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淘汰鸡价格走势:短期承压,区域分化显著
(一)均价微跌 0.5%,南北价差扩大至 1.2 元 / 斤
8 月 14 日,全国淘汰鸡市场呈现出复杂态势。主产区均价为 5.6 元 / 斤,较前日微跌 0.03 元 / 斤 ,跌幅约 0.5%。当前市场南北分化特征显著,呈 “北弱南强” 格局。
北方主产区,河北石家庄淘汰鸡价格为 5.25 元 / 斤,山东济宁为 5.9 元 / 斤。近期北方市场供应压力较大,养殖户集中出栏,致使市场供应量短期内大幅增加;同时,冷库库存处于高位,抑制价格上涨动力。与上周相比,价格下跌 1.5%,对养殖户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南方销区,江苏南京淘汰鸡价格达 6.2 元 / 斤,浙江杭州为 6.0 元 / 斤。活禽市场需求稳定,为价格提供有效支撑。随着中秋佳节临近,市场备货需求逐渐启动,进一步稳定价格走势,与前期相比,价格环比持平。
目前,南北市场价格差距已扩大至 1.2 元 / 斤。这种显著的区域分化,是产区与销区供需关系、季节因素、节日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出栏日龄创 507 天新高,惜售与抛售并存
全国淘汰鸡市场中,45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已达 30%,养殖周期延长,养殖户对后市预期出现明显分歧,惜售与抛售现象并存。
河北、河南等地众多散户面临较大成本压力,饲料成本涨至 3.8 元 / 斤,严重压缩养殖利润空间。为减少亏损,其选择逢低抛售,抛售量较之前增加 15%。
江苏、广东等地规模场对中秋旺季市场前景较为乐观,压栏比例高达 70%。其认为中秋期间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价格有望进一步上升。500 日龄以上老鸡出栏日龄较去年同期延长 12 天,目前达到 507 天新高,规模场等待最佳出栏时机以获取更高收益。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供需博弈白热化
(一)供应端:老鸡存栏下降 25%,压栏与淘汰双轨运行淘汰鸡市场供应端形势复杂,老鸡存栏量显著下降与养殖户压栏、淘汰行为并行,共同影响市场供应格局。
5 - 6 月,蛋价持续低迷,养殖户面临较大亏损压力,加速淘汰 500 日龄以上老鸡。据数据显示,该时期全国淘汰鸡出栏量同比增长 19%。大规模集中淘汰虽短期内缓解养殖户部分经济压力,但对后续市场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7 - 8 月,前期集中淘汰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适龄老鸡存栏量同比骤降 25%。山东、河南等地部分养殖场 500 日龄以上蛋鸡存栏不足 10%,较常年减少 25%,甚至出现 “无鸡可淘” 情况,市场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7 月以来,南方地区持续高温,35℃以上高温天气成为常态。高温环境导致蛋鸡产蛋率大幅下降,降幅达 20%。在此情况下,养殖户认为此时淘汰老鸡收益不佳,若中秋旺季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届时淘汰老鸡可获更高收益,因此主动淘汰量减少 40%。7 月淘汰量环比减少 21%,创下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被动惜售行为进一步收紧市场供应,推动淘汰鸡价格上涨。
(二)需求端:淡季不淡,预制菜备货成新支撑
淘汰鸡市场需求端虽整体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但呈现 “淡季不淡” 特征,预制菜企业备货行为成为拉动需求的新动力。
终端消费方面,农贸市场活禽交易量受到一定冲击,同比下降 12%。夏季炎热,消费者食欲下降,对肉类需求减少;同时,猪肉价格低位运行,消费者购买肉类时更倾向于选择猪肉,压缩淘汰鸡在农贸市场的市场份额。
然而,华东、华南地区预制菜企业提前 45 天为中秋旺季备货,对淘汰鸡采购量较以往增长 8%。江苏部分熟食加工厂淘汰鸡收购价达到 6.3 元 / 斤。预制菜企业将淘汰鸡加工成各类预制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美味食品的需求,为淘汰鸡市场开辟新销售渠道。
猪肉市场方面,当前全国生猪均价为 14.66 元 / 公斤,与淘汰鸡价差逐渐缩小至 8 元 / 公斤。餐饮渠道出于成本控制考量,开始转向采购性价比更高的淘汰鸡,直接拉动淘汰鸡需求增长 15%。淘汰鸡价格相对较低且肉质鲜美,经烹饪后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食用体验。
(三)成本与政策双重挤压
成本与政策因素对淘汰鸡市场价格和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蛋鸡养殖成本持续攀升,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震荡上行,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目前蛋鸡养殖成本已升至 3.8 元 / 斤,严重压缩养殖户利润空间。以河北地区部分散户为例,其养殖利润被压缩至 0.5 - 0.8 元 / 斤,部分已处于盈亏平衡线边缘。养殖户虽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成本,但仍难以应对成本上涨压力。
华北地区开展环保整治行动,对中小型屠企提出严格环保要求,30% 的中小型屠企因环保不达标被迫停工。屠企停工导致日均收购量下降 20%,屠企采购淘汰鸡时压价空间增大,压价幅度扩大至 0.3 元 / 斤。养殖户在面临成本上涨的同时,还要承受屠企压价带来的损失,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区域市场特征:北稳南强,博弈加剧
(一)华北低价区:库存压力下的 “以量换价”
华北地区淘汰鸡市场面临较大库存压力,呈现 “以量换价” 态势。
