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跌宕起伏,背后的经济密码你了解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3 9:43:42 关注:32 评论: 我要投稿
|
|
美盘大豆:多空交织下的震荡之舞
美盘大豆:多空因素交织下的震荡之舞
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大舞台上,美盘大豆期价的走势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美盘大豆期价就像一位在钢丝上行走的舞者,在多空因素交织的复杂环境中维持着震荡运行的走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CBOT 大豆主力合约开盘 1026 美分 / 蒲式耳,仿佛一位舞者轻盈地迈出开场的步伐。随后,它最高达 1036 美分 / 蒲式耳,展现出短暂的冲高姿态,如同舞者高高跃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但紧接着,又最低下探至 991 美分 / 蒲式耳 ,好似舞者迅速下沉,让人的心也随之悬起。最终收盘 1014 美分 / 蒲式耳,下跌 11 美分 / 蒲式耳,跌幅 1.07%,以这样的成绩结束了这一轮的波动,就像舞者完成了一场精彩又充满挑战的表演。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背后操纵着美盘大豆期价这只 “无形的手” 呢?首先,天气因素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好转后,巴西丰产预期强烈。想象一下,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如同大自然给予大豆的滋养,让巴西的大豆茁壮成长,市场预期其产量将大幅增加,这无疑给美盘大豆期价带来了下行压力。
而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则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销售的担忧,中国、欧盟及墨西哥等贸易伙伴纷纷采取反制措施,使得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面临阻碍。当出口受阻,库存积压的风险增加,价格自然也会受到抑制,就如同一件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商家可能就不得不降价促销一样。
不过,市场是复杂的,多空因素总是相互交织。美元走低,就像为美盘大豆期价铺上了一层 “隐形的缓冲垫”。当美元贬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大豆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变得相对便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需求,从而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而豆油价格大涨,也如同给大豆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因为大豆和豆油在生产上存在关联,豆油价格的上涨意味着大豆压榨的附加值增加,这会提高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预期,进而影响美盘大豆期价。
此外,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虽然在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巴西和美国可能较小,但在市场的敏感神经下,也会被投资者纳入考量范围。这种产量的变化,哪怕只是细微的调整,都可能在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市场供需平衡的天平上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美盘大豆期价的震荡。
国内豆粕:供应与需求的博弈
将目光转向国内,豆粕市场也在上演着一场供应与需求的博弈大戏,呈现出独特的行情态势。受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关税反制这一关键因素影响,国内豆粕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虽然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时间延后,但国内买家大多果断地选择购买南美大豆,这一选择直接导致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及豆粕供应偏紧。就像一场接力赛中,原本的供应链条出现了一些波折,巴西大豆这一接力棒未能按时交接,使得油厂的原料供应出现了短暂的紧张局面。
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就在于各种因素的交织。大豆压榨利润较好,就像给工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激励着工厂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开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压榨大豆产生的豆粕数量大于终端饲料养殖企业拿货需求数量 ,豆粕价格并未因为供应偏紧而上涨,反而基本处于持续偏弱的运行走势。
据饲料行业网豆粕分析师统计,2025 年 3 月主要油厂 43% 蛋白豆粕成交均价 3450 元 / 吨,较 2 月均价下跌 200 元 / 吨,下行 5.6% 。这一数据就像一记警钟,清晰地展现出豆粕价格的下行趋势。从价格走势的细节来看,继豆粕价格在 2 月下旬后的跌势继续下滑,并维持持续下行的趋势,期间出现的小幅反弹难以扭转其颓势,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些小幅反弹就如同舟行途中遇到的小波澜,无法改变整体的下行方向。其中在 3 月初的高价为 3750 元 / 吨,而月底降至 3140 元 / 吨,下降幅度达 610 元 / 吨 ,如此大的价格落差,更凸显了豆粕价格下行的迅猛态势。
进口大豆成本:上行背后的推手
在国内豆粕市场的复杂格局中,进口大豆成本的走势犹如一条隐藏在幕后的关键线索,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动态。虽说美盘大豆因其关税政策引发了中国、欧盟及墨西哥等贸易伙伴的反制,市场担忧美国大豆出口销售缓慢,令价格呈现偏弱态势,即使在美元下行、豆油上涨及新季大豆种植预估减少的情况下,也只是维持着震荡偏弱走势。但南美阿根廷产量下调及运费上涨等因素,却像一双双有力的大手,将进口大豆成本推上了上行的轨道。
从数据来看,进口巴西大豆价格在 3 月初降至 3450 元 / 吨后,开启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价格之旅。先是维持震荡偏强走势,在 3 月下旬涨至 3760 元 / 吨,较月初低点上涨 310 元 / 吨 ,而后开始滞涨回调,但很快再次出现反弹行情,整体重心有所上移,较月初上涨近 150 元 / 吨。这样的价格波动,直观地展示了进口大豆成本上行的趋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进口大豆成本的上行呢?首先,南美阿根廷产量下调,这在全球大豆供应的大棋盘上,无疑是一颗重要的变数棋子。阿根廷作为大豆生产大国,其产量的减少意味着全球大豆供应总量的缩减。当市场上的大豆供应量减少时,根据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卖方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增强,价格自然有了上涨的动力。这种供应端的变化,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运费上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大豆从南美运往中国,需要经过漫长的海运路程,运费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当运费上涨时,就如同在原本的成本之上又添加了一块沉重的砝码。例如,燃油价格的波动、运输船只的供需关系变化等,都可能导致运费的上升。以实际情况来说,如果燃油价格大幅上涨,那么运输企业为了维持运营成本和利润,必然会提高运费价格,这就直接导致了进口大豆的成本增加。
