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赌债缠身引发的骗贷迷局:一个家庭猪场的法律警示与金融风控反思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16 22:04:14 关注:2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赌瘾作祟:从 “有声有色” 到 “铤而走险” 的坠落轨迹

  在随州市某区域,胡某与吴某共同经营一家小型猪场。凭借自身的勤劳付出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虽未达到大富大贵的程度,但日常生活充满烟火气息,呈现出稳定的经营态势。然而,2022 年,网络赌博这一隐蔽的风险因素介入,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与企业的命运走向。网络赌博犹如隐匿于黑暗中的隐患,悄然对胡某产生影响。起初,胡某或许是出于好奇心理,又可能是受到网络上一夜暴富虚假承诺的诱导,开始涉足其中。但他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成为其陷入深渊的开端。
  在网络赌博环境中,胡某的理智与自我控制能力逐渐被贪婪和欲望所侵蚀。每一次下注都如同在高风险的边缘试探,他始终抱有下一次能够赢回所有损失的幻想,却未察觉自己已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很快,多年积累的家庭积蓄在虚拟的赌博游戏中消耗殆尽。
  资金链断裂后,猪场的运营面临严重阻碍。饲料采购、猪苗引进、设备维护等关键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而此时的胡某已无力承担这些费用。面对企业经营的资金周转难题,胡某和吴某本应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解决,如寻求亲友的资金援助、申请政府扶持资金,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经营状况。然而,在 “贷款中介” 周某的教唆下,他们选择伪造材料骗取银行贷款,从而踏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骗贷链条:三重伪造与一次 “聪明反被聪明误” 的算计

  (一)材料造假:从 “经营数据” 到 “婚姻状况” 的全面包装

  在周某的 “指导” 下,胡某等人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明显违法性质的造假行为。其骗贷手法虽看似经过策划,但实际上存在诸多漏洞,极易被识破。
  为获取更高的贷款额度,他们首先在猪场产能数据上进行造假。原本年出栏量不足 1000 头的小型猪场,被虚报成年出栏量 4000 头的大型养殖基地,虚报比例高达 4 倍。为支撑这一虚假数据,他们伪造饲料采购合同,虚构大量饲料采购记录,试图营造猪场需要大量饲料喂养虚构生猪的假象。同时,伪造销售流水,编造不存在的销售订单,以虚假 “业绩” 证明猪场的盈利能力。他们之所以敢于大胆虚报产能,正是利用了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的 “轻实地核查” 问题。银行过于依赖企业提供的书面材料,缺乏对实际经营状况的深入调查,为胡某等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除产能数据外,他们还在资产证明方面造假。为使自身看起来更具经济实力,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他们扫描他人房产证,通过 PS 技术修改信息,将房产 “变为” 自己所有。这种低级的造假手段,只要银行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核验,便能立即识破,但他们却心存侥幸。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连婚姻状况都进行造假。由于胡某在银行有未偿还贷款且个人征信存在逾期记录,影响贷款审批。周某帮其制作假离婚证,谎称胡某与吴某在 2023 年已离婚(实际 2024 年才离婚),试图以 “离异无共同债务” 的身份获取贷款。这种为骗取贷款不择手段的行为,严重违背道德与法律准则。
  (二)分赃矛盾:从 “合作骗贷” 到 “互相隐瞒” 的崩盘导火索

