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往菜市场采购的消费者或许留意到,羊肉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调。据统计,2025 年 9 月 25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平均价格为 66.31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0.4%。尽管这一涨幅看似微小,但其背后蕴含的市场因素却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一、行情速报:9 月 25 日羊肉价格小幅上扬,旺季韧性凸显
(一)全国均价创近 1 个月新高,终结连续回调
2025 年 9 月 25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平均价格达到 66.31 元 / 公斤,较前一日增长 0.4%,与 8 月低点(62.5 元 / 公斤)相比,回升幅度达 6.1%,展现出 “淡季不淡” 的抗跌态势。北方主产区价格稳中有升,其中河北石家庄为 65.5 元 / 公斤,山东潍坊为 68 元 / 公斤;南方销区价格分化加剧,广东佛山为 76 元 / 公斤(高端黑山羊溢价 20%),重庆双福为 88 元 / 公斤(本地山羊需求旺盛),南北价差达到 21.69 元 / 公斤,区域结构性市场机会显著。
(二)历史对比:旺季特征初显,同比涨幅收窄但信心回暖
与 2024 年同期(62 元 / 公斤)相比,价格同比上涨 7%;较 2023 年 “羊肉低价期”(58 元 / 公斤)上涨 14.3%。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近 30 日羊肉价格波动区间在 64.5 - 66.8 元 / 公斤,虽低于 2021 年同期的 78 元 / 公斤,但连续 3 周维持在 66 元 / 公斤以上,且成交量每周增长 5%,表明中秋国庆双节前的备货需求正在集中释放。
二、深度解析:三大核心逻辑支撑羊肉价格逆势上涨
(一)供应端:产能去化 + 进口收缩,稀缺性逐步显现
国内肉羊存栏连续 3 年下降:2025 年 6 月数据表明,能繁母羊存栏量为 1.15 亿头,较 2023 年减少 1000 万头,肉羊出栏量同比下降 3.2%。内蒙古、新疆等主产区因环保政策关停 30% 中小牧场,规模化养殖占比提升至 48%,但短期内产能处于青黄不接状态。
进口羊肉量减价增:受澳大利亚干旱、乌拉圭口蹄疫影响,2025 年 1 - 8 月进口羊肉 181 万吨(同比 - 4%),进口均价上涨 5%,南美羊肉到岸价达 58 元 / 公斤,较年初上涨 12%。海外低价肉冲击减弱,国内市场对本土羊肉依赖度回升至 90%。
(二)需求端:双节效应 + 消费升级,短期提振显著
节日备货量增价稳:中秋国庆前夕,商超礼盒装羊肉(如羊排、羊腿)销量每周增长 18%,北京盒马 “草原直供羊肉礼盒” 销售额增长 25%;餐饮端数据显示,潮汕牛肉火锅店羊肉类菜品订单量增加 15%,鲜羊肉占比达 65%,终端采购倾向于高品质部位肉。
猪肉涨价催生替代需求:同期生猪均价为 13.26 元 / 公斤(环比涨 5%),家庭采购转向高蛋白的羊肉,农贸市场羊肉交易量每周增长 10%,羊腱子、牛腩等耐储部位销量增长最为明显,部分社区肉铺客单价提升 15%。
(三)成本端:饲料高位 + 养殖周期长,价格底部夯实
玉米价格为 2350 元 / 吨(环比涨 2%),豆粕价格为 3100 元 / 吨,育肥羊养殖成本达 33 元 / 斤(66 元 / 公斤),与当前批发价基本持平。新疆养殖户表示:“30 公斤羔羊进价 800 元 / 只,育肥 5 个月成本超过 1800 元,出栏价刚够覆盖成本,散户补栏积极性降至冰点,规模化牧场盈亏平衡点达 68 元 / 公斤,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三、区域特写:南北市场 “冷热不均”,高端羊肉逆势领涨
