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最新羊肉价格动态:全国均价微降,区域差异显著
(一)全国批发市场均价环比下降 0.8%
截至 2025 年 11 月 5 日 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平均价格为 62.72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下降 0.8%,延续近期温和调整态势。数据表明,此为羊肉价格连续第三日小幅回落,较 10 月下旬高点累计降幅达 3.2%,但仍高于去年同期 5.6%,体现出市场供需格局维持紧平衡状态。
(二)区域价格分化加剧,南北价差持续收窄
北方主产区,如内蒙古、新疆等地批发价集中于 58-72 元 / 公斤,受本地供应充足以及消费淡季影响,环比下降 1%-2%;南方销区,如广东、福建等地价格在 52-64 元 / 公斤,因冷链运输成本支撑,降幅仅 0.5%-1%。需重点关注的是,北京新发地市场大宗价降至 51 元 / 公斤,创下近三个月新低,而上海农产品中心市场维持在 64 元 / 公斤,区域价差较上月缩小 8 个百分点。
二、三大因素驱动此轮价格调整
(一)阶段性供需关系边际改善
随着北方牧区集中出栏期来临,11 月上旬羊肉到货量环比增加 7%,加之进口羊肉到港量提升 12%(主要来源为新西兰、澳大利亚),短期供应压力有所缓解。需求端受气温回升影响,终端市场走货速度放缓,餐饮企业备货周期延长,批发市场日均成交量下降 4%,在供需博弈的情况下,价格出现理性回调。
(二)肉类替代效应与消费结构调整
同期猪肉价格环比上涨 0.9%(均价 18.19 元 / 公斤),牛肉价格下降 0.5%(66.38 元 / 公斤),形成价格跷跷板效应。在性价比驱动下,消费者部分转向猪肉消费,羊肉在家庭餐桌的选购频次略有下降。数据显示,农贸市场羊肉摊位客流量环比减少 6%,而猪肉摊位客流增加 3%,反映出替代性消费对羊肉短期需求形成抑制作用。
(三)季节性消费淡季与市场预期分化
传统羊肉消费旺季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元旦、春节前),当前处于旺季启动前的过渡期,终端商家普遍采取 “低库存 + 快周转” 策略,以规避囤货风险。同时,养殖端对冬季消费回升仍持有预期,中小散户出栏节奏保持稳定,未出现集中抛售现象,市场整体呈现温和调整态势,未出现剧烈波动。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旺季行情值得期待
(一)供应端:产能释放进入后半程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能繁母羊存栏量连续 18 个月同比下降,2025 年三季度末存栏量较峰值减少 9.2%,预示着中长期羊肉供应偏紧格局并未改变。当前出栏的肉羊主要来自春季补栏的羔羊,随着冬季养殖成本(饲料、保暖费用)上升,12 月后供应增量或将收窄,从而形成价格支撑。
(二)需求端:旺季利好逐步兑现
随着寒潮天气南下,羊肉火锅、炖汤等消费场景将迅速升温,预计 12 月羊肉终端消费量环比增长 15%-20%。叠加元旦、春节等节日备货周期启动,餐饮企业及加工企业将进入集中采购期,需求端的季节性提振效应有望推动价格止跌回升。机构预测,12 月羊肉批发价或反弹至 65-68 元 / 公斤区间。
(三)行业建议:合理安排购销节奏
养殖端可趁价格回调期优化存栏结构,淘汰低效母羊,做好冬季育肥管理工作;经销商宜采取 “逢低补库、分散采购” 策略,避免追高风险;消费者可抓住当前价格窗口期储备冷冻羊肉,此时性价比相对较高。从长期视角来看,羊肉市场在健康消费升级趋势下,仍具备稳健的增长潜力,短期波动不会改变其中长期向好格局。(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办公室、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