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肉牛市场10月复盘与11月展望:供需双弱下的结构性机遇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6 13:11:43 关注:3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10 月市场全景:价格小幅回落,供需博弈加剧

  (一)价格走势:高位回调,区域分化显著
  2025 年 10 月,肉牛市场在历经前期波动后,价格呈现高位回调态势,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截至 10 月末,全国育肥公牛出栏均价为 25.80 元 / 公斤,与上月相比,环比下降 0.81%。此数据打破此前连续 3 个月的反弹趋势,标志着肉牛市场调整周期的来临。
  从区域视角深入分析,价格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北方作为我国肉牛主产区,如河北、山东等地,10 月期间受低质牛源集中出栏影响。因饲草收购进度滞后,养殖户成本压力增大,纷纷抛售牛源,其中不乏品质欠佳的肉牛。大量低质牛源涌入市场,直接拉低整体价格水平,环比跌幅在 1%-1.5%。
  而南方销区则呈现不同景象。以广东、云南为代表,当地对优质牛源需求极为旺盛。尽管全国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但这些地区批发市场的牛肉均价逆势上扬,涨幅达 0.90%,达到 66.26 元 / 公斤。南北市场价差进一步扩大,达到 1.5-2 元 / 斤。这种区域价格的背离,不仅反映不同地区供需关系的差异,也凸显优质肉牛在市场中的稀缺性和高价值。
  (二)市场特征:供需双弱主导,结构性矛盾凸显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中,供需双弱成为主导市场走向的关键特征,而潜藏于这一表象之下的结构性矛盾,深刻影响着市场的各个环节。
  供应端,虽然出栏量维持高位,但背后成因复杂。在华北地区,饲草收购不足问题愈发严重。受天气、物流等多种因素影响,饲草供应无法满足养殖需求,养殖户为降低成本,只能提前出栏肉牛,导致市场出栏压力骤增。更为关键的是,部分低质牛源也随这波出栏潮流入市场,其占比一度提升至 30%。这些低质牛源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进一步拉低市场均价,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从需求端来看,市场表现较为平淡。生猪市场的低价策略,对肉牛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当前生猪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 35%,价格优势明显,吸引大量消费者。在家庭消费和餐饮市场中,猪肉的替代效应显著增强,消费者纷纷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猪肉,导致牛肉市场需求被大幅压缩。同时,餐饮行业复苏进程缓慢,消费场景受限,使得牛肉终端需求难以有效释放。经销商为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积压,纷纷采取压价采购策略,使得热鲜牛肉出厂价格稳中偏弱,市场交易氛围愈发低迷。
  二、供应端:出栏压力与结构优化并存
  (一)出栏量高位运行,区域节奏分化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供应端,出栏量高位运行成为显著特征,但区域之间的出栏节奏呈现明显分化态势,这种分化背后蕴含复杂的市场因素。
  从全国范围来看,定点样本企业的屠宰量数据为我们呈现直观的市场图景。10 月,全国定点样本企业屠宰量达到 49273 头,虽与上月相比环比下降 1.22%,但整体数量依然处于高位。在北方地区,屠宰企业开工率出现下滑。以河北、山东等地的大型屠宰企业为例,由于饲草成本不断攀升,收购一头肉牛的成本相比上月增加 300-500 元,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为控制成本,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平均开工率下滑 3%。部分小型屠宰企业甚至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暂时停产,导致市场屠宰量有所减少。
  而南方地区则在气温下降的刺激下,屠宰量出现明显增长。广东、广西等地的屠宰企业,在月末的屠宰量环比增幅达到 5%。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居民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开始增加,尤其是在传统的牛肉消费旺季,火锅、烤肉等餐饮场景对牛肉需求量大增。屠宰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纷纷提高开工率,加大肉牛屠宰量。一些企业还通过增加班次、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产能,以应对市场的旺盛需求。
  在出栏均重方面,10 月延续微增态势,均值达到 664.1 公斤,环比增长 0.29%。东北地区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当地的出栏均重成功突破 680 公斤。在黑龙江的一些规模化养殖场,采用新型饲料添加剂和科学饲养方法,不仅提高肉牛生长速度,还增加肉牛体重。这些措施使得养殖端利润增长 1.48%,为养殖户带来实际收益。出栏均重的提升,不仅反映养殖技术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下跌对养殖端的冲击,成为市场供应端的一个亮点。
  (二)补栏意愿低迷,长期产能承压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中,补栏意愿低迷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对长期产能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犊牛养殖利润的下滑是导致补栏意愿低迷的重要原因。与去年同期相比,10 月犊牛养殖利润下滑 6.69%。在河南的一些养殖地区,由于饲草价格上涨、疫病防控成本增加,一头犊牛从购入到养殖成熟的成本增加 500-800 元,而销售价格却因市场行情不佳未明显提升,导致养殖利润大幅减少。养殖户为避免亏损,纷纷减少犊牛补栏量,全国犊牛补栏量环比减少 2%。结节病疫情的爆发也给养殖户带来极大困扰。在山东、安徽等地,结节病疫情传播范围较广,一些养殖场的肉牛感染率达到 10%-15%。疫情不仅导致肉牛死亡率增加,还影响肉牛生长速度和品质,使得养殖户对养殖前景感到悲观,进一步降低补栏积极性。
