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位农业工作者都是大地的守护者,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书写丰收的篇章。
对于牧原集团高标准农田种植团队成员朱蒙召而言,他人生最精彩的篇章便是与牧原一道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让荒田变良田,让良田变沃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投身农业:青春逐梦 投身绿色田野
2020年,当朱蒙召怀揣着对农业的无限憧憬与热情走出大学校门时,他选择了牧原集团作为自己梦想的起点。“牧原在做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与我的专业知识契合,能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农民,这让我觉得很有价值。”他说。
自此,无论是炎炎夏日还寒冬腊月,他都穿梭于田间地头,测土配方,收集试验田作物生长数据,研判作物长势,梳理农事操作方案,为每片土地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用专业知识为农田的发展保驾护航。
攻坚克难:挑战重重 勇攀技术高峰
理想虽美好,现实却充满挑战。初到田间时,气候多变、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农业生产资源匮乏等困难接踵而至,所学的农业知识在实际应用时变得异常艰难。面对这些挑战,朱蒙召坚信“实践出真知”,一遍遍地重复试验论证,寻找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最佳种植生产技术。
虽经历多次的失败,但朱蒙召和他的团队始终团结一心,反复总结经验,依托牧原水肥、高标准项目的设施设备,不断尝试、调整,逐步探索出了‘品种选择-变量施肥-植保防治-收割销售’的全流程技术标准,有了这套技术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粮食品种提升有着深厚影响。
考验持续不断:2021年的洪涝灾害,2022年的严重旱灾,2024年的小麦赤霉病爆发……,每一次对农田生产都是沉重打击。但他们从不退缩,不断优化建设方案,积极完善农田灌排设施与改造农田道路。
牧原种养循环模式图
“随着高标项目陆续的建设完成,以前的问题都已不足为虑,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真的能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可以稳定应对自然灾害的侵扰。”朱蒙召说。同时,通过他们连续3年在极端气候下做的大量田间试验,已经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的优质小麦品种4个,玉米品种5个。
科技创新:智能赋能 助力绿色未来
“在当前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科技化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趋势。”
朱蒙召和团队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设计的智能灌溉系统——“水坦克”,实现了对土地的精准管理,通过手机APP就可实现远程操作,完成灌溉任务;作物需肥时,智能系统精准计算并调配水肥比例,通过密布的管道网络送入“水坦克”与清水混合,再均匀输送至田间地头,实现精准施肥,既保证了作物的营养需求,又有效避免了肥力的浪费。这一创新实践,使得单人即可管理3000亩地的灌溉,极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促进了牧原水肥资源的合理利用。
智能灌溉设备——水坦克
此外,朱蒙召团队还引入多光谱无人机,这一高科技设备如同农田上方的“扫描仪”,团队成员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对苗情了如指掌,实现精准管理,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与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气象检测仪、孢子捕捉仪、昆虫捕捉仪等智能设备的部署,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病虫害的提前预防和综合防治,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高标准农田智能灌溉
如今,高标团队管理的农田已经达到6.7万亩,亩产由原先的800-900斤突破到1200-1300斤,在产量和收益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守初心:共筑绿色梦想
“我的身份就是一名新时代的农民,我的责任就是要探索农业未来的方向,推广种养循环模式,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转型,为国家粮食安全尽一份力。”这是朱蒙召始终不变的初心。
与他并肩而行的,还有牧原集团200多名同样怀揣大农业梦想的新农人。他们立足循环经济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于实现种养循环模式的推广,为农业减投增收和养猪生产增益双目标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