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生猪价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背后的秘密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19 9:25:26 关注:2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今年生猪价格的奇特走势
  (一)淡季不淡情况回顾
  今年生猪价格走势呈现出 “淡季不淡” 的特征,自二季度开始,生猪价格(外三元,下同)便开启了涨价模式,且这一涨势一直贯穿至三季度中。在此期间,生猪价格最高突破了 21 元 / 公斤,出现这样的市场表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例如 2023 年四季度中部地区疫病导致阶段性供给减少,使得 2024 年第二、第三季度生猪供应量有所下降。同时,生猪行业养殖利润不断扩大,散养户压栏惜售,规模企业亦增重出猪,而且月内二次育肥入场节奏加快,市场看涨情绪继续升温,这些都使得市场上生猪供应相对收紧,推动了价格上涨。
  在养殖成本方面也有着积极变化助力价格上升,以牧原股份为例,其 2024 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管理,猪群健康程度持续提升,各项生产指标逐步改善,并且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也在养殖成本上逐步体现,8 月已降至 13.7 元 /kg 左右,相比 1—2 月的 15.8 元 /kg 下降超过 2 元 /kg,成本的降低使得企业在价格上涨时有了更大的盈利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猪价上涨。
  (二)旺季不旺现状呈现
  进入 12 月,本应是猪肉消费的旺季,腌腊与春节备货等因素通常会共同刺激消费端,进而拉动猪价上升。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猪价跌破 16 元 / 公斤,较 8 月高点累计回撤约 23.8%,出现了 “旺季不旺” 的局面。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生猪供给来看,年末岁初是上市猪企集中出栏、冲刺全年销售目标的高峰,过去一周时间生猪出栏体重小幅下降也反映了出栏节奏提速,生猪供给较为宽裕。例如,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来看,3 月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止跌回升,且环比持续增长,6—9 月,全国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超过 4000 万头,虽然全国新生仔猪 10 月环比下降 0.1%,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对应年底及 2025 年一季度生猪出栏供给会明显增加。并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4 月末达到阶段低点后连续 6 个月环比回升,截至 10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73 万头,较 4 月末低点增加 2.4%,这些都预示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多。
  其次,在消费端,腌腊与春节备货对猪价的支撑作用有限。从近年表现来看,腌腊需求的影响逐步减弱,或难带动市场持续上涨,以相关调研数据为例,2023 年腌腊高峰期阶段性需求预估增加 40% 左右,而 2024 年预估增量 20 - 25%,同比需求大减,预计高峰期也将缩短,利好有限。同时,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反映今年需求不及往年同期,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整体经济形势使得很多人的收入受到冲击,买肉时会考虑再三,甚至转向其它肉类产品,导致猪肉需求量难以出现明显提升,无法有力支撑猪价。
  二、年末岁初生猪供给宽裕的缘由
  (一)上市猪企出栏节奏影响
  年末岁初之所以成为上市猪企集中出栏、冲刺全年销售目标的高峰,有多方面原因。从过往数据来看,上市猪企的出栏计划有着明确的节奏安排,以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等任务。例如,据相关统计,11 月 18 家上市猪企共计出栏生猪 1438 万头,同比增长 4.2%,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单月出栏量更是超过百万头,牧原股份 1~11 月累计出栏 6302.2 万头,全年出栏量超过 2023 年规模(6381.6 万头)基本已成定局。而且不少上市猪企会根据市场预期、自身产能情况等因素去调整出栏节奏。
  当下,由于前期生猪价格走势以及对后市的预判等情况,使得猪企出栏节奏进一步提速。过去一周时间生猪出栏体重小幅下降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意味着更多的生猪在短期内被推向市场,让整体生猪供给变得宽裕起来。同时,企业为了资金回笼、减少存栏压力等,也会选择在年末岁初加快出栏步伐,进而使得市场上的生猪数量增多,供应较为充足。
  (二)前期养殖情况的后续作用
  前期养殖环节中的各项指标变化,为当下生猪供给宽裕埋下了伏笔。比如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关键指标,它对后续生猪出栏数量有着重要的预示作用。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4 月末达到阶段低点后连续 6 个月环比回升,截至 10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73 万头,较 4 月末低点增加 2.4%,这意味着后续可供出栏的生猪基础数量在不断增加。
  再看新生仔猪存栏量方面,前期其呈现出止跌回升且持续增长的态势。像 3 月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止跌回升,且环比持续增长,6—9 月,全国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超过 4000 万头,虽然全国新生仔猪 10 月环比下降 0.1%,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按照养殖周期推算,这些仔猪经过一定时间的育肥后,对应年底及 2025 年一季度生猪出栏供给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前期养殖环节的良好存栏情况,使得当下生猪供给较为宽裕,在消费端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就造成了生猪市场整体供应宽松的局面。
  三、消费支撑面临的诸多情况
  (一)传统消费因素的变化
  在传统消费因素方面,腌腊需求一直是拉动猪肉消费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南方地区,每到冬季腌腊时节,猪肉消费量会有明显提升。然而今年,这一传统消费因素出现了诸多变化。
