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抗跌”背后:供需博弈下的价格密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4/15 7:56:24 关注:200 评论: 我要投稿
|
|
猪价现状:逆势偏强引发关注
4 月中旬,生猪市场行情出现显著反转。通常情况下,距离 “五一” 尚有一段时期,清明节后市场普遍看衰,消费呈惯性回落态势,且本月生猪供应持续增加。在此双重压力下,按照市场逻辑,猪价理应下行,众多养殖户及业内人士已对价格走低做好心理预期。
然而,实际市场反馈显示,猪价呈现出极为显著的 “抗跌” 特征,逆势偏强运行。原本预期下行的猪价不仅未跌,反而开始上涨,这一现象迅速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养殖户此前的担忧因这波逆势上涨有所缓解,同时,业界也纷纷探究猪价上涨的动力来源。
供应端: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理论上的温和回升
在生猪市场供应端,4 - 6 月份的标猪出栏状况与去年 6 - 9 月母猪存栏量变化紧密相关。据数据分析,去年 6 至 9 月母猪存栏环比呈回升态势,增幅介于 0.02% - 0.7% 之间,母猪存栏量从 4038 万头稳步增至 4062 万头。基于此数据变化,理论上二季度国内生猪供应应呈现温和回升态势。这种温和回升意味着生猪供应增量相对有限,不会出现供应大幅过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端的卖压风险,为猪价稳定奠定了基础。
现实中的出栏压力
然而,现实情况与理论预期存在偏差。以 4 月份为例,国内集团猪企月均出栏计划达 1292.37 万头,环比增幅 3.25%。这表明集团猪企本月出栏量有明显增加,给市场供应带来较大压力。
此外,标肥价差变化对市场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标肥价差收窄,中大猪利润空间压缩,养殖户销售意愿增强,加快了中大猪出栏速度。同时,生猪出栏均重不断回升,意味着市场实际供应的猪肉量增加。综合这些因素,供应端对猪价上涨支撑有限,反而使市场面临下行压力,令原本预期的猪价走势更为复杂。
需求端:消费疲软难以支撑
需求边际缓慢回升
在需求端,当前消费需求呈边际缓慢回升态势,但回升力度难以对猪价形成有效支撑。随着气温持续回暖,人们饮食习惯和消费偏好发生明显变化。天气转热后,人们更倾向于清淡、爽口食物,对肉类整体需求转弱,猪肉作为传统肉类消费品,也受到相应影响。
同时,饮食结构变化对猪肉市场造成冲击。如今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化,除猪肉外,牛羊肉、禽肉、鱼肉及各种素食替代品在市场上日益受到欢迎。这些替代消费的增加,导致鲜品猪肉购销冷清。从屠企开工率可明显看出这一问题,屠企开工率无明显变化,未因生猪供应和价格波动而大幅提升,表明市场对猪肉的加工和消费需求无实质性增长,消费对猪价的利好支撑十分有限。
清明后需求的实质困境
清明节过后,生猪市场需求端陷入实质困境。原本预期节日期间出现的消费高潮并未出现,需求缺乏实质利好。居民在清明假期后的户外就餐积极性减弱,更多回归家庭消费模式。家庭消费虽是猪肉消费重要组成部分,但相较于户外就餐和集体消费,家庭消费量相对较小,且消费频率较为稳定,难以在短期内拉动猪肉需求大幅增长。
在家庭消费场景中,消费者往往更注重性价比和食品多样性。面对猪肉价格波动及其他肉类和食品竞争,消费者购买猪肉时会更加谨慎。若猪肉价格偏高,消费者可能减少购买量,或转而购买其他价格更为亲民的肉类。这种消费心理和行为变化,进一步加剧需求端疲软现状,使猪价在需求端难以获得有效上涨动力。
情绪与二育:猪价偏强的关键因素
市场情绪的悄然转变
在生猪市场中,市场情绪对猪价走势起着关键作用。近期,市场情绪发生明显转变。春节后,主流二次育肥入场谨慎,不少养殖户持观望态度,空栏比重较大。当时市场弥漫着不确定性氛围,养殖户担忧猪价继续下跌,不敢轻易投入资金进行二次育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情况逐渐改变。阶段性猪价展现出抗跌态势,极大缓解了二次育肥的谨慎心态。养殖户开始重新评估市场,对未来猪价走势有了新判断。当前,二次育肥普遍看好 5 - 6 月份猪价前景,这种乐观预期促使南北多地二次育肥入场情绪高涨。他们认为未来几个月猪价有望上涨,此时入场进行二次育肥有较大盈利空间。这种情绪转变是在市场供需关系微妙变化、政策引导以及行业内信息交流与传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反映养殖户对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也预示着生猪市场即将迎来新变化。
二育如何影响猪价
二次育肥入场增加对市场情绪和猪价产生深远影响,是推动猪价偏强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二次育肥积极入场补栏标猪时,市场对生猪的需求短期内迅速增加。这种需求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传递出积极信号,使整个市场氛围活跃起来。
对于养殖端而言,二次育肥的积极参与让其看到市场活力,增强了对猪价上涨的信心。在此情况下,养殖端产生缩量拉涨心态,不再急于出栏生猪,而是选择适当压栏,等待猪价进一步上涨以获取更高利润。这种缩量拉涨行为使市场生猪供应量相对减少,进一步加剧供需关系紧张程度,推动猪价走势转强。
从市场反馈来看,多地因二次育肥补栏标猪,导致屠企收猪难度增加。屠企为保证正常生产运营,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直接促使猪价上涨。而且,二次育肥持续进行会在一段时间内改变市场供需结构,使猪价短期内保持偏强态势。不过,这种影响并非单方面的,随着猪价上涨,二次育肥成本不断攀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二次育肥积极性,从而对猪价走势产生新影响。
后市展望:关注关键因素
目前,猪价走势已转强,养殖户和市场观察者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生猪市场向来充满变数,未来猪价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二次育肥情绪和集团猪企出栏变化,将成为影响后市猪价的两大关键因素。二次育肥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市场对生猪的阶段性需求,其入场和出栏节奏会打破原有供需平衡。若二次育肥补栏热情持续高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猪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甚至继续上涨;但如果二次育肥因成本、市场预期等因素提前大量出栏生猪,市场供应将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猪价可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集团猪企的出栏计划和节奏同样不容忽视。集团猪企在生猪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出栏量多少和时间安排对市场供应有直接影响。若集团猪企为追求短期利润加大出栏力度,市场生猪供应量将迅速增加,猪价上涨动力将被削弱,甚至可能下跌;相反,若集团猪企选择适当控制出栏节奏,与二次育肥和市场情绪形成良性互动,猪价则更有可能保持稳定且偏强走势。
对于广大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两个关键因素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生猪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及时掌握信息、准确判断形势,才能在猪价起伏浪潮中把握先机,做出最有利决策。未来生猪市场究竟如何发展,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