杂粕替代豆粕,每吨饲料成本可降低 50 - 100 元。同时,关注饲料企业研发的新型低蛋白日粮产品,通过精准营养技术,进一步提升饲料利用率,减少原料浪费。
(三)强化风险管理,构筑养殖效益 “安全网”
养殖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养殖户需全方位强化风险管理。在自然风险层面,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鸡舍防风、防雨、防暑、防寒等措施。如遇极端天气,及时加固鸡舍、清理排水系统,避免鸡舍坍塌、肉鸡伤亡等损失。疫病防控方面,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定期对鸡舍、养殖设备进行消毒,规范人员、车辆进出流程;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禽流感、新城疫等关键疫苗,提升鸡群免疫力。
在市场风险应对上,合理运用期货工具对冲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养殖户可通过买入豆粕、玉米期货合约,锁定未来原料采购价格,确保饲料成本稳定;对于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参与生猪、肉鸡期货市场,提前锁定销售价格,保障养殖利润。以 2024 年为例,部分养殖户通过豆粕期货套期保值,成功规避了因豆粕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每吨饲料成本降低约 150 元,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