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2025年9月9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9 11:25:35 关注:3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全国生猪价格走势:跌势蔓延,旺季特征不明显
  (一)生猪价格整体下行
  于 9 月 9 日聚焦全国生猪市场,呈现出较为低迷的态势。据当日监测数据表明,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3.68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价格下降 0.66%。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猪价已连续 7 周环比下跌,且创下近 20 个月以来的新低。
  从区域分布视角来看,北方地区成为价格下跌的重点区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生猪均价均跌破 13.2 元 / 公斤。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猪产区,其价格的大幅下滑,对全国猪价走势产生了显著影响。曾经,该地区生猪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养殖户积极扩大养殖规模,期望获取丰厚的市场回报。然而当下,面对持续下跌的猪价,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
  南方多数省份在此次价格波动中也未能幸免,纷纷出现价格跟跌现象。广西、云南等地的跌幅达到 2% 以上。广西作为生猪养殖和流通的重要区域,当地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致使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而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环境,在价格下跌的形势下,面临着生猪外销不畅、本地市场消化压力增大等问题。
  当然,在整体价格下跌的格局中,海南是个特殊情况。由于当地生猪供应偏紧,海南的生猪价格依旧维持在 8.2 元 / 斤的高位。在海南,生猪养殖受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生猪存栏量相对较低。加之近期海南旅游业复苏,对猪肉的需求有所增加,从而使生猪价格得以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内三元、土杂猪价格也同步呈现走弱态势。全国范围内,超过 24 个省份的猪价跌破 7 元 / 公斤,整个市场呈现出价格普遍下跌的低迷状态。这种大面积的价格下跌,不仅使养殖户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对未来市场走势的深度关注与思考。
  (二)仔猪市场同步承压
  仔猪市场作为生猪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同样未能避免价格下跌的趋势。9 月 9 日,三元仔猪(15kg)均价为 362.84 元 / 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 42%。在吉林、甘肃等地,仔猪价格甚至低至 300 元 / 头。这些地区的养殖户原本计划通过补栏仔猪来扩大养殖规模,以期增加未来收益。然而,当前低迷的仔猪价格,使他们陷入了两难抉择。补栏则担忧未来猪价继续下跌,导致血本无归;不补栏又恐怕错失市场反弹的机遇。
  在河北、河南等地,仔猪主流价格在 370 - 400 元 / 头之间。这些地区的仔猪市场同样受到市场低迷氛围的影响,养殖户补栏意愿较低。仔猪价格持续低迷,深刻反映出养殖户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补栏积极性极为低下。这也预示着未来生猪产能或许将进入一个阶段性调整阶段。若养殖户持续减少补栏数量,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市场的供应可能会逐渐减少,市场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二、价格下跌成因: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双重压制

  (一)供应端压力集中释放
  从供应端分析,当前生猪市场面临着较大压力。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 9.9%,如今这批仔猪已成长至出栏阶段,9 月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加 12%。在东北地区,一些大型养殖场因担忧后期价格进一步下跌,将原本计划在年底出栏的生猪提前推向市场。这种集中出栏的行为,导致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
  规模猪场为规避后期风险加快出栏节奏,集团场出栏计划达 1332 万头,环比增长 1.3%。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在 9 月份的出栏量较上月有显著增加,目的是避免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散户及二次育肥户恐慌性抛售,社会面生猪日均上市量较月初增长 15%。部分二次育肥户在看到猪价持续下跌后,担心手中生猪继续贬值,纷纷选择抛售。这种恐慌性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
  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大幅降低,压价空间增大。由于市场上生猪供应充足,屠宰企业在收购生猪时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他们能够更加严格地筛选生猪,并压低收购价格。在山东的一些屠宰企业,收猪价格较之前下降了 10% 左右,这使得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二)需求端支撑力度不足
  需求端同样未能为猪价提供有力支撑。开学季短暂提振后,终端消费再度陷入疲软状态,全国白条肉日均销量环比下降 8%,批发市场剩货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开学期间,猪肉需求有所增加,但这种增长仅为短期效应。开学季过后,市场需求迅速回落,白条肉销量下滑。在一些批发市场,每日都有大量白条肉积压,难以实现及时销售。
  虽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但下游贸易商备货周期尚未开启,冻品库存高企限制了采购积极性,屠宰企业开工率仅 38.4%,较腌腊季正常水平低 15 个百分点。下游贸易商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担忧采购过多猪肉后无法在短期内销售出去,导致资金积压。冻品库存高企也制约了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在一些冷库中,冻品猪肉的库存量已达饱和状态,贸易商不愿再增加库存。
