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淘汰鸡价格普跌,区域分化显著
(一)主产区价格全面下跌,低价区集中于华北、华东
2025 年 10 月 9 日,全国淘汰鸡市场出现显著价格波动,呈现普遍下跌态势,区域分化特征明显。根据当日监测数据,全国淘汰鸡均价为 4.5 - 5.2 元 / 斤,较节前下降 0.3 - 0.5 元 / 斤 ,此价格变动引发养殖户及市场从业者的广泛关注。
在各主产区中,华北地区成为价格下跌的重点区域,引领全国市场价格下行。河北保定、沧州等地淘汰鸡价格降至 3.9 - 4.7 元 / 斤,与上周相比下降 12%。价格大幅下跌使当地众多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
山东地区同样受到影响,滨州、德州的淘汰鸡价格维持在 4.5 - 4.6 元 / 斤,而青岛、威海等地因屠宰企业采取压价策略,价格降至 4.3 - 4.4 元 / 斤。河南地区淘汰鸡价格普遍在 4.5 - 4.9 元 / 斤,郑州、洛阳部分产区甚至跌破 4.4 元 / 斤,创下近三个月新低。一系列价格下跌导致养殖户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二)东北、西北相对抗跌,主要原因是存栏结构差异
与华北、华东地区形成鲜明对比,东北和西北地区淘汰鸡价格表现出相对抗跌性。黑龙江、吉林等地淘汰鸡价格在 4.6 - 4.9 元 / 斤,较华北地区高出 0.5 元 / 斤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老鸡存栏占比较低,且部分养殖户持惜售待涨态度,使得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价格得以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西北地区,陕西宝鸡、商洛的淘汰鸡价格为 4.4 - 5 元 / 斤,西安因粉蛋需求的支撑,淘汰鸡价格达到 5.1 - 5.4 元 / 斤,成为西北地区少数价格稳定区域。华南和西南地区目前暂无统一报价,但据市场反馈,广东、四川等地活禽交易价格在 5 - 5.5 元 / 斤,与 9 月持平。虽价格相对稳定,但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二、三大因素驱动价格下行
(一)鸡蛋价格大幅下跌,倒逼淘汰进程加速
淘汰鸡价格暴跌并非孤立现象,与鸡蛋市场价格波动密切相关。近期,全国鸡蛋均价同步下跌,河北石家庄、邯郸地区鸡蛋价格在 2.9 - 3 元 / 斤之间,河南安阳、新乡的鸡蛋价格为 2.8 - 2.85 元 / 斤 ,山东济南、临沂的鸡蛋价格在 2.75 - 2.9 元 / 斤区间内,均已跌破养殖成本线(约 3.2 元 / 斤)。
在鸡蛋价格持续低迷情况下,养殖户为减少亏损,纷纷选择集中淘汰 450 日龄以上老鸡。据相关数据显示,单日淘汰量较上月增加 15%,导致市场短期内供应过剩。卓创资讯数据显示,9 月全国淘汰鸡出栏量达到 257 万只,环比增长 17.6%。在供强需弱格局下,淘汰鸡价格难以止住下跌趋势。
(二)屠宰企业压价与消费淡季叠加
下游屠宰场开工率不足 60%,直观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河北、山东等地屠企以 “鸡蛋跌价、白条鸡走货慢” 为由,对淘汰鸡进行压价,收购价较市场价低 0.2 - 0.3 元 / 斤。此压价行为进一步压缩养殖户利润空间,增加其销售淘汰鸡的困难。
同时,节后终端消费疲软对淘汰鸡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农贸市场日均销量下降 20%,表明消费者对淘汰鸡购买意愿明显降低。淘汰鸡多流向食品加工厂,用于生产卤制品、宠物零食等产品,但深加工企业因原料库存高企,采购积极性低迷,进一步压制淘汰鸡价格。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淘汰鸡价格下跌成为必然趋势。
(三)饲料成本高企,养殖端被动去产能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成本压力。目前,蛋鸡养殖成本已达到 3.5 元 / 斤,较去年同期增长 10%。在此情况下,中小散户因现金流紧张,被迫提前淘汰仍有产蛋能力的中等日龄蛋鸡(300 - 400 日龄)。
这种被动去产能行为导致市场优质淘汰鸡占比下降,屠企趁机以 “蛋鸡体重不达标、产蛋率低” 为由压价,形成 “低价淘汰 - 品质下降 - 价格再跌” 的恶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养殖户处境愈发艰难,淘汰鸡价格也在不断下跌中难以找到支撑点。
三、后市展望:短期难反弹,去产能成关键
