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 月蛋价急剧下挫:从 “金九” 到 “银十” 的显著反差
(一)价格呈腰斩式下滑,养殖户陷入亏损困境
10 月,山东鸡蛋市场价格走势犹如经历剧烈波动的过山车,令众多从业者始料未及。以往备受期待的 “银十”,今年却成为养殖户的艰难时期。根据 10 月 20 日数据显示,山东鸡蛋日均价已降至 2.88 元 / 斤 ,较月初大幅下跌 16.28%,下跌速度之快令人瞩目。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高达 21.1%,创下近三年同期最低纪录。
如此大幅度的价格暴跌,对养殖户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存栏 5000 只规模的中小养殖场为例,经核算,饲料、疫苗、人工等各项成本,每斤鸡蛋成本约在 3.2 - 3.5 元。然而,当前鸡蛋价格仅为 2.88 元 / 斤,这意味着每销售一斤鸡蛋,至少亏损一角钱。这一亏损数额对于中小养殖场而言,每日累计下来不容小觑。而规模化养殖场的情况更为严峻,其存栏量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只,按照当前价格计算,日均亏损超过 2000 元的不在少数。众多养殖户面对鸡舍中的蛋鸡,深感无奈,原本期望 “银十” 能带来盈利,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亏损现实,压力沉重。
(二)节后行情迅速回落,打破旺季预期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山东鸡蛋市场曾短暂出现积极态势。节日消费热潮带动鸡蛋需求上升,价格一度反弹至 3.5 元 / 斤 ,让养殖户看到了希望,以为 “金九银十” 的良好行情已然来临。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仅仅是短暂的回升。节后首周,鸡蛋价格急剧下跌,迅速降至成本线以下。
青岛一位批发商对此感受深刻,他表示:“节前看好行情,大量囤积了 50 吨鸡蛋,预期节后价格仍会上涨以获取利润。但节后价格每日下跌 0.1 元,难以止住。目前库存还剩 30 吨,此次操作亏损十多万元。” 类似情况的批发商数量众多,原本期待节日带来的市场红利,却被节后的价格暴跌打乱计划,不仅未能盈利,反而遭受严重损失。这充分体现出当前鸡蛋市场的脆弱性,供需关系稍有变动,价格便会大幅波动,使从业者难以应对。
二、供应端面临困境:存栏量高企与去产能乏力的双重压力
(一)产蛋鸡存栏量达 1.49 亿只新高,供应压力巨大
在供应端,山东鸡蛋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存栏量高企和去产能乏力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截至 9 月底,山东产蛋鸡存栏量已增至 1.49 亿只 ,较年初增长 4.2%,创下近五年新高。这一数据表明,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大幅增加。在这些蛋鸡中,40% 是 2024 年补栏的高产蛋鸡,单只日产蛋量超过 58 克。原本预期 10 月份新开产蛋鸡数量会减少,从而缓解供应压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新开产蛋鸡环比减少了 8%,但老鸡淘汰量远远低于预期,仅为 120 万只,不足预期的 60%。
养殖户不愿淘汰老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心存鸡蛋价格上涨的期望。这种 “惜售盼涨” 的心理导致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居高不下。每日,大量蛋鸡持续产出鸡蛋,山东市场鸡蛋日产量已超过 1200 吨,供应压力超乎想象。市场上鸡蛋供应过剩,而需求未能同步增长,价格因而受到严重压制,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二)养殖成本影响下的 “被动扩产” 带来的后续问题
2024 年,蛋鸡养殖利润达到历史峰值,每公斤盈利高达 4.2 元 ,这吸引众多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全省 30% 的养殖场在该年进行了扩产,其中 60% 的新增存栏来自中小散户。当时,养殖户普遍认为养殖蛋鸡是稳赚不赔的业务,却未料到这为后续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尽管当前饲料成本同比下降了 15% ,看似养殖成本降低,但产能的集中释放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2025 年 1 - 9 月,山东鸡蛋产量达到 320 万吨 ,同比增长 6.8%,这一增长速度远超 3% 的消费增速。市场上鸡蛋供应日益增多,而消费者需求并未相应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鸡蛋积压在仓库,销售困难,价格只能不断下降。曾经备受青睐的鸡蛋,如今成为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难题,大家都在为如何消化过剩产能而苦恼。
