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虚位以待,有意请拨打咨询热线:13520072067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 文章内容

2024猪市风云:上市猪企的崛起与挑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2/20 7:47:32 关注:59 评论: 我要投稿

  猪周期下的市场变革
  在 2024 年的生猪市场中,猪周期的变化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格局。从年初开始,生猪市场便踏入了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通道,这一上行周期如同春天的新芽,顽强地生长,持续了长达 7 个月之久。在这期间,生猪价格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逐步攀升。1 - 2 月份,生猪价格还处于相对的低谷,市场上弥漫着一丝寒意,养殖户们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密切关注着价格的每一丝波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如同被注入了活力,开始稳步上扬,到了 5 月份,更是开启了加速上涨的模式,涨势迅猛,让人目不暇接。这种价格的持续攀升,给养殖户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整个行业的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到了 8 月份,生猪价格终于达到了本轮猪周期的价格高点,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的辛勤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难以捉摸,就如同夏日的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8 月份之后,生猪市场急转直下,进入了下行周期,价格开始逐月回落,市场的热度也随之逐渐冷却。尽管进入了下行周期,但行业却依然处于盈利阶段,这无疑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获利机会,就像在寒冷的冬日里,给养殖户们送上了一杯温暖的热茶。
  在这一轮猪周期的起伏中,上市猪企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其表现备受瞩目。它们在市场的浪潮中,或乘风破浪,或艰难前行,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上市猪企凭借着自身的规模优势、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在猪周期的波动中努力寻找着发展的机遇。它们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自身的经营状况,更是洞察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态势的关键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市值排名:巨头引领格局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生猪养殖相关上市企业的市值表现,如同一场激烈的竞技赛,展现着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的认可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 月 14 日,23 家生猪养殖相关上市企业的市值合计达到了惊人的 6154.8 亿元,这一庞大的数字,彰显了生猪养殖行业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
  在这 23 家企业中,总市值过百亿的上市猪企共有 9 家,它们犹如行业的中流砥柱,支撑着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而在这 9 家企业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牧原股份以 2060.01 亿元的总市值独占鳌头,占全部 23 家上市猪企总市值比重高达 33.5%,稳居榜首,成为了行业当之无愧的 “市值一哥”。它就像一艘巨轮,在生猪养殖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先进的养殖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多年来,牧原股份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致力于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率和质量,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了对生猪养殖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温氏股份则以 1081.26 亿元的总市值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占全部 23 家上市猪企总市值比重为 17.6%,是目前仅有的两家总市值过千亿的上市猪企之一。温氏股份在生猪养殖领域同样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它以独特的 “公司 + 农户” 养殖模式,充分发挥了公司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同时调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这种模式不仅使得温氏股份在生猪养殖规模上迅速扩大,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保障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这两家巨头企业,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生猪养殖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发展模式和市场表现,不仅为其他上市猪企树立了榜样,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销量比拼:头部优势凸显
  在生猪养殖行业的竞技场上,生猪销量无疑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据不完全统计,20 家生猪相关上市公司发布的生猪销售数据简报,犹如一份份成绩单,清晰地展现了各企业在 2024 年的销售表现。
  牧原股份以 7160.2 万头的生猪销售总量,毫无悬念地占据了榜首之位。这个数字,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是排名第二的温氏股份生猪销量的两倍多,占 20 家上市猪企 2024 年总计生猪销量的 42.6%。与 2023 年相比,其占比进一步提升,从 39.7% 增长到了 42.6%,这一增长幅度,充分彰显了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强大统治力。它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在广阔的市场天空中自由翱翔,凭借着先进的养殖技术、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以及高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温氏股份以占比 17.95% 的成绩位居第二,虽然与牧原股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温氏股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其独特的 “公司 + 农户” 养殖模式,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养殖效率,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新希望以占比 9.83% 位列第三,同样在千万头销量级别站稳脚跟。新希望在生猪养殖领域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提高了生猪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同时,新希望还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康农牧以 5.22% 的占比位居第四,销量达到 878 万头。德康农牧在生猪养殖行业中,以其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高效的养殖管理而闻名。公司注重品种选育和养殖环境的优化,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生猪产品。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德康农牧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渐扩大,成为了生猪养殖行业的重要力量。
  而剩余的 16 家上市猪企上半年生猪销售量占比均在 5% 以下,其中 4 家 2024 年生猪销量未达 100 万头。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来自头部企业的巨大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它们就像一群努力奔跑的选手,虽然暂时落后于领先者,但依然在奋力追赶,不断寻找着突破的机会。
  结合 2023 年生猪销售数据来看,20 家上市猪企合计 2024 年生猪销量同比增加 4.61%,这表明整个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12 家上市猪企在 2024 年生猪销量同比增加,这些企业通过不断优化养殖策略、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实现了销量的增长。而在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对自身发展的精准规划。