  从补栏结构来看,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短期育肥母牛,其占补栏量的比例达到 60%。短期育肥母牛养殖周期较短,一般在 6-8 个月即可出栏,能够快速回笼资金。而且,市场对育肥母牛需求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风险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繁殖母牛的补栏意愿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繁殖母牛养殖周期长,需要 2-3 年才能产犊,期间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繁殖母牛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养殖风险较高。一旦市场行情不佳,养殖户就可能面临巨大损失。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5 年三季度末,肉牛存栏量同比减少 3.2%,能繁母牛存栏量更是连续 12 个月下降。这一数据预示在未来 12-18 个月后,优质牛源供应可能出现缺口。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如果产能无法有效恢复,肉牛市场将面临供应短缺局面,价格也可能大幅上涨。这不仅会影响养殖户收益,也会对整个肉牛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带来挑战。补栏意愿的低迷和长期产能的承压,是当前肉牛市场供应端面临的重要问题,需引起行业内外高度关注。
  三、需求端:消费平淡下的品质溢价突显
  (一)终端消费:量减价增,优质品逆势上行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需求端,终端消费呈现量减价增的独特态势,而优质牛肉在这一背景下逆势上扬,成为市场中的亮点。
  从批发市场到货数据来看,10 月到货量为 598.44 吨,与上月相比环比减少 2.06%,直观反映市场整体需求平淡。在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如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批发市场,摊位前客流量明显减少,经销商为吸引顾客,纷纷打出促销标语,但效果不理想。家庭消费方面,受猪肉、鸡肉等低价肉类替代影响,消费者购买肉类时对牛肉选择更加谨慎。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家庭牛肉采购量环比下降 12%,牛肉在居民肉类消费中的占比降至 12%。在餐饮市场,虽然火锅店、烤肉店等对牛肉需求依然存在,但由于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一些中低端餐饮场所为控制成本,减少牛肉菜品供应,或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猪肉、鸡肉作为替代品。在大众餐饮中,牛肉菜品占比下降 6%,不少快餐店推出 “猪肉套餐”,以满足消费者对价格的需求。
  然而,在整体市场需求平淡的大环境下,优质牛肉却展现出强大市场韧性。内蒙古黄牛肉,凭借天然牧场饲养、肉质鲜嫩、口感醇厚的特点,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其价格在 10 月上涨 0.90%,达到 66.26 元 / 公斤。云南西门塔尔牛也是优质牛肉代表,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深受健康饮食追求者喜爱,价格同样呈现上涨趋势。电商平台数据提供更全面视角。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谷饲牛肉”“有机牛肉” 搜索量环比增长 25%,成为热门搜索关键词。客单价超过 200 元的高端牛肉产品,销量增长 18%。在京东生鲜平台,澳洲谷饲 M5 级雪花牛排,因其雪花纹理均匀、入口即化的口感,销售额同比增长 2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对高品质、差异化牛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即使在市场需求整体平淡情况下,优质牛肉依然能凭借独特品质和口感,吸引消费者目光,实现价格和销量双增长。
  (二)进口市场:价格承压,库存博弈加剧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中,进口市场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价格承压和库存博弈加剧成为市场主要特征。
  进口牛肉分割品价格普遍下跌,跌幅在 0.20-0.70 元 / 公斤。曾经备受追捧的澳洲 M3 级雪花牛肉,到岸价降至 38 元 / 公斤,与上月相比,价格下跌 0.50 元 / 公斤。这一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影响。在过去几个月里,进口牛肉到港量持续增加,导致市场库存不断攀升。据统计,持货商的冻品库存已攀升至 98 万吨,创下年内新高。在上海的一些大型冷库中,堆满等待销售的进口牛肉,冷库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下游采购商面对如此高库存,采购态度变得极为谨慎。他们担心一旦采购过多,将面临库存积压和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因此,采购商纷纷采取 “按需采购” 策略,单次采购量大幅减少。在广州的一个冻品批发市场,一位从事牛肉进口贸易多年的经销商表示:“现在市场行情不明朗,库存又这么高,我们不敢轻易进货,只能根据客户订单量来采购,避免积压资金。” 这种谨慎采购态度,使得进口牛肉成交价格承压下行,市场交易氛围愈发低迷。
  国产牛肉与进口肉的价差也在这一时期收窄至 4-5 元 / 公斤。这一价差变化,对国产鲜品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以往,国产牛肉凭借新鲜、口感好等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但随着进口牛肉价格下跌,其价格优势逐渐凸显,吸引一部分原本选择国产牛肉的消费者。在一些超市和农贸市场,进口冷冻牛肉摊位前顾客明显增多,而国产鲜牛肉摊位则略显冷清。国产牛肉企业为应对这一挑战,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提高品质等措施,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加大对养殖环节投入,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肉牛品质;还有一些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宣传品牌文化和产品特色,吸引消费者关注。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一定时间和成本,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进口市场的价格承压和库存博弈加剧,不仅影响进口牛肉贸易商利益,也对国产牛肉市场造成冲击,使得整个肉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盈利分化:育肥与繁育环节冰火两重天
