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活羊价格整体稳中回暖,区域分化显著
(一)均价环比微涨,旺季特征初显
2025 年 9 月 24 日,全国活羊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活跃度,出栏均价报 27.8 元 / 公斤。该价格较上周环比上涨 0.8%,较去年同期亦微涨 1.2%,成功终结了连续 3 周的震荡调整态势。这一细微变化释放出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表明活羊市场正逐步走出波动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在主产区,各地活羊价格表现各异。内蒙古赤峰的寒羊公羔,30 斤的价格区间为 550 - 600 元 / 只,折合每斤价格在 18.3 - 20 元,因其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山东盐窝的寒羊育肥公羔价格为 10.7 - 11.4 元 / 斤,山东作为养殖大省,凭借完善的养殖产业链和成熟的养殖技术,在活羊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新疆的草地大尾羊价格为 21 - 22 元 / 公斤,大尾羊因独特的尾巴形状和丰富的脂肪储备得名,肉质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
南方销区的活羊价格同样引人关注。福建宁德的胡羊母羔,50 斤的价格为 650 元 / 只,胡羊以繁殖能力强、肉质好等优点,在南方市场广受欢迎。广东中山的绒山羊育肥公羊价格为 18 元 / 斤,绒山羊不仅产绒量高,肉质也鲜嫩可口,在南方的高端羊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南北价差扩大至 3 - 5 元 / 斤,这一现象反映出中秋后终端备货对局部市场的拉动效应显著。南方地区在中秋等节日期间,对羊肉的需求量大增,进而推动了价格上涨。
(二)品种分化加剧,优质羊源溢价突出
随着市场的发展,活羊品种间的分化日益明显,优质羊源的溢价愈发显著。良种羊,如西门塔尔、萨福克杂交羊,凭借出肉率高和生长周期短的优势,在市场上备受追捧。这些良种羊的出肉率可达 55% 以上,生长周期仅需 6 - 8 个月即可出栏,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山东聊城的良种公羔价格为 12.5 元 / 斤,相比普通品种,其均价溢价 15% - 20%。养殖户逐渐意识到良种羊的优势,开始加大对良种羊的养殖投入。
而本地山羊由于养殖成本高、存栏量少,价格虽坚挺,但成交量相对有限。本地山羊的日均饲料成本高达 8 元,且存栏量的减少使得市场供应相对紧张。然而,本地山羊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依然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其价格在 13 - 14 元 / 斤,虽价格较高,但因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淘汰母羊的价格则持续低迷。在内蒙古、河北等地,淘汰大母羊的价格仅为 8.5 - 9 元 / 斤,已逼近 7.5 元 / 斤的成本线。养殖户面对这样的价格,惜售情绪逐渐升温。他们期望市场价格能够回升,以减少自身损失。这种惜售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走势。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当前价格走势
(一)供应端:能繁母羊存栏下降 12%,短期产能释放受限
供应端方面,能繁母羊存栏量的下降对活羊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 年全国能繁母羊存栏量较 2024 年减少 12%,这一数据反映出肉羊繁殖基础的削弱。在华北、西北这些主产区,去化幅度更是达到 15%-20%,形势尤为严峻。这直接导致 30 斤以下羔羊供应量同比下降 8%,市场上的羔羊数量明显减少。内蒙古通辽 30 斤公羔价格同比上涨 100 元 / 只至 600 元,价格的大幅上涨充分体现了市场对羔羊的强烈需求以及供应短缺的现状。
此外,8-9 月的高温天气给母羊配种带来困难,导致母羊配种率下降 5%。这一情况预计将在 2026 年春季产生连锁反应,羔羊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这种 “当前出栏少、未来补栏难” 的双重紧平衡局面,给活羊市场的供应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养殖户在面对能繁母羊存栏下降和配种率降低的问题时,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如改善养殖环境、引进优良品种等,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增加市场供应。
(二)成本端:饲料高位运行挤压利润空间
在成本端,饲料价格的高位运行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玉米价格为 2.49 元 / 公斤(环比持平)、豆粕价格为 3.31 元 / 公斤(同比跌 2.6%),尽管豆粕价格有所下跌,但育肥羊日均饲料成本仍高达 12 元,较 2023 年上涨了 15%。以 60 斤育肥羊测算,出栏成本达 26 元 / 公斤,与当前均价 27.8 元 / 公斤相比,每只盈利仅 80-100 元。对于中小散户来说,盈利空间更是压缩至 50 元以内,部分集中育肥户甚至出现亏损。
在这样的成本压力下,养殖端不得不加快出栏节奏,以减少损失。他们希望通过及时出栏,避免饲料成本进一步增加带来的亏损。然而,这种加快出栏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走势。为降低成本,养殖户也在尝试寻找替代饲料,或者优化养殖方式,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需求端:节日备货提振有限,终端消费分化明显
需求端的表现呈现出复杂态势。中秋前两周,屠宰企业羊肉收购量环比增加 10%,表明节日备货对市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然而,家庭端消费却受到猪肉低价的分流。猪肉价格仅为 14 元 / 公斤,相比之下,羊肉价格相对较高,这使得很多家庭在选择肉类时,更倾向于价格实惠的猪肉。农贸市场羊肉销量同比下降 5%,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家庭端消费对羊肉市场的影响。