  南方持续高温抑制肉类消费,供需失衡格局加剧。在南方地区,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人们的食欲普遍下降,对肉类的消费需求随之减少。在广东、广西等地,居民在高温天气下更倾向于食用清淡食物,对猪肉的购买量明显减少。这种供需失衡的格局,使得猪价进一步承受下跌压力。
  三、后市展望:政策托底与消费预期下的震荡博弈

  (一)短期利空因素主导
  未来 1 - 2 周,规模猪场出栏计划仍处于较高水平,叠加北方生猪集中南下,供应过剩压力难以得到有效缓解。期货市场提前反映悲观预期,生猪主力合约跌至 13290 元 / 吨,跌幅 0.56%,进一步强化了现货市场的看跌情绪。预计猪价将延续稳中偏弱走势,不排除再创阶段性新低的可能性。在河南的一些规模猪场,为尽快回笼资金、减少亏损,纷纷加大生猪出栏量。原本计划在 10 月份出栏的生猪,也提前在 9 月中旬推向市场。这种集中出栏的行为,使得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进一步增加,猪价下行压力增大。北方生猪集中南下,也对南方市场造成冲击。南方地区的生猪价格原本相对较低,北方生猪的大量涌入,使得南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价格进一步下跌。
  (二)中长期存在修复动力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农业农村部正推动淘汰近百万头低效能繁母猪,商务部 9 月 10 日起对欧盟进口猪肉实施反倾销措施,有望减少低价冻品冲击。随着气温转凉,居民 “贴秋膘” 需求回升,下旬屠宰企业或启动节前备货,标猪需求将边际改善。机构预测,9 月下旬猪价或触底反弹,但受制于高供应基数,反弹空间有限,均价或在 14 - 14.5 元 / 公斤区间震荡。牧原股份等大型养殖企业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的号召,开始淘汰低效能繁母猪。牧原股份计划在年底前淘汰 10 万头低效能繁母猪,以优化母猪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猪肉实施反倾销措施,使得国内冻品市场的竞争压力减小。一些冻品贸易商表示,反倾销措施实施后,欧盟进口猪肉的价格上涨,市场份额减少,这为国内猪肉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气温逐渐转凉,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开始增加。在北方地区,人们开始制作腊肉、香肠等传统美食,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屠宰企业也开始启动节前备货工作,加大对生猪的收购力度。预计 9 月下旬,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应的调整,猪价有望触底反弹。
  四、养殖端应对建议
  (一)合理安排出栏节奏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养殖户首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栏节奏。对于体重在 110 - 120 公斤的适重猪,建议抓住价格高位时机及时出栏。因为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会不断增加,若过度压栏,一旦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养殖户将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山东的一位养殖户老李,原本手中有一批适重猪,但他期望猪价能进一步上涨,于是选择压栏。然而,猪价并未如他所愿,反而持续下跌。最终,老李不得不低价出售这批生猪,遭受了惨重损失。
  二次育肥户更需高度警惕后期价格波动风险,及时止损以实现收益落袋为安。二次育肥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风险进一步加大。一些二次育肥户在价格上涨时没有及时出售,而是继续压栏,希望获取更高利润。但往往事与愿违,价格随后下跌,导致他们不仅未能盈利,还可能出现亏损。在河南的一些二次育肥户,在猪价上涨时没有及时出手,结果在价格下跌后,为减少损失,只能匆忙抛售,损失了不少资金。
  (二)关注政策与市场动态
  养殖户应密切跟踪集团猪场出栏计划、屠宰企业收猪价格调整及期货市场走势。集团猪场的出栏计划会对市场供应产生重要影响,屠宰企业的收猪价格调整则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收益。期货市场走势也能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们判断市场趋势。
  利用生猪期货、期权工具对冲价格风险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生猪期货和期权可以帮助养殖户锁定价格,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这些金融工具来管理风险。正大集团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有效地降低了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把握仔猪价格低位时机,选择性补栏优质猪苗,为下一轮周期做准备也至关重要。当仔猪价格处于低位时,养殖户可以选择补栏优质猪苗,降低养殖成本。但在补栏时,一定要严格把控猪苗质量,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猪苗。例如,四川的一位养殖户老张,在仔猪价格低位时,补栏了一批优质猪苗。通过精心饲养,这批猪苗在出栏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当前生猪市场正经历产能去化与消费淡季的 “阵痛期”,养殖户需保持理性判断,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等待供需格局改善带来的阶段性机遇。在这个关键时期,养殖户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份内蒙古生猪出场价格小幅下降鸡蛋出场价格回升2025/9/9 18:29:51
2025年9月9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走势全析2025/9/9 15:07:33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申报2025年生猪种业项目的通知2025/9/9 12:31:37
2025年9月9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日报2025/9/9 10:41:38
2025年9月8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走势全析2025/9/8 15:11:56
生猪价格阶段性下跌:产能过剩下的行业调整与未来展望2025/9/8 13:37:3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