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镇:探寻“茶鸡共生”生态密码 绘就绿色经济双赢图景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7 22:22:05 关注:179 评论: 我要投稿
|
|
在海拔800米的新安镇聚福村云中茶园,一场“茶鸡共生”的生态协奏曲正在上演。苍翠欲滴的茶垄间,三五成群的土鸡悠然踱步,时而低头啄食草叶间的虫蚁,时而振翅掠过缀满李花的枝头,与忙碌采茶的农人共同勾勒出立体循环农业的生动图景。
这片占地30余亩的生态茶园,通过“以茶带禽、以禽促茶”的种养循环体系,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闭环。茶园负责人范修兵介绍,自2013年实施“茶叶+土鸡”复合种养模式以来,茶园形成了“鸡除草-粪肥田-虫控害”的良性循环,土鸡化身“生物除草机”,精准消灭杂草的同时保障茶树根系安全;每羽鸡年均产粪15公斤,为茶园提供天然有机肥;春茶后实施的“剃头式”茶园养护,通过物理截断虫害滋生环境,吸引益鸟驻留形成生态防控网。
这种林下立体种养模式带来多重效益:茶园管护成本下降4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4.8%,有效提升茶叶品质。与此同时,每年出栏可出栏2000羽的生态土鸡,形成了“春采明前茶、秋售林间鸡”的复合收益结构。
“生态账本和经济账本要一起算。”范修兵指着正在茶树间觅食的鸡群说,这些‘茶园管家’不仅省下人工除草费用,它们的活动还增强土壤透气性,鸡粪发酵后就相当于生物有机肥。如今,这种模式已带动周边村10余户农户发展生态种养。
新安镇农服中心负责人表示,“茶叶+土鸡”种养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丘陵山区探索出了一条“空间利用立体化、生产过程生态化、经济效益复合化”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下一步政府将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建立溯源体系、党建引领打造区域农特品牌等举措,让更多农户共享生态红利,为新安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新安镇政府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