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 月 28 日生猪期货 2511 合约行情速览:震荡筑底,政策预期升温
(一)盘面走势:窄幅震荡中显韧性
8 月 28 日,生猪期货市场备受瞩目,主力合约 2511 开盘价为 13800 元 / 吨,此开盘价延续近期市场波动区间,既未大幅跳空高开,亦未出现低开情形,这表明开盘初期市场多空双方处于相对均衡状态。在当日交易时段内,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最高触及 13965 元 / 吨,显示多头盘中曾尝试发力上攻,意图打破当前震荡格局,获取更多市场话语权;但空头亦全力抵抗,最终收盘价定格于 13840 元 / 吨,较前周结算价微跌 0.5%,这一微小跌幅进一步彰显多空博弈的胶着态势。
从近一个月走势分析,生猪期货 2511 合约仿佛被限定在 13600 - 14000 元 / 吨的区间内震荡。这种窄幅震荡行情,既反映出市场对当前生猪供需基本面的相对稳定预期,也体现出市场参与者在缺乏明确趋势指引时的谨慎态度。
成交量和持仓量是观测期货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情绪的关键指标。8 月 28 日,当日成交 1.18 万手,与前期平均水平相比,成交手数略有下降,表明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降低。持仓量为 6.95 万手,多空双方均在谨慎布局,持仓量的变化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行情走向存在较大分歧,皆在等待更明确信号以决定下一步操作策略。在现货市场和政策预期的双重影响下,多空双方犹如两位实力相当的对手,在市场舞台上小心翼翼地试探、周旋,每一次价格的微小波动都可能成为引发双方激烈交锋的导火索。
(二)期现联动:贴水收窄,市场信心修复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联紧密,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8 月 28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3.82 元 / 公斤,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的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合约贴水 120 元 / 吨,与上周贴水 200 元 / 吨相比,贴水幅度明显收窄。这一变化虽看似细微,实则蕴含丰富市场信息。贴水收窄意味着期货市场对现货的悲观预期正在逐步缓和,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生猪价格走势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空头力量有所减弱,多头信心开始逐渐增强。
自繁自养的利润情况是衡量养殖行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当日自繁自养头均利润达到 33.95 元 / 头,这一数据结束了连续两周的亏损局面。养殖端的抗价情绪也随之升温。当养殖利润为负时,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往往会加快出栏速度,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增加,价格进一步下跌;而当利润转正,养殖户则拥有更多选择空间,更倾向于压栏惜售,等待更好价格时机,这种行为直接对期价形成有力支撑,促使期价在短期内筑底企稳,为市场注入积极因素。
二、多空因素交织:供应过剩与政策托底的角力
在生猪期货 2511 合约的价格走势背后,是多空因素激烈交织的市场博弈。空头力量基于产能过剩的现实,持续对价格形成压制;而多头则寄希望于政策托底与周期拐点的到来,为市场带来反转契机 ,多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使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一)空头压力:产能过剩周期下的现实压制
供应端:生猪出栏 “踩油门”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生猪市场正处于产能过剩的高峰期。7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509.86 万头,虽然环比仅微增 0.01%,但这一数据意味着母猪产能依旧处于高位,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的供应源头依旧充沛。商品猪存栏量为 3514.5 万头,环比增长 1.11%,显示出市场上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在不断增加。再加上 1 - 6 月规模屠宰量高达 1.84 亿头,同比增长 14.5%,如此庞大的屠宰量进一步印证了生猪供应的充足。
河南、山东等地作为生猪养殖的重要产区,规模场出栏均重达到 123.38 公斤,环比增加 0.15 公斤。大猪压栏现象较为普遍,养殖户本期望通过压栏等待更高价格,但随着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大猪积压导致现货市场压力倍增。大量生猪涌入市场,使得现货价格难以抬头,进而拖累了期货价格的反弹空间。如同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不断有新水注入,却没有足够出口流出,水位自然会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溢出,现货市场的压力如同这不断上升的水位,对期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需求端:旺季不旺的消费软肋
需求端的表现同样欠佳,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疲态。持续的高温天气成为猪肉消费的一大阻碍,抑制了家庭消费热情。在炎热天气里,人们往往更倾向于清淡饮食,对肉类的需求尤其是猪肉的需求明显下降,农贸市场的走货量下降了 10%,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消费市场的冷淡。屠宰企业开工率仅为 28.71%,虽然较上周微增 0.92%,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屠宰企业对生猪的采购意愿并不强烈,终端需求的疲弱使得企业不敢轻易扩大生产规模,生怕生产出来的猪肉无法销售出去,造成库存积压。
尽管开学季与中秋备货已经启动,按照常理,这两个时间段应该会带动猪肉需求大幅增长,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团餐渠道作为猪肉消费的重要力量,受到了鸡肉、鸭肉等替代品的冲击。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肉类的选择更加多元化,鸡肉、鸭肉以其相对较低的脂肪含量和丰富的营养,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团餐市场中,这些替代品的份额不断扩大,使得猪肉的刚需提升有限。在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等团餐场景中,鸡肉、鸭肉菜肴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猪肉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对生猪价格的有效支撑,如同在一场拔河比赛中,需求端这一方的力量过于薄弱,难以与供应端的强大力量相抗衡。
