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生猪价格跌至四年新低,交易均重却逆势走高?量价背离背后的市场逻辑解析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29 9:12:32 关注:29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市场异象:价格探底与体重攀升的背离式震荡

  (一)价格深蹲:行业陷入全面亏损泥潭
  2025 年生猪市场呈现出极为严峻的态势。进入 10 月,全国生猪价格急剧下跌,外三元均价跌破 12 元 / 公斤,创下 2021 年以来四年间的价格新低。猪粮比降至 4.87:1 ,且连续 12 周低于 5:1 的一级预警线。这表明,每出栏一头猪,养殖户面临 70-90 元的亏损,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规模养殖场与散户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策略。规模养殖场出于资金回笼与损失控制的考虑,加快出栏节奏,大量生猪涌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散户则秉持惜售心理,期望价格触底反弹后获得更高收益。
  区域间生猪价格差异显著。华南地区价格较低,广西生猪价格每斤在 4.8-5.1 元区间,养殖户利润微薄。华东地区相对较好,以上海为例,价格维持在 6.2 元 / 斤左右,但地区间价差仅 0.3-0.4 元 / 斤,区域套利空间大幅压缩,市场交易面临较大压力,从业者经营难度增加。
  (二)体重逆袭:交易均重突破阶段性高点
  在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生猪交易均重却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截至 10 月 23 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重达到 124.75 公斤。尽管环比仅微增 0.06%,同比下滑 0.48%,但仍突破阶段性高点。
  从生猪存栏体重结构来看,截至 2025 年 9 月末,140 公斤以上大猪存栏占比仅 1.04%,为近年同期最低水平;而 90-140 公斤标猪存栏占比高达 37.34%,且环比持续上升。这种 “标猪过剩、大猪稀缺” 的结构矛盾,促使养殖端采取压栏增重策略。养殖户预期大猪价格优势明显,通过延长养殖周期增加体重,以获取更高收益,推动交易均重突破年内高位。
  二、驱动逻辑:肥标价差与二次育肥的双重变奏

  (一)肥标价差走扩:供需失衡催生溢价空间
  肥标价差在生猪市场中具有关键影响。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全国肥标价差迅速扩大,截至 10 月 27 日达到 0.70 元 / 公斤,较 9 月末环比增幅超过 80%。这一变化是供需两端复杂博弈的结果。
  供给端方面,前期政策引导与盈利压力促使养殖端降低出栏体重,同时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5 个月下降,9 月末降至 4042 万头,环比减少 0.4%。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直接导致后期大猪产能减少,供应稀缺。
  需求端随着气温下降,消费者对肥猪需求显著增加。屠宰场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大猪采购量,使得肥猪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抗跌性增强。供需失衡导致肥猪溢价空间扩大至历史高位,肥标价差进一步拉大。
  (二)二次育肥回温:短期博弈加剧体重分化
  10 月中旬生猪价格触底后,二次育肥热度迅速回升。育肥户基于对四季度大猪溢价的预期,积极截留标猪资源,延长养殖周期。监测样本企业数据显示,二次育肥出栏占比大幅增至 20.09%,东北、山东等地补栏情绪高涨,部分区域标猪截留比例达 15%-20%。
  二次育肥的短期投机行为加剧了市场流通猪源的体重分化。标猪供应因大量截留而减少,大猪因压栏惜售更为稀缺,价格持续上涨。市场陷入 “越缺越囤、越囤越缺” 的恶性循环,交易均重被动抬升,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三、周期展望:短期支撑与长期压力的时空错位

  (一)短期(10-11 月中旬):惯性增重下的均重韧性

  10-11 月中旬,生猪交易均重增长具有一定支撑因素。尽管当前肥标价差扩大幅度受限,但 0.7 元 / 公斤的溢价仍高于养殖端增重成本(每增重 10 公斤成本约 60 元),激励养殖户继续压栏增重。
  散户惜售心态强烈,对大猪价格优势预期较高。10 月中旬以来补栏的二次育肥猪源尚未形成出栏压力,且标猪供应充沛与大猪稀缺的结构矛盾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综合上述因素,预计 11 月交易均重将继续增加,有望达到 125 - 126 公斤,在价格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形成阶段性平衡。
  (二)中长期(11 月下旬 - 12 月):集中出栏引爆均重拐点

  11 月下旬至 12 月,市场形势将发生显著变化。随着腌腊旺季来临,10 月中旬补栏的二次育肥猪源集中出栏,养殖集团为完成年底出栏任务加速出栏,二次育肥户为规避风险也加速离场。三方力量共同作用下,肥标价差迅速收窄,可能降至 0.3 元 / 公斤以下。
  高位累积的均重将对生猪价格形成直接压力。每 1% 的均重下降对应约 20 万吨猪肉供应增加,若交易均重回落至 120 公斤,将新增 80 万吨供给,市场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庞大的供应量将对猪价形成巨大压制,预计猪价将跌至 11 - 11.5 元 / 公斤区间,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四、产业警示:警惕 “体重过山车” 背后的风险传导

  (一)养殖端:压栏赌博与成本陷阱
  养殖端在市场波动中面临较大风险。散户处于 “标猪贱卖、大猪惜售” 的两难境地,部分地区二次育肥补栏成本已升至 14 元 / 公斤,一旦后期肥标价差收窄,每头猪可能亏损 100 - 200 元,对散户经营造成严重冲击。
  规模场为应对市场压力加速出栏,但目前 120 公斤以下标猪占比超过 60%,北方屠宰场冻品库存消化率不足 60%。在这种情况下低价抛售生猪将进一步扩大行业亏损面,养殖端整体面临较大成本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
  (二)消费端:旺季不旺与替代效应
  消费端同样面临挑战。尽管气温下降,但腌腊季猪肉消费同比减少 10% - 15%,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同时,牛羊肉、禽肉等替代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化,对猪肉依赖度降低。
  终端市场接受度成为决定大猪溢价能否持续的关键因素。若 11 月下旬消费情况仍不理想,高均重猪源的集中出栏将引发 “量价双杀”,导致养殖端被动去产能,市场供应不稳定,整个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
  结语:在失衡中寻找周期平衡点
  2025 年第四季度生猪市场形势复杂,“体重” 成为市场博弈的关键因素。标猪与大猪的分化、压栏与出栏的决策、短期投机与长期周期的矛盾相互交织,构成复杂的市场格局。
  对于养殖端而言,“为增重而压栏” 策略蕴含较高成本风险,决策需谨慎。投资者应密切关注 “均重拐点”,其变化可能带来价格波动与投资机会或风险。
  交易均重作为市场矛盾的核心指标,不仅反映短期供需错配,也体现了产业在深度调整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面对 “量价背离” 的市场状况,各方需保持理性,准确把握体重波动规律与市场周期节奏,以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量增价跌困局:9月生猪养殖数据透视行业冷暖2025/10/29 22:20:24
青岛西海岸新区当前生猪价格分析及生产建议2025/10/29 18:08:11
2025年10月29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10/29 15:38:45
2025年10月29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10/29 15:38:27
腌腊季猪肉价格 “深蹲起跳”:消费回暖能否撑起反弹空间?2025/10/29 9:23:07
生猪市场深蹲筑底:价格低迷背后的产业重构与周期新章2025/10/29 9:20:4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