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价触底反弹: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19 16:28:47 关注:43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行情回顾:持续深跌后迎来反弹曙光
  (一)官方数据:全产业链价格承压
  农业农村部针对全国 500 个县集贸市场的监测,是生猪市场行情的关键指标。在 10 月第 1 周(采集日为 10 月 9 日),数据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态势。全国生猪均价仅为 12.90 元 /kg,与前一周相比,周环比下跌 2.8%,而同比去年,跌幅更是高达 29.5%,30 个监测省份的价格均呈现下跌趋势。仔猪作为生猪养殖的重要基础,均价也降至 27.23 元 /kg,周环比下跌 3.6%,同比跌幅 26.6%。饲料成本方面,玉米均价 2.48 元 /kg,环比虽仅下跌 0.4%,但在整体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对生猪市场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豆粕均价 3.28 元 /kg,环比持平。整体饲料成本的稳中略降,虽使养殖成本压力稍有缓解,但也为猪价下行提供了一定空间,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从这些官方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生猪市场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持续性的价格深跌,养殖端的亏损面不断扩大,行业面临较大压力。
  (二)机构追踪:价格创多年低位
  卓创资讯凭借其专业的市场监测体系,揭示了更为严峻的价格走势。截至 10 月 13 日,2025 年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已大幅跌至 14.39 元 /kg,环比跌幅高达 14.41%,这样的跌幅在近年来较为罕见。10 月 13 日当天的最低价更是低至 10.72 元 /kg,一举刷新了多年来的价格低位,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中国养猪网 10 月 16 日的数据则显示出不同的市场动态,生猪(外三元)均价为 11.06 元 /kg,尽管环比依旧下跌 16.21%,同比下跌 38.52%,显示价格仍处于低位,但市场已显现出积极的反弹迹象。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 17 个省份猪价集体上涨,全国标猪均价报价 11.16 元 /kg,较昨日上涨 0.11 元 /kg。与此同时,国内生猪期货和现货价格同步反弹,这一信号表明市场情绪正在逐步修复,为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一定希望。
  (三)市场特征:冰火两重天的分化走势
  从地域角度分析,北方主产区由于前期养殖户压栏惜售,导致大量生猪集中出栏,造成市场供应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跌,一度跌破 11 元 /kg。而南方销区则呈现出不同景象,随着气温逐渐转凉,南方腌腊需求开始预热,居民对猪肉的采购意愿增强,广东、福建等地猪价率先止跌回升,南北价差逐渐扩大至 1.5 元 /kg,这种地域间的价格分化,充分体现了市场供需的博弈关系。
  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也反映出市场的微妙变化,开工率周降 2.82 个百分点至 35.14%,看似需求疲软,但低价猪肉却刺激了分割肉入库,部分企业为了抓住低价囤货的机会,局部地区屠宰量逆势微增。这一现象背后,是产区养殖户急于抛售手中生猪以回笼资金;而销区企业则看好后期腌腊市场,积极囤货,双方的博弈使得市场呈现出 “产区抛售、销区囤货” 的独特格局,也让生猪市场的走势变得更加复杂。
  二、深度剖析:三大维度解析价格波动
  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受到供应、需求、政策三大核心要素的综合影响。深入剖析这三大维度,是理解猪价大起大落内在逻辑的关键。
  (一)供应端:产能过剩是核心压制力
  在生猪市场的供需结构中,供应端是当前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从产能释放节奏来看,9 月堪称供应的高峰期。涌益监控数据显示,当月屠宰量飙升至 456.08 万头,环比增长 5.12%,12 家上市猪企 9 月合计出栏量更是高达 1377.49 万头,同比增幅 22.4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生猪供应的充裕程度。进入 10 月,作为传统的生猪出栏旺季,叠加前期部分养殖户因各种原因延迟出栏,使得本月生猪供应量同比增加约 15%,市场上生猪数量大幅增加,价格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供应的源头,其存栏量的变化对未来生猪出栏有着深远影响。自 2024 年 4 月触底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稳步修复,到 2025 年 4 月已回升至 4038 万头。这一数据意味着,在接下来的 6 - 10 个月里,仔猪供应将持续过剩,为后续生猪出栏奠定了高基数。以一头能繁母猪一年可提供约 20 头仔猪计算,仅这 4038 万头能繁母猪,就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市场输送数亿头仔猪,待其育肥出栏,生猪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养殖户的出栏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供应节奏。前期,部分养殖户受价格上涨预期影响,压栏惜售,将大猪留栏待涨;同时,二次育肥现象盛行,不少养殖户购入仔猪或标猪进行二次育肥,期望获取更高利润。但随着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这些压栏大猪与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使得生猪交易均重飙升至 124.67 公斤,同比增加 5.2%。这不仅增加了单头猪的出肉量,相当于额外释放了约 10% 的猪肉供给,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短期供应压力,使市场供需失衡更加严重。
