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复盘:淡季承压下的多空博弈,8 月 11 日走势释放何种信号?
(一)日内走势与短期波动特征
2025 年 8 月 11 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 2509 于期货市场的表现备受瞩目。当日,该合约以 3350 元 / 吨的价格开盘,较前一日结算价下跌 12 元,此低开态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天行情的震荡基调。
开盘后,合约价格全天处于低位震荡状态,多空双方展开激烈角逐。每一次价格的细微波动,均体现多空力量的较量。在此博弈过程中,空头略占优势,最终合约收跌 0.98%,收盘价为 3340 元 / 吨 。持仓量减少 800 手,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资金正谨慎撤离,市场参与者对当前行情的不确定性保持高度警觉,不敢轻易加仓。
回顾近两周走势,自 7 月 25 日起,鸡蛋主力合约 2509 开启下跌行情。7 月 25 日,合约价格触及 3520 元 / 吨的高点,随后一路下行,截至 8 月 11 日,累计跌幅达 4.8%。当前价格较现货(全国均价 3.2 元 / 斤,约 3200 元 / 吨)升水 150 元,然而,该升水状态未能持续获得支撑,高存栏的现实致使基差修复进程受到抑制。
从技术层面分析,布林带中轨(3380 元 / 吨)对价格形成短期压力,宛如一道难以突破的屏障。价格多次尝试突破这一压力位,但均未成功。MACD 指标方面,绿柱逐渐缩短,显示市场的超跌反弹动能正在积聚。然而,目前这种动能尚不足以突破当前的价格困境,市场仍在等待契机,以打破这一僵持局面。
(二)历史同期对比与关键点位参考
为全面了解当前鸡蛋主力合约 2509 的价格走势,回溯 2018 - 2024 年的数据。8 月中旬合约均价始终在 3200 - 3600 元 / 吨区间波动。当前价格处于近五年均值下方 5%,表明当前价格水平在历史同期对比中处于相对低位。
在现货市场方面,8 月 11 日北京、上海等地的主流价格变化引发市场关注。北京主流价格报 144 元 / 44 斤,较前一日上涨 5 元;上海主流价格报 85 元 / 27.5 斤,较前一日上涨 2 元。这一价格上涨现象表明,销区低价刺激下,补货情绪正在升温。消费者在价格下跌时,往往会增加采购量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使得市场需求有所回升。
然而,期货市场对 “旺季不及预期” 的担忧占据主导。尽管现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但期货市场参与者更关注未来的供需关系和市场预期。在高存栏背景下,即使需求有所增加,市场仍担忧供应过剩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导致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3300 元 / 吨整数关口的支撑力度尤为关键。一旦价格跌破这一关口,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导致更多投资者抛售,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跌。相反,若价格能在这一关口获得有效支撑,市场信心或许会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超跌反弹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因此,3300 元 / 吨整数关口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多空双方均在这一关口附近严阵以待 。
二、供需基本面:供应峰值遭遇需求换挡,矛盾如何化解?
(一)供应端:存栏创六年新高,产能去化何时启动?
供应端的现状是当前鸡蛋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截至 7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 13.52 亿只,环比增长 0.6%,同比增长高达 7.2%,刷新 2019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如此高的存栏量,对市场供需平衡构成较大威胁。
进一步分析,6 - 8 月新增开产蛋鸡对应 2 月补栏高峰,使得小码蛋占比迅速攀升至 28%。小码蛋的增多,在短期内加剧了市场的流通压力。市场上突然涌入大量小码蛋,而消费者需求未相应增加,导致市场鸡蛋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冷库蛋的集中出库也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冷库蛋的集中出库量每周增长 12%,产区库存天数达到 10 天,超过正常 8 天的临界值。这意味着产区鸡蛋库存处于高位,市场鸡蛋供应量过多,价格自然受到压制。
不过,市场并非毫无转机。养殖户单只亏损扩大至 12 元 / 羽,令养殖户经营压力增大。在此情况下,7 月淘汰鸡日龄回落至 500 天。若 8 月淘汰量环比能够增长 15% 以上,或许能缓解近月合约的压力。这体现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当养殖户发现养殖鸡蛋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严重时,会选择淘汰蛋鸡,减少市场鸡蛋供应量,从而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
(二)需求端:淡季尾声临近,中秋备货能否点燃行情?