此外,巴西大豆升贴水上涨也是推动进口大豆成本上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升贴水是指在期货交易中,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价格差异。当巴西大豆升贴水上涨时,意味着购买巴西大豆的成本相对提高。这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巴西大豆自身的品质、产量预期等因素会影响其升贴水。如果市场预期巴西大豆的品质优良,产量可能会有所波动,那么买家为了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优质大豆,就愿意支付更高的升贴水。另一方面,全球大豆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也会对巴西大豆升贴水产生影响。例如,如果其他大豆生产国的供应出现问题,那么巴西大豆的市场需求就会增加,其升贴水也会相应上涨。
进口大豆成本的增加,就像在豆粕市场的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它将直接增强后期工厂对豆粕的提价意愿。当工厂购买进口大豆的成本上升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空间,工厂必然会考虑提高豆粕的价格。这就如同商家在采购成本增加时,会通过提高商品售价来转嫁成本压力一样。这种成本端的变化,将对整个豆粕市场的价格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让市场参与者更加关注进口大豆成本的动态变化。
大豆与豆粕库存:反向变化的奥秘
在国内大豆与豆粕市场的动态变化中,大豆库存与豆粕库存呈现出反向变化的奇特现象,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市场逻辑,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
今年巴西大豆收割初期进度缓慢,运输方面还出现了排队的情况。尽管市场提前有所预估,但考虑到中美贸易关系的担忧,买家并未转而大量采购。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年后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少,成为了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下降的重要导火索。从 2 月以来,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就处于持续减少的趋势 ,特别是油厂大豆榨利良好,这就像给工厂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激励着它们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开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大豆库存逐渐见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3 月底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降至 273 万吨,已经连续第七周下降,较 2 月初减少 350 万吨,比 2024 年同期下降 32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减少 23 万吨。这一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大豆库存下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就像沙漏中的沙子不断减少,让人切实感受到库存的紧张态势。
然而,与大豆库存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却处于增长的趋势。虽说主要油厂大豆库存持续下降,但豆粕市场的供需关系却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豆粕价格持续下跌走势,让终端饲料养殖企业拿货变得谨慎起来。在市场中,价格就像指挥棒,当豆粕价格不断下跌时,企业就会担心购买后价格继续下降,从而造成损失,所以大多选择观望,拿货谨慎。这种谨慎的态度导致工厂豆粕出货数量不及豆粕产量,就像一个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库存自然就会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截止 3 月底油厂豆粕库存攀升至 77 万吨,虽说在 3 月第一周出现减少,但这只是短暂的波动,未改其增加的趋势。已经较 2 月初增长 34 万吨,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45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增长 38 万吨。这些数据如同一个个信号,表明豆粕库存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如此高的库存水平,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给豆粕价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令其继续承压下滑。在市场中,当库存过多时,卖方为了出货,往往会降低价格,从而导致市场价格下跌,豆粕市场正是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
后市展望:下行通道中的豆粕市场
展望未来,豆粕市场似乎已被阴霾笼罩,下行行情的延续几乎已成定局,而这背后有着诸多清晰且有力的依据。
从进口大豆到港量来看,后续进口的巴西大豆将逐渐到港,这无疑是一颗投入市场湖面的重磅炸弹。巴西作为全球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其大豆的大量涌入将极大地改变市场的供应格局。想象一下,一艘艘满载大豆的货轮陆续抵达国内港口,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市场的蓄水池,使得市场上的大豆供应变得更加充裕。这种供应的增加,将为后续豆粕产量的攀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巴西大豆升贴水回调,就像是压在进口大豆成本上的一块大石头被逐渐挪开。当升贴水回调时,进口大豆成本下降,这直接削弱了成本端对市场的支撑。在市场中,成本就像价格的基石,当基石变弱,价格自然难以维持高位。以往市场中,每当进口大豆成本下降,豆粕价格往往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下行。例如,在过去的某些市场周期中,当大豆升贴水出现类似回调时,豆粕价格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成本端对豆粕价格的重要影响。
随着后期大豆的集中到港,完成通关后,大豆库存将得到有效补充。在工厂层面,充足的大豆原料将使得压榨量增加,进而豆粕产量攀升。这就如同工厂的生产线被加速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豆粕。而当豆粕产量大幅增加时,市场供应偏见状态将迅速转向宽松。在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中,当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没有相应增长甚至有所减少时,价格必然会受到承压。就像在一个农贸市场中,如果某种蔬菜的供应量突然大幅增加,而购买的顾客数量不变甚至减少,那么这种蔬菜的价格肯定会下跌,豆粕市场亦是如此。
再看下游养殖效益与情绪,当下游生猪及家禽养殖效益随着养殖成本增加而利润有所缩水时,养殖风险增加,市场看跌情绪便会愈发浓重。养殖户们在面对利润减少的情况时,往往会谨慎对待饲料的采购,减少对豆粕的需求。因为在他们的成本核算中,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当养殖效益不佳时,他们会尽可能地寻找替代品或者减少豆粕的使用量。这种下游需求的减少,对于豆粕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豆粕价格的下行压力 。
种种迹象表明,豆粕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延续下行行情,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