  在此次骗贷事件中,胡某等人与中介周某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场充满利益冲突的复杂博弈,而 80 万元贷款到账成为这一博弈失控的转折点。
  贷款成功发放后,胡某、吴某与中介周某之间的利益同盟迅速瓦解。原本的合作关系在金钱诱惑下变得不堪一击。胡某等人被贪婪驱使,为多分贷款,向周某隐瞒贷款审批通过的事实。他们私下商定,将 49 万元贷款交由徐某、陈某二人使用,计划贷款到期后共同还清银行本金,天真地认为能够瞒天过海。
  然而,他们低估了周某的警觉性。周某作为长期从事贷款中介行业的人员,对这类情况有着敏锐感知。发现被胡某等人蒙骗后,周某恼羞成怒,以向银行举报骗贷事实相威胁,要求获得应得的好处费。
  胡某等人原本期望通过 “借新还旧” 填补资金缺口,再偿还银行贷款,但周某的威胁使他们陷入恐慌,开始互相推诿责任,无人愿意承担后果。这种混乱局面导致贷款逾期后,银行催收工作异常艰难。
  银行在进行内审时,通过 “猪场注销”“流水异常” 等线索逐渐识破骗局。发现 A 猪场已注销,吴某名下贷款逾期未还,联系吴某还贷时得到荒唐借口。吴某称猪场内生猪因猪瘟全部死亡,无偿还能力,还称 49 万元贷款借予徐某、陈某使用,而徐某、陈某二人拒还借款。银行进一步核查发现,贷款时提供的经营流水、经营情况证明、房产证等材料全系伪造。至此,这场因贪婪引发的骗贷事件彻底败露,胡某等人也为其行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三、法律边界: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核心区分

  在此案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成为司法机关判定罪名的关键法律界限,如同明确的分水岭,将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区分开来。
  曾都区检察院在办理此案时,展现出严谨的司法态度与专业的法律素养。他们深知准确认定罪名对法律公正实施以及涉案人员命运的重要性。为实现精准指控犯罪,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提出多达 27 条的补充侦查意见。这些意见涵盖案件各方面,其中关键在于通过账户流水、电子聊天记录等证据,进一步查明案发时涉案人员的财产状况、资金去向。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关键证据逐渐明晰,为案件定性提供坚实基础。从资金流向看,128 万元贷款中,48 万元被胡某用于偿还赌债,80 万元转入徐某、陈某账户用于其他生意,均未投入猪场经营。这一行为符合 “欺骗手段取得贷款” 的要件,通过虚构贷款用途,挪作他用,严重违反贷款合同约定。
  在还款能力方面,调查发现胡某等人案发时有其他资产,如未抵押车辆、农村宅基地等,且案发前未转移财产或挥霍一空,表明其并非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偿还贷款,不构成 “非法占有目的”。这一关键证据的确定,明确了案件性质为骗取贷款罪而非贷款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 175 条之一规定,骗取贷款罪要求 “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本案中,胡某等人虽实施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但案发前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128 万元,银行未遭受实际损失。这一情节成为法院量刑时适用缓刑的重要考量因素。法院认为,胡某等人案发后认识错误并积极退赃,有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法院最终对胡某、徐某、陈某、吴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十一个月不等,均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
  四、风控反思:小微企业贷款中的 “信任危机” 与制度漏洞