  (一)专业育肥:体重提升对冲价格下跌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盈利层面,专业育肥户凭借出栏均重的增长,成功实现利润环比增长,这一现象在市场中格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10 月专业育肥利润环比增长 1.48%,达到 3301.59 元 / 头。东北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色,他们通过采用精准饲喂技术,实现料肉比的有效控制,将其稳定在 6.5:1。在黑龙江的一家大型养殖场,利用智能化养殖设备,根据肉牛生长阶段和体重变化,精准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肉牛生长速度,还使得肉牛体重得到显著提升。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该养殖场单头肉牛盈利额外增加 200 元,达到 3500 元 / 头。
  但并非所有养殖户都能享受到这份红利。在华北地区,由于低质牛源的集中出栏,许多散户的利润受到严重影响。在河北的一些农村地区,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饲养的肉牛品质参差不齐。在市场价格下跌情况下,这些低质牛源价格跌幅更大,导致养殖户利润大幅缩水。据当地养殖户反映,他们的利润较上月减少 10%-15%,一头肉牛利润仅为 2800-3000 元。一些养殖户甚至面临亏损困境,不得不减少养殖规模,或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二)犊牛养殖:亏损扩大,补栏积极性受挫
  在 2025 年 10 月的肉牛市场中,犊牛养殖环节陷入亏损扩大的困境,这使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极大挫折。
  与去年同期相比,10 月犊牛养殖利润下滑 6.69%,亏损状况愈发严重。在山东的一些养殖地区,由于结节病疫情爆发,犊牛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降至 85%。在菏泽的一家养殖场,今年春季出生的 100 头犊牛中,有 15 头因感染结节病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6 万元。疫病还导致犊牛生长速度放缓,原本 6 个月可出栏的犊牛,现在需要 7-8 个月才能达到出栏标准,这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面对如此严峻形势,许多养殖户对后市预期变得极为悲观,他们纷纷放弃自繁模式,转而选择外购 3-4 月龄的犊牛进行短期育肥。这种转变不仅导致繁殖母牛存栏量进一步下降,也使得犊牛市场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在河南的一些犊牛交易市场,3-4 月龄的犊牛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涨幅达到 10%-15%,但依然供不应求。而繁殖母牛价格则出现下跌,跌幅在 5%-8%,市场交易十分冷清。
  犊牛养殖的亏损和补栏积极性受挫,不仅影响养殖户切身利益,也对整个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未来优质牛源供应将面临更大挑战,肉牛市场价格波动也可能进一步加剧。
  五、11 月展望:短期承压与结构性机遇并存
  (一)价格走势:弱势调整为主,区域差异延续

  展望 2025 年 11 月,肉牛市场价格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Mysteel 的预测为我们勾勒出短期承压的市场图景。育肥公牛价格预计将延续偏弱运行态势,月均跌幅在 0.10-0.20 元 / 公斤。在北方市场,出栏压力和冻品出库的双重影响,将使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有可能下探至 25.5 元 / 公斤。由于前期华北地区饲草收购不足,导致养殖户提前出栏肉牛,使得市场牛源供应过剩。而冻品库存高企,也让持货商急于抛售库存,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在东北地区,一些大型冷库中的冻品库存已达到饱和状态,持货商为回笼资金,纷纷降低价格出售冻品,这对当地活牛价格造成不小冲击。
  相比之下,南方销区有望在 “双十一” 电商促销和火锅季带动下,迎来价格稳中有升。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火锅市场迎来旺季,对牛肉需求量大幅增加。电商平台也将在 “双十一” 期间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在广东、四川等地,批发市场牛肉价格有望触及 68 元 / 公斤。在广州的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商家已开始为 “双十一” 和火锅季做准备,增加牛肉进货量,并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一些商家表示,预计在 “双十一” 期间,牛肉销量将比平时增长 30%-50%。
  (二)三大结构性机遇解析
  在市场短期面临压力的宏观环境下,11 月的肉牛市场潜藏着诸多结构性机遇,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南方屠宰企业强化与华南、西南产地的对接,成为一个关键机遇点。随着气温降低,南方地区对鲜牛肉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南方屠宰企业通过与产地的紧密协作,能够充分发挥低温物流的优势,拓展鲜品的供应范围。在冷链物流技术的有力支撑下,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时长大幅缩短,能够切实保障鲜牛肉的品质与新鲜度。预计 11 月,鲜牛肉的销量环比将增长 8%-10%。广西的一家屠宰企业,通过与当地养殖户合作,构建了稳定的牛源供应渠道,并运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将鲜牛肉迅速运往广东、福建等地市场。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预计 11 月鲜牛肉销量将达 1000 吨,较上月增长 10%。