(一)北方主产区:低价基础羊肉稳涨,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
河北、山东等地 150 公斤以下架子羊价格为 13.8 元 / 斤(上涨 0.5 元),300 公斤以上育肥羊出栏价为 14 元 / 斤,养殖户普遍存在压栏待涨心理。内蒙古通辽养殖户刘师傅称:“现在卖羊利润微薄,不如等国庆后价格再上涨 1 - 2 元 / 斤,反正青贮饲料储备充足,压栏风险可控。”
(二)南方销区:高端羊肉溢价显著,活羊交易市场火爆
广东、福建等地黑山羊、黄羊肉均价为 80 元 / 公斤,较普通羊肉贵 20% - 30%,深圳光明市场现宰羊肉摊位前排起长队,“吊龙”“羊上脑” 等火锅专用部位溢价达 40%。广西新柳邕市场数据显示,200 公斤以下小羊犊交易量增长 20%,反映出南方养殖户对优质品种的补栏热情高涨。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偏强,中长期关注两大转折信号
(一)短期(9.25 - 10.15):节日效应推动价格冲至 68 元 / 公斤
卓创资讯预测,国庆前终端备货将持续 10 天,羊肉价格有望冲高至 68 元 / 公斤,创下 2025 年新高。但需警惕节后回调风险:10 月中旬后,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当前 98 万吨)消化速度放缓,叠加生猪价格反弹,价格可能小幅回落至 65 - 66 元 / 公斤,呈现出 “旺季冲高、节后分化” 的典型周期特征。
(二)中长期(11 月 - 2026 年):产能去化决定价格天花板
利好信号:若 10 月能繁母羊存栏量下降 5%,2026 年肉羊出栏量将减少 8%,叠加进口牛肉成本上涨,羊肉价格有望突破 70 元 / 公斤,春节前或达到 72 - 75 元 / 公斤;风险提示:若生猪价格持续低于 13 元 / 公斤,替代效应将加剧,可能抑制羊肉价格涨幅。需关注 11 月消费淡季的价格回调压力,以及冬季疫病对存栏量的潜在影响。
五、实操指南:养殖户与消费者的精准应对策略
(一)养殖户:把握旺季窗口,分类出栏降风险压栏型
养殖户:300 公斤以上育肥羊可在价格达到 66 元 / 公斤以上时适时出栏,锁定利润,避免过度压栏导致饲料成本增加(日均每只多消耗 12 元);补栏型养殖户:选择多胎品种(如湖羊、小尾寒羊)以降低成本,当犊羊价格超过 1500 元 / 只时应谨慎补栏,优先申请政府标准化养殖补贴(每只补贴 100 - 200 元)。
(二)消费者:错峰采购 + 品质优先,规避价格陷阱家庭采购:节日前可优先囤购羊排、羊腿等耐储部位(冷冻保质期 3 个月),电商平台 “产地直供” 羊肉性价比更高(如内蒙古羔羊肉折合 32 元 / 斤);餐饮消费:选择现切羊肉火锅、清炖羊肉等业态,避免高价预制羊肉制品。部分连锁品牌推出 “羊肉尝鲜套餐”,人均消费控制在 100 元以内,性价比提升 30%。
(三)风险提示
需警惕个别市场出现的 “注水解冻肉”“进口羊肉冒充国产” 等市场乱象。购买时应认准 “国产羊肉追溯码” 或正规进口报关单,尤其要注意冻品羊肉的生产日期和储存条件,避免购买到低价劣质肉。
结语:羊肉市场进入 “价值重估” 期
9 月羊肉价格 0.4% 的微涨,既是产能去化的滞后表现,也是消费升级的直观反映。对于养殖户而言,应摒弃 “赌行情” 的心态,以成本线为依据精准出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借助节日促销提高蛋白质摄入的性价比,但需理性区分品质与价格。随着 “羊周期” 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未来 6 个月将是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关注能繁母羊存栏、进口羊肉到岸价两大核心数据,方能在震荡的市场中占据优势。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卓创资讯、中国畜牧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