需求端的情况同样复杂。当前,鸡蛋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南方梅雨季的到来更是增加了市场压力。梅雨季使得鲜蛋储存难度大幅上升,终端贸易商拿货积极性仅为旺季的 60%。在潮湿天气下,鸡蛋容易变质,贸易商担心货物积压,拿货时格外谨慎,导致市场鸡蛋流通速度放缓。
然而,市场曙光初现。8 月 20 日后,中秋月饼企业备货、学校开学将形成阶段性需求共振,有望为市场带来一波需求增长。中秋佳节,月饼是必备食品,鸡蛋作为月饼的重要原料之一,需求量自然会大幅增加。学校开学后,学生的饮食需求也会带动鸡蛋消费。
历史数据提供了一定参考。回顾过去,中秋前两周蛋价通常会有 5% - 8% 的季节性反弹,2024 年同期涨幅更是达到 12%。这表明中秋备货期间,鸡蛋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
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在于,预制菜替代效应正在逐渐削弱家庭采购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预制菜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家庭对新鲜鸡蛋的采购量有所减少。经济复苏斜率温和,也使得市场对需求提振幅度的预期降低。因此,虽然中秋备货和学校开学有望带动需求增长,但需求提振幅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在此情况下,需紧盯下游订单签约进度,其将直接反映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 。
三、成本与资金面:养殖亏损扩大,产业资本如何布局?
(一)成本支撑与利润倒挂现状
成本因素在鸡蛋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利润和市场的供需平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饲料成本的变化对鸡蛋价格产生深远影响。玉米作为蛋鸡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现货价为 2800 元 / 吨 。玉米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国内种植面积、产量等因素影响,还与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贸易政策等密切相关。豆粕的价格同样不容忽视,当前豆粕价格为 3600 元 / 吨。豆粕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在蛋鸡饲料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价格变化受大豆种植、进口、压榨等多个环节影响。
将这些饲料成本进行折算,养殖成本约为 3.1 元 / 斤。然而,当前期货价格对应的养殖利润为 - 0.1 元 / 斤,意味着养殖户每养殖一斤鸡蛋就亏损 0.1 元。这种利润倒挂现象,使养殖户面临巨大经营压力。从 2021 年以来的市场数据来看,当前的亏损区间已达到深度亏损状态。
在这种亏损情况下,产业端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中小散户由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面对持续亏损,不得不加速淘汰老鸡。据相关数据显示,7 月鸡苗销量环比下降了 9.4%。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小散户为减少损失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们减少鸡苗采购量,淘汰老鸡,以降低养殖成本。
然而,规模化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采取了不同策略。他们维持补栏,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10 万羽以上养殖场存栏占比已提升至 45%。规模化企业之所以能在亏损情况下继续补栏,是因为拥有更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更强的资金储备。他们相信,通过扩大规模可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使得长线产能去化节奏被拉长。原本在市场亏损情况下,产能应快速去化以达到供需平衡,但由于规模化企业的补栏行为,使得产能去化速度减缓,市场供需矛盾的缓解也变得更加困难 。
(二)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指标
在期货市场中,资金的流向和持仓变化如同市场的 “风向标”,能敏锐反映市场参与者的心态和预期。主力合约前 20 名机构的持仓情况显示,净空持仓增加了 500 手,达到 2300 手。这一数据表明空头力量在逐渐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空头集中在产业套保盘。产业套保盘的操作通常是为锁定价格风险、保障自身利益。他们选择做空,是因为对未来鸡蛋价格走势不乐观,认为价格有下跌空间。
从商品期货整体资金流向来看,农产品板块净流入 3.5 亿元,而鸡蛋品种在其中占比 12%。这一占比高于生猪、油脂等品种,反映出投机资金对鸡蛋市场的关注度较高。他们对鸡蛋市场感兴趣,主要是看中 “旺季预期差” 带来的博弈机会。在他们看来,虽然当前鸡蛋市场处于淡季,但随着中秋备货和学校开学等因素影响,未来鸡蛋价格有望上涨。这种预期差为投机资金提供了操作空间。
期权市场的数据同样提供了重要参考。行权价 3300 元 / 吨的看涨期权成交量激增,表明市场上有众多投资者认为鸡蛋价格未来有可能上涨到 3300 元 / 吨以上。隐含波动率升至 18%,意味着市场对短期价格波动的预期增加。市场对短期反弹的对冲需求升温,投资者通过买入看涨期权,对冲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风险,保障自身投资收益 。
四、操作策略:震荡市中的精准博弈,不同投资者如何应对?
