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日行情:窄幅震荡收十字星,多空分歧加剧
(一)日内走势:探底回升显韧性,成交量温和放大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 15:00,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报收 1218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0.69%。盘中最低下探至 12025 元 / 吨,最高触及 12235 元 / 吨,形成 “长下影十字星” 形态。成交量为 9.89 万手(环比增长 5%),持仓量达 11.35 万手(环比下降 1.2%)。此数据表明多空双方于 12000 元关键位置展开激烈博弈,短期抄底资金与套保盘之间的较量有所加剧。从分时图观察,早盘开盘后价格迅速下挫,一度逼近 12000 元整数关口,市场恐慌情绪有所蔓延;随后在买盘资金逐步介入的推动下,价格震荡回升,多头力量顽强抵御空头抛压,全天大部分时间围绕 12150 元附近震荡,尾盘收于十字星。该走势意味着市场短期多空力量暂时达成一种微妙平衡,后续走势仍有待进一步密切观察。
(二)区域现货分化:东北高价区抗跌,南方低价区承压
东北市场作为全国生猪价格高地,黑龙江、吉林主流成交价格处于 12.11 - 12.16 元 / 公斤区间,虽环比呈现小幅波动,但本地中大猪需求随气温下降而有所改善,部分地区标肥价差扩大至 0.6 元 / 斤,二次育肥入场为短期价格提供了一定韧性支撑。东北地区因气温降低,居民对猪肉尤其是脂肪含量较高的中大猪需求增加,市场上中大猪供应偏紧,吸引二次育肥养殖户入场囤猪,以期后期获取更高收益,这使得东北地区生猪价格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抗跌性较强。
而南方销区如广东、广西均价在 11.5 - 11.8 元 / 公斤,受集团猪场集中出栏的压制,低价抛售现象频繁出现,南北价差扩大至 1.2 元 / 公斤。南方地区部分大型养殖集团为完成年度出栏计划,近期集中出栏生猪,导致市场供应大幅增加,供过于求局面凸显,价格不断下行。养殖户为尽快出货,不得不低价抛售,进一步拉低当地生猪价格,与东北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区域间的价格分化对期货市场投资者判断未来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
二、驱动因素:供需错配下的多空逻辑角力
(一)供应端:过剩压力未解,阶段性缩量成亮点
从长期视角分析,产能去化缓慢,供应过剩仍是当前生猪市场的主要特征。依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4 个月下降,至 10 月已降至 4100 万头,但该数据仍处于高位,且对应未来的生猪出栏量依旧可观。同时,生猪出栏均重攀升至 128 公斤,同比增长 3%,这意味着单位生猪的猪肉供应量增加,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压力。加之 10 月样本企业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 5.14%,集团猪场和散户的出栏积极性均较高,大量生猪涌入市场,致使供应过剩问题更为突出。
不过,近期市场出现一些阶段性变化,为供应端带来些许缓和迹象。标肥价差走扩刺激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在华北、华东地区,50 - 70 公斤仔猪采购量周增 15%,养殖户纷纷加大对仔猪的采购力度,期望通过二次育肥获取更高利润。部分养殖场甚至将生猪压栏至 140 公斤以上,使得短期市场标猪供应减少约 8%。二次育肥和压栏惜售行为有效缓解了阶段性出栏压力,为市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需注意,这种支撑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二次育肥会导致未来几个月生猪供应进一步增加,届时市场供应压力将再次增大。
(二)需求端:旺季预期升温,实际增量有限
随着全国气温下降,季节性刚需开始启动。北方灌肠、南方腊肉加工提前预热,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有所增加,屠宰企业开工率也微升至 32.38%。然而,终端订单量仅环比增长 5%,低于往年同期 10% 的增幅,家庭消费仍受低价禽肉分流影响。禽肉价格相对较低,且市场供应充足,吸引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禽肉而非猪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需求的增长。虽已进入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但实际需求增量有限,市场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大幅增长。
食品厂等深加工企业对远期价格信心不足,补库行为极为谨慎。11 月合约备货周期缩短至 7 天,而正常情况下应为 15 天,冻品库存周转率降至 1.2 次 / 月。这表明工业需求仍处于观望状态,企业不敢轻易大量采购猪肉进行深加工和储存,担心后期价格下跌带来损失。这种谨慎的补库态度也限制了猪肉需求的增长,使得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提振。
(三)成本端:饲料回落缓解亏损,挺价情绪支撑底部玉米、豆粕价格较三季度高点下跌 8%,使得自繁自养生猪成本降至 12.5 元 / 公斤,与 2601 合约价格倒挂 0.32 元 / 公斤。中小散户面临较大亏损压力,亏损扩大至 180 元 / 头,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过,规模化猪场凭借成本优势,其成本能够控制在 12.2 元 / 公斤,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面对当前市场价格,规模化猪场挺价惜售情绪强烈,不愿低价出售生猪,导致现货市场低价成交缩量。这种挺价行为形成价格下跌的缓冲带,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生猪价格,避免价格过度下跌。但从整体市场来看,成本端压力依然存在,若后期饲料价格出现反弹,养殖成本将再次上升,养殖户的亏损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三、技术面解析:关键位置争夺激烈,短期指标释放矛盾信号
(一)日线级别:下行通道中的超跌反弹
