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肉鸡市场整体走势:苗价稳中小涨,毛鸡区域分化显著
(一)肉鸡苗:大厂挺价支撑均价,散户补栏谨慎
2025 年 10 月 23 日,全国白羽肉鸡苗均价报 3.12 元 / 羽,环比微涨 0.6%,呈现出 “大厂稳价、小厂波动” 的格局。山东、辽宁等主产区,大厂凭借自身实力与资源优势,将苗价稳定在 3.20 - 3.50 元 / 羽。以青岛、烟台等地为例,种蛋供应偏紧推动苗价上涨,种蛋价已达 1.50 元 / 枚,周涨 3%,苗价顺势小幅上调 0.05 元 / 羽。
然而,南方地区市场表现不同。广东麻黄鸡苗价格在 2.80 - 3.20 元 / 羽之间,保持稳定。817 杂交鸡苗因市场需求疲软,在山东德州、聊城等地,价格仅为 0.45 - 0.55 元 / 羽,较上周下跌 0.10 元。
从市场参与者策略来看,大厂稳价基于对自身产能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小厂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在种蛋供应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价格波动难以避免。散户补栏谨慎,源于市场不确定性使其在价格博弈中保持谨慎态度。
(二)肉毛鸡:冻品区低迷与活禽区坚挺并存
全国白羽肉毛鸡均价 3.51 元 / 斤,环比持平,南北价差却不断扩大,已达 1.4 元 / 斤。
在北方冻品主产区,山东、江苏等地棚前价在 3.35 - 3.45 元 / 斤之间徘徊。屠宰企业高库存制约价格,目前屠宰企业库存已达 15 天销量,高库存使企业收购毛鸡时格外谨慎,价格难有起色。
南方活禽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浙江金华、江苏南通等地毛鸡,因终端消费回暖,农贸收购价达到 4.75 - 4.95 元 / 斤,较北方溢价超 40%。麻鸡、土鸡等特色品种表现突出,在川渝地区,青脚麻鸡价格高达 7.80 - 8.00 元 / 斤,较白羽鸡高出 120%。
冻品区低迷与活禽区坚挺并存的局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北方冻品市场高库存,反映前期产能过剩及市场需求增长缓慢问题。南方活禽市场火爆,得益于当地消费习惯及终端消费回暖,消费者对新鲜、特色禽类产品的偏好,为活禽市场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二、区域市场深度解析:供需结构差异主导行情分化
(一)北方产区:苗价挺涨难掩毛鸡低迷,养殖亏损加剧
北方产区肉鸡市场形势喜忧参半,苗价挺涨与毛鸡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山东、辽宁等地作为肉鸡养殖重要区域,近期肉鸡苗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种鸡企业采取控量保价策略,淘汰种鸡量相比上月增加 10%,有效控制市场种鸡数量,大厂苗价得以维持高位。
然而,毛鸡市场表现不佳。当前正值冻品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疲软,胴体鸡批发价仅为 13.60 元 / 公斤,远低于 3.80 元 / 斤的养殖成本,养殖户压力巨大。
面对此市场环境,养殖户补栏谨慎,38 日龄快大鸡占比提升至 75%,以降低风险。但这导致市场适重鸡源集中出栏。山东临沂、滨州等地毛鸡棚前价在 3.37 - 3.40 元 / 斤之间,中小散户亏损面达 35%,部分养殖场空栏率升至 20%,养殖户急需寻求应对养殖危机的策略。
(二)南方销区:活禽消费支撑价格,优质品种成市场热点
南方销区肉鸡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广东、浙江等地依托 “即宰即销” 模式,水鸡、麻鸡等品种需求旺盛。在广东佛山,黄油鸡价格达到 5.20 - 5.50 元 / 斤,较上月上涨 5%。
江苏南通、浙江金华等地在台风过后,终端走货速度加快,白羽肉毛鸡农贸价突破 4.80 元 / 斤,养殖利润达到 1.20 元 / 斤。
但并非所有品种表现良好,旱鸡在江西、湖南等地价格仅为 4.10 - 4.20 元 / 斤,低价白羽肉鸡价格为 3.50 元 / 斤,分流旱鸡市场份额,使得旱鸡市场呈现 “优强普弱” 格局,优质品种凭借优势占据市场,普通品种则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供应端:产能结构性过剩,苗价分化加剧
从整体存栏量分析,目前全国在栏肉鸡存栏量同比增长 2%,但品种间差异显著。白羽鸡作为肉鸡市场主力军,占比高达 68%,其生长周期短,仅需 42 天即可出栏,且料肉比低,成为北方主产地区首选品种。然而,白羽鸡的广泛养殖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压缩。
相比之下,黄羽鸡、麻鸡等特色品种占比仅为 32%,主要依托南方活禽市场需求,凭借独特口感和品质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因其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得到有力支撑,成为南方养殖户利润增长点。
