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85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徐存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第0585号)收悉。感谢您对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经认真研究办理,您所提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采纳(解决)情况: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管力度,将强化监管力度、开展穿透式监管纳入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深入推进,压紧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一是在食品生产环节,以开展“食品生产监督检查水平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全市416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二是在销售环节,严格落实日常监督检查,持续强化日常风险管控,分级分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回应群众关切,开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在餐饮环节,以“餐饮安全在线”数字化应用为依托,通过“重庆食安智慧监管”APP 提高基层监管人员现场监督检查问题发现率,提升监管效能。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效能。一是持续深化风险分级管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大对高风险企业和问题线索企业的检查力度。二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网络餐饮问题、火锅食材问题、食品小作坊问题、“两超一非”问题、粮油加工品问题等专项整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三是开展食品安全各环节企业全覆盖监督抽考,抓好监督抽考不合格企业整改工作。
二、关于实施食品安全奖惩
采纳(解决)情况: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违法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罚。一是2022年3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渝市监发〔2022〕30号),鼓励人民群众举报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最高奖励100万元。二是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开展食品安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2023年对50个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开展表彰,现正联系市人社部门努力将该表彰常态化。三是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2021年以来,每年查处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均在1万件以上,并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秀山、酉阳等地发生的严重舆情事件责任人处以罚款、追刑或追责问责,体现了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鲜明态度。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奖惩并重,持续发挥举报奖励制度作用,落实“处罚到人”要求,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一是大力推进“吹哨人”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内部“吹哨人”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人员举报企业违法行为,倒逼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依法合规组织生产经营。二是开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小额奖励试点,建立“职业索赔人”川渝共享名单,约束“职业索赔”行为,鼓励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三是强化办案导向,深化行刑衔接,对违法行为坚持全链条查处,提升重大隐患、案件线索移送效率,强化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效能,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关于实施公示公开
采纳(解决)情况:强化宣传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常态化公开监管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市市场监管局政务网站、“渝快办”平台等渠道,及时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日常检查等信息。二是加大抽检信息公开力度。按规定内容、程序、时限在市市场监管局政务网站及时公布抽检结果信息,并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三是引导企业主动公开证照信息。制发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示栏模板,督促企业“证照公开、风险公开、岗位公开、职责公开、承诺公开、问题公开、措施公开”七公开。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持续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导向,加强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公开披露和业内警示教育,放大执法办案社会效果,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二是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等活动,常态开展普法、科普宣传和工作展示,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感和满意度。三是及时公布抽检结果信息和执法办案信息,保证公众知情权。
四、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督管理机制
采纳(解决)情况:按照数字重庆建设统一部署,深化“渝食安”全链条智管综合场景应用建设工作,加快推动食品安全全链条数字化改革形成实战实效。一是打造综合应用。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建成集成农业源头到餐饮服务全环节7个“一件事”应用的“渝食安”全链条智管综合场景应用,纵贯市、区县、镇街三级治理中心,构建食品安全“大协同”监管机制,缩短食品安全风险处置时间和应急响应时间。二是建设点上场景。研发人工智能助手“数智AI”,提供24小时食品安全知识在线咨询服务;建设具备“AI监控+实时预警”能力的“阳光厨房”,实现后厨加工操作全过程监督;贯通多场景,建立外卖点餐全场景联动闭环管理机制;开发上线“重点食品溯源”应用,以本地消费量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的冷冻食品、毛肚、猪肉、火锅底料、食盐、乳制品、酒类等7个重点食品作为第一批试点品种,已初步实现线上追溯。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渝食安”全链条智管综合场景应用功能,拓展使用范围,扩大实战效果,形成基本能力,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全链条数字化监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更加科学高效。
此答复函已经郑立伟局长审签。再次感谢您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和建议,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