  从季度生猪销量来看,2024 年三季度生猪价格位于本轮猪周期最高位,这一价格的波动,对各企业的销售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20 家上市猪企中,仅京基智农在三季度生猪销量为年内最高时间段。京基智农能够抓住价格高位的机会,加大出栏量,实现了销量的增长。这得益于其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和灵活的销售策略。华统股份生猪销量在二季度达到峰值,这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布局密切相关。华统股份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在二季度实现了生猪的集中出栏,从而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
  多数企业,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 12 家上市猪企生猪销量峰值在四季度。四季度通常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市场需求旺盛。这些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养殖计划和出栏时间,在四季度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牧原股份在四季度的生猪销量增长,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生产能力,还展示了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剩余包括新希望在内的 6 家上市猪企生猪销量峰值在一季度。然而,这 6 家上市猪企 2024 年生猪总销量除金新农外,均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新希望等企业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收入剖析:多因素致分化
  生猪销售收入,是衡量上市猪企经营成果的关键指标,它如同企业的 “成绩单”,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据不完全统计,18 家生猪相关上市公司发布的生猪销售简报中,生猪销售收入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行业的收入格局和变化趋势。
  从整体排名来看,这 18 家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收入顺序与生猪销量顺序高度一致。牧原股份凭借其庞大的销售规模,以高额的销售收入稳居榜首。2024 年,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收入累计达到 1362.25 亿元,这一数字令人瞩目,较 2023 年的 1082.17 亿元增长了 25.88%,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成功的背后,不仅得益于领先的养殖技术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还与精准的市场策略密切相关。牧原股份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了销售收入。
  温氏股份以 617.53 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二,同比增长 33.50%。温氏股份的 “公司 + 农户” 养殖模式,使其在养殖规模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与农户的紧密合作,温氏股份能够充分利用农户的资源和劳动力,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保证了生猪的供应稳定。此外,温氏股份还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了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
  新希望、德康农牧以及大北农也表现出色,位居前五,且这五家企业在 2024 年的生猪销量收入均突破百亿大关。新希望在生猪养殖领域不断加大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了生猪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德康农牧以其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高效的养殖管理,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大北农则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推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而剩余的 13 家上市猪企销售收入则低于百亿,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优化养殖策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式,提高销售收入,以在市场中立足。
  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18 家上市猪企合计 2024 年生猪销量收入同比增加 24.49%,这表明整个行业的收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新希望、ST 天邦、罗牛山、克明食品以及正虹科技 5 家企业 2024 年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出现下降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这 5 家企业在 2024 年的生猪销量数据均出现同比下降情况。生猪销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销售收入的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成本上升、疫病影响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这些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扭转销售收入下降的局面。
  在生猪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正邦科技却实现了销售收入同比提高,幅度为 11.7%,尽管在 13 家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上涨的企业中涨幅最低,但这一成绩依然值得关注。正邦科技可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价格、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这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即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关注销量的增长,还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的优化,以提高销售收入。
  分季度数据来看,生猪销售收入的变化与价格和销量的波动密切相关。虽然仅有京基智农 2024 年生猪销售量最高峰在三季度,但因 2024 年三季度生猪价格高位,包括京基智农在内,还有新希望、ST 天邦、神农集团、金新农以及罗牛山共 6 家上市猪企,2024 年生猪销售收入最高峰在三季度。这充分体现了价格对销售收入的重要影响。在价格高位时,即使销量不是最高,企业也能通过较高的销售价格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此外,仅华统股份生猪销量和收入均在二季度达到峰值,这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布局密切相关。华统股份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在二季度实现了生猪的集中出栏,同时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销售收入的最大化。仅克明食品生猪销量和收入均在一季度达到峰值,由于一季度后价格和销量的变化,导致克明食品 2024 年生猪销售收入同比降幅大于销售量降幅。这表明企业在市场变化中,需要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余 10 家上市猪企 2024 年生猪销售收入最高峰均在四季度。四季度通常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相对较高。这些企业能够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合理安排出栏时间,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均价与成本:盈利背后密码
  生猪销售均价和成本,是决定上市猪企盈利水平的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跷跷板的两端,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据不完全统计,15 家生猪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发布的商品猪销售价格信息,为我们揭开了这一领域的神秘面纱。
