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价涨跌背后:100万头能繁母猪的调控风云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19 8:45:18 关注:30 评论: 我要投稿

  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的地位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架构以及肉类消费结构体系中,猪肉始终占据着核心且无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其产量与消费量在肉类总量中占比约达六成。无论是家庭日常烹饪场景,还是各类餐馆、食堂的菜品构成,猪肉的身影广泛存在。在传统节日及重要庆典期间,餐桌上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粉蒸肉等以猪肉为食材的经典菜肴不可或缺,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及团聚时刻的喜悦情感。从地域饮食差异视角审视,无论是南方精致细腻的小炒烹饪风格,还是北方豪迈大气的炖菜烹饪手法,猪肉均能完美适配,充分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多样化口味需求。毫不夸张地讲,猪肉市场的稳定状况,直接紧密关联着民众 “菜篮子” 的充实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民生有着深远影响。
  生猪产能偏高现状
  存栏数据解读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 6 月末,全国生猪存栏数量达到 4.24 亿头,较之前增长 2.2%,该数据直观清晰地表明当前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态势。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占正常保有量的 103.7%,已逼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的上限阈值。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根基要素,其存栏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未来生猪的市场供应量。这一数据充分显示,现阶段我国生猪产能储备较为充裕,后续生猪供应具备较大的增长潜能。
  未来出栏趋势预测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5 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以及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中大猪存栏量预示着短期内可出栏生猪数量将呈现增长态势,而新生仔猪量则关乎未来一段时期的生猪供应格局。按照生猪的生长周期进行科学推算,下半年和明年春节后,随着这些中大猪和新生仔猪逐步达到出栏标准,生猪出栏量将显著增多。据相关专业机构预测,仅下半年生猪出栏量相较以往同期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这无疑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供应压力,对猪价走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猪周期” 与价格波动
  “猪周期” 介绍
  “猪周期” 是生猪市场所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循环轨迹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特征。当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这会刺激其增加母猪的存栏数量。随着母猪数量的增多,仔猪的出生量也相应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育肥过程,生猪供应量逐渐上升。当市场上生猪供应超过市场需求时,猪肉价格就会下跌。价格下跌致使养殖户利润减少甚至陷入亏损状态,他们便会大量淘汰母猪,缩减养殖规模,进而导致生猪供应减少。随着供应的减少,市场上猪肉供不应求,价格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 “猪周期”。自 2002 年以来,我国已经历经多轮 “猪周期”,目前正处于第 6 轮。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随着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生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出栏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供应的波动幅度;同时,猪肉消费增长趋势趋缓,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使得市场供需关系更加敏感,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的风险进一步凸显。
  价格下跌现状及影响
  8 月第 1 周,猪价已降至每公斤 14.53 元,同比下降 28.1%,价格下跌幅度十分显著。从养殖户的角度分析,如果这种价格下跌趋势持续且缺乏有效调控,养殖户的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以部分中小养殖户为例,其养殖成本相对较高,涵盖饲料采购、仔猪购买、场地租赁以及人工费用等多个方面。在当前猪价水平下,诸多中小养殖户已处于亏损边缘。一旦进入亏损状态,他们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无法购置充足的饲料,甚至难以偿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债务。对于大型养殖企业而言,尽管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价格下跌也会压缩其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扩张计划以及长期发展战略布局。从市场角度来看,猪价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市场上猪肉供应过剩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屠宰企业会因猪价低而增加收购量,但由于消费市场的需求增长有限,多余的猪肉无法及时消化,会造成大量猪肉积压在冷库中。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仓储资源,还可能因长时间储存导致猪肉品质下降,最终对整个猪肉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产能调控举措
  调控目标
