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羊肉价格态势:均价呈小幅回调,区域分化特征显著
(一)全国均价微降,延续淡季平稳发展态势
9 月 9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均价为 60.64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下降 0.3%,持续近两周的窄幅波动态势。从周度数据观察,近 7 日价格在 60.21 - 61.05 元 / 公斤区间波动,相较于 8 月同期下跌 2.3%。这表明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旺季的提振效应尚未显现。
(二)区域价格差异明显,主产区与销区差距拉大北方主产区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河北沧州河间市羊肉类均价为 21.25 元 / 斤(42.5 元 / 公斤)、献县 19.13 元 / 斤(38.26 元 / 公斤),内蒙古武川县 22.53 元 / 斤(45.06 元 / 公斤),均保持平稳。南方销区价格分化显著,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 67 元 / 公斤,广东佛山中南市场为 58 元 / 公斤,而甘肃靖远县因运输成本较高,报价达 51 元 / 公斤,南北价差最大达 12.74 元 / 公斤,充分体现了产区溢价与流通成本的差异。
二、三大因素驱动价格小幅下行
(一)供应端:产能释放与进口补充抑制价格
国内出栏量阶段性增长:8 月全国肉羊出栏量同比增长 1.8%,内蒙古、新疆等主产区由于前期压栏的羔羊集中上市,单周屠宰量环比增加 5%,短期内供应过剩压力较为突出。例如内蒙古通辽,当地养殖户上半年压栏惜售,8 月大量羔羊集中涌入市场,致使本地羊肉价格一周内下跌 3% ,因市场消化能力有限,价格缺乏有力支撑。
进口羊肉低价冲击市场:2025 年上半年羊肉进口量达 28 万吨,同比增长 3.2%,澳新低价羊肉(到岸价约 55 元 / 公斤)通过冷链直供批发市场,压缩了国产羊肉的议价空间。以广东市场为例,澳新羊肉凭借价格优势占据近 30% 市场份额,当地国产羊肉批发商为维持销量,不得不降价促销,每公斤价格较之前下降 2 - 3 元。
冻品库存处于高位运行: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 48 天,较去年同期增加 12 天,企业为腾挪库容,通过低价促销加速去库存,带动批发市场价格下行。不少屠宰企业在电商平台推出 “买二送一”“满减” 等活动,大量抛售冻品羊肉,对鲜羊肉市场定价产生影响。
(二)需求端:旺季未到,替代效应分流消费
终端需求较为疲软:夏季高温抑制羊肉消费,农贸市场零售量环比下降 8%,家庭烹饪需求减少;餐饮端受预制菜冲击,传统羊肉汤、烧烤等品类订单量增幅不足 3%。在江苏南京,一家老牌羊肉汤馆,7 - 8 月客流量较春秋季减少 20%,店主表示夏天顾客更倾向于清爽食物,羊肉汤生意冷清。
替代品价格优势显著:同期猪肉均价 20.1 元 / 公斤、鸡肉 17.54 元 / 公斤,均处于年内低位,消费者转向低价肉类,羊肉在大众餐饮中的替代率下降 5 个百分点。在北方多地,因猪肉价格亲民,烧烤店羊肉串销量下滑,猪肉串、鸡肉串销量则显著上升。
开学季提振作用有限:中小学团膳采购以禽肉、猪肉为主,羊肉因价格较高未被纳入集中采购重点,仅在西北、华北部分地区食堂有少量备货,对整体需求拉动作用微弱。在河南郑州,多所中小学后勤负责人称,团膳预算有限,羊肉价格高,每月仅采购少量用于改善伙食,难以对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三)成本端:饲料价格回落缓解下行压力
7 - 8 月玉米、豆粕价格从高位回落,规模牧场肉羊养殖成本降至 58 元 / 公斤,较上月下降 1.5%,养殖端亏损面收窄至 15%。屠宰企业成本压力减轻,对羊肉价格的挺价意愿减弱,转而根据库存动态灵活调整价格,形成 “供应增加、成本降低、价格稳中有降” 的市场特征。在河北沧州的大型牧场,因玉米价格从 3 元 / 公斤降至 2.8 元 / 公斤,每只肉羊养殖成本减少约 30 元,牧场在保证一定利润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出栏价格,传导至市场,羊肉批发价也随之下调。
