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活羊价格区域差异显著:华北市场活跃、西南行情低迷,优质羔羊肉市场需求强劲
(一)华北地区:30 斤公羔价格区间为 600 - 720 元,山西再现抢购热潮
根据 9 月 11 日监测数据,华北作为全国重要的活羊主产区,市场呈现出供应趋紧、价格坚挺的态势。在山西地区,祁县活羊交易市场活跃度高,30 斤寒羊公羔价格达到 720 元 / 只,较上周上涨 20 元,母羔价格为 480 元 / 只。市场交易现场,买家对优质肉串公羔需求旺盛,溢价幅度达 5%。运城串鹿公羔价格在 620 - 630 元 / 只,曲沃 30 斤公羔 630 元起,且每增重 1 斤加价 10 元,高腿寒羊均价稳定在 12 元 / 斤。养殖户基于市场需求预期,惜售情绪浓厚。
河北地区活羊价格同样表现强劲,唐县寒羊公羔价格在 10.8 - 11.8 元 / 斤,肉串公羔为 11.4 元 / 斤。石家庄 30 斤公羔价格 650 元,母羔 530 元。屠宰企业为获取优质育肥羊,对 40 斤以上公羔加价 0.5 元 / 斤收购,凸显市场对优质羊源的激烈竞争。
(二)东北地区:寒羊母羔价格跌破 11 元 / 斤,辽宁阜新价格相对较高
东北地区活羊市场表现有所差异。辽宁阜新,寒羊公羔价格在 610 - 620 元 / 只,母羔 480 - 490 元 / 只,绒山羊小公羔价格达 19.5 元 / 斤。临近中秋,羊肉消费旺季渐近,沈阳、大连等城市商超采购量增加 10%,推动本地活羊价格稳中有升。商家积极备货,养殖户顺势适度提价,实现市场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
黑龙江明水,30 斤寒羊串公羔 630 元起,母羔 460 元起,老毛母羔价格在 10.5 - 11 元 / 斤。受内蒙古低价羊源影响,部分养殖户选择整群出售以回笼资金,30 - 50 只小群交易价较上周回落 2%,反映出市场竞争压力。
(三)西南华南:山羊价格高位但上涨乏力,云南成为价格低谷地区
西南和华南地区活羊市场价格走势独特。云南昆明,黑山羊价格在 18 - 20 元 / 斤。由于越南活羊进口量周度环比增长 8%,市场竞争加剧,淘汰大母羊价格跌至 9 - 10 元 / 斤,低于全国均价 15%,本地养殖户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价格提升困难的挑战。
广东中山,绒山羊育肥公羔价格为 18 元 / 斤,广州花都山羊母羊价格高达 30 元 / 斤,高价主要集中在散养特色品种。普通绵羊价格在 11 - 12 元 / 斤,受进口羊肉影响,终端消费市场分化明显。巴西冻羊肉到岸价仅 15 元 / 斤,价格优势显著,对本地绵羊市场造成冲击,养殖户需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
二、三大核心因素深度剖析:供应过剩、成本高企、需求旺季表现平淡
(一)供应端:存栏量达三年新高,母羔过剩问题突出
从供应角度分析,当前活羊市场面临产能过剩挑战。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 年 8 月全国肉羊存栏量达 3.2 亿只,同比增长 2.1%,创近三年新高。能繁母羊占比高达 45%,远超合理水平,预示未来羊羔供应量将持续增加。
尤为突出的是,30 - 50 斤母羔出现严重积压。在河北、山东等地,母羔存栏量超过公羔 30%。养殖户前期大量留存母羔以期繁殖获利,但市场需求增长未达预期,导致母羔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这不仅占用大量资金和养殖空间,还加剧市场供强需弱格局。
此外,进口羊肉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1 - 8 月,我国羊肉进口量达 185 万吨,同比增长 18%。澳洲、新西兰冻羊肉到岸价较国产活羊价格低 10% - 15%,在西南、华南等地,屠宰场为降低成本优先采购进口肉,压缩国产羊议价空间,蚕食国产羊肉市场份额,阻碍养殖户销售渠道。
(二)成本端:精饲料价格上涨 12%,养羊利润逼近盈亏平衡点
成本方面,养羊成本持续攀升,严重压缩利润空间。当前,玉米价格达 3480 元 / 吨,豆粕价格为 4500 元 / 吨,较去年同期显著上涨。育肥羊每日饲料成本达 15 元,养殖成本增加明显。以山西养殖户为例,养殖一只 30 斤公羔成本约 550 - 600 元,按当前 600 - 630 元售价计算,单只羊利润仅 20 - 50 元,与 2024 年同期相比暴跌 80%。
除饲料成本,人工防疫成本也不断上升。规模化养殖场人工费用上涨 10%,常见疫病疫苗开支增加 15%。中小散户受资金和技术限制,应对成本上涨能力较弱,“养得越多亏得越多” 现象普遍。8 月全国退出养殖户超 3 万户,反映行业在成本压力下面临的困境。
(三)需求端:中秋备货市场表现平淡,消费替代效应明显
需求层面,尽管中秋临近,羊肉消费旺季市场表现不佳。商超羊肉零售均价为 62 元 / 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 3%。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农贸市场,羊肉销量每周仅增长 5%,远低于预期的 15%。餐饮行业因火锅食材成本限制,部分连锁品牌用牛肉丸替代羊肉卷,导致羊肉采购量下降 8%。消费者注重性价比,羊肉价格相对较高使其购买时有所顾虑,市场需求不足。
同时,猪肉价格回升对羊肉市场造成冲击。生猪价格回升至 13.85 元 / 公斤,猪肉性价比优势凸显。家庭采购中,猪肉占比达 65%,羊肉仅占 20%,中秋羊肉消费旺季特征弱化,羊肉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羊价上涨缺乏动力,市场整体低迷。
