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2025猪价风云:二季度是危是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31 9:27:30 关注:16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季度回顾:先扬后抑的价格曲线
  2025 年一季度,生猪价格走势备受养殖户、投资者及消费者关注,呈现出 “先扬后抑” 的态势。
  春节前,猪肉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家庭年货筹备和屠宰企业加大开工备货,需求强劲拉动猪价短暂上涨。但春节后,市场需求急剧转淡。一方面,居民节前储备猪肉,节后处于消耗阶段,采购意愿降低;另一方面,节后饮食结构偏向清淡,肉类消费需求整体下降,猪肉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供应端,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生猪产能逐渐释放,市场供应充足,进一步加剧猪价下行压力。2 - 3 月,猪价持续走低,均价跌至 14.2 元 / 公斤以下,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营压力。
  此价格走势凸显出生猪市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随着一季度结束,业界对二季度猪价走势高度关注,其究竟延续跌势还是迎来反弹,亟待深入分析。以下将聚焦 Deepseek 对二季度猪价走势的预测。
  Deepseek 预测:二季度震荡回弹之路
  Deepseek 作为数据分析与预测领域的专业机构,凭借强大算法和深入市场洞察,对 2025 年第二季度猪价走势做出专业预测:震荡回弹。这一预测在生猪市场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生猪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预测难度较大。Deepseek 的预测基于对供给端、需求端、价格走势及其他关键变量的细致剖析与深度研究。以下将依据 Deepseek 的分析思路,深入探讨二季度猪价走势背后的市场逻辑以及震荡回弹行情的形成机制。
  供给端剖析:产能去化进行时
  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生猪市场的关键先行指标,对未来生猪供应起决定性作用。2024 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4080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 104.2%,处于高位运行。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生猪潜在供应量充足。然而,2025 年市场格局开始变化,2 月监测数据显示产能去化迹象初现。以新希望为例,2 月生猪销售环比下降 23.93%,同比下降 12.89%,反映出行业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和主动去化决心。
  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回落,将在二季度逐步影响生猪供应。母猪数量减少导致仔猪出生量降低,进而影响二季度末及后续生猪出栏量。这一影响是渐进传导的过程,为二季度猪价走势增添重要变数。
  出栏体重与节奏调整
  供给端方面,生猪出栏体重和出栏节奏变化同样不容忽视。2024 年底,生猪均重降至 128 公斤 / 头以下,表明养殖端为应对市场变化加速出栏。在市场价格波动下,及时出栏回笼资金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但节后集中抛售行为给市场带来短期供应压力,春节后市场需求迅速转淡,养殖端为避免后期价格下跌集中抛售,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供过于求局面加剧,猪价下行压力增大。
  短期来看,抛售行为使二季度初供应压力增大,猪价面临下行风险。但长期而言,加速出栏和体重下降有助于快速消化市场库存,加快产能去化速度。当市场供应达到相对平衡时,猪价将迎来企稳回升契机。因此,出栏体重与节奏调整虽短期内造成市场波动,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市场自我调节和供需平衡恢复。
  冬季仔猪存活率的蝴蝶效应
  2024 年冬季疫病情况对二季度末生猪市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若冬季疫病导致仔猪存活率偏低,将直接影响二季度末生猪供应。仔猪是未来生猪出栏基础,存活率降低意味着可出栏生猪数量减少,市场供应边际收紧。
  在市场供需关系中,供应减少通常会支撑价格上涨。当二季度末生猪供应减少,而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或有所增长时,猪价将受到推动上涨。但疫病导致的仔猪存活率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疫病发生和传播难以完全预测和控制,一旦超出预期,将给市场带来冲击,影响养殖户收益和生猪市场稳定。
  需求端洞察:回暖但受限的市场
  节后消费复苏的真相
  元宵节后,工厂复工、学校开学,按以往经验,工厂食堂和学校食堂团膳需求会拉动猪肉消费。但 2025 年 2 月市场数据显示,批发市场猪肉成交量同比下滑 35%,表明消费复苏力度远弱于往年。
