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鸡蛋价格速览:均价小幅回落,区域分化加剧
(一)全国均价环比微降,主产区普跌
2025 年 9 月 19 日,鸡蛋市场价格走势出现显著变化。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鸡蛋现货均价报 8.13 元 / 公斤(约 4.06 元 / 斤),较前一日下跌 0.15 元 / 公斤 ,整体市场呈现 “北弱南稳、主产领跌” 格局。
主产区价格回调态势明显。以华北地区为例,北京作为重要消费市场与价格风向标,其主流批发价 164 元 / 44 斤(约 3.73 元 / 斤),较昨日下降 3 元 / 箱。北京大洋路鸡蛋主流批发价格 164 - 165 元 / 44 斤,按质定价,高低价均有,到货 5 台车,处于正常水平,成交灵活,走货情况正常。北京各大市场鸡蛋价格下落,石门、新发地、回龙观等主流批发价 164 元 / 44 斤。价格下跌致使市场交易活跃度略有下降,但整体走货仍维持正常水平。
山东作为鸡蛋生产大省,菏泽褐壳大蛋到户价 107 - 108 元 / 30 斤(约 3.57 - 3.6 元 / 斤),单日下跌 3 元 / 箱。当地市场反馈,鸡蛋供应相对充足,部分养殖户为加快出货速度,选择适当降价销售,进而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在山东其他地区,如泗水、济宁、汶上等地,褐壳鸡蛋主流到户参考价 108 元 / 30 斤,下跌 3 元,货源不多,但走货正常。
河南驻马店大码蛋到户价 3.65 元 / 斤,环比回落 0.05 元 / 斤。从市场了解到,近期河南地区鸡蛋产量稳定,而需求端并无明显增长,供需关系相对宽松,使得鸡蛋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二)销区表现分化,南北价差收窄
在销区,价格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华南、西南销区价格相对坚挺,广州市场褐壳蛋 3.95 元 / 斤,环比持平。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与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其鸡蛋市场需求稳定,且当地鸡蛋供应渠道相对稳定,使得价格能够保持平稳。
成都批发市场均价 8.5 元 / 公斤,维持稳定。成都地区的鸡蛋消费市场较为成熟,消费者对鸡蛋的品质和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加上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鸡蛋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价格波动较小。
然而,华北销区受库存压力拖累,河北沧州褐壳大蛋 146 元 / 40 斤(约 3.65 元 / 斤),较上周下跌 2.6%。沧州地区鸡蛋库存积压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近期周边产区的鸡蛋大量涌入,而当地消化能力有限,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不得不下降。
东北辽宁地区鸡蛋价随产区回落,沈阳批发价 3.7 元 / 斤,环比跌 0.1 元 / 斤。东北地区的鸡蛋价格一直与产区价格紧密相连,随着产区价格下跌,沈阳等地的批发价也随之下降。由于近期东北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鸡蛋储存条件有所改善,部分养殖户增加出货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从全国范围来看,最高价出现在湖南邵阳,达 12 元 / 公斤,最低价为重庆毛线沟市场 5 元 / 公斤,南北价差缩至 2 元 / 公斤以内。这种价差缩小反映了全国鸡蛋市场流通性增强,以及各地区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加大。以往南北地区鸡蛋价格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运输成本、消费习惯和市场供需关系不同。但随着物流行业发展和市场信息透明化,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逐渐缩小。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价格调整
(一)供应端:存栏高位叠加冷库蛋出库
当前在产蛋鸡存栏量高位运行,是影响鸡蛋价格的重要供应端因素。据最新数据,在产蛋鸡存栏量达 13.65 亿只,处于历史同期高位。这表明鸡蛋的基础供应量较为充足。从蛋鸡生长周期来看,9 月新增开产蛋鸡环比减少 3%,这原本可能对供应增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现实情况是,45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仅 15% ,养殖户惜售情绪较为明显,导致淘汰量维持低位。这种惜售行为使得市场上的鸡蛋供应并未因新增开产蛋鸡减少而相应减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压力。
与此同时,前期囤储的冷库蛋集中出库,也给现货市场带来不小冲击。以山东、河南地区为例,这两个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鸡蛋产区和集散地,其冷库蛋库存周转天数达 12 天,较正常水平延长 5 天。冷库蛋的大量涌入,使得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供应压力显性化,进而对鸡蛋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二)需求端:双节备货尾声,终端消化放缓
从需求端来看,中秋、国庆前的集中备货基本结束,市场对鸡蛋的需求出现明显变化。食品厂、商超作为鸡蛋的主要采购方,其采购量环比下降 20%。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农贸市场走货量也出现回落,日均走货量回落至 500 吨,较上周减少 1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市场对鸡蛋的需求在双节备货结束后出现阶段性放缓。