(二)多头支撑:政策预期与周期拐点的朦胧
利好政策托底:冻猪肉收储点燃市场信心
在市场一片低迷之际,政策托底成为多头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启动三级预警响应,并在 8 月底开展中央冻猪肉收储工作。此次收储按 1 万吨收储量测算,大约相当于 20 万头生猪,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这在庞大的生猪市场中占比不大,但它所释放出的信号却意义重大。收储行动直接缓解了市场的抛售压力。当市场上生猪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时,养殖户往往会陷入恐慌,纷纷加快出栏速度,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而收储政策的出台,就像是在下跌的价格通道中设置了一道缓冲带,让养殖户看到了市场的底线,稳定了他们的情绪,避免了过度抛售。
从历史数据来看,收储政策对期货市场的情绪提振作用通常会持续 3 - 5 个交易日。在这期间,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会发生转变,空头力量有所收敛,多头则受到鼓舞,积极布局。期价也往往会在这一情绪带动下,向 14000 元 / 吨整数关口修复。如同给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只抛下了锚,让它在波涛汹涌的市场海洋中找到了暂时的稳定,为市场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成本支撑:饲料低位与养殖效率博弈
成本因素是决定生猪价格下限的关键因素。当前,玉米价格为 2.50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2.3%;豆粕价格为 3.29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3.2%。这两种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的下降,使得养殖成本降至 13 元 / 公斤以下。成本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增强了养殖端的挺价底气。淘汰母猪价格为 16.5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1%,这一价格的上涨反映出养殖端对市场仍抱有一定信心,他们认为当前的价格已经接近底部,不愿意以过低的价格出售生猪。在养殖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博弈中,13600 元 / 吨成为了期价下方的强成本支撑位。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期货价格的底线,当价格下跌接近这一位置时,成本因素就会发挥作用,限制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为多头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期关注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2 周):政策与情绪主导的反弹窗口期
技术面: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生猪期货 2511 合约在 13600 - 13800 元 / 吨区间形成了双底结构。双底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重要的反转形态,其出现往往预示着市场下跌趋势的结束和上涨趋势的开始。在该区间内,价格两次触及相近低点后都未能继续向下突破,这表明下方存在较强支撑力量。如同在战场上,敌人两次进攻到同一防线都未能突破,说明这个防线的防御力量十分强大。
MACD 指标也出现了底背离信号,这是一个重要技术信号。当价格不断创新低,但 MACD 指标的绿柱却不再放大甚至逐渐缩短时,就形成了底背离。它意味着市场的下跌动能正在逐渐减弱,多头力量开始积聚。好比一个人跑步,虽然他还在向前跑,但速度越来越慢,说明他的体力在逐渐耗尽,随时可能停下来或者改变方向。如果成交量能够有效放大并突破 14000 元 / 吨这一关键阻力位,就如同军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将打开上涨空间,有望开启技术性反弹,目标看向 14500 元 / 吨,也就是布林带中轨的位置。布林带中轨是市场多空力量的一个重要平衡点,当价格突破中轨时,往往意味着市场趋势的转变,多头将占据主导地位 。
基本面:从基本面来看,8 月下旬随着学生返校,餐饮行业迎来新的活力,这将带动猪肉需求边际改善。学校食堂和周边餐饮场所对猪肉的采购量会相应增加。屠企开工率也有望提升至 30%,开工率的提高意味着屠宰企业对生猪的采购量增加,直接拉动了市场对生猪的需求。
再加上收储政策的落地,收储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生猪的供应量,同时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稳定了市场信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期价可能会在多空分歧中震荡上行。虽然空头力量依然存在,比如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但多头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多空双方将在市场上展开激烈博弈,期价也将在这种博弈中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 。
(二)中期(1-3 个月):产能去化决定周期方向
供应拐点观察:在中期走势中,9 月能繁母猪存栏是否进入下降通道成为关键观察点。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生猪供应的源头,其变化直接影响着未来生猪的供应量。如果 9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超 1%,这将是一个强烈信号,表明生猪产能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去化阶段。这如同水龙头的进水量开始减少,那么未来水池里的水也会相应减少。一旦能繁母猪存栏进入下降通道,将强化 “2026 年供应见顶” 的预期,市场对未来生猪供应的担忧将逐渐缓解,远月合约(如 2601)的估值也会随之上升。在期货市场中,不同合约之间存在着联动关系,远月合约估值的上移会带动 2511 合约联动走强,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合约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合约的连锁反应 。