  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期间居民储备大量猪肉,节后消化储备肉抑制了新鲜猪肉购买欲望;同时,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使消费者消费更加谨慎,即便在复工复产带动下,消费热情也未像以往迅速释放。这种消费复苏疲软态势给二季度猪价上涨带来较大阻力。
  替代品的竞争挑战
  在肉类市场,猪肉面临鸡肉、牛肉等替代品的激烈竞争。鸡肉、牛肉价格较猪肉低 15% - 32%,价格优势明显。餐饮业成本控制需求使其更倾向选择价格较低的鸡肉和牛肉。
  例如,快餐店推出更多鸡肉套餐,西餐厅和烤肉店增加牛肉使用量。替代品的分流作用挤压了猪肉市场份额,限制了猪肉需求增长空间,对猪价上涨形成阻碍。
  腌腊需求的逐渐退场
  传统冬季腌腊曾是猪肉消费重要场景和猪价上涨动力。每到冬季,南方地区家庭腌制腊肉、腊肠。但近年来,腌腊需求对猪价拉动作用逐渐弱化。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一代对传统腌腊食品喜爱程度降低,更倾向购买方便快捷的生鲜猪肉产品;同时,消费市场多元化使消费者选择增多,腌腊食品不再是冬季餐桌唯一主角。二季度,传统腌腊需求基本退场,市场猪肉需求主要依赖日常消费和节假日备货。日常消费相对稳定但增长空间有限,节假日备货虽短期内增加需求,但难以支撑猪价大幅上涨。
  价格走势展望:区间震荡与反弹
  当下价格锚定
  分析 2025 年第二季度猪价走势,需明确当下价格水平作为预测重要锚点。2025 年 2 月下旬,外三元生猪价为 14.8 元 / 公斤,与 2 月中旬环比持平,反映春节后生猪市场供需博弈下价格暂时相对稳定。新希望商品猪均价 2 月达到 14.64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5.63%,体现其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策略,也侧面反映市场价格动态变化,为判断市场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4 月:低迷延续
  进入 4 月,猪价预计延续节后低迷态势,面临较大承压风险。春节后消费惯性低迷持续,居民储备猪肉未完全消化,采购新鲜猪肉意愿不高;4 月为传统消费淡季,气温升高使人们饮食偏好转向清淡,肉类消费整体减少,猪肉消费受抑制;屠宰企业入库意愿不足,终端需求以鲜肉消费为主,消费者对高价猪肉接受度有限。综合以上因素,预计 4 月猪价在 13.5 - 14.5 元 / 公斤区间波动,养殖户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经营压力增大,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
  5 - 6 月:反弹曙光
  5 - 6 月,猪价有望迎来反弹。供应端,前期产能去化效果逐渐显现,生猪供应增速边际放缓,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使仔猪出生量减少,影响后续生猪出栏量,养殖端也在调整出栏节奏避免过度集中出栏。需求端,五一劳动节临近带来备货需求,刺激猪肉消费;虽气温升高肉类消费需求整体下降,但猪肉作为日常饮食重要部分仍有一定需求韧性。在供应边际收紧和需求回暖双重作用下,预计 5 - 6 月猪价反弹至 14 - 16 元 / 公斤,为养殖户缓解经营压力,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
  上限压制因素
  尽管 5 - 6 月猪价有反弹可能,但 16 元 / 公斤可能成为猪价上涨强阻力位。西部证券指出,2025 年供给缩量概率较高,但产能过剩背景仍在,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即便经过去化,生猪产能仍较充足,市场供应宽松使猪价上涨压力大。此外,猪肉替代品竞争和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也限制猪价上涨空间。猪价上涨至 16 元 / 公斤附近时,屠宰企业和消费者对高价猪肉接受度降低,市场需求受抑制,对猪价形成压制。因此,二季度猪价虽有望反弹,但难以突破 16 元 / 公斤上限,整体在相对有限区间震荡运行。
  其他关键变量解析
  冻品入库的缓冲作用
  在生猪市场中,冻品入库对市场价格和供应起重要调节作用。当猪价跌破 14 元 / 公斤关键价位,从成本和利润角度,屠宰企业低价采购生猪制成冻品入库具有吸引力,可降低采购成本,在价格回升时获取更大利润空间。
  屠宰企业加大冻品采购,短期内减少进入鲜销市场的生猪数量,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为快速下跌的猪价提供缓冲,避免价格过度下跌,稳定市场。但需注意,冻品库存增加是短期调节手段,未来市场需求变化时,冻品出库会反向影响市场供应,若集中出库,可能短期内增加供应,对猪价形成新压力。
  政策干预的稳定力量
  政策干预在生猪市场起 “稳定器” 作用。猪粮比持续低于 6:1 时触发政策干预条件,国家可能启动规模约 5 万吨的收储计划。收储政策向市场释放政府稳定价格信号,防止猪价过度下跌,稳定市场情绪。
  养殖户和企业面对猪价下跌易恐慌,收储政策出台增强其对未来市场信心。虽收储规模相对市场有限,但心理影响和示范效应远超实际收储量。在市场供需博弈中,收储政策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预期,引导市场向稳定方向发展,为猪价企稳回升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成本支撑与行业去产能
