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养猪业半年报冰火两重天:有人狂赚105亿,有人负债超100%被查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1 8:56:24 关注:20 评论: 我要投稿

  一、龙头猪企 “躺赢”:牧原、温氏、新希望赚走行业 83% 利润

  2025 年上半年,猪价于窄幅区间震荡徘徊,市场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在此背景下,头部猪企凭借深厚底蕴与前瞻性布局,实现业绩飞跃,部分中小企业却深陷亏损困境,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一)牧原股份:成本 “腰斩”,半年狂揽 105 亿净利润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领军者,2025 年上半年成绩斐然,实现营收 764.6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4.46%;归母净利润达 105.3 亿元,同比暴增 1169.77% ,平均日盈利 5800 万元,令同行难以企及。
  牧原成功的关键在于成本管控,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6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 12.1 元 / 公斤,较 2024 年同期降低 2.3 元 / 公斤,几近 “腰斩”。同时,出栏量稳步提升至 4691 万头,同比增长 19% ,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盈利空间。此外,屠宰业务迎来爆发期,上半年屠宰生猪 1141 万头,同比增长 110.87%,产能利用率飙升至 78.72%,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从养殖到屠宰,各环节均成为利润增长的强劲动力。
  (二)温氏股份:双主业 “跷跷板” 效应,利润增长 159%

  温氏股份以独特的 “猪鸡互补” 双主业模式,有效穿越行业周期,上半年营业收入达 498.52 亿元,同比增长 5.91%;净利润为 34.7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59.12%。
  肉猪出栏量为 1661 万头,同比增长 15.6%,完全成本降至 6.1 元 / 斤,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成本优势明显。肉鸡出栏量 5.98 亿只,尽管上半年鸡价低迷,但温氏凭借稳健运营,养鸡业务上市率达 95.1%,核心生产成绩指标和养殖成本在行业内保持优秀水平。此外,温氏积极拓展多元业务,食品加工、农牧设备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上半年合计贡献收入 19.89 亿元,为整体业绩奠定坚实基础,多元业务布局使其抗风险能力远超同行。截至 6 月末,资产负债率降至 50.57%,财务稳健性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三)新希望:饲料 + 养殖双线逆袭,扭亏为盈赚 7.55 亿

  新希望在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利润双重逆袭,营收 516.25 亿元,同比增长 4.13%;净利润 7.55 亿元,同比大增 162%,成功摆脱连续 3 年半年度亏损局面。
  饲料业务作为新希望的传统优势领域,上半年量价齐升,销量达 1393 万吨,同比增长 13%。通过创新低蛋白配方技术,豆粕用量降低 12%,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养猪业务也取得显著进步,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提升至 25.4,同比增加 0.7,断奶成本降至 260 元 / 头,同比减少 30 元 。此外,新希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越南、柬埔寨等地稳步推进产能建设,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多维度驱动盈利快速修复。
  二、尾部企业 “暴雷”:负债超 100%、猪场被查封,生存战打响

  在头部猪企尽享行业红利之际,部分中小猪企却在生存边缘挣扎,债务危机、经营亏损等问题严重,光明肉业、天域生物、克明食品便是典型代表,其困境反映出行业尾部企业的艰难处境。
  (一)光明肉业:债务危机爆发,子公司资产被查封抵债

  光明肉业旗下子公司河北众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债务危机爆发。8 月 22 日公告显示,河北众旺因多起债务诉讼,相关资产被查封用于抵债,涉及金额从几十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如向邢台慧聪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 80 万元及利息,相关资产被查封作价 297 万元;向江苏丰达国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 3428 万元及利息,查封资产作价 2036 万元 。
  河北众旺仅是冰山一角,其背后的光明农牧作为光明肉业养猪业务核心主体,已连续多年亏损,资产负债率突破 100%,资不抵债。在国家大力推动生猪产能去化背景下,该企业面临产能淘汰危机,部分猪场被拍卖,产能清零风险大增,昔日辉煌不再,成为行业寒冬中的失败者。
  (二)天域生物:五年亏 12.53 亿,负债率 75.91% 居行业之首

  天域生物堪称猪企中的 “亏损王”,2020 年至 2024 年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 12.53 亿元。2025 年经营状况仍未好转,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飙升至 75.91%,在上市猪企中居首位 。
  从出栏数据看,前 7 个月出栏仅 22.14 万头,与头部猪企千万头出栏量相比差距巨大,规模效应缺失。成本控制方面,天域生物表现欠佳,完全成本超过 14 元 / 公斤,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 月 26 日,公司总裁史东伟辞去职务,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暴露出公司管理与经营双重危机,未来发展困难重重。
  (三)克明食品:生猪业务成 “拖油瓶”,半年亏近亿作

  为挂面行业龙头企业,克明食品跨界养猪遭遇困境。2025 年半年报显示,控股子公司兴疆牧歌成为业绩最大拖累,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9470.73 万元。屠宰业务表现亦不佳,收入同比下降 18.93% 至 2.01 亿元。
  深入分析成本结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高达 13.8 元 / 公斤,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本控制不力导致养猪业务不仅未成为新利润增长点,反而拖累公司整体业绩,主副业协同效应失效。这一案例充分体现非专业玩家在生猪养殖周期低谷时的生存艰难,跨界发展困难重重。
  三、政策 “指挥棒” 变调:从 “普惠式增长” 到 “精准去产能”
  (一)产能调控升级:能繁母猪压减 100 万头,120 公斤体重红线划定