三、后市展望:短期市场僵局难破,四季度或现结构性价格反弹
(一)短期(9 月下旬 - 国庆):价格保持稳定,母羔或现低价抛售现象
短期内,9 月下旬至国庆期间,活羊市场价格预计保持稳定。中秋前一周,华北和东北地区优质公羔可能迎来 0.3 - 0.5 元 / 斤的小幅上涨,如河北唐县寒羊公羔价格可能达 11 - 12 元 / 斤,主要得益于节日需求增加和屠宰场采购力度加大。然而,60 斤以上母羔及淘汰羊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河北等地母羔价格可能跌破 10 元 / 斤,因母羔存栏量过多,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供大于求局面难以缓解。
养殖户在此期间应谨慎决策,抓住节前屠宰场备货时机,优先出栏 50 - 60 斤育肥公羔,避免节后集中出栏导致价格下跌,实现养殖收益最大化。盲目压栏等待价格上涨可能面临节后价格下跌风险,影响养殖利润。
(二)中长期(10 月 - 12 月):产能逐步调整、消费回暖,优质羊价格率先反弹
长期来看,10 月至 12 月活羊市场有望改善。供应端产能去化拐点已现,30 斤以下羔羊存栏量环比下降 5%,因养殖户减少补栏数量,预示 12 月以后育肥羊供应将逐渐趋紧。60 - 80 斤精养公羔因品质优良,可能出现 10% 的溢价,在市场需求稳定情况下,供应减少将推动价格上涨,优质精养公羔更受市场青睐。
冬季来临将为活羊市场带来消费支撑。北方气温降低,烤全羊、羊肉汤等需求增加,春节前灌肠备货习俗也将进一步提升羊肉需求。预计 12 月全国活羊均价有望回升至 12 - 13 元 / 斤,华北地区优质羔羊肉价格可达 15 元 / 斤,强大的消费需求将推动市场价格上涨。
四、实操指南:不同规模养羊户应对市场波动策略
(一)规模场:实施精准出栏与成本管控双策略规模养殖场
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应采取精准出栏与成本管控相结合的策略。出栏方面,根据羊体重分级销售。50 斤以下公羔生长潜力大,育肥至 80 斤左右出栏较为合理,此时公羔肉质鲜嫩,市场需求和价格较高。50 - 70 斤母羔因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且压栏会增加成本,宜逢高出售。当淘汰母羊单价低于 9 元 / 斤时,与加工厂合作进行肉羊分割,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损失。
成本管控方面,优化饲料配方至关重要。增加青贮玉米、酒糟等粗饲料比例,替代 30% 精料,可有效降低成本,每只羊日均成本可降 2 - 3 元。同时,积极申请地方养殖补贴,部分地区母羊补贴可达 300 元 / 只,减轻成本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散户:采用快进快出与错峰补栏策略降低风险
散户养殖规模较小,资金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应采取快进快出与错峰补栏策略。销售时保持理性,不盲目期待后市价格上涨,随涨随卖。当 30 斤公羔售价超 600 元 / 只时,考虑出栏,按当前 580 元成本线计算,此时出栏可保证一定利润。盲目惜售可能导致羔羊增重缓慢、饲料浪费,压缩利润空间。
补栏方面,选择合适时机。11 月中下旬,即中秋后价格回落期,选购 20 - 30 斤优质寒羊公羔,预计单价在 550 - 580 元左右。避开春节前补栏高峰,因春节前补栏价格通常比平时高 10%,错峰补栏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三)消费者:运用三种方法选购高性价比羊肉消费者
购买羊肉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获取高性价比产品。一是错峰采购,避开中秋前三天(9 月 18 - 20 日),选择节后(9 月 25 日起)购买,中秋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节后需求稳定价格预计回落 1 - 2 元 / 斤。
二是关注地方品种,如山西高腿寒羊、内蒙古黑头羊等,这些本地品种口感优于进口冻肉,价格与绵羊持平,约 12 - 13 元 / 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三是利用产地直供,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有 “养羊户直卖” 直播间,整只 30 斤公羔售价 600 - 650 元且包邮,较商超购买价格便宜 15%,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结语
9 月 11 日活羊市场呈现优质产品价格坚挺、低端产品滞销的两极分化态势。对于养羊户而言,在产能过剩周期,应将重点置于品种改良和成本控制,坚持 “少养低效羊、精养赚钱羊” 原则,以应对市场波动。各地活羊价格存在差异,是否也出现 “公羔需求旺盛、母羔销售困难” 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相关市场观察。(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各地区活羊交易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