  规模养殖场为了完成年度出栏目标,也在加速出栏进程。9 月,头部企业出栏完成率仅 95.33%,为了弥补进度,10 月计划出栏量环比再增 5.48%。以牧原股份为例,其作为行业龙头,9 月出栏量虽已可观,但为了实现全年目标,10 月加大出栏力度,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对市场价格产生了明显的冲击,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二)需求端:旺季不旺与边际改善并存
  需求端在生猪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表现直接影响着猪价走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需求端呈现出 “旺季不旺” 的疲软态势。夏季高温天气抑制了居民的食欲,家庭消费需求明显萎缩,对猪肉的采购热情锐减。餐饮行业也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堂食和外卖订单量减少,猪肉采购量同比下滑 12%。在国庆备货期间,本应是需求爆发的黄金时段,但今年备货量却同比减少 20%,白条肉批发市场走货量也下降了 18%,冻肉库存更是连续 3 周回升,达到 45 万吨。这些数据都清晰地表明,终端需求的低迷使生猪市场陷入了 “供给增、需求减” 的不利局面,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不过,随着 10 月的到来,需求端逐渐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北方地区气温转凉,居民的饮食结构开始调整,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家庭餐桌上,红烧肉、排骨等猪肉菜肴的出现频率增加,拉动了猪肉的家庭消费。而南方地区,腌腊需求进入筹备期,这一传统习俗是猪肉消费的重要支撑。据测算,腌腊季可拉动生猪需求增长 8% - 10%。每到这个时节,南方各地的居民纷纷开始腌制腊肉、腊肠,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增,市场上猪肉销量明显上升。学校开学、企业食堂采购也逐步恢复正常,预计短期需求环比将提升 15%。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作为猪肉的集中采购方,其采购量的增加,为猪价反弹提供了一定的动力,让市场看到了需求回暖的希望。
  (三)政策端:多维调控托底市场信心
  面对猪价的持续低迷,政策端迅速采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增强市场信心。冻猪肉收储成为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8 - 9 月,国家多次启动冻猪肉收储行动,10 月 10 日再次收储 1.5 万吨,累计收储量达 5 万吨。这一举措向市场传递出强烈的政策托底信号,不仅减少了市场上猪肉的流通量,缓解了供应过剩的局面,还稳定了养殖户的情绪,避免了因恐慌性抛售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同时,要求 25 家头部猪企在 2026 年 1 月底前合计调减 100 万头能繁母猪,从源头遏制产能的无序扩张,为市场供需平衡奠定了基础。
  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 “降体重、去产能” 政策,鼓励养殖户提前出栏超重生猪,控制育肥成本。数据显示,9 月生猪出栏均重环比下降 1.2%,养殖成本同步回落 0.3 元 /kg。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市场上大体重生猪的供应,降低了猪肉的阶段性供给压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缓解了因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压力,增强了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后市展望:反弹持续性取决于三大变量
  (一)短期:供需博弈下的震荡修复(1-2 周)

  在接下来的 1 - 2 周内,生猪市场将继续处于供需博弈的状态,猪价大概率在 11 - 11.5 元 /kg 的区间内震荡。北方产区作为生猪供应的主要区域,规模场的出栏节奏将成为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若规模场为了回笼资金、完成既定销售目标,加快出栏速度,大量生猪涌入市场,那么短期内市场供应将进一步过剩,价格回调压力增大,或有 0.3 - 0.5 元 /kg 的下行空间。而南方销区则因腌腊备货的启动,市场需求逐步攀升,为猪价提供了一定支撑。广东等地的猪肉批发市场,腌腊用肉的订单量较上周增长了 20%,使得当地猪价相对稳定,甚至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屠宰企业在市场博弈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猪价的波动,他们往往会采取逢低增加分割入库的策略。当猪价下跌至一定程度时,屠宰企业会抓住低价囤货的机会,大量收购生猪进行分割加工,将部分猪肉转化为冻肉储存起来。这一行为不仅可以在未来猪肉价格上涨时获取利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但这也会导致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日内波动加剧,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市场情绪来看,养殖户在经历了前期的价格深跌后,对价格上涨充满期待,惜售情绪有所增强。他们期望猪价能进一步上涨,以减少亏损,因此部分养殖户会选择压栏惜售,等待更好的出栏时机。然而,这种惜售情绪也可能因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迅速转变。一旦市场传出不利消息,或者猪价上涨乏力,养殖户的恐慌心理可能会被再次点燃,导致惜售情绪瓦解,转而加速出栏,使市场供应瞬间增加,猪价再次面临下行压力。
