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存栏拐点初现:供给过剩格局未改,去产能任重道远
(一)10 月存栏量年内首次转降,高基数下过剩压力仍存
2025 年 10 月,蛋鸡养殖行业呈现出关键转折,存栏数据发生重要变化。根据卓创资讯数据,10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为 13.59 亿羽,环比小幅下降 0.66%,系 2025 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这意味着存栏拐点已然显现,为产能调整带来积极信号。然而,同比增幅仍达 5.59%,当前存栏量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7100 万羽,这清晰表明供给总量仍处于历史高位,过剩压力显著。
从供给结构的深层次分析,三季度养殖端补栏心态趋缓。6 - 7 月鸡苗补栏量环比下降 9.4%,这直接对应到四季度新开产蛋鸡量减少,预示着未来新增产能步伐放缓。而在淘汰端,9 - 10 月出现阶段性淘鸡加速现象。尤其是国庆假期后,蛋价下跌引发养殖利润迅速转负,养殖户对后市预期悲观,进而集中淘汰老鸡。10 月淘鸡出栏量环比激增 13%,淘汰老鸡超 8900 万只,短期内通过淘汰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压力,但前期积累的过剩产能基数过大,要彻底改变过剩格局,仍需付出长期努力。
(二)产蛋率季节性回升,实际供应压力未明显缓解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蛋鸡产蛋率从夏季的 85% 回升至 90% 以上,单只蛋鸡日均产蛋量增加。然而,结合现存栏量仍处高位的现状,10 月鸡蛋总产量环比仅微降 0.3%,几乎可忽略不计,这表明实际供应压力并未因存栏量的微降而明显缓解。
卓创数据显示,主产区鸡蛋月均价 2.95 元 / 斤,环比下跌 15.47%,同比跌幅更是高达 35.16%。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下跌,直观反映出终端消费疲软,市场上鸡蛋供过于求,供需失衡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二、淘鸡进度分歧加剧:量价背离下的市场多空博弈
(一)淘鸡数据 “量增价跌”,超淘信号与节奏分歧并存
2025 年 10 月淘鸡市场数据呈现复杂态势,引发市场多空双方激烈博弈。从淘汰日龄来看,10 月平均淘汰日龄为 493 天,较月初提前 7 天 ,但与历史上超淘时期日龄低于 480 天相比,当前淘汰节奏相对平稳。这表明老鸡集中出栏更多是短期受蛋价下跌、利润转负影响下的被动去产能行为,并非长期趋势性的超淘。例如,在 2017 年和 2020 年超淘阶段,淘汰日龄曾迅速降至 470 天左右,而此次并未出现类似断崖式下降。
出栏量方面,近两周淘鸡出栏量同比增幅近 20%,乍看超淘迹象明显。但深入分析,随着蛋价在 10 月中旬后逐渐反弹,养殖端惜淘情绪迅速升温。10 月下旬出栏量环比下降 8%,显示出这种出栏量增加的持续性存疑,难以支撑市场进入实质性超淘阶段的判断。
淘鸡价格更是矛盾焦点,10 月淘鸡价格同比下跌 22%,超跌特征显著,反映出市场对老鸡需求疲弱。然而,价格暴跌与出栏量短时激增形成鲜明矛盾。正常情况下,若进入超淘阶段,持续高出栏量应伴随价格逐步下跌,而非短期内价格暴跌后又因惜淘情绪导致出栏量下降,这使得市场难以判断是否真正进入实质性超淘阶段。
(二)产能去化分歧导致盘面定价混乱
多空双方围绕 “是否超淘” 展开激烈博弈,致使盘面定价陷入混乱。多头从存栏数据、淘鸡日龄及市场预期角度出发,认为存栏拐点已现,淘鸡日龄持续下降,远月供需预期改善。当前盘面估值处于相对偏低位置,具备较大修复空间,只要现货价格未跌,养殖端高淘鸡进度持续,盘面就有进一步向上修复动力。
空头则更为谨慎,指出当前存栏仍高于正常年份 5%,尽管有淘鸡量增加,但淘汰鸡价格低迷,表明下游承接力不足。即便存在淘鸡行为,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度产能去化,不足以支撑价格反转。空头担忧盘面过度透支超淘预期,一旦后续淘鸡进度放缓或停止,价格将面临大幅回调风险 。这种多空分歧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投资者在交易时犹豫不决,盘面波动加剧 。
三、盘面逻辑转向预期驱动:从基本面博弈到情绪主导
(一)超跌反弹背后的两大核心逻辑
2025 年 10 月,鸡蛋期货盘面波动剧烈,上演超跌反弹行情。月初,鸡蛋指数大幅下跌至 3000 点的历史低位,相较 2024 年同期跌幅高达 25% ,期货价格贴水现货 150 点,空头情绪占据主导,市场弥漫悲观氛围。然而,随后市场出现转机。敏锐的市场资金捕捉到存栏拐点这一关键信号,迅速出手。在短短 10 个交易日内,鸡蛋指数强势反弹至 3300 点,涨幅近 10%,上演绝地反击。这背后是估值修复需求与预期先行交易两大核心逻辑在发挥作用 。
从估值修复角度来看,前期空头过度打压,致使盘面估值被严重低估,当存栏数据出现转降这一积极信号时,市场资金抓住机会,推动估值迅速修复,促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
而预期先行交易则体现为市场提前布局未来。尽管当下鸡蛋市场仍面临供给过剩问题,但投资者已将目光放长远,提前交易 “未来存栏下降” 这一预期。以 2026 年 5 月合约为代表的远月合约,升水现货 300 点,呈现明显的 contango 结构(近低远高),这清晰反映出投资者对中长期供需改善充满信心,坚信未来鸡蛋市场将迎来转机 。
