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活羊价格周度走势:旺季特征显现,区域分化加剧
(一)全国均价稳中有升,主产区交易火热
截至 9 月 30 日,全国活羊均价涨至 18.8 元 / 斤,较周初上涨 0.5 元 / 斤,环比涨幅达 2.7%,成功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的震荡低迷态势。内蒙古、山东、河北等主要产区引领价格上涨趋势,其中赤峰育肥羊收购价达到 18.9 元 / 斤,周环比上调 0.2 元 / 斤;山东菏泽寒羊公羔价格为 18.95 元 / 斤,创下 9 月价格新高。依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 公斤以上羔羊平均价格为 38.6 元 / 公斤,较月初上涨 5%。70 - 100 斤的优质育肥羊成为收购商竞相争夺的对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 “抢羊” 现象,与此同时,养殖户的惜售情绪也逐渐升温。
(二)南北价差拉大,优质品种溢价显著
北方产区凭借其供应优势,价格表现坚挺。内蒙古通辽、新疆昌吉等地活羊价格突破 19 元 / 斤;南方销区受消费提振,广东湛江黑山羊价格达到 20 元 / 斤。然而,西南地区受到边贸羊的冲击,云南玉溪绵羊价格为 13.7 元 / 斤,致使南北价差扩大至 5.3 元 / 斤。品种分化现象同步加剧,西门塔尔、绒山羊等良种羊相较于普通品种溢价 15% - 20%。例如,山东济宁青山羊 50 斤左右价格可达 20 元 / 斤,而普通绵羊育肥公羔均价仅为 12 元 / 斤,这充分反映出市场对于优质羊源存在差异化需求。
(三)冷库与终端备货共振,价格弹性增强
河北、河南等地屠宰场冷库周转率提升至 80%,周度收购量增加 15%,部分企业提前锁定国庆及寒露节气的货源;终端餐饮市场方面,山东、江苏等地火锅店羊肉采购量周增长 20%,有力推动活羊短期需求的集中释放。数据显示,9 月第 4 周全国活羊成交量环比增长 18%,彻底扭转 8 月的低迷态势,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恢复。
二、价格波动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一)供应端:能繁母羊去化 + 补栏量下降,优质羊源紧俏
受前两年养殖亏损因素影响,2025 年全国能繁母羊存栏量同比下降 12%,羔羊补栏量减少 8%,进而导致当前适重育肥羊存栏量偏紧。内蒙古、河北等地散户淘汰母羊比例达 30%,30 斤公羔价格同比上涨 12%,达到 650 元 / 只,养殖成本线攀升至 17.5 元 / 斤。同时,饲料成本持续高企(玉米 3.48 元 / 公斤、豆粕 4500 元 / 吨),迫使养殖户缩短育肥周期,70 - 90 斤中小体型羊占比提升至 60%,进一步加剧优质大体重羊的供应缺口。
(二)需求端:季节性消费提前启动,替代效应弱化
随着寒露节气临近,北方羊肉汤、涮羊肉等季节性消费需求集中爆发。北京、上海等地商超羊肉销量周增长 25%,学校及单位食堂采购量回升 18%。南方广东、福建等地因 “秋祭” 民俗活动,黑山羊需求集中释放,湛江、茂名等地活羊交易量周增长 30%。值得关注的是,生猪价格回落至 13.5 元 / 公斤,羊肉对猪肉的替代优势有所减弱,但高端餐饮及精品羊肉礼盒需求却逆势增长,支撑市场价格中枢上移。
(三)市场情绪:看涨预期升温,短期投机性需求入场
自 9 月下旬以来,养殖群、贸易群内关于价格的讨论热度提升 40%,部分二次育肥户开始囤购 30 - 50 斤羔羊,河北、山东地区羔羊成交量周增长 25%,推高短期市场溢价。期货市场羊肉合约投机多头持仓增加 15%,进一步强化现货市场的看涨情绪,形成 “需求拉动 + 预期驱动” 的双重利好局面。
三、后市展望与行业建议
(一)短期(10 月上旬):节日效应主导,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预计在国庆假期前,活羊价格将触及 19 - 19.5 元 / 斤的高点,节后随着终端库存的消化,价格或小幅回落至 18.5 - 18.8 元 / 斤。建议养殖户把握节前出栏窗口,优先出售 90 斤以上的适重羊,避免集中压栏;屠宰企业可逢低储备优质羊源,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二)中期(10 月中下旬 - 11 月):供需错配延续,关注品种与区域机会
随着能繁母羊去化影响的持续,11 月羔羊供应缺口或扩大至 15%,良种羊价格有望突破 20 元 / 斤。在区域策略方面,北方产区可加强与南方销区的冷链直供合作(如内蒙古活羊通过电商直供广东,可实现 8% 的溢价);南方地区应聚焦黑山羊、波尔山羊等特色品种,开发羊肉预制菜、高端分割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长期:成本管控与品种改良成破局关键
面对饲料价格高位震荡的局面,建议养殖户推广青贮饲料(成本可降低 15%)、优化存栏结构(淘汰 450 日龄以上低产母羊),将育肥成本控制在 17 元 / 斤以内。在品种方面,应逐步提升西门塔尔、湖羊等高效品种占比,通过规模化养殖降低单位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结语
9 月活羊市场在 “消费提前启动 + 供应阶段性紧俏” 的双重作用下迎来回暖,价格呈现出 “北强南稳、良种溢价” 的显著特征。进入 10 月,市场博弈的核心将转向需求持续性与供应结构调整,短期波动不会改变中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从业者需密切跟踪屠宰场库存、饲料价格及替代品行情,通过品种优化和区域错配策略把握旺季机遇,在成本与价格的双重压力下实现稳健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