此外,替代品价格的扰动也对鸡蛋需求产生影响。生猪价格反弹至 13.85 元 / 公斤,这使得部分加工企业的采购需求出现分流。对于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来说,生猪价格上涨可能促使他们在采购原材料时,更多考虑成本因素,从而减少对鸡蛋的采购量,转而增加对猪肉的采购。蔬菜价格季节性回落,也使得鸡蛋的性价比优势减弱。在家庭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根据不同食材的价格和营养价值来选择购买。当蔬菜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对蔬菜的购买,而减少对鸡蛋的消费频次。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家庭消费频次环比下降 8%。
(三)成本端:饲料价格高位松动,养殖利润收窄
成本端的变化也是影响鸡蛋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玉米现货价报 2850 元 / 吨,豆粕 4500 元 / 吨高位震荡。玉米和豆粕作为蛋鸡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鸡蛋的养殖成本。经核算,单斤鸡蛋养殖成本约 3.2 元,而当前主产区均价在 3.6 - 3.8 元 / 斤,这使得养殖利润压缩至 0.4 - 0.6 元 / 斤。养殖利润收窄,对于养殖户来说,意味着经营压力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成本,如减少饲料投喂量、提前淘汰蛋鸡等,这些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鸡蛋的供应。
在期货市场上,鸡蛋主力合约 JD2511 收跌 0.51%,报 3113 元 / 500 千克 。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往往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鸡蛋主力合约下跌,反映出市场对中秋后需求淡季的担忧。这种担忧情绪也会传导至现货市场,进一步影响鸡蛋价格走势。
三、区域价格特征与典型市场解析
(一)华北产区:库存压力下的主动回调
华北产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鸡蛋生产和供应区域,其价格走势对全国鸡蛋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北京、河北地区受冷库高库存压制,经销商以价换量特征明显。北京大洋路市场作为华北地区鸡蛋价格的重要风向标,其到货量和价格变化备受关注。近期,该市场到货量 5 台车 / 日,较旺季减少 30%,这表明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有所减少。然而,批发价 164 - 165 元 / 44 斤,实际成交可议价 0.5 - 1 元 / 箱,价格下跌反映出市场需求相对疲软。经销商为加快出货速度,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策略,以价换量。
山东地区的鸡蛋市场也面临一定压力。因前期补栏量高,当前 400 日龄以下中产蛋鸡占比达 70%。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鸡蛋的供应量可能会持续增加。市场担忧后期集中淘汰冲击价格,养殖户逢高出栏意愿增强。这种市场预期使得养殖户在当前价格相对较高时,纷纷选择出货,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压力。以山东菏泽曹县、单县为例,主流鸡蛋价格下落 3 元每箱,褐壳大蛋到户价参考 107 - 108/30 斤,实际成交灵活,走货正常。虽然走货情况正常,但价格下跌已对养殖户收益产生影响。
(二)华东销区:供需博弈下的韧性支撑
华东销区是我国鸡蛋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其市场供需关系对鸡蛋价格有着重要影响。上海地区褐壳蛋维持 108 元 / 27.5 斤(约 3.93 元 / 斤),得益于本地规模化养殖场直供比例达 60%,减少中间环节波动。规模化养殖场直供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减少鸡蛋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和损耗,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鸡蛋的品质和新鲜度。这种稳定的供应模式使得上海地区的鸡蛋价格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
江苏南京市场作为华东销区的重要市场之一,其批发价 9.06 元 / 公斤。主销商超鲜蛋礼盒备货收尾,但社区团购订单增加 10%,抵消部分传统渠道下滑。社区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近年来在鸡蛋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线上平台整合消费者需求,直接从产地或供应商采购鸡蛋,然后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提高了配送效率,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南京市场,社区团购订单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商超渠道因备货结束而减少的需求,使得鸡蛋价格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三)西南产区:低价运行下的消费疲弱
