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均价环比微降,淡季特征显著加剧市场观望
(一)全国鸡蛋价格延续弱势,创近半年低位
2025 年 10 月 22 日,全国鸡蛋市场形势较为严峻。全国鸡蛋均价报 2.75 元 / 斤,较前一日环比下跌 0.9%。自 9 月中旬价格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达 18%,处于 2025 年春节之后的最低价位。北方主产区价格普遍下降,山东济南、德州等地鸡蛋价格跌破 2.7 元 / 斤;聊城、菏泽部分县区白蛋价格低至 2.4 - 2.5 元 / 斤。河北石家庄、唐山主流价格在 2.69 - 2.76 元 / 斤区间,较上周每斤下降 0.1 - 0.15 元。南方销区价格相对稳定,广东佛山、福建福州价格维持在 3.1 - 3.2 元 / 斤;上海、浙江局部市场因优质蛋需求支撑,价格稳定在 3.0 - 3.09 元 / 斤。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低 15% - 20%。
(二)区域分化凸显供需结构矛盾
华北、东北产区面临集中出栏压力。以山东为例,日均出货量较上周增加 12%,市场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下行。河北淘汰鸡日龄在 450 天以下占比 40%,小码蛋数量增多,其成交价普遍比大码蛋低 0.2 - 0.3 元 / 斤。南方销区中,广东市场走货量环比增长 5%,但终端零售渠道反馈不佳,农贸市场日均销量较节前下降 18%。这表明消费端对价格敏感度降低,降价难以刺激需求回升,市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二、三大核心因素深度压制蛋价上行空间
(一)供应端:存栏高位叠加淘汰延迟,过剩压力未解
供应端形势严峻。目前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 14.2 亿只,超出正常周期 15%。其中 400 日龄以下中青年鸡占比 65%,处于产蛋高峰期,产能释放强劲。河北、山东等主要产区,养殖户对后市仍存侥幸心理,500 日龄以上老鸡淘汰率仅 12%,较往年同期低 8 个百分点,致使市场鸡蛋供应持续增加,每周供应过剩量达 1.2 万吨。期货市场数据显示,鸡蛋主力合约持仓量增加 5%,空头势力强大,显示短期内供应过剩局面难以扭转。
(二)需求端:节后消费断崖式回落,替代效应加剧分流
需求端同样面临困境。国庆双节过后,消费出现断崖式下滑。食品加工企业订单减少 40%,商超礼盒采购归零,团餐渠道需求萎缩 35%,仅家庭刚需维持市场,但难以支撑整体需求。同时,白羽肉鸡价格优势凸显,均价降至 7.2 元 / 斤,餐饮终端为降低成本纷纷切换食材,连锁快餐鸡蛋用量减少 20%。南方地区受台风 “莲花” 残余影响,物流运输受阻,终端补货周期从 3 - 5 天延长至 7 - 10 天,抑制了现货成交。
(三)成本端:饲料降价难挽养殖亏损,现金流承压加剧
成本端虽有变化,但未能改善养殖亏损局面。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较三季度高点回落 10% - 15%,蛋鸡养殖成本降至 2.85 - 3.0 元 / 斤。然而,当前鸡蛋现货均价仍低于成本线 0.1 - 0.25 元 / 斤,中小散户每只蛋鸡每天亏损 0.05 - 0.1 元。山东、河南部分规模场前期扩张激进,育雏鸡存栏超负荷,饲料款账期延长至 45 天,甚至采用 “以蛋抵料” 方式维持运营,市场陷入 “越亏越产、越产越亏” 的恶性循环。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期需看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2 周):供需博弈下或现阶段性企稳
未来一周,随着北方集中出栏潮接近尾声,南方销区节前小幅备货,蛋价有望止跌反弹,主产区均价可能回升至 2.8 - 2.85 元 / 斤。但需关注两大风险因素:一是屠宰企业冻品库存高企(当前库容率 78%),压价收购意愿强烈;二是天气转凉后,蛋鸡产蛋率提升 2% - 3%,潜在供应增量可能抵消备货带来的利好影响。
(二)中期(11 月 - 12 月):产能去化进度决定反弹高度
若 11 月初蛋价仍低于 3 元 / 斤,450 日龄以上老鸡淘汰率有望提升至 25%,月均存栏量可能下降 3% - 5%,支撑价格回归成本线(3.0 - 3.1 元 / 斤)。长期来看,活禽市场集中屠宰政策推进(2025 年底覆盖 60% 产区),将促使养殖端向 “标准化规模 + 品牌蛋” 转型,优质蛋溢价空间可能扩大至 0.5 - 0.8 元 / 斤。
(三)养殖端实操建议
老鸡管理:500 日龄以上鸡群遇价格上涨时应及时出栏,避免月底集中抛售。可与加工厂签订 “保底 + 浮动” 收购协议,锁定 2.85 元 / 斤以上的保本价格。
成本管控:推广 “小麦 + 麸皮” 替代配方(替代比例 30%),单只鸡日均饲料成本可降低 0.08 元。同时,积极申请地方政府养殖补贴(部分产区每只蛋鸡补贴 0.3 元)。
结构优化:加强 400 日龄以下鸡群的疫病防控,将产蛋率提升至 92% 以上,通过 “以量补价” 减少亏损。同时,布局 10% 的土鸡蛋、富硒蛋等特色产能,对接高端商超。
结语
当前鸡蛋市场处于 “产能去化阵痛期”,短期价格低迷是供需错配的必然调整。养殖户应摒弃 “赌行情” 心态,依据存栏日龄、成本核算和区域流通特性,制定 “分批淘汰 + 精准补栏” 策略。随着 11 月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叠加饲料原料价格筑底,市场有望从 “量价齐跌” 转向 “量稳价升”。建议密切关注产区淘汰进度及销区库存变化,把握市场波动中的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