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价格速报:鸡苗涨势分化,毛鸡稳中偏弱
(一)肉鸡苗:北方领涨,优质苗突破 3.9 元 / 羽
11 月 6 日,全国白羽肉鸡苗市场表现活跃,均价达 3.51 元 / 羽,较前一日环比上涨 0.51%,整体呈现 “北强南稳” 的格局。
东北产区涨势显著,引领全国价格上行。辽宁铁岭苗价稳定在 3.90 元 / 羽,与前一日持平,持续保持高价水平;沈阳为 3.85 元 / 羽,价格维持稳定;锦州价格为 3.70 元 / 羽,较前一日上涨 1.37%。这主要归因于规模化养殖场积极的补栏计划,据统计,11 月东北的补栏需求每周增长 8%,强劲的需求支撑了鸡苗价格高位运行。
华北地区价格稳中有升。河北衡水鸡苗价格为 2.95 元 / 羽,较前一日上涨 1.72%,石家庄维持在 3.70 元 / 羽。中小散户因前期亏损,补栏态度谨慎;而集团厂为保障春节期间的稳定供应,订单量大幅增加 15%,对当地鸡苗价格形成一定拉动。
南方区域价格分化明显。山东潍坊苗价为 3.60 元 / 羽,较前一日上涨 1.41%;江苏南通维持在 3.70 元 / 羽;安徽宣城稳定在 3.20 元 / 羽。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上优质品种,如 AA+、308 等,较普通苗存在 0.3 - 0.5 元 / 羽的溢价,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鸡苗的认可与需求。
(二)肉毛鸡:全国均价 3.63 元 / 斤,北方屠企压价明显
肉毛鸡方面,当日全国均价与前一日持平,维持在 3.63 元 / 斤,但区域表现差异较大。
北方主产区整体稳中偏弱。山东烟台肉毛鸡价格为 3.55 元 / 斤,较前一日下降 0.03 元 / 斤;河南商丘维持在 3.50 元 / 斤;河北唐山同样稳定在 3.53 元 / 斤。当前屠宰企业库存率高达 22%,为控制成本与库存,多采取 “随采随用” 策略,压价频率显著增加,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
南方活禽区则表现出较强韧性。浙江金华肉毛鸡价格稳定在 4.85 元 / 斤;江苏南通为 4.60 元 / 斤。随着秋冬餐饮旺季的来临,活禽交易量每周增长 10%,30 - 40 日龄的快大鸡成为市场热门产品,深受消费者和餐饮企业青睐,价格较为坚挺。
二、三大核心因素解析:苗强毛弱背后的供需博弈
(一)鸡苗端:供应偏紧叠加补栏预期,支撑价格上行
产能收缩效应显现:回顾 2024 年,白羽肉鸡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种鸡养殖利润被大幅压缩。众多养殖户选择减少种鸡存栏量以降低损失,据权威统计数据,2024 年全国祖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减少 5%。这一变化引发连锁反应,至 2025 年 11 月,种鸡存栏量减少的影响逐渐显现,出苗量增幅大幅收窄至 3%。同时,市场上优质种蛋供应愈发紧张,山东地区种蛋成本攀升至 1.8 元 / 枚。高昂的成本对鸡苗价格形成有力支撑,种蛋供应受限导致鸡苗供应减少,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养殖端补栏分化:养殖端补栏情况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散户多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是当前饲料成本过高。以玉米和豆粕这两种主要饲料原料为例,玉米价格维持在 2340 元 / 吨,豆粕价格为 3047 元 / 吨,高饲料成本使养殖成本大幅增加。散户担心补栏后难以盈利甚至面临更大亏损风险,空栏率高达 35%。
集团厂则对春节前的肉鸡市场行情持乐观态度。一方面,春节期间鸡肉消费需求通常大幅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集团厂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成熟的养殖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有信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11 月集团厂补栏计划增加 20%,其积极补栏行为推动苗价呈现 “高报稳走” 态势。
(二)毛鸡端:供应过剩压制价格,消费淡季难提振
短期出栏量激增:10 月白羽肉鸡市场在栏肉鸡数量超过 4.2 亿只,其中 35 日龄以下的早鸡占比达 40%。这些早鸡集中在山东、河南等主产区出栏,导致市场毛鸡供应量急剧增加。屠宰企业为控制成本和库存,纷纷采取压价策略,实际收购中,3.5 斤以下的毛鸡收购价较标准体重毛鸡低 0.1 - 0.2 元 / 斤,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终端需求疲软:从终端需求来看,当前市场形势严峻。全国冻品库存已达 85 万吨,超出合理库容 18%,库存压力巨大。受此影响,鸭胸肉、鸡翅等分割品价格下跌 2%。食品加工厂为降低成本和库存压力,采购量每周减少 5%。活禽市场同样不容乐观,由于水产价格持续走低,对活禽市场造成强烈冲击。在广东、广西等地,活禽消费量同比下降 8%。消费者在选择肉类产品时,受价格和个人喜好影响,水产价格优势使部分原本可能购买活禽的消费者转向水产品,导致活禽市场销量下滑,进一步打压毛鸡价格。
(三)成本端:苗价高企与养殖亏损加剧矛盾
肉鸡苗价格走势与毛鸡养殖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目前,肉鸡苗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 12%,增加了养殖户的前期投入成本。而毛鸡养殖成本也不断攀升,已达 3.8 元 / 斤。在北方地区,不少散户每出栏一只毛鸡面临 3 - 5 元的亏损,在巨大亏损压力下,散户无奈选择提前出栏以减少损失。