西南产区的鸡蛋市场当前面临低价运行和消费疲弱的困境。四川、重庆地区鸡蛋价格 3.5 - 3.8 元 / 斤,低于全国均价 10%。当地黄羽鸡、鹌鹑蛋替代效应显著,农贸市场鸡蛋日均销量不足 200 吨,且多集中于低价促销品。黄羽鸡和鹌鹑蛋作为鸡蛋的替代品,它们在价格、口感和营养价值等方面与鸡蛋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当黄羽鸡和鹌鹑蛋价格相对较低,或者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增加时,就会导致鸡蛋的市场份额被挤压,需求减少。
此外,饲料运输成本高企(占成本 15%)进一步挤压利润,部分散户开始缩减存栏。在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饲料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散户为减少亏损,不得不选择缩减存栏量,减少鸡蛋的供应量。然而,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市场上鸡蛋供应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当地鸡蛋产业发展,使得市场供应更加不稳定。
四、短期走势研判与风险提示
(一)未来一周价格走势预测
在未来一周,鸡蛋价格走势将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整体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在 9 月 19 - 9 月 25 日这一阶段,鸡蛋价格将继续承压下行。中秋、国庆双节备货后的需求真空期是导致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时期,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等下游企业的补货行为变得谨慎,对鸡蛋的采购量明显减少。从历史数据来看,在过去几年的双节过后,鸡蛋市场都出现类似的需求回落现象,价格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例如,2023 年双节过后,鸡蛋价格在一周内下跌了 0.2 - 0.3 元 / 斤。预计在这一阶段,全国鸡蛋均价将下探至 3.9 - 4.1 元 / 斤。在主产区,由于供应相对过剩情况较为突出,可能会出现 3.5 - 3.7 元 / 斤的低价区域。以山东菏泽为例,当地鸡蛋市场在供应充足而需求减弱的情况下,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低。
然而,到了 9 月 26 - 9 月 30 日,鸡蛋价格有望出现企稳信号。北方地区提前备货国庆的行为将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随着国庆假期临近,北方地区的商超、农贸市场等将开始增加鸡蛋储备量,以满足节日期间的市场需求。这种提前备货行为将带动鸡蛋的需求量上升,从而对价格形成一定拉动作用。450 日龄以上老鸡淘汰加速也是价格企稳的重要因素。预计周度淘汰量超 800 万只,随着老鸡的大量淘汰,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供需关系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鸡蛋价格有望在 3.8 - 4.0 元 / 斤区间筑底。以河北地区为例,当老鸡淘汰量增加,市场供应减少时,鸡蛋价格可能会逐渐趋于稳定。
(二)关键风险因子
在鸡蛋价格走势背后,存在诸多关键风险因子,这些因子的变化可能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从上行风险来看,若台风影响华南蛋鸡运输,将会导致鸡蛋的供应链中断。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洪水可能破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使得鸡蛋从产区到销区的运输受阻,进而减少市场供应,推动价格上涨。若突发局部疫情导致集中淘汰,也会使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在短期内大幅减少,引发价格反弹。根据历史经验,2018 年山竹台风袭击广东,当地鸡蛋因运输中断,价格单周上涨约 10% 。若上述风险事件发生,鸡蛋价格可能反弹 0.2 - 0.3 元 / 斤。
而在下行风险方面,生猪价格跌破 13 元 / 公斤时,将会对鸡蛋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生猪和鸡蛋在一定程度上互为替代品,当生猪价格大幅下跌时,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选择购买猪肉,从而减少对鸡蛋的需求。河南、山东冷库蛋无序抛售也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这两个地区冷库蛋库存周转天数达 12 天,较正常水平延长 5 天,若冷库蛋无序抛售,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将瞬间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可能引发鸡蛋价格阶段性急跌 0.3 - 0.5 元 / 斤。
五、产业各环节操作建议
(一)养殖户:顺势出栏,优化存栏结构
对于养殖户而言,当前市场形势要求其采取灵活经营策略。450 日龄以上、料蛋比超 2.8:1 的老鸡,由于产蛋效率较低,继续养殖可能增加成本,因此建议及时淘汰。尤其是在当前市场价格有所下跌的情况下,避免压栏至 10 月传统淡季至关重要。10 月通常是鸡蛋市场的淡季,需求相对疲软,若在此时大量老鸡仍在产蛋,将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压力,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
在鸡蛋销售方面,中码蛋(55 - 60g / 枚)市场接受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中码蛋大小适中,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无论是家庭消费还是餐饮企业采购,中码蛋都更为受欢迎。因此,养殖户可优先供应商超渠道,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还能获得相对较好的价格。与普通蛋相比,中码蛋的售价通常可高 0.1 - 0.2 元 / 斤,这对于提高养殖户的收益有着积极作用。