  (一)银行审核:形式审查与实地核验的 “双重失守”
  在此次骗取贷款案件中,银行在审核环节存在明显漏洞,为骗贷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银行在材料审核方面过于形式化。经营流水作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银行未通过税务系统核查,导致胡某等人伪造的经营流水得以蒙混过关。税务系统记录企业真实纳税情况和经营收入,通过数据比对可轻易发现经营流水真伪,但银行未利用这一有效核查手段,仅简单接受企业提供的书面材料,忽视潜在风险。
  对于猪场存栏量这一关键数据,银行未进行实地勘查。仅依据胡某等人虚报的年出栏量 4000 头认定猪场产能,未实地查看实际养殖规模。实地勘查是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重要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可直观了解猪场设施设备、养殖数量、卫生环境等情况,判断企业数据真实性,但银行未做到这一点。
  房产证作为重要资产证明文件,银行仅做复印件留存,未联网验证。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联网验证房产证真伪并非难事,但银行未采取这一简单有效措施,反映出审核流程不严谨、风险防控意识淡薄。
  此外,银行在关联关系排查上存在缺失。胡某与吴某的 “假离婚真合作” 未被识破,利用假离婚证规避胡某不良征信记录获取贷款。银行审核贷款时,未深入调查其婚姻状况,也未关注资金往来情况。徐某、陈某作为 “中间人”,在骗贷过程中作用关键,与胡某、吴某资金往来频繁,但银行未将这些资金往来纳入风险评估。若银行能深入排查关联关系,或许可避免骗贷事件发生。
  (二)中介黑产:灰色地带的 “骗贷推手” 如何滋生?
  周某等中介的存在,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成为骗贷行为的 “幕后推手”。他们的行为揭示了贷款中介行业的诸多乱象。
  周某这类中介利用小微企业主对金融规则了解有限的弱点,进行信息差套利。小微企业主在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容易因缺乏相关知识而盲目寻求帮助。中介抓住这一心理,打包提供 “材料包装 + 渠道对接” 服务,以 “帮助企业获得贷款” 为名,收取 15%-20% 的高额 “服务费”。本案中,周某帮助胡某等人伪造材料获取贷款后,收取 7.2 万元好处费,加重小微企业资金负担。
  中介还善于利用法律漏洞,教唆企业主采取 “借新还旧”“离婚规避债务” 等不正当手段。本案中,周某教唆胡某等人制作假离婚证规避不良征信记录获取贷款,却隐瞒骗贷的刑事法律风险。小微企业主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未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后果。一旦骗贷行为被银行发现,企业主将面临刑事处罚,不仅要偿还贷款,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介黑产的存在,严重损害金融市场秩序与小微企业利益。银行在防范骗贷风险时,不仅要加强自身审核力度,还需关注中介黑产动向,加强与监管部门合作,共同打击中介违法犯罪行为。
  五、警示录:当 “周转” 变 “周转”,小微企业主的三条生存红线

  (一)资金链断裂时:永远别碰 “伪造” 红线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是小微企业主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本案中的胡某,因网络赌博耗尽积蓄,导致猪场经营陷入资金困境。此时,他应保持理性,通过合法正规途径解决问题。
  实际上,解决资金问题的合法途径众多。他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 “经营困难贷款”。当前,许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推出扶持政策,对于因不可抗力或短期经营困难面临资金周转难题的企业,银行会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还款计划等,提供相应贷款支持。
  引入合伙人也是可行方案。胡某可寻找对养猪行业有兴趣且有资金的合作伙伴,通过出让部分股权或合作经营方式,为猪场注入新资金。这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可借助合伙人资源与经验,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资产抵押是常见合法融资方式。若胡某拥有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可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虽需支付一定利息和手续费,但相比伪造材料骗取贷款的法律风险,更为安全可靠。
  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小微企业续贷率达 78%,表明银行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因疫情、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农户,银行也有专项纾困政策。这些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切实帮助,助力其在困难时期持续发展。
  然而,胡某选择伪造材料骗取贷款这一错误行为,不仅违背商业道德,更触犯法律红线。伪造材料骗取贷款如同埋下定时炸弹,一旦被银行察觉,将面临法律严惩。这种 “饮鸩止渴” 的做法无法真正解决资金问题,只会使自身陷入更深困境。
  (二)中介服务中:警惕 “关系贷款” 背后的法律陷阱