不过,高端餐饮对羔羊肉的需求却十分旺盛。北京、上海等地 30 斤以下小公羔价格周涨 2%,这些地区的高端餐厅和酒店,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不惜高价采购羔羊肉。而在西南、华南等普通羊肉消费区,成交却较为清淡。四川成都绵羊均价 12 元 / 斤,与成本线基本持平,市场呈现出 “产区挺价、销区观望” 的博弈格局。这种终端消费的分化现象,使得市场供需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给养殖户和经销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区域市场特写:三大板块演绎不同行情逻辑
(一)华北主产区:供应偏紧支撑价格韧性
在华北主产区,内蒙古、河北等地的活羊市场正经历供应偏紧的局面。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能繁母羊存栏同比下降了 15%,这一数据直接影响了后续的羊只供应。40 斤以下犊羊价格涨至 1.8 万元 / 头,补栏成本的高企让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时变得谨慎,进而导致短期供应偏紧。
中秋前,屠宰企业的需求成为价格的重要支撑。日均屠宰量增长 8%,这一增长拉动了价格稳中有涨。河北育肥牛价格达到 14.6 元 / 斤,周涨 0.3 元,这样的价格走势让养殖户看到了市场的活力。然而,节后屠宰场的策略存在不确定性。屠宰场可能会采取压价策略,以降低采购成本,这将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西北产区:政策托底与品种改良双轮驱动
西北产区的甘肃、宁夏等地,在政策托底与品种改良的双轮驱动下,展现出独特的市场优势。“粮改饲” 政策的实施,使这些地区的苜蓿、燕麦草自给率提升了 30%,养殖成本也随之下降了 5%。在这样的成本优势下,寒羊公羔均价为 10.8 元 / 斤,较华北低 0.5 元 / 斤,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陕西、四川等地的客商跨区域调运,大大提高了当地活羊的市场流通性。
当地还积极推广 “欧拉羊 × 小尾寒羊” 杂交模式,这一模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出栏体重增加 10%,出肉率提升至 52%,羊肉品质的提升带动了高端羊肉价格上涨 3%。这种通过品种改良和政策支持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方式,为西北产区的活羊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南方销区:消费疲软压制价格上行
在南方销区,广东、福建等地的活羊市场面临消费疲软的困境。进口羊肉的冲击是一个重要因素,澳洲带骨羊肉到岸价为 22 元 / 公斤,这使得本地育肥羊均价受到压制,仅为 17 - 18 元 / 斤,较 2024 年同期下跌了 10%。
屠宰企业的库存周转率降至 5 天 / 次,正常情况下应为 8 - 10 天,库存压力迫使企业压价收购。这一举措导致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下降,30% 的规模场选择压栏至春节前,期望在旺季获得更好的价格。这种市场博弈使得南方销区的活羊价格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的上涨趋势。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看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2 周):节日效应消退,价格或小幅回调
预计 9 月底至 10 月初,随着中秋备货结束,终端需求进入阶段性真空期,活羊价格或回落 0.5-1 元 / 公斤,华北、西北产区均价或降至 27-27.5 元 / 公斤,南方销区 16-17 元 / 斤。建议养殖户抓住当前微利窗口,出栏 50-60 斤适重羊,避免压栏导致饲料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因为在节日效应消退后,市场对羊肉的需求会暂时减少,而此时养殖户若继续压栏,不仅要承担更多的饲料成本,还可能面临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二)中长期(10 月后):产能去化与消费回暖决定方向
若 10 月能繁母羊补栏率提升 5% 以上,叠加冬季火锅消费旺季(预计拉动羊肉需求增长 8%),活羊价格有望在 11 月反弹至 28-29 元 / 公斤;若养殖户因亏损持续去化产能,2026 年春季羔羊供应缺口扩大,价格或突破 30 元 / 公斤,创 2023 年以来新高。能繁母羊补栏率的提升意味着未来羊只供应的增加,但冬季火锅消费旺季对羊肉需求的拉动也不可小觑。而养殖户因亏损去化产能,则会导致羔羊供应减少,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三)从业者策略建议
养殖户:北方产区逢高出栏 50-60 斤育肥羊,南方销区优化存栏结构,淘汰 5 岁以上老龄母羊,补栏良种羔羊(如萨福克、杜泊羊)。北方产区在当前价格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及时出栏育肥羊可以锁定利润;南方销区通过优化存栏结构,淘汰老龄母羊,补栏良种羔羊,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羊肉品质。
屠宰企业:利用南北价差开展跨区域调运,关注期货市场豆粕、玉米价格走势,锁定部分饲料原料成本。屠宰企业通过跨区域调运,可以获取价格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关注期货市场价格走势,锁定饲料原料成本,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消费者:当前价位可适量囤货羊肉卷、羊排等性价比部位,10 月后关注价格回调窗口,优选宁夏滩羊、内蒙古小尾寒羊等高品质羊肉。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当前价格相对合适的时候囤货,可以在未来享受价格优惠;而在 10 月后关注价格回调窗口,选择高品质羊肉,则可以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节省开支。
结语
当前活羊市场正处于 “供应收缩初期 + 消费旺季预热” 的关键节点,短期价格受终端需求疲软压制难有亮眼表现,但中长期产能去化与成本支撑的逻辑清晰。对于养殖户,理性出栏、降本增效是应对震荡的关键;对于消费者,价格分化期正是挑选高性价比羊肉的好时机。关于此轮活羊价格调整的持续时长,欢迎各界人士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共同探讨市场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