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行情速递:窄幅震荡收涨,多空博弈白热化
(一)盘面核心数据解读
在 2025 年 8 月 25 日交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备受投资者与行业人士关注。当日以 13900 元 / 吨开盘,开盘价即奠定多空双方激烈争夺态势。随后交易时段,价格波动显著,最高触及 13980 元 / 吨,显示多头向上突破阻力的尝试;最低下探至 13850 元 / 吨,体现空头打压、夺回市场主动权的意图。最终以 13880 元 / 吨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0.29%。尽管涨幅有限,但在多空博弈格局下,每一涨幅都具备重要意义。
成交量与持仓量方面,当日成交量达 83 万手,持仓量为 53 万手。成交量反映市场参与者交易活跃度,持仓量体现投资者对未来行情预期及持仓意愿,二者如同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指标。较低成交量与持仓量表明市场交投趋于谨慎,资金在 13800 - 13900 元 / 吨关键区间展开激烈争夺,多空双方谨慎试探对方底线,均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攻势。
从技术面分析,5 日均线(13860 元 / 吨)与 10 日均线(13840 元 / 吨)形成金叉,通常被视为短期上涨信号;然而,MACD 红柱持续缩短,暗示短期上涨动能不足。技术指标的矛盾表现使市场走势更趋复杂,震荡格局延续,投资者等待更明确市场信号指引投资方向。
(二)日内走势特征分析
早盘开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受外围农产品期货回调影响小幅低开。外围市场波动对生猪期货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引发投资者关注。随后,养殖端挺价情绪升温推动价格反弹,养殖户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愿低价出售生猪,挺价行为为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午间,价格冲高后遭遇套保盘压制回落。套保盘为锁定利润,在价格上涨时抛售,对多头形成阻碍。午后,市场进入缩量横盘阶段,多空双方暂时休战,积蓄力量准备后续交锋。
从分时图微观视角观察,13850 元 / 吨处多次出现千手买单托底,表明产业客户对当前价位认可,其行为对稳定价格、防止过度下跌起到关键作用。而在 13950 元 / 吨以上卖压集中,反映市场对短期突破信心不足,投资者面对上方阻力时态度谨慎,追高意愿较低。
二、多空因素交织:供应放量与需求预期的角力
(一)供应端:产能释放温和,出栏结构生变
供应端方面,当前生猪市场处于产能释放关键阶段,节奏较为温和,同时出栏结构发生变化。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7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 4043 万头,较前值微降 0.3%。尽管降幅微小,但存栏量仍高于正常保有量 4%,预示 2025 年四季度生猪理论出栏量将同比增加 5%-8%,未来数月市场生猪供应量增加,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然而,市场存在变数。当前生猪出栏均重从 6 月的 122 公斤回落至 118 公斤,反映养殖户主动缩短育肥周期、调整养殖策略。这一调整有效缓解大猪积压问题,减轻短期现货市场供应压力,优化市场供应结构,避免因大猪集中出栏导致价格大幅波动。
8 月 18 日重点养殖企业日度出栏量 27.43 万头,环比增幅 1.69%,显示规模场出栏节奏加快。规模场在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出栏节奏变化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散户挺价与集团化放量形成对冲,散户坚守价格底线,与集团化企业放量行为相互制衡,使得供应端变化更为复杂,增加市场走势不确定性。
(二)需求端:淡季特征显著,中秋预期支撑情绪
需求端受高温天气影响,终端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全国白条肉均价 13.69 元 / 公斤,较上周下跌 0.58%,反映消费者对猪肉需求减弱。屠宰企业开工率维持在 65%-70% 低位,部分中小屠企因亏损暂停收猪,进一步体现市场需求低迷。