  在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主寻求贷款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其困境和急切心理设置陷阱。这些中介以 “关系贷款”“快速放款” 为诱饵,声称与银行内部人员关系密切,能帮助企业轻松获得贷款并提高额度。但所谓 “关系贷款” 背后隐藏巨大法律风险。
  正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遵循严格审批流程和标准,不会收取 “好处费”“加急费” 等。贷款审批结果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因素。任何要求企业提前支付费用、伪造材料的中介,都涉嫌违法犯罪。他们常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为名,骗取企业信任,教唆企业主伪造贷款材料,如经营流水、资产证明等。一旦伪造材料被银行识破,企业主将面临骗取贷款罪指控,需偿还贷款并承担刑事责任。
  据 2024 年银保监会通报的骗贷案例,63% 的案例存在 “中介教唆造假” 环节。这警示小微企业主,寻求贷款时应保持清醒,不轻易相信 “贷款中介”。若对贷款流程和政策不了解,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咨询,或寻求专业金融顾问帮助。同时,可利用 “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 等正规渠道对接资金。这些平台由政府主导,整合金融机构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融资渠道。企业可在平台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根据企业情况评估对接,确保贷款发放合法合规。
  (三)家庭经营中:厘清 “个人债务” 与 “企业资产” 的边界

  在小微企业经营中,夫妻共同经营模式较为常见,虽带来便利,但也易引发法律问题,其中个人债务与企业资产混淆问题尤为关键。如本案中胡某和吴某共同经营小型猪场,家庭经济与猪场经营紧密相连。胡某因网络赌博陷入债务困境,未正确区分个人债务与企业资产,试图通过伪造材料骗取银行贷款填补个人债务窟窿,甚至伪造离婚证规避不良征信记录。这一行为使他们陷入严重法律困境,给家庭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在法律实务中,夫妻共同经营的企业贷款通常需双方签字确认。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共同经营企业产生的债务负有共同偿还责任。即使离婚,离婚协议也无法规避共同债务,一方无法偿还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向另一方追讨。因此,夫妻共同经营的小微企业主提前做好 “家庭资产隔离” 至关重要。这既能保护家庭资产安全,避免因企业经营风险导致家庭财产受损,又能降低法律风险。
  “家庭资产隔离” 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将家庭资产与企业资产分离。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即使企业经营不善陷入债务困境,家庭资产也不会受太大影响。此外,还可通过购买保险、设立信托等方式合理规划保护家庭资产。保险在企业面临风险时可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信托可将家庭资产委托专业信托机构管理,确保资产安全稳定。
  结语:从 “糊涂犯错” 到 “敬畏规则”
  胡某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众多骗取贷款案件的典型代表。据公安部数据,2024 年全国侦破骗取贷款案件 3200 余起,涉案金额超 270 亿元。这些数据警示我们,此类问题不容忽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中 60% 的案件发生在农村地区,且多与赌博、盲目扩张等因素相关。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和农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面临金融知识匮乏、资金周转压力大等困境,在复杂金融市场中易陷入不法分子陷阱。
  对于小微企业主而言,胡某的经历是深刻教训。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是常见问题,但任何试图走 “捷径” 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面对资金压力,应保持清醒,坚守法律底线,不心存侥幸。只有通过合法合规途径解决问题,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此案敲响风控警钟。小微企业寻求资金支持时,银行风控体系至关重要。银行不能仅追求贷款发放效率,而忽视风险把控。审核贷款时,应加强对贷款材料真实性审查,加大对借款人背景调查力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只有在 “效率” 与 “安全” 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法治社会的商业文明建立在规则和诚信基础之上。任何挑战规则、违背诚信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在当前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小微企业主和金融机构都应敬畏规则,遵守法律。只有如此,才能在商业发展中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美国 vs 欧洲家庭农场:当 “超级个体” 遇上 “生态守护者”,谁能给中国养猪2025/11/16 22:14:54
能繁母猪微减 vs 生猪存栏续增:11 月生猪市场的 “矛盾方程式”2025/11/16 22:12:55
滚双宝教授团队攻克蕨麻猪人工授精技术瓶颈2025/11/16 21:39:57
猪价“旺季不旺”探底5.5元/斤:三大困局交织下,养殖户如何熬过“最冷寒冬”?2025/11/16 18:45:53
生猪产能“冰火两重天”:出栏量创新高,猪周期反转为何难“猪”难分?2025/11/16 18:33:09
山东龙口市:近期生猪价格形势分析2025/11/14 19:14: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