  在行业深度调整关键时期,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2025 年下半年,农业农村部出台产能调控举措,划定明确指标。6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远超正常保有量,要求 9 月底前压减至 3950 万头,年底进一步降至 3900 万头以下 ,通过精准调控能繁母猪数量,从源头控制生猪产能。
  针对二次育肥扰乱市场秩序问题,政策出台严格约束措施。禁止向二次育肥销售标猪,5 月起,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率先响应,停止对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9 月起,超重猪(>120 公斤)禁止进入屠宰环节,有效抑制养殖户盲目压栏增重,引导生猪合理出栏,稳定市场供应节奏。
  牧原股份积极响应政策,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年初 362 万头降至 6 月末 343 万头,主动削减产能。在出栏体重控制上,设定目标于本月底前将出栏体重稳定在 120 公斤,展现出龙头企业的担当与执行力。温氏股份同样积极调整能繁母猪结构,加快低产母猪淘汰进程,助力产能优化。
  (二)成本 “生死线” 收窄:12 元 / 公斤成规模场 “及格线”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行业成本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12 元 / 公斤成为规模猪场成本 “生死线”,是盈利与亏损的关键分界。牧原股份凭借强大成本管控能力,目标将全年养殖成本稳定在 12 元 / 公斤,上半年已初见成效,6 月成本低于 12.1 元 / 公斤,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企业也积极发力,力争将成本控制在 12.5 元 / 公斤以内,在成本竞争中奋勇争先。
  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对养殖成本影响显著。2025 年上半年,玉米、豆粕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2.1%、8.3% ,为养殖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一定空间,短期缓解成本压力。但中小散户成本劣势依然突出,防疫成本居高不下,缺乏专业防疫体系,一旦疫情爆发损失惨重;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仅 18 头,远低于龙头企业 25 头 ,繁殖效率低下导致单位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在成本竞争中,中小散户与规模猪场相比愈发艰难,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四、行业大变局:从 “周期博弈” 到 “价值分化”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下,2025 年上半年生猪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从传统 “周期博弈” 模式逐步演变为以成本控制、规模优势、产业协同为核心的 “价值分化” 新格局,企业间差距进一步拉大,行业洗牌加速。
  (一)规模化率破 70%,马太效应加剧
  2025 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 3.66 亿头,其中规模化企业出栏量占比高达 72% ,较去年同期提升 5 个百分点,规模化进程加速。牧原、温氏、新希望三大头部猪企合计市占率达 18%,比 2024 年增加 5 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上半年,中小散户数量减少 30 万户,市场份额被大幅压缩。行业格局已从过去 “散养为主” 的分散模式转变为 “龙头主导” 的集中化模式。预计未来 3 年,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30%,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小养殖户在竞争中愈发艰难,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二)现金流为王,负债成 “隐形杀手”
  当前行业环境下,现金流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负债则如同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危机。头部企业凭借强大融资优势,在资金层面构筑坚固壁垒。牧原股份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 173.51 亿元,同比增长 12.13% ,充沛现金流为产能扩张、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温氏股份资产负债率降至 50.57%,财务结构稳健,抗风险能力强 。
  反观部分亏损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 70%,天域生物等企业深陷 “借新还旧” 的债务困境。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全球利率上升,高负债企业融资成本飙升,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以天域生物为例,高额负债导致财务费用不断攀升,侵蚀企业利润,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在市场竞争中愈发被动,一旦资金链断裂,便可能面临破产清算。
  (三)政策 “组合拳” 重塑生态
  农业农村部实施的 “周预警、月调度” 机制成效显著,猪价波动幅度有效收窄至 13 - 15 元 / 公斤,告别过去暴涨暴跌的无序状态,市场稳定性大幅提升 。
  在此背景下,企业盈利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从单纯依赖猪价波动转向依靠 “全链条效率” 提升。牧原股份大力推进智能化养殖,人均管理生猪数量达 1500 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温氏股份积极拓展屠宰加工业务,毛利率达 18%,产业链附加值显著增加 。新希望加速海外布局,产能达 100 万头,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些案例表明,传统 “单一养殖” 模式逐渐式微,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企业必须通过创新与转型,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才能在新的行业生态中立足。
  结语:养猪业进入 “硬核生存” 时代
  2025 年半年报犹如行业大考成绩单,既是龙头企业的 “加冕礼”,也是尾部企业的 “淘汰通知书”。在猪业变革中,政策有效熨平猪价剧烈波动,成本竞争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行业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牧原凭借极致成本管控,能否继续突破成本极限,巩固行业霸主地位?温氏依靠多元业务韧性,在穿越周期道路上能走多远?新希望在海外市场突围,能否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实现弯道超车?这些行业巨头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而深陷亏损泥潭的企业,是凭借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创新举措逆袭重生,还是在激烈竞争中沦为并购对象,被行业淘汰?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命运抉择,也将深刻影响整个养猪业未来版图。
  这场从 “量” 到 “质” 的深刻变革,正以强大力量重新塑造中国养猪业未来格局。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只有精准把握行业脉搏,以创新为驱动、以坚韧为支撑,企业才能在养猪业中书写辉煌篇章。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9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9/1 15:26:24
2025年9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9/1 15:26:06
生猪产能急刹车:政策组合拳下,百万母猪调减如何改写行业格局?2025/9/1 12:15:52
出栏均重 127.83 公斤创阶段新高,北方压栏对猪价短时反弹的影响分析2025/9/1 12:07:07
9月猪价剧本曝光:先涨后跌再反弹,养殖户如何把握节奏?2025/9/1 8:49:55
生猪产业政策调控大升级:从“一刀切”到“精准滴灌”,2025年如何破局?2025/9/1 8:30: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