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价格走势:苗价稳中有跌,毛鸡全面下行,区域分化显著
(一)肉鸡苗:南北价差收窄,低价区以促销策略为主
2025 年 8 月 29 日,全国白羽肉鸡苗均价为 3.54 元 / 羽,较前一日下降 0.04 元 / 羽,整体呈现 “北方市场弱势维稳、南方市场价格微调” 的态势。北方主要产区普遍面临下行压力:山东青岛报价 3.55 元 / 羽(下跌 0.10 元)、菏泽报价 3.25 元 / 羽(下跌 0.10 元),河南商丘报价 3.00 元 / 羽(下跌 0.10 元)。中小型孵化场为有效去除库存,推行 “实单议价” 模式,实际成交价格可低至 3.0 元 / 羽以下。南方市场相对较为坚挺,江苏南通报价 3.80 元 / 羽、浙江金华报价 4.00 元 / 羽,主要得益于地方品种补栏需求的有力支撑。然而,广东、广西地区的麻鸡苗由于终端消费市场疲软,报价较上周回落 0.2 元 / 羽。
(二)肉毛鸡:全国价格普遍下跌,北方产区领跌态势明显
毛鸡现货价格呈现出 “全线下滑、活禽区抗跌性较强” 的特点:
北方冻品区:山东临沂价格为 3.55 元 / 斤(下跌 0.05 元)、河北唐山价格为 3.55 元 / 斤(下跌 0.05 元),河南新乡价格为 3.60 元 / 斤(下跌 0.05 元)。屠宰企业以 “高库存、低利润” 为理由进行压价,日均收购量环比减少 12%。
南方活禽区:江苏南通价格为 4.75 元 / 斤(价格持平)、浙江金华价格为 4.95 元 / 斤(下跌 0.05 元),福建青脚麻鸡价格为 5.80 元 / 斤。受中秋前地方特色餐饮备货需求影响,价格得到一定支撑,但较上周涨幅有所收窄。
全国均价:为 3.70 元 / 斤,较前一日下跌 0.05 元 / 斤,创下近两周以来的新低。大体重毛鸡(5 斤以上)与小体重鸡(4 斤以下)的价差扩大至 0.3 元 / 斤,这反映出市场对于后期出栏体重存在不同预期。
二、三大核心因素解析市场下行压力
(一)供应端:种禽产能过剩与补栏信心低迷双重施压
种鸡存栏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根据 Mysteel 数据显示,8 月全国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长 2%,商品代鸡苗日均出苗量达到 1200 万羽。山东、辽宁等主要产区出苗量超出预期,致使市场呈现供强需弱的格局。
养殖户补栏态度谨慎:尽管饲料成本环比有所回落(玉米、豆粕价格下跌),但养殖利润严重倒挂。以山东地区为例,合同鸡养殖成本达到 3.8 元 / 斤,而毛鸡回收价仅为 3.55 元 / 斤。中小散户空棚率攀升至 30%,补栏积极性降至年内最低水平。
(二)需求端:中秋备货不及预期,替代效应显著分流消费节日备货量同比减少:在传统的 8 月下旬中秋前备货期,餐饮企业毛鸡采购量同比下降 15%,广东烧腊、河南道口烧鸡等加工企业订单减少 20%。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处于低位(生猪均价 14.5 元 / 公斤,与毛鸡价差扩大至 8 元 / 公斤),对毛鸡消费市场造成冲击。
冻品库存高企压制价格:全国鸡肉冻品库存超过 60 万吨,屠宰企业优先消化低价进口鸡胸肉(巴西产品到岸价 26 元 / 公斤),国产毛鸡鲜品需求受到挤压。山东、河南等地屠宰厂开工率降至 65%,处于年内次低水平。
(三)成本与市场情绪:饲料降价难挽颓势,产业链博弈加剧
养殖成本边际回落:8 月玉米、豆粕价格累计下跌 3%,肉鸡养殖成本降至 3.6 元 / 斤。但由于养殖户前期因高价苗遭受严重亏损,普遍采取 “快进快出” 策略,40 日龄以下毛鸡出栏占比提升至 40%,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应过剩的局面。
期货与现货市场共振下跌:鸡蛋期货主力合约 2511 今日下跌 0.8%,将悲观情绪传导至肉鸡市场。孵化场与屠宰厂之间陷入 “价格拉锯战”,前者坚持挺价惜售,后者则压价观望。山东地区苗鸡成交率不足 70%,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
三、后市展望与产业链应对策略
(一)短期走势:9 月初或筑阶段性低点,区域分化延续
未来 1 - 2 周,肉鸡苗价格或因中秋前最后一波补栏出现小幅反弹(北方地区或回升至 3.6 元 / 羽,南方地区稳定在 3.8 元 / 羽)。但毛鸡受冻品去库缓慢影响,北方地区将维持在 3.5 - 3.7 元 / 斤区间震荡,南方活禽区随着备货高峰到来,价格或上涨 0.2 - 0.3 元 / 斤。需警惕养殖户集中出栏风险,若单日成交量激增 15% 以上,毛鸡价格可能短期内回调 0.1 - 0.2 元 / 斤。
(二)长期趋势:产能去化速度决定四季度行情
从养殖周期来看,9 月后 400 日龄以上老种鸡占比提升至 30%。若终端消费随着国庆、春节旺季回暖,叠加饲料成本企稳,毛鸡价格有望在四季度突破 4.0 元 / 斤。长期核心变量在于种禽端去产能进度:若 2025 年冬季能繁种鸡存栏量下降 5% 以上,将为 2026 年市场供需再平衡奠定基础;反之,则可能延续 “低盈利、慢去化” 周期。
(三)分主体操作建议
养殖户:45 日龄以上毛鸡应抓住时机逢高出栏,避免过度压栏。鸡苗补栏时选择性价比高的快大品种(如 AA+、罗斯 308),关注大型企业 “保价保量” 订单,将单批养殖规模控制在满栏量的 70%。
屠宰加工企业:短期内可通过采购进口冻肉来对冲成本,中长期与规模化养殖场签订 “保底 + 浮动” 收购协议,锁定 5 斤以上大体重毛鸡供应。同时,开发鸡胸肉调理品、鸡翅中高端礼盒等差异化产品。
消费者:近期活禽市场鸡肉性价比优势明显,优先选择冷鲜产品(如江苏三黄鸡、浙江乌骨鸡),避免购买长期冻存的低价分割品。关注商超中秋促销节点(预计 9 月 5 日后折扣力度可达 10% - 15%)。
结语
8 月 29 日的肉鸡市场,正面临 “产能过剩与旺季不及预期” 的双重挑战。对于养殖端而言,需在短期价格波动中严格把控成本红线,避免盲目跟风补栏;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说,区域分化与品种差异创造了结构性机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才能有效抵御周期风险。后续应重点关注 9 月第一周的屠宰量数据与终端成交反馈,市场情绪或随着中秋备货进度逐渐明朗。(数据支持:Mysteel 农产品、鸡病专业网、现代畜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