  2024 年,生猪市场价格走势犹如一条起伏的曲线,充满了变化和挑战。1 - 2 月份,生猪价格处于相对的低谷,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在低位徘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供需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价格开始逐步抬升。到了 5 月份,价格上涨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上的乐观情绪逐渐蔓延。这种上涨趋势一直持续到 8 月份,生猪价格终于达到了本轮猪周期的顶峰,养殖户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难以预测。8 月份之后,生猪价格开始逐月回落,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到了 12 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已经回落到 4 - 5 月份附近的水平。尽管价格有所回落,但与 2023 年 12 月相比,销售均价增幅基本在 10% 以上。这一价格的上涨,为上市猪企的盈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成本控制方面,上市猪企们各显神通,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据 12 家上市猪企生猪养殖成本数据测算,12 月份生猪养殖均处于盈利区间。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懈努力。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公司表示,2024 年 12 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 13 元 /kg 左右,环比下降 0.1 元 /kg。这一成本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牧原股份通过不断创新养殖技术、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还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了饲料等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公司将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成绩,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当前,公司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 12 元 /kg 以下,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后续,牧原股份会在内部持续推动优秀成绩的复制、推广,以带动整体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明年可以阶段性达到 12 元 /kg 的成本目标。公司 11 月的 PSY(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在 29 以上,全程成活率接近 86%,肥猪日增重在 800g 左右,育肥料肉比在 2.8 左右。这些优秀的生产指标,不仅体现了牧原股份在养殖技术方面的优势,也为其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业绩预告:行业全面回暖
  在 2024 年的生猪市场舞台上,上市猪企的业绩预告犹如一场精彩的大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共 21 家上市猪企发布了 2024 年业绩预告,这些预告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的经营成果。
  在这 21 家上市猪企中,仅两家预计业绩为亏损,其余 19 家企业预计业绩盈利,其中 16 家企业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生猪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曙光。
  2024 年生猪市场的转机,成为了多数企业生猪养殖业务盈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价格的回暖,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整个行业。生猪销售均价的上升,使得企业的收入大幅增加。出栏量的增长,也为企业的盈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企业收入的提升,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2024 年饲料原料价格的下降,同样是企业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饲料原料作为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之一,其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合理采购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使得利润空间得以扩大。一些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了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一些企业则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饲料消耗。
  部分企业还通过业务结构调整来提升业绩。ST 天邦出售参股公司股权,获得了投资收益,这不仅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还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傲农生物通过重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让企业们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不仅要关注养殖业务的发展,还要注重业务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未来展望:机遇挑战并存
  展望 2025 年,生猪市场的风云变幻依旧是上市猪企无法回避的挑战。多数业内人士预测,生猪价格在这一年预计整体处于下行周期,这无疑给猪企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发展迅速,上市猪企的出栏量持续增长,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而需求端的增长却相对缓慢,难以消化如此庞大的供给量,这就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猪价面临下行压力。
  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也给猪企的成本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2024 年饲料原料价格的下降,为企业业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2025 年的市场情况却难以预测。若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猪企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这将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一些小型猪企,由于资金实力较弱,在面对饲料价格上涨时,可能无法承受成本压力,从而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上市猪企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降本增效依然是企业的核心任务。牧原股份等行业龙头,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它们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研发更高效的养殖技术,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饲料消耗和疫病发生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一些企业还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拓展业务领域、优化产业结构也成为企业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猪肉深加工领域,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一些企业推出了特色猪肉制品,如有机猪肉、黑猪肉等,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售价。还有企业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线上销售,企业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第3周辽宁生猪、肉鸡、鸡蛋价格上涨,肉羊价格稳定,肉牛价格略有下降2025/2/21 19:06:38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代钦同志一行到访国家生猪市场2025/2/21 15:01:19
江油市生猪种业:从太乙真人的坐骑到现代种业高地的华丽蜕变2025/2/21 14:59:28
猪企“内卷”:成本战下的生死突围2025/2/20 12:50:20
微利时代,规模猪企的破局之路2025/2/20 7:58:38
2025生猪市场:供需失衡下的价格迷局与破局之道2025/2/20 7:42:3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4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