消费旺季验证:11 月南方腌腊季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这一时期的市场表现将对生猪价格走势起到重要的验证作用。如果在腌腊季生猪均价能够反弹至 15 元 / 公斤以上,且仔猪价格止跌回升,这将是市场周期拐点出现的有力证据。生猪均价的上涨说明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意愿增强;仔猪价格止跌回升则反映出养殖户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增强,开始积极补栏,增加仔猪的采购量。这两个指标的积极变化相互印证,将确认周期拐点的到来,市场将进入新的上涨周期。反之,如果在消费旺季生猪价格依然低迷,未能达到预期的反弹水平,仔猪价格也持续下跌,那么市场可能会延续 “旺季不旺” 的磨底行情,产能过剩的压力将继续压制价格,市场需要更长时间来调整供需关系,寻找新的平衡点 。
四、操作策略:区间交易为主,警惕情绪波动风险
(一)投机者
短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短期投机者而言,13800 元 / 吨以下是一个轻仓试多的机会点。基于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的综合判断,价格在这一位置下方具备一定反弹潜力。当价格触及 13800 元 / 吨以下时,轻仓买入期货合约,设置止损位为 13600 元 / 吨,以此控制风险,防止价格进一步下跌带来较大损失。如果市场走势符合预期,目标价位设定为 14200 元 / 吨,在这个价位上,投机者可以考虑获利了结。
当价格突破 14000 元 / 吨时,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多头力量开始占据优势,市场情绪可能受到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此时,投机者可以适当加仓,进一步博弈政策刺激下的情绪溢价,争取获取更多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加仓操作要谨慎,不能盲目追高,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加仓的幅度。
中期:在中期操作上,13600 元 / 吨的成本支撑位至关重要。这一价位是基于当前养殖成本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如果价格有效跌破 13600 元 / 吨,这可能意味着市场的供需平衡被打破,空头力量占据主导,此时投机者可以反手做空,顺应市场趋势。
若价格在 13600 元 / 吨上方波动,投机者则可以维持震荡思路,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在价格上涨到一定高位,如接近 14000 元 / 吨时,考虑卖出期货合约;当价格下跌到相对低位,如接近 13600 元 / 吨时,再买入合约,通过这种方式在震荡市场中获取差价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准确把握高抛低吸的时机并非易事,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结合各种技术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
(二)套保者
养殖端: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在价格达到 14000 元 / 吨以上时,可分批进行套保操作。套保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来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从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当价格处于 14000 元 / 吨以上时,养殖企业可以卖出相应数量的生猪期货合约,这样无论未来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都能保证以套保价格出售生猪,从而锁定头均 50 元以上的利润。
春节前往往是生猪集中出栏的时期,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容易引发价格踩踏风险,导致价格大幅下跌。通过套保操作,养殖企业可以提前锁定利润,避免因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例如,某大型养殖企业在价格达到 14200 元 / 吨时,卖出了一部分期货合约进行套保,后来春节前市场价格果然下跌,但由于该企业进行了套保,依然按照套保价格实现了销售,保证了利润 。
屠宰端:屠宰企业在 13800 元 / 吨以下时,可适量建立虚拟库存。虚拟库存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相当于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了一个库存。在这个价格区间建立虚拟库存,主要是为了对冲中秋备货的现货采购成本。
当市场价格较低时,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入合约,若未来价格上涨,期货合约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采购成本的增加;若价格下跌,虽然期货合约可能出现亏损,但现货采购成本也会降低,从而达到平衡成本的目的。假设一家屠宰企业预计中秋前需要采购大量生猪,当价格在 13700 元 / 吨时,在期货市场买入了相应的合约建立虚拟库存,后来价格上涨,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获得了盈利,有效对冲了现货采购成本的上升 。
(三)风险提示
政策收储力度不及预期:政策收储是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收储力度不及预期,就无法达到有效缓解市场抛售压力的目的。市场参与者对政策收储抱有较高期望,一旦收储力度较弱,空头力量可能借机发力,引发市场情绪杀跌。原本寄希望于收储政策提振价格的多头投资者可能会感到失望,纷纷抛售手中的期货合约,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波动风险 。
南方雨季导致生猪调运受阻:南方雨季是每年特定时期的气候现象,若雨季导致生猪调运受阻,将会使区域供需错配加剧。南方地区是生猪的重要消费地,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养殖量。当调运受阻时,产区的生猪无法及时运往销区,销区的生猪供应减少,价格可能上涨;而产区的生猪积压,价格可能下跌。这种区域价格的大幅波动会传导至期货市场,使得期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增大,增加了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和风险。在雨季来临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生猪调运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