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鸡蛋价格整体走势:止跌回升,区域性分化显著
(一)现货市场:主产区普涨,南北价差收窄
当日,全国鸡蛋现货价格呈现 “北强南稳” 的修复性反弹态势。主产区均价环比上涨 0.12 元 / 公斤,达到 5.86 元 / 公斤。北方产区受低温影响,蛋鸡产蛋率出现下滑,同时贸易商抄底囤货行为加剧,其中山东、河北等地涨幅较为明显。山东鸡蛋均价为 5.89 元 / 公斤,涨幅达 2.98%;河北均价为 5.61 元 / 公斤,涨幅为 2.01%。南方销区供需双方博弈激烈,广东均价维持在 6.73 元 / 公斤,无价格波动;上海褐壳蛋价格稳定在 85 元 / 27.5 斤。高价区与低价区价差缩小至 1.73 元 / 公斤。
(二)期货市场:盘面震荡走强,资金关注度提升
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主力合约 JD2601 当日收盘涨幅为 0.82%,报价 3210 元 / 500 千克,盘中最高价触及 3232 元,持仓量增加至 24.35 万手。现货市场的止跌信号促使期货空头回补,近月合约表现强于远月合约,这反映出市场对短期供需改善的预期。然而,11 月存栏数据显示,当前产能仍高于正常水平 3%,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压力依然存在。
二、驱动价格反弹的核心因素解析
(一)供应端:短期收缩与库存博弈共振
北方主产区持续低温,平均气温低于 5℃,这对蛋鸡的产蛋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蛋鸡产蛋周期延长,单日产蛋量环比下降 5%-8%。以山东、河北部分养殖场为例,库存周转天数从 7 天缩短至 5 天,库存压力明显减小。从生物学原理来看,蛋鸡作为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为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能量,从而导致用于产蛋的营养和能量相对减少,进而延长产蛋周期,降低单日产蛋量。
前期,蛋价跌至成本线(约 5.5 元 / 公斤)以下,贸易商普遍降低库存水平,流通环节库存降至 20 天低位。随着蛋价触底,当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到货量增加 12%,贸易商敏锐捕捉到价格反弹信号,囤货意愿大幅提升。他们基于当前价格已处于低位、未来上涨空间较大的判断,纷纷增加采购量,直接推动了价格的修复。
(二)需求端:刚性消费支撑与替代品分流
学校、商超等刚性需求方在蛋价下跌至一定程度后,开始趁低价补仓。北京、上海批发市场货物周转速度加快 15%,这些刚性需求群体采购量的增加,为蛋价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当前处于餐饮消费淡季,大码蛋(≥60g / 枚)由于在餐饮行业应用较多,消化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体涨幅。在餐饮淡季,餐厅、饭店等对大码蛋的采购量明显减少,导致大码蛋库存积压,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生猪与鸡蛋作为居民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关系。当前广东地区生猪现货价为 12.17 元 / 公斤,与鸡蛋价差缩小至 5.44 元 / 公斤,价差缩小使得鸡蛋的性价比优势凸显。部分食品加工企业为控制成本,转向采购鸡蛋替代猪肉,短期内工业需求提升 3%-5%。例如,一些生产火腿肠、糕点的企业,在猪肉价格相对较高时,会增加鸡蛋的用量,从而带动鸡蛋需求上升。
(三)成本端:饲料原料拖累养殖利润,倒逼产能去化
豆粕、玉米等作为蛋鸡养殖的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震荡,使得蛋鸡养殖成本维持在 2.9-3.0 元 / 斤的较高水平。当日全国淘汰鸡均价为 5.8 元 / 斤,按照当前养殖成本和鸡蛋售价计算,单只蛋鸡月均亏损 1.2 元。在亏损压力下,中小散户淘汰积极性提升,500 日龄以上老鸡出栏量环比增加 10%。从长远角度分析,产能去化将有利于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为鸡蛋价格的稳定和回升创造条件。当养殖利润持续为负时,养殖户为减少损失,会选择淘汰老鸡,减少存栏量,从而减少未来鸡蛋的供应量,促使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
三、后市展望:短期稳中偏强,中期仍需突破产能瓶颈
(一)短期走势(1-2 周):供需错配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 1-2 周,寒潮天气预计将持续影响北方产蛋效率。持续低温会阻碍蛋鸡产蛋的生理机能,导致产蛋量下降的情况延续。与此同时,双十二备货周期即将启动,电商平台和食品加工企业对鸡蛋的采购量将逐步增加。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蛋价将维持在 5.8-6.2 元 / 公斤区间。山东、河北等地作为北方主产区,在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的双重刺激下,蛋价有望冲击 6 元 / 公斤关口。但南方销区由于运输相对便利,若贸易商囤货行为过于激进,可能导致库存累积过快,一旦库存超出市场消化能力,就会引发价格回调,因此需密切关注南方销区的库存变化情况。
(二)中期趋势(1 个月后):产能去化进度决定反弹高度
当前在产蛋鸡存栏量为 12.8 亿只,处于相对高位。若 12 月淘汰量达到 8000 万只(环比增长 15%),则意味着市场上的产蛋鸡数量将大幅减少,春节前供需格局将转为紧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鸡蛋供应量减少,而节日期间需求通常会增加,蛋价有望回升至 6.5-7.0 元 / 公斤。但如果淘汰进度不及预期,高存栏压力下,市场上鸡蛋供应过剩的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蛋价可能二次探底,再次面临价格下行压力。
(三)操作建议
养殖户:在当前价格有所反弹的情况下,养殖户应抓住时机,逢高淘汰老鸡。老鸡产蛋效率相对较低,且饲养成本较高,及时淘汰老鸡有助于优化存栏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同时,需避免集中出栏,集中出栏会导致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引发价格剧烈波动,不利于养殖户收益的稳定。
贸易商:应将库存周期控制在 15 天以内,以降低库存积压风险。同时,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因为天气会对鸡蛋产量和运输产生影响;还要关注屠宰企业采购动向,屠宰企业采购量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上鸡蛋的流通和价格走势。
投资者:对于期货市场,可轻仓尝试做多 JD2601 合约。以 3150 元 / 500 千克作为止损参考,若价格下跌至该价位,应及时止损,以有效控制风险。目标价位设定为 3280 元,当价格达到该目标位时,可考虑获利了结,实现投资收益。
结语
11 月 25 日,鸡蛋市场在供应收缩与抄底情绪的共同作用下迎来反弹,但基本面尚未摆脱 “供强需弱” 的总体格局。短期内,天气因素和资金博弈主导价格走势;中长期来看,仍需依赖产能去化与消费旺季的启动。从业者需密切跟踪淘汰鸡出栏数据及终端需求回暖信号,在震荡行情中把握结构性机会,以实现稳健经营和投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