  (二)中期:产能去化决定反转高度(1-3 个月)

  展望未来 1 - 3 个月,猪价走势的核心因素在于产能去化的进度。若能繁母猪去化顺利,月均去化幅度达到 1.5% - 2%,这意味着母猪存栏量将逐步减少,仔猪的供应量也会随之下降。按照生猪的生长周期,12 月存栏量有望降至 4000 万头以下,届时生猪供应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叠加冬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大幅增加,无论是家庭日常消费,还是餐饮行业的采购,都将迎来高峰。在这种供需关系改善的情况下,猪价有望回升至 13 - 14 元 /kg,养殖端的亏损局面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反之,若产能去化不及预期,12 月出栏量同比增长 10% 以上,市场上生猪供应依旧充裕,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即便进入冬季消费旺季,庞大的供应量也可能使需求难以消化,猪价或将二次探底至 10 - 10.5 元 /kg。这不仅会让养殖户的亏损进一步扩大,还可能导致部分中小养殖户因无法承受亏损而退出市场,整个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旺季不旺” 的局面可能再次出现。
  (三)长期:周期底部特征与行业洗牌
  当前猪价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1.2 元 /kg,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已进入深度亏损区间。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洗牌不可避免。预计未来 6 个月,中小散户由于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将成为退出市场的主要力量,退出比例可达 15% - 20%。而规模场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达到 70%。规模场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强的优势,能够通过优化养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在价格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进入 2026 年二季度后,随着能繁母猪产能的有效去化,生猪市场将逐渐进入新一轮周期筑底阶段。在这个阶段,猪价虽不会立即大幅上涨,但底部区间将逐渐明朗,预计将维持 6 - 8 个月。在筑底过程中,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步调整至平衡状态,产能也将回归合理区间。当市场供需达到新的平衡,猪价将再次迎来上涨周期,开启新一轮的猪周期循环。
  四、结语:理性看待反弹,修炼内功应对周期
  此轮猪价反弹,更像是超跌后的市场情绪修复,而非趋势的真正反转。对于养殖户而言,当下需密切关注三方面关键信号。规模场的出栏节奏至关重要,若 10 月下旬出栏量环比下降 5% 以上,这将是供应压力缓解的重要信号,预示着市场供需关系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调整。冻肉库存的变化也是观察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当冻肉库存连续 2 周下降,意味着市场对猪肉的实际需求正在回暖,消费端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能繁母猪去化数据则关乎行业的中长期走势,若月均去化幅度超过 1.5%,将有效减少未来生猪的供应量,增强市场对中期猪价上涨的预期。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养殖户应保持理性,合理安排出栏计划,避免盲目压栏。盲目压栏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还可能因市场价格波动而遭受更大损失。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把控养殖环境,降低疫病风险,这是保障养殖收益的基础。成本管控也是关键,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降低单位养殖成本,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应对长期微利时代的挑战。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在猪周期的起伏中保持稳定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0月21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10/21 14:29:36
2025年10月21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10/21 14:29:18
统计局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生猪市场面临严峻挑战2025/10/21 11:48:03
猪价跌破成本线,生猪养殖全面亏损,抄底资金悄然布局2025/10/21 11:40:55
2025年10月20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10/21 10:40:25
2025年10月20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10/21 10:40:0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