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全国牛肉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28 14:58:54 关注:22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全国牛肉价格走势:微幅上扬下的区域分化
(一)全国批发市场均价环比上涨 0.3%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于 2025 年 9 月 28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的平均价格为 66.48 元 / 公斤,相较于本周五(9 月 25 日)上升了 0.3%,结束了连续两周的横盘震荡局面,呈现出 “旺季温和回暖” 的显著特征。从区域维度分析,北方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北京新发地大宗价为 56.5 元 / 公斤,天津韩家墅为 66 元 / 公斤;南方市场则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上海农产品中心高端牛肉价格达 110 元 / 公斤,而广东佛山批发市场均价为 73.5 元 / 公斤,新疆乌鲁木齐为 65 元 / 公斤,南北价差扩大至 45%,这充分反映出高端消费市场与大众市场之间的需求分层现象。
(二)高端品种与进口牛肉价差拉大
国产高端牛肉(如宁夏滩牛、延边黄牛)均价已突破 80 元 / 公斤,相较于普通冷鲜牛肉溢价 30%,线上平台销量周增幅达 15%;进口冷冻牛肉均价为 48 元 / 公斤,主要来源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5%,但受国际运输成本上升的影响,到岸价环比微涨 1.2%。在细分部位方面,牛里脊、牛腱子等优质部位价格表现坚挺,而牛腩、牛骨等副产品价格则保持持平状态,这显示出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具备较强的韧性。
二、价格微涨的三大核心驱动因素
(一)供应端:国内外产能双重收缩形成支撑
在国内,能繁母牛存栏量的持续下滑成为供应端收缩的关键信号。依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5 年能繁母牛存栏量较 2023 年下降了 8%,已触及近五年的最低水平。山东、河南等传统肉牛主产区,由于前期养殖亏损、环保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养殖户淘汰能繁母牛的意愿较为强烈,部分散养户甚至选择退出养殖市场。母牛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新生犊牛数量锐减,育肥牛后续补充不足。以山东为例,2025 年育肥牛出栏体重同比减少 5%,平均出栏周期延长 15 天,优质牛源紧俏的局面愈发凸显。屠宰企业为确保日常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来争抢牛源,活牛价格环比上涨 1.8% 至 27 元 / 公斤,为牛肉价格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
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澳大利亚等牛肉主产国因气候异常面临产量下滑的困境。美国中西部地区连续两年遭受严重干旱,牧草生长受到极大限制,饲料成本飙升,部分牧场主被迫提前出栏肉牛,减少存栏数量,预计 2025 年牛肉产量将下降 2.8%。澳大利亚同样未能幸免,干旱致使肉牛养殖规模收缩,预计 2025 年牛肉产量将下降 1.5%。全球牛肉贸易量也随之受到波及,同比减少 1.2%。在此背景下,进口牛肉到岸价突破 50 元 / 公斤,较年初上涨 3%,进口成本的增加削弱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国内市场对本土牛肉供应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从而间接推动了国内牛肉价格的上扬。
(二)需求端:双节备货与消费升级叠加提振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日益临近,牛肉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需求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餐饮行业作为牛肉消费的重要领域,备货量环比增加 10%。各大火锅店、烧烤店纷纷加大牛肉采购量,以满足节假日期间消费者的聚餐需求。海底捞、西贝等连锁餐饮品牌,提前一个月与供应商签订大额采购合同,以确保节日期间牛肉食材的稳定供应。家庭消费市场同样表现火热,礼盒装牛肉成为中秋走亲访友的热门选择,销量周增幅达 20%。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商超,诸如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高端雪花牛肉礼盒、有机牛肉礼盒预订量超过去年同期 30%,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追求在节日氛围下愈发显著。
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渐普及也在重塑牛肉消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作为日常蛋白质来源,以替代部分猪肉消费。健身房、轻食餐厅等场所对牛肉的采购量增长 8%,用于制作健身餐、沙拉等健康食品。同时,北方地区降温使得火锅食材需求大增,牛肉卷、牛腱子等火锅食材成为市场抢手货,进一步拉动终端消费,呈现出 “量价齐升” 的良好态势。
(三)成本端:饲料与养殖成本形成底部支撑
在肉牛养殖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占比高达 60%。尽管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较上半年回落了 5%,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国际粮食市场受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供应稳定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饲料价格波动频繁。与此同时,犊牛价格却持续高位运行,西门塔尔犊牛均价达 1.2 万元 / 头,环比上涨 5%。这主要是由于能繁母牛存栏减少,犊牛供应短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市场上优质犊牛供不应求。
除饲料与犊牛成本外,疫病防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疫病时有发生,养殖户需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疫苗接种、消毒防疫等工作,育肥牛养殖成本由此攀升至 62 元 / 公斤。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因成本倒挂陷入亏损状态,不得不减少补栏量,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四季度产能收缩的预期。在成本刚性支撑下,批发市场牛肉价格缺乏下行空间,价格上行动力得到增强。
三、市场影响:产业链各环节如何应对?