(一)短期(1 - 2 周):供需失衡延续,价格或破 4 元 / 斤
展望未来,淘汰鸡市场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短期内,即未来 1 - 2 周,供需失衡局面预计将持续,对淘汰鸡价格产生进一步下行压力。据卓创资讯,当前全国在产蛋鸡存栏 11.8 亿只,超正常水平 2%,且 10 月新开产蛋鸡主要为 7 - 8 月补栏鸡苗,产蛋率逐步提升,鸡蛋供应压力不减,将继续倒逼淘汰鸡出栏。若无重大节日提振,华北、华东低价区淘汰鸡或跌至 4 - 4.3 元 / 斤,东北、西北随老鸡存栏消化,跌幅收窄至 4.5 - 4.8 元 / 斤。
(二)中长期(1 - 3 个月):产能去化决定反弹力度
从中长期来看,1 - 3 个月内,产能去化程度将成为决定淘汰鸡价格反弹力度的关键因素。若 10 - 11 月能繁母鸡存栏周降 0.5% 以上(当前仅降 0.1%),叠加春节前食品加工企业备货,淘汰鸡价或在 12 月小幅反弹至 5 - 5.5 元 / 斤。反之,若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导致存栏去化缓慢,价格将持续磨底,甚至重现 2024 年 Q4 “旺季不旺” 行情。
(三)养殖端应对建议
面对当前市场形势,养殖端需采取一系列合理应对措施,以降低损失并把握未来市场机会。首先,合理规划淘汰节奏至关重要。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 450 日龄以上老鸡,避免过度压栏,因为压栏不仅会增加饲料成本,还可能面临价格进一步下跌风险。其次,关注替代品行情也是重要策略。若白羽肉鸡、生猪价格反弹,养殖户可择机将中等日龄蛋鸡转为 “肉杂鸡” 出售,以获取更好收益。此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也是降低亏损的有效途径。养殖户可申请地方政府的 “畜禽标准化养殖补贴”,以降低单只淘汰鸡的亏损(当前每只亏损约 5 - 8 元)。通过这些措施,养殖端有望在当前市场困境中找到新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淘汰鸡价跌暴露蛋鸡产业深层矛盾
此次淘汰鸡价格大幅下跌,不仅是短期市场波动表象,其背后深层次暴露了蛋鸡产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前期蛋鸡养殖行业在高利润驱使下过度扩张产能,却未能在市场下行周期中及时、有效去化,导致当下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这是价格暴跌的根本原因。
对于养殖户而言,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市场日益成熟和竞争加剧,“低价常态化” 或许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赖市场价格回升获取利润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养殖户需要主动求变,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存栏结构,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提高蛋鸡养殖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积极与深加工企业对接,签订长期订单,拓展销售渠道,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从行业发展宏观角度来看,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市场供应压力,促进价格合理回归,更是推动蛋鸡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同时,构建 “蛋鸡 - 淘汰鸡 - 食品加工” 全链条协同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最大化提升,才是蛋鸡产业穿越周期低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的淘汰鸡市场,无疑是对每个从业者成本控制能力与周期判断力的一场严峻考验。在这场挑战中,只有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的从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来蛋鸡产业下一个繁荣周期的曙光。 (数据支持:鸡病专业网、卓创资讯、惠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