  首先,气温因素对腌腊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往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适合进行腌腊制作,像四川、湖南、贵州等南方传统腌腊省份以及北方部分近年来兴起腌腊习惯的地区,都会陆续开启腌腊活动,带动生猪收购和猪肉消费。但今年部分南方地区气温相对偏高,例如 11 月上旬和中旬,不少地方还未达到适宜腌腊的低温条件,使得腌腊活动未能如期进行,腌腊需求后置。即便后续气温下降,腌腊需求启动,可整体的腌腊周期也被压缩,需求高峰期较往年缩短,未能充分释放对猪肉消费的拉动作用,对猪价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如以往。
  其次,从腌腊需求的规模来看,也呈现出减弱的态势。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3 年腌腊高峰期阶段性需求预估增加 40% 左右,而 2024 年预估增量仅在 20 - 25%,同比需求大幅减少。这意味着腌腊需求带动猪肉消费的能力在下滑,在生猪供给较为宽裕的当下,难以像过去那样有力地推动猪价上涨。
  另外,消费者对腌腊制品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健康、新鲜度等方面的关注度增加,部分消费者担心腌腊制品盐分高、油脂多等问题,选择减少腌腊制品的购买和制作量,转而青睐新鲜猪肉或其他更健康的肉类产品,进一步削弱了腌腊需求对猪肉消费的支撑作用。
  (二)宏观环境带来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今年冬季猪肉消费需求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使得当下猪肉消费较正常年份偏弱。
  从消费者整体购买力来看,当前经济形势下,居民收入水平受到了一定冲击。例如,全国就业人口数量近年来不断减少,2022 年就业人数同比下跌 1.7%,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双下降,这意味着市场供给的劳动力减少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却在快速提升,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且,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未来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消费心理状态等的主观感受,2023 年全年预期情况偏低,前四个月份更是近九年来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也低于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尽管餐饮收入在某些时段有好转,但整体上消费者在购买猪肉等商品时会更加谨慎,购买力有所下降,购买猪肉的频次和单次购买量都有所减少。
  在消费意愿方面,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的波动影响,今年生猪价格在经历前期上涨后又震荡下跌,目前处于相对低位,但前期价格高位运行阶段还是让不少消费者形成了价格偏高的印象,在购买时会有所顾虑。比如在腌腊季,虽然进入消费旺季,但面对较高的猪肉价格以及加工费,很多消费者秉持 “买涨不买跌” 的心态,会选择少买或者等价格进一步下降后再购买,使得猪肉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肉类替代品的丰富也分散了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我国消费者原本对猪肉的消费量相对较高,但近年来,随着鸡肉、鱼肉、鸭肉等其他肉类产品的发展,其价格优势以及多样化的烹饪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对猪肉的消费比重从过去的 65% 下降到 60% 左右,在整体消费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更多地选择了其他替代品,进而导致猪肉消费需求较正常年份明显偏弱。
  四、春节前猪价走势的综合判断
  (一)多方因素的相互博弈
  春节前猪价走势受到生猪供给宽裕和消费支撑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在这其中,出栏节奏、消费窗口时间以及市场情绪等不同因素也在相互博弈,共同影响着最终的价格走势。
  从出栏节奏来看,年末岁初作为上市猪企集中出栏、冲刺全年销售目标的高峰时段,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减少存栏压力等,会加快生猪出栏步伐。例如,11 月 18 家上市猪企共计出栏生猪 1438 万头,同比增长 4.2%,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单月出栏量更是超过百万头。而且过去一周时间生猪出栏体重小幅下降也反映了出栏节奏提速,更多的生猪短期内涌入市场,使得生猪供给量大幅增加,对猪价形成下行压力。
  消费窗口时间方面,原本腌腊与春节备货对应的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应该会对猪价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然而,近年来腌腊需求的影响逐步减弱,从相关调研数据来看,2023 年腌腊高峰期阶段性需求预估增加 40% 左右,而 2024 年预估增量仅在 20 - 25%,同比需求大幅减少,预计高峰期也将缩短,利好有限。同时,目前距离春节的时间在逐渐减少,消费窗口在不断缩减,如果后续消费需求不能快速且有力地提升,那么在供给宽裕的情况下,猪价很难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市场情绪同样不容小觑,一方面,养殖户鉴于过去两年春节前猪价下跌的阴影,以及对春节后猪价的悲观预期(体现在生猪期货 2503 合约大幅贴水上),倾向于提前出栏以规避节后下跌风险,这进一步增加了当前市场的生猪供应量;但另一方面,随着冬至临近,南方熏腊带动季节性需求出现,市场上也存在部分养殖户看涨后市,选择压栏惜售,盼望着猪价能够回升,这种不同的市场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生猪出栏节奏变得更加复杂,也给猪价走势增添了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生猪供给宽裕的现状较为明确,而消费支撑到底能持续多久、力度有多大,还存在诸多变数,这些因素相互博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春节前猪价究竟是止跌回升、维持震荡,还是继续下行。
  (二)不同观点下的走势预测
  在业内,对于春节前猪价走势,不同专家、机构有着不同的看法,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并且各方都有着自己相应的依据。