(一)养殖户:惜售情绪与结构优化并存
面对牛肉价格的上扬,养殖户的反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中小散户受市场价格预期的影响,惜售情绪较为浓厚。在山东、河南等地,500 公斤以上育肥牛出栏周期延长 10 - 15 天,养殖户期待价格进一步上涨,以获取更高利润。这种盼涨心理使得市场上短期可交易的牛源减少,进一步推高了活牛交易价格,形成了价格上涨的自我强化效应。
规模化养殖场则采取了更为长远的战略布局。在宁夏、内蒙古等规模化养殖集中区域,养殖场加速品种改良进程。通过引入优质种公牛、采用人工授精等技术,优质肉牛存栏量增加 12%。这些优质肉牛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单产较普通肉牛提高 10%,且在市场上能获得更高的价格溢价,有效对冲了成本压力。部分企业还积极探索创新养殖模式,试水 “牛肉 + 文旅” 定制化养殖。消费者可以提前预订小牛,养殖场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养殖,并在养殖过程中提供线上监控、牧场参观等文旅服务。这种模式下,高端订单增长 20%,每公斤牛肉售价较普通市场高出 15 - 20 元,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加工企业:逢低备货与产品创新
下游加工企业敏锐捕捉到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牛肉价格微涨初期,部分企业凭借对市场的精准判断,趁价格相对低位增加原料储备。以牛肉罐头、速冻调理品生产企业为例,原料库存增加 20%,产能提升 15%,为即将到来的消费旺季做好充足准备。为适应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加工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发力。针对年轻群体追求便捷、健康的消费特点,开发即食牛肉粒、低盐卤牛肉等新品,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进行推广,销量周增 25%。在家庭消费市场,随着预制菜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推出 “牛骨汤火锅底料”“黑椒牛柳半成品” 等产品,只需简单烹饪即可上桌,极大迎合了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家庭聚餐需求。在一些大型商超,预制牛肉菜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30%,成为拉动销售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消费者:性价比选择与品质分化加剧
价格的波动使得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更加理性,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消费特征。在大众市场,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更倾向于在促销活动中购买冷冻牛肉。各大商超适时推出 “买二赠一”“满减” 等促销活动,冷冻牛肉销量增 12%。消费者会一次性采购较多冷冻牛肉,存储在家用冰箱中,满足日常饮食需求。
中高端消费者则更注重品质和新鲜度,他们更青睐本地屠宰的鲜牛肉。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精品超市,带有 “当日屠宰”“零添加” 标签的冷鲜牛肉备受追捧,客单价超 200 元的冷鲜牛肉礼盒复购率达 35%,成为消费者走亲访友、家庭高品质饮食的首选。这类消费者愿意为优质的口感、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支付更高的价格,对价格波动相对不敏感。
还有一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为满足对牛肉的消费需求,转而增加牛杂、牛筋等副产品采购。这些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且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农贸市场,牛杂、牛筋等品类销量增 18%,摊主反映,很多消费者会用牛杂煲汤、牛筋凉拌,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四、后市展望:短期稳涨与长期产能博弈
(一)双节期间或延续 “稳中略强” 走势
展望即将到来的 10 月 1 - 7 日中秋、国庆假期,牛肉市场将延续 “稳中略强” 的运行态势。预计批发市场牛肉价格将在 65 - 68 元 / 公斤区间内震荡波动。节日期间,消费者走亲访友、家庭聚餐频次增加,餐饮行业与家庭消费需求双双攀升,预计成交量将较平日提升 15% - 20% 。不过,终端消费者对价格仍较为敏感,当价格突破 68 元 / 公斤时,购买意愿明显下降,这将限制价格大幅上涨的空间。
分区域来看,北方市场随着气温下降,火锅消费迎来旺季,对牛肉卷、牛腱子等食材需求大增,价格涨幅可能略高于南方市场,预计涨幅在 2% - 3%。南方市场则可能受到台风季影响,部分地区物流运输受阻,导致短期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 1 - 2 元 / 公斤的小幅波动,但整体仍将维持在相对稳定区间。
(二)长期关注产能去化与进口政策
从长期视角来看,产能去化程度与进口政策走向将深刻影响牛肉市场格局。在产能端,能繁母牛存栏量是决定未来牛肉供应的关键指标。若 2025 年冬季能繁母牛存栏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10%,按照肉牛 18 - 24 个月的生长周期推算,2026 年春季牛肉供应将明显趋紧,推动价格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这将促使养殖户加快补栏节奏,但受限于母牛繁育周期,供应缺口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价格支撑力度强劲。
在政策端,国际牛肉市场动态与进口政策调整需重点关注。巴西、阿根廷等牛肉主产国是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地,若这些国家因国内产业政策调整、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限制牛肉出口,我国进口牛肉成本将进一步上升。一旦进口牛肉价格优势减弱,国内牛肉市场将更多依赖本土供应,倒逼本土肉牛产业加速升级,提升养殖效率、优化品种结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此背景下,掌握优质牛源、具备先进养殖技术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牛肉市场从 “量增” 向 “质升” 转型,差异化竞争也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核心逻辑。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