但积极因素在于,中秋国庆双节前 20 天,南方销区开始备货,为市场注入活力。广东、福建等地生猪价格较北方高 0.8 - 1 元 / 公斤,南北价差扩大刺激跨区调运,促进市场流通,为生猪价格提供支撑。同时,预制菜企业对低价生猪采购量环比增加 15%,深加工需求成为淡季市场重要支撑力量,一定程度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三)成本与政策:养殖利润承压,收储预期托底
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养殖成本与利润。豆粕现货价 3070 元 / 吨高位震荡,导致自繁自养头均利润缩窄至 28.85 元,部分外购仔猪养殖户已陷入亏损。养殖户为应对成本上升,挺价意愿增强。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明确当生猪价格低于成本线(约 13.5 元 / 公斤)时启动收储。这一政策对对应期货价格 13000 - 13500 元 / 吨形成强支撑区间,市场对 “政策底” 的共识抑制空头砸盘空间,保障市场稳定运行,维护养殖户利益。
三、后市展望:震荡蓄力为主,关注两大关键节点
(一)短期(1-2 周):供需弱平衡下的箱体震荡
未来 1 - 2 周内,生猪期货 2511 合约大概率在 13600 - 14000 元 / 吨区间进行箱体震荡。支撑因素包括收储预期,国家发改委收储政策在市场价格过低时发挥稳定价格作用,减少市场供应量;出栏均重下降优化供应结构,缓解供应压力,对价格形成支撑。
但上方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将逐渐转化为后期生猪出栏量增加,构成价格下行潜在风险;当前消费尚未实质性回暖,市场需求疲软限制价格上涨空间。
对于波段交易者,可在价格 13700 元 / 吨以下逢低试多,止损设置在 13550 元 / 吨,目标看向 13950 元 / 吨;趋势投资者可等待价格突破 14000 元 / 吨并站稳后追多,或在价格下破 13600 元 / 吨后反手做空。
(二)中期(1 个月后):需求拐点与产能验证期1 个月后(9 月中旬往后),生猪市场将迎来需求拐点与产能验证期。学校开学和双节备货高峰将使需求端环比提升 20% - 30%,若屠宰开工率同步回升至 75% 以上,期价存在上攻 14500 元 / 吨的可能性。
但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若 8 月能繁母猪存栏去化不及预期,叠加二次育肥规模扩大,可能导致 10 月后供应集中释放,引发阶段性回调风险。投资者需持续跟踪农业农村部周度出栏数据及重点企业库存变化,以准确把握市场走势。
四、交易策略:把握震荡节奏,重视风险对冲
面对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复杂市场形势,投资者需制定科学合理交易策略,在可控风险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一)区间套利:低吸高抛,把握箱体机会
鉴于短期生猪期货 2511 合约大概率在 13600 - 14000 元 / 吨区间震荡,投资者可采用区间套利策略。价格回调至 13700 元 / 吨以下时,轻仓建立多单;目标价位设定为 13950 元 / 吨,获利了结;止损设置在 13550 元 / 吨,控制风险;仓位建议控制在 30%,平衡收益与风险。
(二)跨期套利:捕捉价差,关注主力与远月
跨期套利是有效交易策略之一。投资者应重点关注 2511 - 2601 合约价差变化,价差缩至 200 元 / 吨内时做空价差,目标为价差扩大至 300 元 / 吨时平仓,止损设置在价差缩至 100 元 / 吨,仓位建议 20%,合理控制套利风险。
(三)套保策略:锁定利润,现货企业的 “保护伞”
对于现货企业,套保策略至关重要。期货价格在 13900 元 / 吨以上时,企业可分批布局卖出套保,锁定未来销售价格;止盈目标设定在 13500 元 / 吨,止损设置在 14100 元 / 吨;建议套保比例为 50% 产能对冲,降低价格风险同时保持企业市场灵活性。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和市场判断灵活调整交易策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止损和止盈点位,确保交易策略有效性。
结语:在分歧中寻找确定性
当前生猪期货 2511 合约震荡走势源于产能过剩预期与消费复苏预期的博弈。投资者应跳出短期价格波动,关注能繁母猪去化进度、屠宰开工率拐点等核心指标,合理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随着中秋消费旺季临近,市场有望从 “交易现实” 转向 “交易预期”,建议投资者保持灵活仓位,等待供需格局进一步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