从日线级别技术分析层面来看,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自 9 月中旬跌破 12500 元重要颈线位后,正式步入下行通道。在此过程中,价格持续走低,不断试探下方支撑位。进入 10 月,合约价格整体处于 12000 - 12500 元的震荡区间内,多空双方在此区间展开激烈争夺。10 月 24 日,合约价格下探至布林带下轨 12025 元附近后迅速反弹,这显示出布林带下轨在短期内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作用。从 MACD 指标观察,绿柱持续缩短,表明空方动能在逐渐衰减,市场下跌力量有所减弱。然而,相对强弱指标 RSI 为 42,仍处于 50 以下的弱势区域,这说明当前市场整体仍处于弱势状态,多头力量尚未完全占据主导。此外,当日成交量虽较前几日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有效放大程度,这意味着此次反弹可能更多是技术性修复,而非趋势反转的信号。
(二)持仓结构:空头增仓压制,多头信心不足通过
对前 20 名期货公司持仓数据进行分析,可清晰洞察当前市场多空力量对比情况。截至 10 月 24 日,空头持仓增加 1.8 万手,达到 6.5 万手,而多头持仓减少 0.5 万手,降至 5.2 万手,净空单数量扩大至 1.3 万手。这一数据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普遍对生猪期货价格持看跌态度,仍以逢高做空为主。空头力量的增强,使得市场上空方氛围浓厚,对价格形成较大压制。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在 12000 元整数关口处,挂单量超过 2 万手,这显示出市场对于这一成本线附近的支撑存在一定共识。部分投资者认为,在当前养殖成本的支撑下,价格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因此在 12000 元附近进行抄底或护盘操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价格的下跌幅度。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看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1 月上旬):供需弱平衡下的区间博弈
在短期内,预计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将呈现供需弱平衡状态下的区间博弈态势。从上方阻力分析,12500 元将成为一道关键阻力位。这主要是因为该价位不仅受到 60 日均线的压制,长期均线对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当价格上涨接近 60 日均线时,往往会受到均线的反压作用。同时,此处也是套保盘集中区域,众多养殖企业和贸易商为锁定利润或降低风险,会在这一价位附近大量抛售期货合约,从而对价格形成强大卖压。若要突破这一阻力位,需要现货价格持续反弹,为期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使投资者对未来价格走势充满信心。或者政策收储落地,政府通过收储行为减少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从而提升市场价格,带动期货价格上行。
而下方支撑则在 12000 元,这一价位是养殖成本线,养殖户在成本线附近往往具有较强挺价意愿,不愿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生猪,从而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12000 元也是重要的技术强支撑位,在前期价格走势中,多次在这一价位附近止跌反弹,显示出市场对这一价位的认可。然而,如果集团出栏放量,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导致价格跌破 12000 元,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期货合约,进而引发新一轮杀跌行情,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对于日内交易者而言,可依托 12050 - 12200 元区间进行高抛低吸操作。当价格上涨至 12250 元附近时,可尝试轻仓做空,设置止损位在 12350 元,若价格突破止损位,说明做空判断错误,应及时止损以避免更大损失;当价格回踩至 12000 元企稳时,可接多单,止损位设在 11900 元。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严格控制仓位在 30% 以内,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避免因仓位过重而在市场突发变化时遭受重大损失。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与消费回暖决定方向
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产能去化与消费回暖将是决定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走势的关键因素。若 11 月能繁母猪淘汰率提升至 15% 以上,这将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量将大幅减少,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显著改善。叠加春节前备货周期启动,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这种供需双重利好的情况下,2601 合约或提前反映供需改善预期,价格有望上移至 13000 元。
反之,若供应过剩格局延续,能繁母猪存栏量依旧维持在高位,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而冬季消费旺季不及预期,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有效消化市场上的过剩供应,那么合约仍有下探 11500 元的风险。
对于产业客户来说,建议关注 12000 元附近的套保机会。在这一价位附近,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锁定远期销售价格,无论未来市场价格如何波动,都能确保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出售生猪,避免因价格下跌而带来的损失,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利润。
结语:抗跌非反转,把握阶段性交易窗口
当前生猪期货 2601 合约的十字星震荡,本质是产能过剩周期中 “阶段性缩量供应” 与 “弱需求” 的短暂平衡。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 “二育短期托市” 掩盖的长期过剩矛盾,短期以波段交易为主,中长期密切跟踪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及屠宰企业开工率数据。市场真正的反转,仍需等待产能去化到位与终端消费的实质性回暖。(数据支持:光大期货、卓创资讯、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