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周行情综述:白羽稳中小涨,817 小白鸡承压下行
(一)白羽肉鸡:供需错配催生 “暗涨” 行情
本周(10.17-10.23,下同)白羽肉鸡市场态势复杂,呈现出 “苗稳、毛鸡涨、产品分化” 的特征。鸡苗周均价为 3.41 元 / 羽,与上周持平。孵化场出苗量虽持续增加,但总量仍处于低位,而养殖户积极补栏年前倒数第二批毛鸡,使得苗市需求强劲,支撑鸡苗价格稳定。
毛鸡周均价达 3.36 元 / 斤,环比微涨 0.30%。在山东等主产区,社会鸡源偏紧,企业收购时暗加 1 毛 / 斤,反映实际供应紧张;合同鸡供应相对充足,价格趋稳运行。
分割产品市场表现分化。板冻大胸价格稳定在 7.12 元 / 公斤;大规格琵琶腿微跌 0.58% 至 8.62 元 / 公斤,终端消费疲软限制涨幅。产品产量有限,但厂家库存整体处于中高位。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拿货积极性稍有提升,部分产品价格低位上行,但终端消化仍显疲软,价格涨幅空间受限。
(二)817 小白鸡:量增价跌,陷入 “供需双弱” 困境
817 小白鸡市场本周鸡苗均价 0.58 元 / 羽,环比上涨 3.57%,但交投清淡。养殖端因毛鸡价格走弱,补栏谨慎。市场鸡苗供应量有稳有增,但需求不足,难以推动价格上升。
毛鸡均价 3.26 元 / 斤,环比大跌 5.78%,部分市场更是跌至 3.00 元 / 斤。产品走货不畅,替代品(如白羽肉鸡)价格低位分流需求,叠加毛鸡供应稳定,市场缺乏上行驱动。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主流市场内毛鸡供应节奏稳定,市场走货存在压力。
二、核心品种深度分析:供需两端如何主导价格?
(一)白羽肉鸡:供应偏紧支撑短期行情,补栏节奏成关键
1. 鸡苗:需求阶段性回暖,排苗计划顺畅
供应端,周内孵化场出苗量环比逐渐增加,但种蛋供应限制出苗量大幅增长,总量仍低于旺季水平。头部企业排苗计划已安排至 11 月初,中小散户部分区域养殖扭亏为盈,补栏积极性提升。
需求端,养殖户瞄准年前第二批毛鸡出栏周期(约 45 天),补栏需求集中释放,推动苗价稳后微涨。北方主产区(辽宁、山东)苗价稳定在 3.3 - 3.6 元 / 羽。
2. 毛鸡:合同鸡稳价、社会鸡暗涨,区域分化显著
合同鸡市场,大型养殖集团供应稳定,企业收购价 3.2 - 3.4 元 / 斤,环比持平。适合工业化屠宰的中小规格鸡(3.5 - 4.0 斤)需求旺盛。
社会鸡市场,山东、河南等地散户出栏量减少,企业为抢收加价 1 - 2 毛 / 斤,实际成交价 3.4 - 3.6 元 / 斤,反映市场对大规格鸡(4.5 斤以上)的阶段性缺口,区域分化明显。
3. 分割产品:低位拿货积极性提升,终端消化仍疲弱
琵琶腿、翅根等单品价格环比下跌 1% - 2%,处于低位,贸易商逢低补货,部分厂家库存下降 5% - 8%。
鸡胸肉受生猪低价替代影响,终端食堂、快餐采购量减少。大规格腿类因出栏体重偏大(均重 4.8 斤),加工企业压价情绪浓厚。
(二)817 小白鸡:产能过剩叠加需求淡季,价格难破低位
1. 鸡苗:供应增加但需求低迷,苗价 “虚涨实弱”
本周内苗市先稳后落,虽均价微涨,但实际成交以低价促销为主,山东、河南等地散户苗价低至 0.4 - 0.5 元 / 羽。核心矛盾在于毛鸡养殖亏损(每只亏 0.5 - 1 元),抑制补栏热情,孵化场因种蛋成本支撑不愿大幅降价,陷入 “有价无市” 僵局。
2. 毛鸡:替代品挤压下的被动回调
均价跌破 3.3 元 / 斤,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稳中有降(全国均价 14 - 15 元 / 公斤),家庭消费更倾向猪肉,叠加白羽肉鸡低价分流,817 小白鸡在终端市场(如农贸市场、小型加工企业)的议价能力弱化。
区域差异明显,皖北、苏北等地因前期压栏集中出栏,价格跌至 3.0 - 3.2 元 / 斤;河北、河南等地因供应稍紧,价格 3.3 - 3.5 元 / 斤,仍低于成本线(约 3.5 元 / 斤)。
三、饲料原料:豆粕玉米双跌,养殖成本短期缓解
(一)豆粕:供需宽松带动价格回落
在肉鸡养殖成本构成中,豆粕至关重要。本周豆粕市场供需宽松,周均价 2951 元 / 吨,环比下跌 0.94%。供应端,国内油厂豆粕库存攀升至 60 万吨以上,美豆进口到港增加,供应压力增大;下游饲料厂补库基本结束,需求走弱。短期内,这种供强需弱的趋势难改。
(二)玉米:新季上市提速,产区价格分化
玉米作为肉鸡饲料的核心原料,本周全国玉米周度均价 2154.32 元 / 吨,与上周相比下跌 7.58 元 / 吨,跌幅 0.35%。新季玉米上市继续推进,但增速放缓。产区价格分化,东北产区地趴粮上量有限,机收粮供应高峰已过,供应增量有限,下游需求略有支撑,价格稳中小幅上涨 10 - 30 元 / 吨;华北产区因天气好转,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下降,供应略收紧,部分市场价格上涨,但沿海港口价格却跌 20 - 30 元 / 吨,呈现 “产区强、销区弱” 格局。新疆地区受成本支撑价格暂稳。
