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豆粕市场的惊涛与暗涌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5 7:37:53 关注:33 评论: 我要投稿
|
|
关税引发豆粕市场巨震
在农产品期货领域,豆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品种。其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牵动着众多投资者与相关从业者的关注。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如同 “黑天鹅” 事件,使豆粕市场受到强烈冲击。
4 月 8 日,这一交易日因豆粕期货的大幅上涨而备受市场瞩目。主力 2509 合约价格大幅上扬,最终收于 3164 元 / 吨,涨幅达 3.53%。这一涨势不仅激发了市场参与者的热情,还使期货价格创下 8 个月以来的新高,成为市场焦点。
随着期货价格的飙升,豆粕期货持仓量大幅增加 28 万手。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各方对豆粕未来走势存在不同预期与激烈博弈。多头认为,关税政策将导致豆粕供应短缺,推动价格继续上涨;而空头则判断,市场供需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此轮上涨只是短期情绪炒作,未来价格将会回落。双方在期货市场上激烈交锋,促使持仓量持续攀升。
关税对豆粕市场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价格的短期起伏
美国发起的 “对等关税” 举措,对豆粕市场产生了直接且显著的影响。我国宣布对美产品追加关税后,市场担忧情绪迅速蔓延。清明假期过后,这种情绪在市场中充分发酵,部分地区豆粕价格一度出现高价现货成交的情况。
然而,市场形势变化迅速。清明节后,担忧情绪逐步释放,现货价格整体高位回落,成交态势也随之放缓。由于区域现货供应状况存在差异,国内区域现货价格涨势出现分化。华北及东北地区涨幅最为明显,而华南地区涨幅最弱。
卓创豆粕分析师王汝文指出,从工厂库存数据来看,国内重点油厂原料大豆库存止跌回升,成品豆粕库存明显回落。原料大豆与成品豆粕的衔接过渡,使市场未出现明显供应缺口。因此,在关税变化预期下,国内豆粕市场自身供需对现货价格涨幅进行了进一步修正,节后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
进口结构的改变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方平表示,从进口总量来看,近几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却逐年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 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 10503.54 万吨,2023 年同期为 9895.74 万吨,同比增加 607.79 万吨,增幅 6.14%。然而,在这增长背后,从美国进口大豆量发生了悄然变化。
这种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豆粕市场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结构的调整会在豆粕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美国进口大豆量的减少,使市场对其他大豆供应国的依赖度增加,促使国内相关企业寻找新的供应渠道与替代方案,以应对可能的供应风险。同时,这也可能影响豆粕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因为不同国家的大豆在品质、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在豆粕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逐渐显现。
豆粕期货未来走势的多维度剖析
政策与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对豆粕市场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其任何变动都可能引发豆粕市场的巨大波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美国作为全球大豆生产大国,与中国之间贸易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大豆的进出口格局。若贸易关系紧张,美国大豆出口受阻,中国作为主要进口国必然会调整进口策略,这将对豆粕的原料供应和成本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豆粕期货价格。
巴西作为另一个大豆生产巨头,其大豆出口报价对豆粕成本估值具有关键影响。当巴西大豆出口报价上涨时,国内豆粕生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豆粕生产成本上升,将直接推高豆粕的成本估值;反之,若巴西大豆出口报价下跌,豆粕的成本压力则会减轻,成本估值也会相应下降。例如,在过去的贸易摩擦中,巴西大豆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填补了部分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其出口报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国内豆粕企业的采购决策和市场预期。
种植季与天气因素的潜在影响
美豆播种季备受市场关注。产区的降水和土壤湿度对大豆生长至关重要。适量降水能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水分,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大豆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若降水不足或过多,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大豆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这种情况下,市场对大豆供应减少的担忧会加剧,从而引发对美豆的炒作,推动豆粕期货价格上涨。
除降水和土壤湿度外,美国大豆种植规模也是影响期货价格的关键因素。若种植规模扩大,市场预期大豆供应将增加,可能对豆粕期货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反之,若种植规模缩小,供应减少的预期则会推动价格上涨。产区气候同样不容忽视,极端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涝、高温等,都可能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豆粕期货价格走势。
基于上述因素的走势预测
创元期货研究院分析师赵玉认为,继续加征美豆关税这一举措,对豆粕近端实质性影响有限,当市场情绪消散后,近月合约仍有冲高回落风险。而远月合约(四季度)利多预期难证伪。下一年度美豆种植面积预计减少,将导致全球大豆供应收紧;叠加下半年巴西豆出口压力减轻后有提价优势,四季度全球豆系价格重心大概率抬升。从策略来看,基于全球大豆市场以及国内豆粕均呈现近弱远强态势,建议进行豆粕期货 2505—2509 合约及 2507—2509 合约反套操作。
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周昱宇指出,此次关税加征对大豆和豆粕市场的影响表现为 “短期波动、长期趋稳”。尽管中国后续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可能大幅下降,但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国内抛储及产业链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有望有效化解供应风险。豆粕价格在政策预期和南美丰产的双向作用下,或将呈现 “先扬后抑” 的走势,整体对终端消费影响有限。未来需关注北美天气、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落地情况。