在苗鸡端,种鸡存栏量变化对苗价产生重要影响。北方地区白羽鸡种蛋供应收缩,较上月减少 3%,大厂凭借实力和资源优势,苗价坚挺;小厂因散户补栏低迷,市场需求不足,被动下调苗价,山东、辽宁等地部分小厂苗价大幅下跌。
(二)需求端:冻品疲弱拖累北方,活禽刚需支撑南方
终端市场上,北方和南方呈现不同态势。北方以冻品市场为主,目前冻品鸡肉批发价为 13.00 元 / 公斤,较上月下跌 2%。食品加工企业因前期采购过多,库存周转期达到 40 天,为避免库存积压损失,仅维持刚需采购,冻品鸡肉需求大幅减少,市场需求疲软。
南方活禽市场则呈现繁荣景象,日均销量周增 8%。广东、四川等地火锅、卤味等餐饮行业需求旺盛,消费者对新鲜活禽需求较高,认为其口感更好、品质更有保障,优质毛鸡价格在市场需求推动下不断上行,部分高品质毛鸡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此外,出口市场传来利好消息,日韩地区对鸡翅、鸡爪等产品订单增加 15%,为南方加工企业带来商机,加工企业积极采购毛鸡,支撑南方市场采购积极性。
(三)成本端:饲料回落缓解压力,利润分化明显
在成本端,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变化对养殖户影响重大。近期,玉米、豆粕价格较三季度高点回落 5%,白羽鸡养殖成本降至 3.65 元 / 斤,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黄羽鸡因饲料转化率较低,料肉比达到 2.8:1,养殖成本较高,达到 4.50 元 / 斤。
尽管饲料价格回落缓解部分成本压力,但因售价差异,养殖户利润情况出现明显分化。白羽鸡因市场价格较低,养殖利润基本持平;优质黄羽鸡凭借较高售价,头均利润仍有 15 元。北方快大鸡养殖户因毛鸡价格低于成本线,亏损面达到 30%,面临较大经济压力。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规模化养殖场凭借先进养殖技术、管理经验和稳定销售渠道等优势,市占率提升至 65%;中小散户因资金、技术等限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被淘汰风险。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看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走势:苗价或现回调,毛鸡延续区域分化
展望未来 1-2 周,肉鸡市场仍将处于震荡态势。肉鸡苗市场方面,北方地区随着补栏旺季逐渐接近尾声,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小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面对需求减少,苗价可能小幅回落,预计降至 3.00 元 / 羽左右。大厂凭借强大品牌影响力、稳定种源供应和完善销售渠道,苗价有望维持在 3.30 - 3.50 元 / 羽相对高位。
南方活禽区肉毛鸡市场也将出现变化。随着出栏量逐渐增加,市场毛鸡供应更加充足。优质品种因独特品质和口感受消费者喜爱,价格可能出现 0.20 元 / 斤左右微调;普货品种因市场竞争激烈且品质缺乏优势,价格可能受到更大冲击而下跌。
冻品市场走势备受关注。屠宰企业面临高库存压力,若 11 月初库存能成功降至 10 天以内,将是积极信号,预示市场可能迎来阶段性补货行情,北方毛鸡价格有望反弹至 3.50 元 / 斤,缓解养殖户困境。
(二)中长期拐点:产能去化与消费旺季催生机会
从中长期来看,肉鸡市场产能去化进程将对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北方散户在市场压力下加速退出,预计 11 月后全国肉鸡存栏量有望下降 5%,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渐改善。加之元旦、春节前活禽消费旺季到来,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消费旺季期间,黄羽鸡、麻鸡等特色品种将成为市场焦点,预计价格有望突破 6.00 元 / 斤,为养殖户带来丰厚利润。
对于养殖户而言,根据区域消费特点调整品种结构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策略。北方地区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养殖户可适度增加合同鸡比例,以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南方地区养殖户应关注中长周期品种,以适应南方市场需求,获取更好经济效益。
加工企业也应把握市场机会,在市场价格较低时逢低储备冻品,以便在春节前备货期间以较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数据支持:博亚和讯、鸡病专业网、Mysteel 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