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猪企出栏风云:规模、挑战与机遇并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9 22:46:43 关注:41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2024 猪企出栏盛况
2024 年,猪企江湖风云变幻,出栏数据重磅登场,这不仅是数字的较量,更是产业格局的 “晴雨表”,让我们一探究竟!近两日,上市猪企 2024 年出栏情况陆续揭晓,牧原股份一马当先,全年生猪出栏量高达 7160.5 万头,温氏股份也不甘示弱,以 3018.2 万头的成绩紧跟其后,两家巨头携手共进,2024 年总计出栏超 1 亿头,轻轻松松就创下历史记录,这数字一亮相,整个行业都震动了!
二、巨头领航:牧原、温氏成绩斐然
(一)牧原股份:出栏量与盈利双丰收
牧原股份 2024 年生猪出栏量高达 7160.5 万头,这一数字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回首过往,从 2018 年生猪出栏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头大关,到如今以势不可挡之势迈向 7000 万头级别,短短 6 年,出栏量翻了 7 倍,其成长轨迹堪称一部传奇史诗。在全国生猪出栏量的版图中,牧原的占比也从 2018 年的 1.59% 一路飙升至 2024 年的 9.82%,无限逼近 10% 的大关,已然成为行业巨擘,让众多同行望尘莫及。
这般辉煌成就的背后,是牧原股份对成本的严苛把控与对市场的精准洞察。2024 年,牧原股份的盈利如同芝麻开花 —— 节节高,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高达 104.81 亿元,同比增长 668.90%,全年净利润预计更是达到惊人的 180 亿 - 190 亿元,同比增长超 531%,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这一逆袭的关键在于,生猪出栏量的稳步上扬、销售均价的水涨船高,以及养殖成本的大幅下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盈利传奇。在成本控制上,牧原股份深挖潜力,饲料成本占比稳定在 55 - 60%,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拓展采购渠道,成功降低了饲料成本;职工薪酬和折旧摊销占比各约 10%,凭借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设备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开支;药品及疫苗费用占比 5% 左右,依托强大的疫病防控体系,降低生猪发病率,节约用药成本。据牧原财报显示,2024 年 11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至 13.1 元 /kg,优秀场线更是降至 12 元 /kg 以下,成本优势傲视群雄。
牧原的智能化养殖体系更是独树一帜,猪舍内传感器、摄像头星罗棋布,实时收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数据,自动调控通风、供暖、饲喂系统,为生猪营造了舒适生长环境。同时,大数据分析贯穿养殖全程,精准预测生猪生长周期、体重变化,指导饲料投放与疫病防控,让养殖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二)温氏股份:千亿营收的突破之路
温氏股份在 2024 年同样成绩斐然,全年生猪出栏量达 3018.2 万头,为营收突破千亿大关立下汗马功劳。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温氏多年来在养殖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
2024 年,温氏股份迎来营收的高光时刻,得益于猪价的回暖与成本的有效控制,首次突破千亿营收门槛。据其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0 亿元–95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93 亿元–99 亿元,而上一年同期还深陷 63.9 亿元的亏损泥沼。这一逆转的背后,生猪价格的回升功不可没,2024 年生猪市场逐渐走出阴霾,价格稳步上扬,温氏凭借庞大的出栏量,尽享价格红利。
成本控制方面,温氏股份更是下足功夫。通过优化饲料配方,精准配料,降低饲料成本;加强种猪选育,提高繁殖效率,摊薄仔猪成本;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减少疫病损失,降低用药成本。2024 年 10 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进一步降至 13.4 元 /kg 左右,成本优势逐渐显现。
在市场波动的惊涛骇浪中,温氏股份稳坐钓鱼台,凭借独特的 “公司 + 农户” 模式,与农户紧密合作,分散风险。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支持,农户负责养殖,待生猪出栏后,公司统一收购销售。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公司的资产负担,又充分利用了农户的养殖场地与劳动力,实现了互利共赢。面对市场变化,温氏提前布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与品种结构,确保生猪供应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
三、中坚力量:上市猪企各显神通
(一)新希望、大北农等:稳步增长有亮点
在牧原、温氏两大巨头光芒的笼罩下,新希望、大北农等企业同样表现不俗,在市场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新希望 2024 年生猪出栏量达到 1652.49 万头,相较于 2023 年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实力不容小觑。大北农出栏量为 640.13 万头,稳步增长的态势尽显企业韧性。这些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背后有着各自的 “成功密码”。有的企业积极拓展市场渠道,与各大商超、肉类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确保生猪出栏后能迅速进入销售终端,减少流通环节损耗,提升利润空间;有的企业则在养殖结构优化上下足功夫,加大对优质种猪的选育投入,提高生猪生长速度与肉质品质,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青睐。
然而,市场如战场,有胜者必有败者。部分企业如傲农生物、正宏科技和克明食品等,在 2024 年出现了产能缩减的情况。傲农生物产能缩减幅度高达 64.19%,令人咋舌。细究背后原因,资金压力首当其冲,生猪养殖前期投入巨大,从猪场建设、种猪引进到饲料采购、人员雇佣,无一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运营便会陷入困境;防疫问题也是悬在猪企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非洲猪瘟等疫病时有发生,一旦防控稍有不慎,猪群大面积感染,不仅会造成生猪死亡损失,还会导致养殖场封锁、销售受阻,给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二)ST 天邦:重整逆袭的典范