(一)趋势交易者:轻仓试多抓反弹,严格止损控风险
对于趋势交易者而言,当前市场虽处于震荡下跌格局,但 3300 元 / 吨一线的成本支撑较强,提供了一定操作机会。在 3320 - 3350 元 / 吨区间分批建多,是较为合理的策略。此区间既考虑成本支撑因素,又兼顾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在此区间建多,可在价格反弹时获得一定收益。
然而,期货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为控制风险,止损设置至关重要。将止损设于 3280 元 / 吨,一旦价格跌破此价位,意味着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此时应果断离场,避免进一步损失。破前低离场,也是严格的风险控制手段,可让投资者在市场趋势发生逆转时及时止损,保护本金安全。
目标看至 3450 元 / 吨,这一目标价位的设定基于市场技术分析。3450 元 / 吨恰好是布林带上轨压力位,当价格上涨到此位置时,往往会遇到较大阻力。若市场反弹动能充足,价格有可能突破这一压力位,实现更高收益;但若遇到较强阻力,价格也可能在此处回调。
在操作过程中,跟踪淘汰鸡出栏量是关键。淘汰鸡出栏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若周度淘汰量超 1500 万羽,表明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将减少,反弹概率将提升至 70%。在此情况下,趋势交易者可更加坚定地持有多单,等待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
(二)套保客户:升水结构下锁定风险,把握价差机会
蛋鸡养殖场作为鸡蛋供应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价格下跌风险。为锁定利润、规避价格风险,可在 3400 元 / 吨以上分批卖出套保。此价位对应的现货价格约为 3.3 元 / 斤,在此价格水平上进行套保,可确保养殖场在未来销售中获得稳定利润,实现盈利平衡点。通过卖出套保,养殖场可将未来销售价格锁定,无论市场价格如何波动,都能按预定价格出售鸡蛋,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食品加工企业作为鸡蛋需求方,面临价格上涨风险。为应对这一风险,可在 3300 元 / 吨以下逢低建立虚拟库存。建立虚拟库存,实际上是通过期货市场买入鸡蛋期货合约,以锁定未来采购价格。如此,即使市场价格上涨,企业也能以较低成本采购到鸡蛋,保障生产稳定性。
为进一步对冲极端上涨风险,食品加工企业还可通过买入看涨期权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看涨期权赋予企业在未来以约定价格买入鸡蛋的权利,当市场价格上涨超过约定价格时,企业可行使期权,以较低价格买入鸡蛋,从而避免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在跨期套利方面,2509 - 2510 合约价差收窄至 103 元 / 吨,低于历史同期 150 元的均值。这一价差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可尝试做多近月合约、做空远月合约的正套策略。在此策略下,当近月合约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远月合约,或者近月合约价格下跌幅度小于远月合约时,投资者即可获得收益。通过这种套利策略,投资者可利用不同合约之间的价格差异,实现低风险盈利 。
(三)风险提示:三大变量或打破现有平衡
极端天气干扰:持续高温是当前鸡蛋市场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若持续高温导致产蛋率下降 5% 以上,将直接影响市场鸡蛋供应量。产蛋率下降意味着市场鸡蛋供应减少,可能引发 “供应紧张” 的误判。在市场预期供应紧张情况下,投资者往往会纷纷买入鸡蛋期货合约,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持续高温对鸡蛋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产蛋率变化情况。
备货进度不及预期:8 月 25 日后,中秋备货将进入关键阶段。若食品厂备货量同比降 20%,将对市场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备货量减少意味着市场对鸡蛋需求不足,旺季行情或将落空。在此情况下,鸡蛋价格可能重回 3200 元 / 吨以下,投资者预期收益也将受到影响。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食品厂备货进度及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饲料价格异动:美玉米产区干旱加剧,将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若进口成本周涨超 5%,养殖成本将随之支撑上移。养殖成本增加,将使养殖户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在此情况下,养殖户可能减少养殖规模,市场鸡蛋供应量也将相应减少。同时,养殖成本上升,也可能触发空头止损。空头在看到养殖成本上升、市场供应可能减少的情况下,会纷纷买入平仓,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饲料价格变化及其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
五、中长期展望:产能周期见顶倒计时,远月合约如何定价?
从产能周期角度来看,2025 年上半年补栏量数据提供了重要线索。上半年补栏量环比下降 12%,这一数据变化预示着 2026 年一季度新增开产蛋鸡数量将会减少。补栏量减少意味着未来进入产蛋期的蛋鸡数量相应减少,市场鸡蛋供应量也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三季度后淘汰加速,将进一步改变市场供需格局。在产蛋鸡存栏量有望在 10 月见顶回落,这对市场而言或许是重要转折点。存栏量下降意味着市场鸡蛋供应量将逐渐减少,供需关系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远月合约 2601 当前定价 3450 元 / 吨,此定价已反映部分产能去化预期。市场参与者在对未来市场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后,给出这一价格。然而,需警惕短期高存栏对 2509 合约的压制。虽从长远看,产能去化是趋势,但短期内高存栏现实仍然存在,可能对 2509 合约价格上涨形成阻碍。
机构普遍认为,鸡蛋期货已进入 “左侧布局区间”。这意味着市场已出现一些信号,表明未来鸡蛋期货价格有可能上涨,投资者可在此时逐步布局。8 - 9 月若现货顺利突破 3.5 元 / 斤,将是积极信号,表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供应压力正在缓解。在此情况下,2509 合约有望挑战 3600 元 / 吨。然而,中期仍需等待产能去化数据的实质验证。只有当产能去化数据得到实际验证,市场供需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鸡蛋期货价格的上涨才会更加坚实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市场资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期货交易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在参与期货交易时,投资者需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