生猪养殖行业的连锁反应
养殖成本与市场波动
在生猪养殖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比重大,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豆粕作为饲料的核心原料,其价格波动会对生猪养殖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关税风波导致豆粕价格攀升时,生猪养殖成本随之增加,养殖户压力增大。
为缓解成本压力,养殖户采取减少补栏等措施,以降低未来养殖成本。但从长远看,这会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减少,进而引发价格上涨。同时,养殖户的挺价心态在市场中蔓延,对生猪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使市场价格更加复杂多变。市场供应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波动,供应减少和价格上涨预期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关注。政策调控与行业整合趋势在市场波动中逐渐凸显重要性,政府政策调控引导市场走向,行业整合通过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进口猪肉与国产猪肉的市场博弈
关税加征使进口猪肉成本大幅提升。冷冻猪肉基础进口关税从原本的 12%,在 2025 年 4 月 10 日后累计加征到 44%,合计累计税率高达 56%,再加上 9% 的增值税,税费叠加使进口猪肉成本直线上升。贸易商面对高昂成本只能抬价销售,部分产品涨幅在 500 元 / 吨至 2000 元 / 吨,这使进口猪肉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而国内猪肉市场情况不同。2024 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增加。根据生猪生长周期推算,2025 年国内猪肉供应整体充裕,终端需求难有明显好转,国产猪肉市场陷入价格战,国产鲜品及冻品分割品价格存在下降可能。
在进口猪肉与国产猪肉的市场博弈中,国产猪肉凭借供应充裕和价格优势逐渐占据上风。进口猪肉价格提升使其市场份额受到挤压,需求减弱。国产猪肉通过价格优势和稳定供应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这种市场格局变化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促使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行业参与者如何应对
投资者策略
对于参与豆粕期货投资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博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要获取收益,就必须密切关注影响豆粕期货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中美贸易关系的细微变化、美豆产区的天气状况、巴西大豆的出口报价等,都会对豆粕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分析师的观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赵玉和周昱宇等分析师对豆粕期货后期走势的深入分析与精准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益参考。投资者可根据这些观点,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个性化投资策略。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选择在市场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时入场;风险偏好较高、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可在充分研究市场趋势和风险的基础上,抓住市场波动机会进行适当波段操作。同时,投资者还可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单一投资风险,合理配置资金到不同期货合约或其他投资品种中,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
养殖企业应对之策
生猪养殖企业在豆粕价格波动的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豆粕价格波动和成本上升压力,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调整养殖规模是有效应对策略之一,企业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生猪存栏量。当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成本过高时,适当减少补栏数量;当豆粕价格回落、成本降低时,适时增加养殖规模,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优化饲料配方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举措。企业可借鉴行业先进经验,探索用其他价格相对稳定的原料替代部分豆粕,如用菜粕、棉粕等植物蛋白源,或昆虫蛋白等新型蛋白源替代豆粕,在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降低对豆粕的依赖,有效控制饲料成本。此外,加强与饲料供应商的合作,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供应条件,也能减轻成本压力。
关注政策调控与行业整合趋势对生猪养殖企业同样重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走向,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在农业补贴、环保政策、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调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行业整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可积极参与行业整合,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自身市场地位。
未来市场展望
在关税政策影响下,豆粕市场和生猪养殖行业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短期来看,豆粕市场仍受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影响,价格波动可能较为剧烈。投资者和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成本压力和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养殖企业需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养殖效率,优化养殖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行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贸易政策和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将成为常态。豆粕市场和生猪养殖行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