南方规模化养殖场则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波动中实现微利运行。据了解,南方规模化场的压栏比例达到 25%,期待 12 月节日行情。12 月通常有多个节日,如圣诞节、元旦等,节日期间消费需求增加,规模化养殖场希望通过压栏在节日期间获得更好收益,弥补前期亏损。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春节前或现阶段性反弹
(一)鸡苗:11 月下旬或触顶回落
展望未来,肉鸡苗市场走势备受关注。从供应角度看,随着种鸡产能逐步释放,11 月中旬之后,出苗量预计将以每周 5% 的速度增长。前期种鸡存栏量调整效果逐渐显现,大量鸡苗涌入市场将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需求方面,散户补栏意愿依旧低迷。由于当前养殖成本高、盈利空间有限,散户多持观望态度,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预计 11 月中旬到下旬,鸡苗价格将在 3.5 - 3.6 元 / 羽区间震荡运行。在东北、山东等高价区,价格可能回调 0.1 - 0.2 元 / 羽,回归合理水平。
(二)毛鸡:供需博弈加剧,关注出栏节奏
短期(11 月 15 日前):屠宰企业面临库存消化慢的问题,对毛鸡价格影响较大。北方地区,屠宰企业为降低库存,将严格控制收购量并压低收购价格。预计北方毛鸡价格可能下探至 3.5 元 / 斤左右,养殖户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南方活禽区市场情况不同,随着秋冬季节到来,火锅、卤味等餐饮需求逐渐旺盛,活禽市场销量增加。依托这些需求,南方活禽区毛鸡价格有望维持在 3.8 - 4.0 元 / 斤,相对稳定。
中长期(12 月 - 春节):12 月到春节期间,市场存在变数。若 12 月出栏量能控制在 3.8 亿只以内,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一定改善。加上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备货需求,市场对毛鸡的需求量将增加。预计全国毛鸡均价有望回升至 3.8 - 4.0 元 / 斤,养殖户收益情况将有所好转。对于优质快大鸡,因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价格可能有 10% 的溢价,养殖户养殖优质快大鸡将获得更高收益。
四、实操建议:养殖户分策略应对,消费者错峰采购
养殖户:苗鸡选优、毛鸡控量
鸡苗采购:北方散户应谨慎对待当前高价苗,优先选择价格在 3.5 元 / 羽以下的优质品种,如峪口 WOD168。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南方规模化养殖场资金和技术实力较强,可抓住市场回调机会逢低补栏,利用南方活禽市场的溢价空间,选择市场需求大、品质优良的鸡苗品种,为后续养殖盈利奠定基础。
毛鸡出栏:35 日龄以下的早鸡,价格达到 3.5 元 / 斤时,养殖户可考虑出栏,及时锁定收益,避免价格波动损失。同时,要避免集中抛售,防止市场供过于求进一步压低价格。45 日龄以上的鸡群,养殖户可适当压栏至 12 月初。压栏期间,要配合精准的饲料投喂,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将料肉比控制在 1.6 以下,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管控:玉米和豆粕是肉鸡养殖的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成本影响巨大。养殖户可通过期货市场锁定玉米、豆粕的采购价格。以山东某养殖场为例,通过期货套保成功将饲料成本降低 7%,单只鸡的亏损缩至 2 元以内。这种方式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波动风险,保障养殖收益。此外,养殖户还可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养殖技术等方式,降低其他方面成本,如减少疫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等。
消费者:秋冬吃鸡 “性价比指南”
选品技巧:冻品鸡肉价格相对较低,一般在 3.5 - 4.0 元 / 斤,适合批量采购。冻品鸡肉经冷冻处理后营养成分基本不变,且方便储存,可用于腌制、油炸等烹饪方式。活禽鸡肉新鲜度高、口感鲜美,价格在 4.5 - 5.0 元 / 斤,适合煲汤、白切等对鸡肉新鲜度要求较高的烹饪方式。建议消费者在早市选购活禽鸡肉,早市鸡肉相对较新鲜,价格较晚市低 0.3 元 / 斤左右。
时间窗口:根据市场价格走势,11 月中下旬是毛鸡价格低谷期。消费者可适当囤货,将鸡肉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为 15 天左右,可在价格较低时购买较多鸡肉,满足家庭一段时间需求。12 月 10 日后,随着元旦、春节等节日备货需求启动,鸡肉价格可能小幅上涨。家庭消费者建议单次采购 10 - 15 斤鸡肉,既能满足节日需求,又能避免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结语
当前肉鸡市场处于 “苗强毛弱” 的分化阶段,鸡苗价格上涨主要是供应端收缩的短期反应,而毛鸡价格低迷反映出终端消费的疲弱。养殖户应聚焦优质品种,精准把控出栏节奏;消费者则可利用区域和品种差异挑选高性价比产品。各地鸡苗和毛鸡价格存在差异,欢迎读者在评论区分享当地价格信息,为更多人提供市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