河北保定淘汰鸡价格为 5.3 元 / 斤,石家庄价格在 5.8 - 6.5 元 / 斤之间。冷库中淘汰鸡库存消化率不足 30% ,库存压力较大。屠企采取 “逢低建库” 策略,市场价格下跌时低价收购淘汰鸡存入冷库,以待市场行情好转销售,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受到压制,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在此情况下,养殖户面临艰难抉择,继续压栏惜售需承担较高饲料成本和价格下跌风险,选择出栏则面临低价销售损失。统计显示,养殖户平均利润较之前减少 30%。
建议养殖户在价格反弹至 5.5 元 / 斤以上时,加速出栏体重 5 斤以上占比超 40% 的大体重鸡,及时出手可避免价格持续下跌造成更大损失,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出栏时机,保障自身利益。
(二)华东稳价区:备货启动支撑价格中枢
华东地区淘汰鸡市场价格走势相对稳定,稳中有升。
江苏、浙江等地淘汰鸡均价在 6.0 - 6.2 元 / 斤之间,价格稳定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强大的熟食加工需求,该需求占比达 35%。随着中秋佳节临近,熟食加工企业加大对淘汰鸡采购量,为市场价格提供有力支撑。江苏部分熟食加工厂近期淘汰鸡收购量较之前增加 20%,将淘汰鸡加工成各类熟食产品,开辟新销售渠道。
400 - 450 日龄的中等日龄鸡是该市场交易主力,其肉质鲜嫩、口感鲜美,适合熟食加工。规模场应合理控制存栏结构,建议 50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不超过 20%,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性,避免老鸡存栏过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和市场价格波动,提高经济效益。
(三)华南波动区:天气与消费双驱动
华南地区淘汰鸡市场价格走势受天气与消费双重驱动,波动明显。
广东淘汰鸡价格在 6.2 - 6.5 元 / 斤之间,近期受台风 “杜苏芮” 影响,活禽运输受阻,市场出现 “有价无市” 现象,尽管价格较高,但养殖户难以顺利销售淘汰鸡,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下降。
中秋备货需求启动为市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随着中秋临近,市场对淘汰鸡需求逐渐增加,缓解运输受阻带来的市场压力。散户可积极利用电商渠道,如美团优选等,开拓社区团购业务,直接将淘汰鸡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损耗,提高收益。部分散户已尝试该销售方式并取得不错业绩。
四、后市展望与操作策略
(一)短期(1-2 周):北方或下探 5.0 元 / 斤,南方震荡为主
未来 1-2 周,北方主产区淘汰鸡市场压力较大。前期压栏的大体重鸡将集中出栏,对市场供应造成较大冲击,预计价格可能下探至 5.0 - 5.2 元 / 斤。建议养殖户在价格反弹至 5.3 元 / 斤以上时,分批出栏体重 5 斤以上占比超 40% 的大体重鸡,避免价格持续下跌造成更大损失,减少养殖成本增加。
南方地区因存栏结构优化和备货启动,价格有望在 5.8 - 6.2 元 / 斤区间震荡。450 日龄以下鸡群可适度延淘至 8 月底,养殖户可利用活禽市场需求稳定优势,耐心等待更好出栏时机,获取更高收益。
(二)中期(8 月下旬 - 中秋):旺季预期或催生阶段性反弹
8 月下旬,随着学校开学和中秋备货高峰到来,淘汰鸡市场将迎来新机遇。学校开学将带动团膳需求增加,预计华北、华东主产区淘汰鸡价格有望回升至 6.0 - 6.3 元 / 斤。
规模场可提前与屠宰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锁定价格,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同时,需关注农业农村部《养殖业节粮行动》落地进度,该行动旨在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若相关政策顺利推广,豆粕替代政策或可使饲料成本降低 5%,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支撑淘汰鸡盈利空间,为养殖户带来更多利润。
(三)长期:产能优化加速,散户需 “以质取胜”
长期来看,淘汰鸡市场核心在于产能优化,价格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存栏结构。50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每增加 10%,价格就会承压 0.2 元 / 斤。养殖户应建立日龄台账,定期淘汰产蛋率<70% 的低产鸡,优化鸡群结构,提高养殖效益,适应市场需求。
养殖户可尝试创新经营模式,如 “淘汰鸡 + 有机肥” 模式。河北等地试点显示,该模式成效显著,鸡粪处理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养殖户收入。统计表明,鸡粪资源化利用可使每斤淘汰鸡增收 0.3 元,有助于养殖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在博弈中寻找确定性
8 月淘汰鸡市场呈现 “北弱南强” 态势,本质是短期出栏分歧与中期旺季预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养殖户应精准把握存栏日龄(450 日龄为黄金淘汰节点),北方产区适时出栏,南方产区合理延淘;从业者需关注屠宰场开工率(≥60% 为需求回暖信号)及鸡蛋期货走势(主力合约涨 0.5% 以上可跟涨)。在饲料成本高企、消费提振有限的背景下,淘汰鸡市场正从依赖市场自然波动转向注重结构优化。只有清晰认识区域供需差异,灵活调整出栏节奏,才能在市场周期波动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养殖业微利时代,每 0.1 元 / 斤的价格差都对盈亏产生关键影响。(数据支持:中国粮油商务网、现代畜牧网、卓创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