三、产业链各环节影响与应对策略
(一)养殖户:避免恐慌性出栏,布局中秋旺季市场
散户:当前河北、山东等地活羊价格为 18 - 20 元 / 斤,已接近盈亏平衡线,散养户的养殖成本因饲料、人工等因素,每斤成本约在 18 元左右,继续压栏存在较大风险。建议根据羊只生长情况,每周按 10 - 15% 的比例分批出栏,既能回笼资金,又能避免集中抛售造成价格大幅下跌。例如山东菏泽的散户老李,上周出栏 10 只活羊,收入近 2 万元,缓解了资金压力。
规模场:目前全国能繁母羊存栏稳定在 1.15 亿头,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规模场可利用自身优势,淘汰产羔率低、体弱的母羊,引入杜泊羊、萨福克羊等优良种羊,优化种群结构。同时,主动与双汇、雨润等加工企业对接,提前签订中秋前 2 周的供货合同,锁定销售渠道与价格,保障收益。
(二)经销商:按需补货,关注区域流通效率
产区经销商:内蒙古、新疆等地作为肉羊主产区,库存压力较大。可借助中欧班列,将羊肉产品发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这些国家对羊肉需求旺盛,市场缺口较大。以新疆乌鲁木齐某经销商为例,今年上半年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羊肉 500 吨,销售额达 3000 万元,有效缓解了本地库存积压。
销区经销商:南方地区气候多变,台风、降雨等天气常影响物流。在采购时,优先选择宁夏盐池滩羊、山东鲁西黑头羊等地理标志产品,这些产品品质优良、口感好,在市场上辨识度高。通过与产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稳定货源,利用产品差异化,在价格上可实现 5 - 10% 的溢价。
(三)消费者:短期性价比凸显,品质消费趋势增强羊肉价格回落至 60 元 / 公斤区间,相比牛肉(65.42 元 / 公斤)、羊肉卷(75 元 / 公斤)性价比优势明显。家庭烹饪时,选择新鲜带骨羊肉更为实惠,在温州市价 50 - 60 元 / 500 克,炖煮后肉质鲜嫩,汤汁浓郁,适合全家享用。若追求便捷,可关注西贝、小肥羊等预制菜品牌推出的羊蝎子、羊排等半成品,加热即食,满足快节奏生活需求,且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四、后市展望:双节临近,价格能否触底反弹?
(一)短期:备货周期或支撑价格止跌
9 月中旬起,随着中秋家庭聚餐、国庆餐饮旺季临近,加工企业将启动节前备货,预计羊肉收购价将回升至 62 - 63 元 / 公斤。考虑到当前冻品库存同比减少 4%,且生猪价格温和上涨(环比 + 1.2%),羊肉替代效应减弱,价格下行空间有限,60 - 61 元 / 公斤或成为短期底部区间。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主导价格走势供应端:2025 年能繁母羊存栏量较 2023 年下降 8%,若冬季疫病防控措施得当,2026 年春节前肉羊供应将趋于紧张,支撑价格反弹。
需求端:预制菜渗透率提升(当前 25%)带动羊肉分割品需求增长,羊里脊、羊腿肉等高端产品溢价可达 30%,推动产业向精细化加工方向转型。
风险提示:需警惕红海危机导致的进口运费上涨(目前已涨 35%),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减产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9 月 9 日的羊肉价格微跌,是淡季供需错配与成本支撑的阶段性表现。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市场有望迎来季节性回暖,但从长期来看,产业仍需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拓展高端消费场景来应对价格波动。对于从业者而言,精准把握区域市场差异与消费升级趋势是破局的关键;对于消费者来说,眼下正是以合理价格享受优质羊肉的良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