  为有效应对当前生猪产能偏高的问题,农业农村部经深入会商研判,制定了明确的调控目标。基于目前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全国需再调减约 100 万头产能,将能繁母猪总量维持在 3950 万头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精准分析以及对未来生猪价格走势的科学预测。通过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整至这一合理水平,可以有效控制未来生猪的供应量,避免市场上生猪供应过剩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稳定猪价,保障养殖户的合理收益,推动整个生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在产能调控进程中,生猪龙头企业被寄予厚望,发挥着关键的引领示范作用。这些龙头企业凭借其庞大的养殖规模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它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削减低质低效产能。以牧原股份为例,从最高的母猪存栏 362.1 万头,已减少 19 万头,预计年底将降至 330 万头,总共减少 32 万头母猪,相当于减少 900 万头肥猪的供给量。在控制肥猪出栏体重方面,不少龙头企业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行动。通过优化养殖流程、调整饲料配方等方式,将肥猪的出栏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育肥导致市场供应短期内大幅增加。新希望等企业明确表示,维持头均出栏体重 120 公斤左右。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市场供应压力,还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引导其他养殖户共同参与到产能调控中来。
  地方企业实例
  山东菏泽单县的牧原企业在此次产能调控中表现卓越。该企业积极落实各项调控措施,从多个维度入手调整产能。在 “降体重” 方面,均重从 5 月份的 128 公斤,降低到 7 月底的 123 公斤,后续销售的猪体重更是降低到了 119 公斤。通过降低出栏体重,不仅减少了饲料消耗,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在管控育肥猪流向上,从今年 6 月起,该企业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并构建起全链条管控体系。从客户的筛选、流向管控,还有车辆的轨迹稽查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育肥猪流向屠宰场。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二次育肥对市场的扰动,防止人为制造供应短缺预期,稳定了市场秩序。单县牧原企业的这些操作,为当地乃至全国的生猪产能调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充分彰显了地方企业在落实国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仔猪价格分析
  价格走势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 500 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数据极具参考价值。8 月第 1 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 34.66 元 / 公斤,该数据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与前一周相比,价格下跌了 1.2%,且这种下跌趋势已持续较长时间,连续 13 周环比下跌。从同比数据来看,更是下跌了 21.6%,达到了近 27 周,即近 6 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以广东地区为例,当地的仔猪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随着全国大趋势持续走低。部分养殖户反馈,之前还能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售仔猪,如今价格不断下滑,销售难度也日益增大。这种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养殖户的信心产生了较大冲击,许多养殖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养殖计划和市场预期。
  抄底时机探讨
  虽然仔猪价格已明显下跌,但现阶段并非抄底入场的适宜时机。从产能去化角度考量,国家政策明确要求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至 3950 万头,然而现实情况是头部企业产能去化进程缓慢。这就导致市场上仔猪的供应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如果此时抄底补栏仔猪,后期可能面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迷的风险。从养殖成本方面分析,尽管 2025 年全年饲料成本整体处于低位,但下半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已出现反弹迹象。有专业机构经深入研究预测,2025 年四季度每头猪的饲料成本相较于上半年可能会上涨,这种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预计会在 2026 年上半年集中显现。这意味着,即便现在以较低价格购入仔猪,在后续养殖过程中,也可能因成本的增加而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出现亏损。从历史周期规律来看,仔猪价格触底通常伴随着两个标志性信号:一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3 个月环比下降;二是淘汰母猪价格跌破 3 元 / 斤。目前,6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只是微增,淘汰母猪价格也尚未跌至 3 元 / 斤。这表明市场还未达到仔猪价格触底的标准,仔猪价格仍有下行空间。回顾历史数据,当前仔猪价格虽然较低,但与 2024 年初 22.75 元 / 公斤的价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由此可见,现在抄底仔猪并非明智之举,养殖户需保持冷静和耐心,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等待真正的抄底时机到来。
  总结与展望
  生猪产能调控是稳定猪肉市场、保障养殖户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合理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控制肥猪出栏体重,减少二次育肥等措施,可以有效平衡市场供需关系,避免猪价的大幅波动。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养殖户的收入,提升其养殖积极性,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质量稳定的猪肉产品。从长远视角来看,随着调控措施的持续推进和落实,猪价有望逐步趋于稳定,摆脱过去那种大起大落的局面。生猪产业也将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转型升级,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合理调整养殖策略,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产业将迎来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未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19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8/19 15:49:47
2025年8月19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8/19 15:49:26
金九在即猪价承压!8月震荡筑底,9月能否迎来反转?附7月猪企盈利榜2025/8/19 9:14:34
猪价跌破 14 元 / 公斤:生猪养殖行业深度承压,产能出清周期加速启动2025/8/19 9:00:20
生猪市场风云:标肥价差背后的价格密码2025/8/19 8:51:05
入苏屠宰用生猪“点对点”调运名单(8.18)2025/8/18 18:13: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