(二)经销商:控制进货节奏,关注区域价差
经销商在鸡蛋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经营策略直接影响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在当前市场情况下,经销商应密切关注区域价差,利用华北(3.7 元 / 斤)与华东(3.9 元 / 斤)、山东(3.6 元 / 斤)与江苏(3.8 元 / 斤)的短期价差,开展跨区调运。跨区调运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取利润。
然而,跨区调运也存在一定风险,如运输损耗、市场价格波动等。为降低这些风险,单次调运周期应控制在 3 天内。这是因为鸡蛋是易腐食品,长时间的运输可能会导致鸡蛋的品质下降,增加损耗。控制调运周期还能及时应对市场价格变化,避免因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
北京、上海等销区作为鸡蛋的主要消费市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消费者对于鲜蛋礼盒的需求将会增加。因此,经销商可增加鲜蛋礼盒备货,主打 “双节特惠装”,规格以 10 - 15 枚 / 盒为主。这种规格的礼盒既方便消费者购买,又适合作为节日礼品赠送亲友。通过推出双节特惠装,经销商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益。
(三)深加工企业:逢低建立库存,对冲成本
对于鸡蛋深加工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的关键。当前,蛋液、蛋粉原料价较 8 月高点回落 5%,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采购时机。建议企业采购 45 - 50 斤 / 箱的大码蛋用于加工,大码蛋的出蛋率相对较高,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大码蛋在市场上的供应相对充足,采购难度较小。
除在现货市场上采购鸡蛋外,企业还应关注期货市场 JD2511 合约回调机会。通过买入看跌期权,企业可以锁定采购成本。当市场价格下跌时,看跌期权的价值将会增加,从而弥补企业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冲成本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利润。在 2024 年,某鸡蛋深加工企业通过买入看跌期权,成功锁定了采购成本,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稳定的经营利润。
六、后市核心监测指标
(一)周度淘汰量
周度淘汰量为影响鸡蛋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周度淘汰量超过 800 万只 / 周时,表明市场中老鸡数量将显著减少,进而有效缓解存栏压力。老鸡的淘汰会致使鸡蛋供应量相应降低,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需关系将得以改善,这对远期鸡蛋价格而言是一项利好因素。
以 2024 年为例,在某一阶段,由于周度淘汰量持续高于 800 万只 / 周,市场上鸡蛋供应量明显下降,鸡蛋价格在随后一段时间内呈现稳步上涨态势。此案例充分体现了周度淘汰量对鸡蛋价格的重要影响。
(二)冷库去化率
冷库去化率亦是监测鸡蛋市场的核心指标。在 9 月底,若冷库库存降至 60% 以下,说明冷库中的鸡蛋库存得到了有效消化。冷库蛋的大量出库会在短期内增加市场供给,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然而,当库存降至一定水平后,市场供应压力将得到缓解,价格反弹的概率亦会随之提升。
在 2023 年 9 月底,冷库去化率状况良好,库存降至 60% 以下,鸡蛋价格在随后几周内出现明显反弹。这一现象表明,冷库去化率与鸡蛋价格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当冷库去化率达到一定水平时,能够为鸡蛋价格的反弹提供有力支撑。
(三)饲料价格
饲料价格的波动对鸡蛋养殖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当玉米价格跌破 2800 元 / 吨或豆粕价格回落至 4300 元 / 吨时,蛋鸡的养殖成本将显著降低。养殖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养殖户利润空间扩大,这将对鸡蛋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养殖户可能拥有更多利润空间以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亦有可能适当降低鸡蛋销售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另一角度来看,成本的降低也可能刺激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从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鸡蛋的市场供给产生影响。
当前鸡蛋市场正处于 “供应过剩消化期 + 需求季节性低谷” 的双重考验之中。在此市场环境下,建议从业者密切关注存栏结构变化与终端消费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从业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而做出更为精准的市场判断。短期内,市场可能呈现震荡行情,从业者需精准把控节奏以应对这种震荡。应合理控制库存,避免因库存积压而引发的价格下跌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契合市场需求。
10 月中下旬学校开学、餐饮复苏所带来的阶段性反弹窗口亦是从业者重点关注内容。随着学校开学和餐饮行业的复苏,鸡蛋需求量将大幅增加,这将为鸡蛋市场带来一个阶段性反弹契机。从业者可提前做好准备,把握这一机会,实现更佳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