  饲料价格波动是影响生猪养殖成本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低位运行,为养殖成本控制提供有利条件。头部企业通过优化采购策略、改进饲料配方等将养殖成本降至 13 元 / 公斤以下。
  头部企业成本下降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可能引发价格战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压缩中小养殖户和企业利润空间,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可能退出市场,加速行业去产能进程。这种成本驱动的行业调整虽短期内给部分从业者带来困难,但长远看有助于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稳定性。
  风险提示:不确定性的阴霾
  疫病的黑天鹅风险
  疫病是生猪养殖行业的重大风险因素。2024 - 2025 年冬季疫病虽目前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超预期扩散风险。
  一旦疫病超预期扩散,仔猪存活率将受严峻挑战。仔猪是生猪养殖基础,存活率大幅下降将直接导致二季度生猪供应骤减。市场猪肉供应量稀缺,而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变,供需关系失衡将迅速推升猪价。虽短期内养殖户可能受益,但长期看,会破坏市场稳定生态,引发消费者对猪肉价格不满、替代品市场混乱等连锁反应。
  宏观经济的制约
  宏观经济形势对猪肉市场影响深远。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国内经济也面临挑战,居民消费力恢复情况是影响猪肉需求反弹高度的关键。
  在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受限,消费信心受挫,消费更加谨慎,对猪肉等非必需品消费需求减少。即便二季度猪肉需求因季节性因素和节假日有所回暖,若居民消费力恢复不足,需求增长也将有限。消费者可能减少猪肉购买量或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直接影响猪肉市场需求,限制猪价上涨空间,使猪价反弹面临阻力。
  综合结论与建议
  走势总结
  综上所述,2025 年第二季度猪价走势呈现 “先抑后扬” 特征。4 月,受节后消费惯性低迷、供应相对宽松等因素影响,猪价延续低位震荡,大概率在 13.5 - 14.5 元 / 公斤区间徘徊。5 - 6 月,随着产能去化效果显现,供应边际收紧,叠加五一备货等需求回暖因素,猪价将迎来反弹,区间预计在 14 - 16 元 / 公斤。但因产能过剩背景未消除、替代品竞争和消费需求增长有限等制约,猪价反弹难以突破 16 元 / 公斤上限,整体在相对有限区间波动运行。这一走势反映市场供需动态变化,也表明生猪市场在经历前期波动后正寻求新平衡。
  应对策略
  对于养殖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优化出栏节奏至关重要。需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避免盲目出栏。4 月价格较低时适当控制出栏量,5 - 6 月价格反弹时合理安排出栏计划,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高度关注冻品入库及政策信号,冻品入库反映市场供需短期变化,政策信号体现政府调控方向,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此外,持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疫病防控,是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对于投资者,布局成本优势显著的头部企业是明智选择。头部企业凭借先进养殖技术、完善产业链布局和强大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猪价波动时,这些企业能更好应对市场风险,保持相对稳定盈利水平。如牧原股份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将养殖成本降至行业较低水平,展现强大竞争力。投资者应深入研究分析头部企业,结合市场趋势合理配置资产,在生猪市场投资中获取稳定收益。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三月猪价“跌跌不休”,清明能否“救市”?2025/4/1 21:56:29
2025年4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4/1 18:52:48
2025年4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4/1 18:52:12
《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批准通过2025/4/1 15:44:14
黑龙江养猪项目“烂尾”,600亩耕地何去何从?2025/4/1 15:42:06
佛山中南市场:猪、牛、羊交易情况一周分析(3月17日-3月23日)2025/4/1 10:47:0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