在一众上市猪企中,ST 天邦的表现堪称惊艳。2024 年,它身处重整漩涡,却能逆风飞扬,生猪出栏量仍稳稳保持在 600 万头,仅比去年缩减 15.85%,顺利完成既定目标,这般成绩,让业界纷纷侧目。
深入探究 ST 天邦的成功之道,成本控制无疑是关键一环。当其他企业还在为高成本愁眉不展时,ST 天邦已悄然将生猪养殖成本降至 13.7 元 / 公斤左右,这一数字背后,是企业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与精细化管理的结晶。一方面,在饲料采购上,ST 天邦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同时,通过集中采购、套期保值等手段,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在饲料配方上,研发团队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更是做到了极致,猪场采用智能化养殖系统,实时监控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指标,自动调控通风、供暖、饲喂设备,为生猪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降低了疫病发生率,减少了用药成本;同时,优化养殖流程,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提高人效,进一步压缩了人力成本。
与傲农生物等同样面临重整困境的企业相比,ST 天邦的优势显而易见。傲农生物在资金压力与防疫难题的双重夹击下,产能大幅缩减,而 ST 天邦却能在逆境中稳住阵脚,凭借出色的成本控制实现盈利,预计 2024 年净利润可达 13.6 亿元 - 15.6 亿元,成功逆袭。这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心针,也为行业内其他困境企业树立了榜样,生动诠释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 的道理,只要自身实力够强,即便身处风暴中心,也能寻得生机,扬帆远航。
四、潜力阵营:未上市猪企不容小觑
在生猪养殖的江湖中,未上市猪企宛如一股潜藏的暗流,力量不容小觑。双胞胎集团、正大(中国)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虽未踏入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但其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堪称生猪养殖界的 “无冕之王”。
双胞胎集团 2023 年出栏量已稳稳站在千万头级别之上,2024 年更是剑指 2000 万头,这般雄心壮志,让业内同行侧目。从养殖模式看,双胞胎集团采用 “公司 + 农户” 的协同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全方位支持,农户凭借本土养殖经验与精心照料,确保生猪茁壮成长,双方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在饲料研发上,集团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适配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的精准配方饲料,有效提升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智能化养殖系统的应用贯穿养殖全程,实时监测猪舍环境,自动调控温湿度、通风等条件,为生猪创造最佳生长环境,减少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正大(中国)同样底蕴深厚,依托正大集团强大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百年农业科技积淀,在国内生猪养殖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其养殖基地遍布全国粮食主产区,充分利用当地优质饲料原料,降低运输成本;种猪选育更是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引进优质种猪基因,培育出的生猪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抗病能力强。2024 年,正大(中国)生猪出栏量预计也在 2000 万头左右,持续为市场输送高品质生猪。
此外,扬翔股份、广西农垦、大象农牧、力源集团等区域性集团猪企,犹如扎根各地的参天大树,凭借对本地市场的深度洞察与灵活应变,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它们依据区域消费特点,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满足消费者对肉质风味、肥瘦比例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与当地屠宰加工企业、肉类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构建起高效短链的销售渠道,减少流通损耗,保障生猪新鲜上市,在区域市场中熠熠生辉。
据估算,这几家头部未上市猪企 2024 年出栏量合计约 5465 万头,成为推动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它们凭借规模优势、技术创新、市场深耕,与上市猪企相互竞争又协同发展,共同绘就了生猪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斑斓画卷,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猪肉价格、推动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有望持续提升,书写更多传奇篇章。
五、行业全景:规模化进程加速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一幅波澜壮阔的规模化发展画卷徐徐展开。2024 年,TOP20 猪企犹如闪耀的星辰,在全国生猪出栏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其出栏比重一举超过全国的 30%,达到了惊人的 30.58%,这一数据宛如一记重锤,震撼着行业内外。它意味着,每 10 头出栏生猪中,就有超过 3 头来自这些行业巨头,其市场话语权与影响力不言而喻,已然成为左右市场供需、价格走势的关键力量。