  规模养殖场通过品质升级,能够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通过品种改良,引入安格斯牛等优质品种,以及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规模养殖场能够提高高价部位肉的产出率。安格斯牛以肉质鲜嫩、大理石花纹丰富著称,其眼肉、菲力等部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通过科学的饲养与管理,规模养殖场能够提升这些高价部位肉的产出比例,实现单头牛溢价 500-800 元。内蒙古的一家规模养殖场,引进安格斯牛,并采用精细化饲养技术,通过控制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以及优化养殖环境,使该养殖场安格斯牛产出的眼肉、菲力等部位肉的比例提高了 10%-15%,单头牛利润增加了 600 元。
  进口商利用低价冻品布局预制菜加工,亦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发展方向。随着预制菜市场的迅猛发展,对牛肉原料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进口商可抓住当前冻品价格下跌的契机,采购低价冻品,开发卤牛肉、牛肉丸等标准化预制菜产品,对接餐饮供应链。这些预制菜产品具有便捷高效、口味稳定等特性,深受餐饮企业欢迎。预计加工品的利润率可达 20% 以上。上海的一家进口商,利用低价冻品,开发了一系列预制菜产品,如卤牛肉、牛肉丸、牛肉汉堡饼等,并与多家餐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该进口商表示,通过布局预制菜加工,公司利润率提高了 25%,业务规模也得到快速扩张。
  (三)风险提示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市场参与主体亦不可忽视 11 月可能出现的风险。11 月中旬,冻品集中出库的风险不容小觑。据行业预估,冻品集中出库量可能超过 20 万吨。大量冻品涌入市场,将对价格造成严重冲击,引发阶段性价格回调。2024 年 11 月,也曾出现冻品集中出库情况,致使市场价格在短期内下跌 5%-8%,众多养殖户和经销商遭受巨大损失。内蒙古、东北等地的寒潮天气亦可能对活牛运输产生影响。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使得活牛运输难度加大,运输成本增加。一旦运输受阻,局部市场的供应将出现短时紧张,价格亦可能出现大幅波动。2023 年冬季,内蒙古地区遭遇罕见寒潮天气,导致多条道路封闭,活牛运输被迫中断。当地市场供应出现短缺,牛肉价格在一周内上涨 10%-15%。市场参与主体需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因素,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结语:穿越周期,把握分化中的确定性
  2025 年 10 月肉牛市场的调整,是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着市场参与主体的应变能力,也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养殖端而言,当下正是修炼内功的关键时期。在价格波动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出栏体重,是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以东北地区的养殖场为例,精准饲喂技术的应用,使其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利润增长。加强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繁育效率,增加优质牛源的供应,是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的根本举措。尽管当前繁殖母牛补栏意愿不足,但从长远来看,这恰恰是行业调整的契机。养殖户应着眼未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改善繁育环境,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流通与加工环节,市场参与主体需敏锐捕捉区域供需错配带来的机会。南方屠宰企业与产地的紧密对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实现鲜品供应的最大化。规模养殖场通过品质升级,挖掘品质溢价空间,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进口商布局预制菜加工,更是顺应了市场发展潮流,为牛肉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随着秋冬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有望从 “普跌” 转向 “分化”。在这一过程中,精准把握结构性机会的企业和个人将率先突围。他们凭借对市场的深入洞察、对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市场浪潮中脱颖而出。肉牛市场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机遇。只要我们紧盯出栏节奏、库存变化及消费复苏进度,精准把握区域与品类的结构性机会,就一定能够穿越市场波动,实现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1月7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11/7 14:31:09
2025年11月7日全国肉牛市场价格日报2025/11/7 10:57:25
肉牛市场十月复盘:价格小幅回落,供需双弱下的结构性机遇与转型逻辑2025/11/7 9:15:02
2025年11月6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11/6 15:00:58
2025年11月6日全国肉牛市场价格日报2025/11/6 11:09:38
2025年11月5日全国肉牛市场行情综述2025/11/5 14:25:4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