四、下周行情预测:白羽看供应、817 看需求,分化行情延续
(一)白羽肉鸡:供应偏紧支撑价格,苗价或先涨后稳
鸡苗:下周初,毛鸡价格上涨预期将激发养殖户补栏年前第二批毛鸡的积极性,苗市需求旺盛。市场苗量仍不多,孵化场排苗顺畅,预计苗价或微涨至 3.5 - 3.6 元 / 羽。但 11 月 5 日后,随着年前倒数第二批补栏结束,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减退,加之鸡苗供应量继续增多,孵化场排苗速度或放缓,苗价或随供应增加缓慢回落。
毛鸡:社会鸡源偏紧局面持续,企业收购加价力度不减,预计均价 3.4 - 3.5 元 / 斤,山东、广东等主销区或突破 3.6 元 / 斤。合同鸡供应稳定,价格 3.2 - 3.4 元 / 斤,保持平稳。
产品:短期内,毛鸡价格走高将促使经销商补货积极性略有提升,市场存在利好支撑,预计下周产品价格微涨 1% - 2%。但产品终端消化不佳,当前出栏肉鸡体重偏大,大规格腿类及鸡胸需求疲软,利空依旧,琵琶腿、鸡翅等单品涨幅有限,鸡胸肉仍承压。
(二)817 小白鸡:低位震荡,静待需求边际改善
鸡苗:近期养殖端补栏积极性不足,需求面对市场利空影响下苗价或延续低位运行态势,预计下周苗价低位持稳 0.5 - 0.6 元 / 羽。若毛鸡价格反弹(预计 3.3 - 3.5 元 / 斤),或带动苗价缓涨。
毛鸡:近期毛鸡价格持续下探至低位,短期屠宰企业收购热情或稍有提升,鸡价或低位走强,但市场毛鸡鸡源稳定,替代品仍在低位,小白鸡价格明显上行难度较大,预计下周市场低位趋强,毛鸡均价或环比微涨至 3.3 - 3.4 元 / 斤。11 月上半月毛鸡出栏节奏变化不大,终端需求或稍有恢复,企业收购需求稳定,届时毛鸡价格或低位缓涨,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终端需求(如学校、工厂团餐恢复)。
(三)饲料原料:成本支撑减弱,利好养殖利润修复
豆粕、玉米价格延续弱势,预计养殖成本周环比下降 1% - 2%,这对养殖户有利。白羽肉鸡养殖利润或转正(每只盈利 0.5 - 1 元),817 小白鸡亏损幅度收窄。但需警惕饲料原料价格反弹风险(如南美天气影响大豆产量)。
五、产业建议:差异化应对市场波动
(一)白羽肉鸡养殖户:抓住年前补栏窗口,锁定利润
年前倒数第二批毛鸡补栏是重要机遇,养殖户应积极补栏,重点关注大规格鸡苗(4.5 斤以上出栏),因其在市场上需求缺口较大,有望获取更高收益。同时,积极对接屠宰企业合同订单,锁定价格和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养殖利润稳定。
(二)817 小白鸡从业者:控制规模,拓展渠道
鉴于当前 817 小白鸡市场供大于求,从业者应控制补栏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优化出栏体重(3.0 - 3.5 斤),提高产品品质,以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本地加工企业渠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减少对传统农贸市场的依赖,降低市场波动对销售的影响,通过与加工企业合作实现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收益。
(三)饲料企业:把握低价期,创新配方
豆粕、玉米价格处于低位,饲料企业应抓住时机增加库存,为后期生产做准备,降低成本。推出低蛋白配方饲料,利用氨基酸平衡技术,在保证肉鸡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豆粕使用量,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养殖户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本周肉鸡市场的 “一强一弱”,本质是供需结构差异的体现 —— 白羽肉鸡因供应偏紧维持韧性,817 小白鸡受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双重压制。随着 11 月消费淡季深化,市场将更依赖供应端调节(如白羽鸡补栏节奏、817 产能去化),建议从业者密切关注替代品价格、气温变化(影响终端消费)及政策引导(如生猪产能调控对鸡肉市场的间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