(二)近月合约交割压力凸显,多空分歧白热化2025 年 11 月合约以 200 - 300 点的高升水进入交割月,这一异常情况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盘面给出如此可观的交割利润,吸引大量现货商入场套保。可以预见,后期仓单注册量将大幅增加,大量仓单涌入市场,将给近月合约带来沉重交割压力,上行空间也将因此受到极大限制 。
对于远月合约而言,其高升水依赖于淘鸡持续加速这一前提条件。若 11 月淘鸡量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远月合约的估值或将面临大幅修正。多空双方围绕这一不确定性展开激烈博弈,市场观点严重对立。多头坚信淘鸡加速是大势所趋,力挺远月合约;空头则对淘鸡进度持谨慎态度,质疑远月合约的高估值,双方僵持不下,使得市场氛围愈发紧张 。
四、追高风险显著加大:短期观望为宜,静待方向明确
(一)三大风险警示
高存栏压制现货:当前在产蛋鸡存栏仍比 2023 年同期高 12%,且 11 月存栏量预计小幅回升至 13.6 亿羽,在供应过剩格局下,现货反弹缺乏持续动力。2025 年 11 月 6 日,全国鸡蛋市场虽有区域分化,主产区均价上涨 0.05 元 / 斤至 2.93 元 / 斤,但这更多是短期因素刺激。从根本供需来看,10 月存栏量虽环比下降 0.66%,但仍处近三年同期高位,11 月预计回升,同时蛋鸡产蛋率提升,日均鸡蛋供应量远超市场需求,高存栏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使其难以实现持续性大幅反弹 。
交割期临近引发回调:近月合约升水现货幅度达 8%-10%,历史同期罕见,随着交割日临近,期现回归压力加剧,多头持仓风险集中释放。以 11 月合约为例,当前高升水进入交割月,盘面给出 200 - 300 点交割利润,吸引大量现货商入场套保,后续仓单注册量增加,必然给近月合约带来沉重交割压力,当市场上仓单大量涌现,多头若不能及时平仓,将面临巨大风险,价格回调可能性大增 。
情绪驱动不可持续:当前盘面上涨依赖 “超淘预期” 而非现实数据,若 11 月淘鸡日龄反弹、出栏量回落,市场情绪可能急转,引发技术性回调。2025 年 10 月淘鸡数据本就存在量价背离情况,若 11 月淘鸡节奏放缓,前期因超淘预期而上涨的盘面将失去支撑。当市场发现超淘未如预期发生,多头情绪迅速冷却,恐慌性抛售可能引发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盘面技术性回调 。
(二)操作建议
短期投资者:应避免追高,关注 11 月中旬淘鸡数据(如日龄、出栏量)及现货价格动向,等待盘面回踩 5 日均线(约 3250 点)后的低吸机会,或观望至交割后资金移仓完毕。在市场不确定性高时,盲目追高可能陷入价格回调陷阱。关注关键数据能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真实走向,当盘面回踩均线,意味着价格有一定支撑,此时低吸可降低成本;而观望至交割后,市场干扰因素减少,方向更明确,能提高投资安全性 。
产业客户:建议逢高布局卖出套保,锁定养殖利润,利用近月高升水进行仓单交割,规避现货下跌风险。对于产业客户,当前高升水是锁定利润的良好时机,通过卖出套保,无论现货价格如何波动,都能保证一定利润空间;利用高升水进行仓单交割,可将手中鸡蛋以较高期货价格卖出,避免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
中长期视角:应持续跟踪能繁母鸡存栏去化速度,若 12 月存栏环比降幅扩大至 1.5% 以上,可逐步布局远月多单,博弈 2026 年上半年产能周期拐点。从长远看,存栏去化速度决定着未来供需格局,当 12 月存栏降幅扩大,预示着产能去化加速,2026 年上半年有望迎来供需改善,此时布局远月多单,可在未来价格上涨中获利 。
结语
2025 年 10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的转降,是鸡蛋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鸡蛋市场正逐步从 “增量周期” 向 “去化周期” 过渡。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短期内供给过剩这一核心矛盾依然存在,当前盘面的上涨行情更多是在市场情绪驱动下的估值修复,是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提前反应,而非基本面发生实质性反转。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知 “预期透支” 的风险。一旦市场情绪发生逆转,前期因过度乐观而堆积起来的预期泡沫可能瞬间破裂,导致价格大幅回调,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在淘鸡进度尚未明朗化之前,投资者应秉持谨慎态度,以观望为主,等待市场方向进一步明确,再果断择机入场,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更好地规避风险,把握真正的投资机会。在产能去化这场漫长而激烈的博弈中,理性始终比情绪更为重要,它是投资者在市场浪潮中保持稳健前行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