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肉牛价格态势:整体稳中偏强,区域分化特征显著
(一)活牛市场:北方价格维稳、南方呈现补涨,优质牛源引领价格上涨
依据 2025 年 11 月 24 日的监测数据表明,全国育肥牛均价处于 14.2 - 15.8 元 / 斤区间,较上周增长 0.3%,展现出 “北稳南强” 的区域特性。北方主产区持续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内蒙古赤峰育肥牛价格为 14.3 - 16.1 元 / 斤,辽宁铁岭优质公牛价格达 15.1 元 / 斤,由于元旦备货需求,屠宰场开启抢购模式,促使价格小幅上扬;新疆地区因外销渠道受限,均价为 12.7 - 13.5 元 / 斤,成为全国价格低谷区域。南方市场受餐饮行业复苏的拉动,四川成都育肥牛价格为 13.4 - 14.5 元 / 斤,重庆九龙坡均价为 15 元 / 斤,云南昆明因受越南边贸牛的冲击,价格暂时稳定在 13.4 - 16.5 元 / 斤,差异化行情充分体现了优质牛源的溢价能力。
(二)批发市场:牛肉价格区间有所扩大,高端产品抗跌性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牛肉批发市场大宗价格集中在 54.5 - 82 元 / 公斤:北京新发地为 54.5 元 / 公斤、天津何庄子为 64 元 / 公斤,这反映出大众消费端价格稳中略涨;上海、江苏等地高端牛肉价格突破 110 元 / 公斤,主要是受谷饲牛肉、雪花牛肉等品类的拉动,而河北、山东等地因屠宰量增加,批发价维持在 60 - 70 元 / 公斤,市场呈现出 “低端稳定、高端强劲” 的结构分化态势。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剖析
(一)供应端:存栏量持续处于低位,优质牛源成为稀缺资源
全国肉牛存栏量已连续 3 年下降,2025 年 11 月监测显示母牛存栏同比减少 4% ,致使 6 - 12 月龄架子牛供应紧张。内蒙古、吉林等地 500 斤西门塔尔架子牛价格达 18 元 / 斤,较去年同期上涨 15%。同时,北方主产区受青贮玉米价格上涨 12% 的影响,部分养殖户提前出栏,1300 斤以上大体重公牛占比提升至 35%,短期内缓解了供应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产能恢复仍需 2 - 3 年时间。
(二)需求端:旺季消费启动,屠宰企业竞争博弈加剧
随着冬季火锅、腊味等消费需求回暖,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至 65%,河北衡水、山东临沂等地屠宰量周增长 10%,推动育肥牛收购价上涨 0.5 - 1 元 / 斤。但终端消费分化明显:一线城市高端餐饮对雪花牛肉需求增长 20%,拉动进口牛肉替代品价格;三四线城市受生猪价格低迷影响,大众牛肉消费增速放缓,形成 “产区抢购牛源、销区消费分化” 的市场格局。
(三)成本端:饲料价格高位运行,养殖利润面临压力
尽管玉米、豆粕价格小幅回落,但全国肉牛精饲料成本仍达 3.8 元 / 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 8%。以育肥牛为例,养殖周期 6 个月成本约 1.2 万元,对应出栏价需达到 14 元 / 斤才能实现保本,这迫使内蒙古、甘肃等地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场占比提升至 4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三、后市展望:短期受旺季支撑价格,中期关注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 - 2 周):节日备货推动价格小幅上行
在元旦、春节前的终端备货期,预计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将维持高位,北方育肥牛均价有望突破 16 元 / 斤,南方优质牛源价格或达 17 元 / 斤。需警惕进口牛肉到港量增加对批发市场的压制作用 ——11 月巴西牛肉到港量增加 15%,可能导致低价碎牛肉冲击大众市场。
(二)中期(12 月 - 春节前):供需错配或引发结构性机会
当前全国肉牛出栏均重 1350 斤,同比增加 50 斤,反映出养殖户压栏惜售心态,但母牛存栏不足将导致 2026 年上半年小牛供应缺口扩大。业内预测,若 12 月屠宰量超预期(周度超 120 万头),活牛价格或创 16 - 17 元 / 斤年内新高,而低端牛肉受进口冲击涨幅有限,形成 “品种分化、区域分化” 的行情延续态势。
(三)给从业者的建议:
养殖户:应把握时机,逢高出售 1300 斤以上大体重牛;对于 500 - 800 斤架子牛,可适当压栏至春节后,错峰供应春耕前的补栏旺季。
贸易商:应重点关注河北、山东等屠宰活跃区域,布局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质品种;同时密切关注进口牛肉到港信息,以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消费者:短期可选择牛腱、牛腩等性价比高的部位;在高端餐饮场景下,建议提前锁定谷饲牛肉订单,以避免节日期间价格溢价。
结语:在分化中把握结构性机遇
11 月的肉牛市场,是供应收缩与旺季消费的阶段性协同表现,更是产业转型期的深度映射。对于养殖户而言,需摒弃 “普涨普跌” 的传统思维模式,聚焦品种改良与精细化养殖;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分化意味着拥有更多选择空间。在 “牛周期” 拉长的背景下,唯有洞悉 “优质优价、区域错配” 的本质,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捕捉到确定性机会。毕竟,当存栏量成为核心变量时,每一头出栏牛的背后,都真实反映了产业链的博弈状况。(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现代畜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