  部分机构持看空观点,例如,从近期机构发布的 7 篇生猪期货研报来看,其中就有 4 篇 “看空”。其核心依据在于生猪供应增加,需求改善有限,导致猪肉价格中期承压。从供应角度,今年三季度出栏仅次于去年,这意味着四季度供应环比增幅受限,但整体的生猪出栏数量仍处于高位,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4 月末达到阶段低点后连续 6 个月环比回升,截至 10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73 万头,较 4 月末低点增加 2.4%,对应年底及 2025 年一季度生猪出栏供给会明显增加;而需求端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反映今年需求不及往年同期,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同时腌腊需求等传统拉动因素作用也在减弱,这些都使得猪价中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尽管短期或受季节性需求迎来一定支撑,但难以改变整体看空的趋势。
  也有部分专家和机构观点相对 “中性”,他们认为猪价会有季节性小幅度波动。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冬至、春节等节日消费拉动,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像近期生猪市场就出现了一些向好迹象,前期困扰中小养殖户的猪病大幅减少,集团和中小养殖户在低价惜售,短期抛售情况有所收敛,而且大猪偏紧,标肥价差拉开,肥猪不跌带动标猪企稳和反弹,所以猪价在消费旺季可能会迎来一定程度的回升。但同时考虑到生猪供应依然比较宽裕,出栏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所以上涨空间受限,大概率就是呈现季节性的小幅度波动,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涨跌情况。
  总之,各方基于对生猪供需两端不同的分析判断,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而春节前猪价的实际走势,还需要综合后续市场的实际变化来进一步验证。
  五、养殖户与猪企应对策略建议
  (一)养殖户的合理出栏安排
  在当前生猪价格走势下,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至关重要。首先,要避免盲目跟风出栏或一味地压栏惜售。有些养殖户看到价格上涨就急于出栏,或者听闻后市可能有变化就盲目压栏,这两种做法都可能导致收益受损。比如在前期生猪价格高位运行时,部分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价格还会继续攀升,选择压栏,可当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时,又匆忙出栏,反而加快了价格下跌速度,自己也没能获得理想收益。
  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及养殖成本情况来决定出栏时机。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知晓当下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对整体市场供应情况心里有数。像现在生猪供给较为宽裕,出栏节奏就需要合理把控。另一方面,要核算好自身的养殖成本,例如饲料成本、防疫成本等,如果猪价已经接近或者低于养殖成本,那么即便后市存在价格上涨预期,也应当考虑适时出栏部分生猪,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
  同时,结合不同阶段的市场特点来安排出栏也很关键。就像在年前这个时段,虽然是传统消费旺季,但鉴于当前腌腊需求减弱、消费支撑力度有限以及生猪出栏量较大等情况,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家生猪的体重、存栏量等,合理分配出栏批次,分批将达到出栏标准的生猪推向市场,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集中出栏造成价格过度下跌,也能保障资金的回笼,降低养殖风险。总之,养殖户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保障自身收益,实现稳定经营。
  (二)猪企的经营发展考量
  对于猪企而言,在猪价波动的当下维持经营、稳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策略考量。
  一是继续加强养殖成本的管控。猪企可以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精准配置营养,探索使用低成本、高营养的替代原料,如农作物副产物等,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做好饲料的储存与加工管理,避免霉变等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在养殖环节,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效率;并且优化养殖环境,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治疗成本,还可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传播。例如,牧原股份通过优化生产管理,提升猪群健康程度,改善各项生产指标,其 2024 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这就是很好的成本管控案例。
  二是利用规模优势实现 “以量补价”。很多上市猪企有着较大的养殖规模和出栏量,在猪价下跌时,可以适当增加出栏数量,通过扩大销售量来弥补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损失,维持整体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稳定。不过在采取 “以量补价” 策略时,也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自身产能、市场竞争等因素,避免盲目增加出栏导致市场供应过剩,进一步压低价格,反而加重经营压力。像温氏股份等企业在过往经营中也运用了 “以量补价” 策略,通过提高肉猪销售量来保障一定的销售收入,但同时也需要权衡其带来的养殖成本增加和经营风险上升等问题。
  此外,猪企还可以尝试多元化经营与产业链延伸。比如将业务拓展至肉制品加工、饲料生产等领域,实现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拓宽收入来源,增强抵御猪价波动风险的能力。同时,注重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与共赢的模式,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助力企业在当下猪价波动的行情下实现稳定发展。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楼房养猪:生猪养殖业的转型新力量2024/12/19 9:37:00
山东:猪价跌破“16”,后市有望企稳回升(12月9日-12月15日)2024/12/19 7:28:19
养殖场数月“死了”800多只猪,竟是员工假报数据套出小猪转卖2024/12/18 22:18:13
甘孜州养好藏香猪 托起“致富梦”2024/12/18 14:20:02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度屠宰环节病害猪和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2024/12/18 14:13:30
各地政策如何助力养猪行业腾飞2024/12/18 11:07:1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