回溯历史,从 2018 年到 2024 年,这短短 6 年,是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期。2018 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尚在 49% 的半山腰,那时的行业,散户养殖仍占据相当比例,养殖方式粗放、效率低下,市场抗风险能力脆弱,非洲猪瘟的突袭更是让行业雪上加霜,大量散户不堪重负,无奈退出。但危机亦是转机,此后,大型养殖企业凭借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完善管理迅速扩张,如同跑马圈地般抢占市场份额。2022 年,规模化率攀升至 65%,初步展现规模化成效;2023 年,升至 68%,稳步向前;到了 2024 年,更是一举突破 70% 大关,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期间,TOP20 猪企的出栏总量及占比也如同芝麻开花 —— 节节高,从最初的不到 10%,一路乘风破浪,提升至如今的 30% 以上,20 个百分点的跨越,凝聚着无数从业者的心血与智慧,见证了行业格局的沧海桑田。更为奇妙的是,猪企发展与产业规模化进程如同孪生兄弟,步伐惊人一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规模化企业的崛起,带来了先进养殖理念与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标准化、生态化迈进;而产业规模化程度的加深,又为大型猪企提供了更广阔舞台,使其在资源整合、成本控制、市场拓展上更具优势,强者恒强的局面逐渐形成。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持续赋能、政策精准引导、市场需求升级,生猪产业规模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向着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为绿色的方向奋勇前行,持续为保障国家肉类供应、推动农业现代化注入磅礴动力。
六、挑战洞察:环保、安全与市场波动
(一)环保与安全:牧原股份的警示
在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下,暗礁也悄然浮现。以牧原股份为例,这家行业翘楚在尽享荣耀的同时,也深陷环保与安全问题的泥沼。2024 年,牧原股份旗下 7 家子公司因环保问题遭罚,罚单多达 12 项,罚款总额累计达 150.84 万元,江苏铜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更是一日连收 3 张环保罚单,令人瞠目。这背后,是生猪养殖规模扩张带来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剧增,而处理能力却未能同步提升,环保管理漏洞百出。
祸不单行,安全事故也频频敲响警钟。同年 4 月 24 日,广东湛江雷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23 场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2 条鲜活生命消逝,300 万元经济损失惨重。这些事故不仅给员工家庭带来灭顶之灾,也让企业声誉蒙尘,运营受阻,安全生产管理的短板暴露无遗。这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环保与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旦失守,再多的辉煌也可能转瞬即逝。
(二)市场波动: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
展望 2025 年,生猪市场迷雾重重,诸多因素交织,让猪价走势充满变数。专家预测,猪价或转向微利甚至亏损区间,背后逻辑发人深省。从供应端看,前期猪价回暖,养殖企业纷纷扩产,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升,生猪产能随之增加。据卓创资讯监测,2024 年 11 月末,196 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较 1 月大增 13.87%,同比增幅 12.94%,按照养殖周期推算,2025 年生猪供应将稳步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承压。
消费端同样不容乐观,经济形势与消费习惯变化影响深远。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追求,使猪肉消费增长乏力,替代品不断涌现,分流部分客源。且节假日消费高峰后,需求回落,猪价季节性下跌成常态。华鑫证券警示,2025 年猪肉供给或相对过剩,仅成本领先企业有望盈利,行业分化加剧。
面对市场 “变脸”,企业如何应对?优化产能是关键一招,头部猪企如温氏股份,秉持 “提质稳速、盈利优先”,主动调整养殖规模,淘汰低效产能,依据市场需求精准出栏,避免盲目扩张。成本控制更是核心竞争力,牧原股份深挖潜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降低饲料、人工等成本,在价格低谷仍能站稳脚跟。产业链延伸也成为破局之道,部分企业涉足屠宰、加工、销售环节,打造全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如双汇发展,凭借强大品牌与销售网络,平滑猪价波动影响,保障盈利稳定。
生猪养殖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唯有洞悉市场、苦练内功、绿色发展,方能在浪潮中稳健远航,为百姓餐桌提供坚实保障,续写产业辉煌篇章。
七、未来展望:机遇与变革共舞
展望未来,生猪产业规模化的浪潮将继续汹涌澎湃。随着大型猪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积累,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张,行业集中度或将迈向新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养殖户将被完全挤出舞台,他们凭借灵活应变、贴近本地市场的特质,仍将在特色养殖、区域供应等细分领域觅得生机,未来产业格局将呈现多元化共生的态势。
技术创新无疑是产业前行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化养殖技术将持续迭代升级,从精准饲喂、智能环控到疫病预警,全方位渗透养殖流程,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种猪改良技术也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催化下攻坚克难,培育出更高产、更抗病、更优质的种猪新品系,从源头上夯实产业根基。
绿色发展理念将贯穿产业全程。养殖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日臻成熟,种养结合模式成为主流,实现废弃物 “零排放” 与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屠宰加工环节,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降低环境负担,塑造产业绿色形象,为可持续发展筑牢屏障。
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必修课。生猪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运用将更加娴熟,帮助企业套期保值、对冲价格风险;多元化经营战略深入推进,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至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熨平单一环节波动,增强整体抗风险韧性。
生猪产业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交织。唯有以创新为笔、绿色为墨、风险管控为纸,方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持续为百姓餐桌呈上 “放心肉”,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向着产业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