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透视:法国种鸡逆势上位,改写引种格局
2025 年 8、9 月,中国祖代肉种鸡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此期间,共计引种约 13.06 万套,种源国均为法国,打破了过去十年间美国(占比 80% 以上)主导的引种格局。这一数据不仅为 2024 年同期引种量的 3.2 倍,更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种源供应链重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从月度数据来看,8 月引种 7.2 万套,9 月引种 5.86 万套,所引品种均为利丰(Hubbard),来自法国克里莫集团。该品种料肉比低至 1.65:1,产蛋率较国产品种高出 8%,成为规模化养殖场的优先选择。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等龙头企业贡献了超 60% 的引种量,其中益生股份单月引种量达 4.5 万套,创下 2018 年以来单企引种的新高。
二、破局之路:美国禽流感倒逼下的供应链应急切换
(一)传统引种国集体 “停摆” 催生被动转型
2024 年 12 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爆发 H5N2 高致病性禽流感,致使我国暂停美国种鸡进口;同期,新西兰因 H7N6 疫情关闭供种通道。两大传统引种国在我国种鸡引种供应链中合计占比超 90%,其突然中断供应,使得我国种鸡引种面临严峻挑战。2025 年 1-7 月,我国祖代种鸡引种量同比大幅下跌 45%,这一形势迫使企业将引种目光转向法国,而法国自 2015 年禽流感后便中断了对我国的种鸡引种。
(二)法国种鸡凭 “安全 + 性能” 打开缺口
法国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证的 “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地区”,其种鸡通过欧盟 12 项严苛检疫标准,白血病、沙门氏菌净化率达到 100%。根据青岛海关数据,法国种鸡隔离检疫期缩短至 21 天(美国种鸡需 42 天),运输损耗率仅 0.3%,且单批次供种能力达 1.8 万套,能够满足国内规模化引种的需求。
三、产业震荡:种源切换引发链式反应
(一)父母代鸡苗价格 “冰火两重天”
从短期来看,法国种鸡的引种缓解了市场焦虑。2025 年 10 月,父母代鸡苗价格稳定在 52 元 / 套,较 2024 年同期下跌 15%,有效避免了因引种断档导致的价格暴涨(2023 年同类情况曾引发价格翻倍)。然而,长期隐忧依然存在,法国种鸡单套价格达 180 美元,比美国品种贵 20%,这无疑将推高养殖成本。
(二)国产品种面临 “突围窗口期”
尽管法国引种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暴露了国产品种的短板。2025 年 1-9 月,圣泽 901、广明 2 号等国产品种更新量同比下降 12%,市场占比跌破 20%。核心原因在于国产品种料肉比稳定性不足,国产品种商品代肉鸡料肉比平均为 1.8:1,比法国利丰品种高 9%,这使得养殖端更倾向于选择进口品种。
四、未来展望:从 “单一依赖” 到 “多元制衡” 的全球种源战略
(一)引种渠道多元化成行业共识
此次引种格局的变局促使企业积极建立 “3+2” 引种体系,即保留美国、新西兰、法国三大核心供种国,同时开拓西班牙、荷兰两个备用渠道。益生股份已与法国达成年度 50 万套引种框架协议,并同步布局西班牙科宝种鸡引种测试,目标是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度控制在 40% 以下。
(二)自主育种按下 “加速键”
农业农村部启动 “白羽肉鸡种源攻关 2.0 计划”,重点突破料肉比、产蛋率等核心指标。圣农发展的 “圣泽 901 Plus” 品种已进入中试阶段,料肉比降至 1.72:1,预计 2026 年市场占有率可提升至 25%。在政策层面,对国产品种推广给予每套房补 15 元,以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对国产品种的采购比例提升至 30%。
结语:种源博弈背后的产业安全启示
2025 年的法国引种潮,既是一次被动的应急举措,更是一场主动的变革。在全球禽流感疫情频发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种源供应链的 “去中心化” 已刻不容缓。对于中国家禽业而言,唯有构建 “引进消化 + 自主创新 + 多元储备” 的三维体系,才能有效抵御 “卡脖子” 风险,筑牢产业安全防线。毕竟,满足 14 亿人的 “鸡肉盘子”,不能长期依赖某一个国家的种源。在此背景下,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如何平衡 “引种依赖” 与 “自主育种” 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欢迎各界人士在评论区分享专业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