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5 元猪价困局:21 省价格下跌背后的产能波动与行业发展挑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8 18:21:38 关注:33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猪价大幅下跌:21 省价格跌破 5 元,养殖户面临严重亏损

 10 月 7 日,全国生猪均价降至 5.95 元 / 斤,达到年内次低水平。广西、云南、贵州等 21 个省份的猪价已跌破 5 元 / 斤,其中华南地区的广西猪价更是低至 5.3 - 5.5 元 / 斤,成为全国价格最低点。在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猪亏损达到 54 元;而外购仔猪育肥户的单头亏损则扩大至 128 元。同时,仔猪价格同比暴跌 26%,繁育环节全面陷入亏损状态。更为严峻的是,生猪出栏均重飙升至 128.55 公斤,创下五年来的新高。养殖户压栏惜售的行为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形成了 “越压越跌” 的恶性循环。
  二、产能过剩问题:集团抛售与能繁母猪高存栏的双重影响

 (一)集团猪场集中出栏引发价格暴跌
  中秋、国庆双节前后,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的日均出栏量较平时激增 20%-30%。9 月,全国生猪定点屠宰量达到 3350 万头,同比增长 29.6%,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据某养殖企业负责人透露,月底集中抛售主要是为了完成月度出栏计划,避免因压栏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然而,这种短期行为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引发散户跟风出栏,导致价格出现 “螺旋式” 下跌。
  (二)能繁母猪存栏量超出警戒线,未来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截至 8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达 4038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3500 万头)15.4%。按照 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28 头计算,未来 10 个月生猪供应量将超过 6800 万吨,而 2026 年预计需求仅为 5250 万吨,供需缺口接近全国 3 个月的消费量。卓创资讯指出,即便现在停止补栏,过剩产能也需要 12-18 个月才能完全消化。
  三、成本控制困境:龙头企业微利运营,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

 (一)头部企业通过极限降本维持保本运营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凭借规模化优势成功守住成本线。牧原生猪养殖成本降至 12.2 元 / 公斤,温氏综合成本控制在 12 - 12.2 元 / 公斤,在当前猪价下仅能维持微利状态。然而,行业平均成本仍高达 14 元 / 公斤,70% 的中小养殖户深陷深度亏损。河南一位拥有 500 头规模猪场的负责人表示,仔猪售价为 240 元 / 头,而饲料成本就高达 280 元,目前只能依靠借贷维持运营。
  (二)散户大量退出市场,行业加速洗牌
  山东、河南等地散户存栏量同比下降 35%,河北、四川等地出现 “清栏退养” 现象。有散户表示,去年的盈利已全部赔光,现在每养殖一天就多亏损 8 元,不如尽早转行。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散户退出率达到 18%,而龙头企业出栏量逆势增长 15%,行业规模化率突破 75%。
  四、期货市场预警:资本看淡市场前景,2026 年猪价或进一步下跌

 (一)生猪期货价格创三年新低,空头情绪主导市场

 大商所生猪主力合约 2511 已跌至 12295 元 / 吨,较 8 月高点下跌 18%。持仓数据显示,前 20 席位净空单增加 3200 手。光大期货指出,当前核心问题在于供给过剩压制价格,节前备货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建议投资者轻仓过节。这种悲观预期已传导至现货市场,屠企普遍压价收购,白条肉成交价较上周再次下降 0.5 元 / 斤。
  (二)2026 年猪价或跌破 5 元,去产能压力倒逼市场出清

 业内普遍认为,猪价需跌至 5 - 5.5 元 / 斤才能触发 “实质性去产能”。当前集团化猪场成本约为 6 元 / 斤,只有连续 3-5 个月处于深度亏损状态,才能迫使中小散户和低效产能退出市场。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若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900 万头以下,供需格局可能在 2026 年下半年有所改善。但若去产能不及预期,猪价可能下探至 4.5 元 / 斤,重演 2018 年非洲猪瘟前的极端行情。
  五、破局策略探讨:从短期应对到长期规划,行业如何度过周期困境

 (一)养殖户:以止损减亏为首要目标
  及时出栏:建议养殖户尽快出售 120 公斤以上的大猪,以避免日均 15 元的压栏亏损。
  优化结构:淘汰年产仔低于 20 头的低效母猪,补栏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
  降本增效:通过集中采购饲料、引入智能化设备等方式,将成本控制在 13 元 / 公斤以下。
  (二)行业层面:政策支持与市场化调整双管齐下

 农业农村部已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9 月累计收购 8.5 万吨,但效果有限。业内呼吁建立 “产能预警 + 动态补贴” 机制,对存栏 500 头以下的散户提供去产能补贴,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向食品加工领域转型,以消化过剩猪肉。
  (三)长期规划:重构供需平衡,降低 “猪周期” 影响

 数据显示,美国、欧盟通过 “规模化养殖 + 期货对冲” 等手段,将猪价波动幅度控制在 10% 以内。我国可借鉴相关经验,建立生猪产能大数据监测平台,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发展猪肉深加工产业,如预制菜、低温肉等,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对生猪价格的过度依赖。
  结语:猪价下跌背后的产业变革机遇
  2025 年的生猪市场寒冬,既是产能过剩的必然调整,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对于散户而言,盲目跟风扩产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意识将成为生存的关键。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成本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将决定其抗周期能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唯有打破 “价涨扩产、价跌杀跌” 的恶性循环,才能实现从 “量的扩张” 到 “质的提升” 的转变。在猪价跌至 5 元的当下,消费者是选择囤肉还是减少猪肉消费?养殖户是该果断止损还是坚守等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丹麦养猪业突发生物安全事件!3850 头猪疑染布鲁氏菌病,全球养殖业敲响警钟2025/10/8 18:24:21
5 元猪价困局:21 省价格下滑背后的产能调整与行业变革2025/10/8 18:10:49
反倾销“组合拳”出击:欧盟猪肉退场,国内猪业如何接住百亿市场机遇?2025/10/7 22:10:52
屏边县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通过省级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GMP)现场检查评审2025/10/7 21:52:08
能繁母猪存栏量有序调减:生猪产业破局“猪周期”的关键战2025/10/7 20:52:18
山东:供强需稳延续,猪价再创新低(9月22日-9月28日)2025/10/2 8:51:1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