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食品标签上的“0”与“0添加”:真相与合规指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11 7:01:52 关注:44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规引发的关注热潮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食品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饱腹需求,安全、营养与健康成为不可或缺的考量要素。在此背景下,食品标签新规的发布,在食品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犹如投入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吸引了全民目光。其中,“0” 与 “0 添加” 成为热议话题,公众对其在食品标签上的使用充满好奇与疑问。本文将深入探究,解析其合规使用方法。
  宣传的基本准则 —— 真实准确
  在食品宣传领域,无论强调 “0” 概念,还是突出 “0 添加” 卖点,均需严格遵循 GB 7718 这一重要标准。该标准犹如食品宣传的规范约束,时刻提醒商家,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严禁使用误导消费者的手段。消费者具备辨别能力,一旦发现被误导,不仅会导致商家口碑受损,还可能面临法律惩处。
  “0” 的合规运用之道
  在食品标签中,“0” 的出现较为频繁,但其使用有着严格规范。“0” 常与 “无”“不含” 等词汇并用,表达 “没有” 的含义。GB 7718 - 2025 第 4.4.2.1 条款明确规定,使用 “无”“不含” 等词汇时,对应的配料或成分含量应为 “0”,若其他法律法规或标准另有规定,则从其规定。需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明确禁止添加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 “无”“不含” 等词汇进行宣传,此为严格禁区。
  “0 某营养成分” 的规定与限制
  “0 某营养成分” 的宣传方式,旨在向消费者表明食品终产品中不含有该营养成分,属于营养成分的含量声称。GB 28050 - 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表 C.1,详细列举了可使用带 “无”(即 “0”)的含量声称用语,如 “无能量”“无脂肪”“无糖”“无胆固醇” 等,并明确了每种声称使用的限制性条件。
  以 “无糖” 声称为例,并非随意标注,依据规定,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食品中糖的含量需小于等于 0.5 克,方可宣称 “无糖”。若商家违反此规则,随意标注 “无糖”,将触犯法规权威,一旦查实,后果严重。因此,生产经营者若在食品标签上对营养成分进行 “无” 等同义语声称,必须严格满足相应限制性条件,并在营养成分表中如实标示声称的营养成分含量、NRV% 等信息,确保消费者清晰了解。
  “0 某种 / 某类配料或成分” 的宣传要点
  除 “0 某营养成分” 外,食品标签上常见 “0 某种 / 某类配料或成分” 的宣传,如 “0 蔗糖”“0 香精”“无酒精” 等。此类宣传用语表明终产品中不含所宣传的配料或成分。然而,其中存在细节要求。对于配料,只有在法规、标准允许使用,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未使用的情况下,才可进行 “0” 相关宣传。
  例如,某饮料宣传 “0 香精”,首先需确认香精是法规允许在饮料中使用的配料,且该饮料生产时确实未添加香精,此宣传才合法合规。此外,GB 7718 规定,若在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含量较低或没有,需标示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仍以 “0 香精” 饮料为例,宣传 “0 香精” 的同时,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示出香精含量为 0,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0 添加” 的使用规范与变革
  “0 添加” 在食品宣传中备受关注,其主要是对配料使用情况的宣传,明确告知消费者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某种配料,包括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例如,“0 添加蔗糖” 表示生产该食品时未将蔗糖作为配料添加;“0 添加防腐剂” 表示生产过程中未使用防腐剂这一食品添加剂。
  在实际应用中,“0 添加” 有诸多类似表述,如 “零添加”“无添加”“未添加”“不添加”“不使用”“不加”“没加”“没用”“未用” 等,虽表述有别,但均传达 “没有添加” 之意。然而,GB 7718 - 2025 对其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不得使用 “不添加”“不使用” 及其同义语等词汇。此规定旨在防止商家利用模糊宣传词汇误导消费者。
  例如,以往部分饮料宣传 “不添加蔗糖”,消费者可能误解为该饮料完全不含糖,实际可能添加了其他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造成误导。GB 7718 - 2025 的此项规定,旨在使食品标签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该标准将于 2027 年 3 月 16 日正式实施,企业应及时检查产品标签,修改不合规的 “0 添加” 宣传内容,避免违规风险。
  辨析 “0” 与 “0 添加” 的本质差异
  在食品宣传中,“0” 与 “0 添加” 常易混淆,实则存在本质区别。“0” 指某配料或成分(包括营养成分)在食品中的实际含量为 0。例如,标注 “0 脂肪” 的饮料,需保证每 100 毫升饮料中脂肪含量小于等于 0.5 克,方可使用该标识。
  而 “0 添加” 侧重于生产过程,强调某种配料未被使用。如 “0 添加防腐剂” 的果汁,表明生产该果汁时未添加防腐剂这一配料。但需注意,“0 添加” 并不意味着终产品中该成分含量一定为 “0”。
  以 “0 添加蔗糖” 的酸奶为例,生产时虽未添加蔗糖,但酸奶本身可能含有乳糖,且为调味可能添加其他糖类或代糖,所以 “0 添加蔗糖” 并不等同于 “0 糖”,更不代表含糖量为 0。同样,“0 添加香精” 的食品,生产时未添加香精,但经过加工、储存等环节,受原料气味、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食品中可能仍含有类似香精的成分。
  企业在宣传 0 某配料或成分并进行含量标示时,需特别注意,不得使用 “未添加该配料” 进行说明。例如,“0 反式脂肪酸” 的饼干,宣传时不能称 “未添加氢化植物油”,因为即便未添加氢化植物油,其他配料或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极少量反式脂肪酸。企业若混淆 “0” 与 “0 添加” 概念,随意宣传,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得不偿失。因此,企业必须清晰认识两者差异,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宣传,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结语:理性看待,科学选择
  在 “0” 与 “0 添加” 的食品宣传浪潮中,消费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被诱人宣传语误导。需明确,“0” 与 “0 添加” 不能完全代表食品的健康与安全程度。
  消费者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食品的真实属性与营养成分。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具体添加物及营养成分含量。例如,对于宣传 “0 添加蔗糖” 的饮料,需查看配料表是否添加其他糖类或代糖,以及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以此判断是否适合自身需求。
  商家应严格遵守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地宣传食品信息,杜绝使用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只有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应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做出明智选择,确保饮食健康、安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预包装食品标签重大变革,十大亮点2025/5/14 20:49:07
解读食品安全标准法规 公开倡议 优化食品标签2025/4/30 12:37:12
食品标签“零添加”退场,这些合规声称你知道吗?2025/4/29 8:20:16
食品标签“零添加”退场,这些合规声称你知道吗?2025/4/29 6:20:16
乌克兰发布食品标签要求2025/4/1 18:58:53
日本修订食品标签法2025/4/1 18:57:1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