三、需求端表现疲软:消费淡季与极端天气的双重影响
(一)节后终端需求大幅下降,库存消化困难
在需求端,鸡蛋市场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国庆节后,山东代表市场鸡蛋销量大幅下滑,周环比下降 12% ,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市场需求的锐减。终端超市、农贸市场忙于消化节前库存,补货量极少,不足正常水平的 40%。
济南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数据显示出需求下降的严峻形势,10 月中旬,该超市鸡蛋日均销量仅 200 公斤 ,不足 9 月的一半。而且,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更倾向于购买低价促销的临期蛋。为吸引顾客,超市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推出买一送一、满减等活动,但鸡蛋销售情况仍不理想。
青岛一位鸡蛋批发商表示:“节后半个月,每天都在为库存销售发愁。以往一天能销售 5 吨鸡蛋,如今最多只能销售 2 吨,剩余大量积压在仓库。长此以往,不知如何应对。” 从该批发商的话语中,能深切感受到市场需求骤降给从业者带来的巨大压力。需求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致使鸡蛋价格持续低迷。
(二)连阴雨天气成为市场困境的关键因素
10 月,山东遭遇持续 15 天的连阴雨 ,这对鸡蛋市场造成沉重打击。正常情况下,鸡蛋存储周期一般为 7 天左右,但在连阴雨天气下,存储难度大幅增加。聊城、德州等地的蛋商为减少损失,将库存周转周期从 7 天压缩至 3 天 ,这意味着出货频率增加,运营成本上升。同时,存储成本也大幅上涨,较之前提高了 20%。
物流运输方面同样受到严重影响。据某物流企业透露:“雨天运输损耗率从 0.5% 飙升至 3% ,这一损耗不容忽视。蛋商因担心鸡蛋滞销,不敢大量进货。” 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许多蛋商减少进货量,导致市场上鸡蛋流通量减少,进一步影响市场需求。原本就脆弱的鸡蛋市场,在连阴雨天气的冲击下,雪上加霜,价格受到更大压制。
四、未来展望:去产能速度成为市场关键突破点
(一)短期:供需矛盾难以缓解,低价态势或将持续 1-2 个月
展望未来,山东鸡蛋市场短期内形势依旧严峻。进入四季度,鸡蛋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淡季,食品厂采购量大幅减少,较旺季减少 30% 。然而,山东及周边省份待售鸡蛋库存仍然高企,有 40 万吨积压在仓库,这对价格形成严重压制。
卓创资讯分析师指出:“当前鸡蛋市场供需矛盾已十分尖锐,若 11 月前老鸡淘汰量不能突破 500 万只,鸡蛋价格重回 3 元 / 斤难度极大。更需关注的是,春节前可能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养殖户经营将更为艰难。” 按照目前形势,短期内鸡蛋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将持续低位徘徊,养殖户需继续承受亏损压力,度过艰难时期。
(二)长期:产业升级刻不容缓,散户面临市场调整
从长期来看,山东鸡蛋产业处于关键转折点,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尽管目前山东规模化养殖占比已达 65%,但中小散户仍贡献 35% 的产能。这些中小散户普遍缺乏期货套保、成本管控能力,在市场波动面前较为脆弱。
临沂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建议:“这轮市场低谷对散户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散户应抓住时机及时退出,减少损失。规模化养殖场则应积极探索新发展路径,尝试开发无抗蛋、富硒蛋等高端产品,对接电商平台,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市场对高端鸡蛋需求日益增长,无抗蛋、富硒蛋等高端产品批发价已达 4.5 元 / 斤 ,比普通蛋高出 50%,市场潜力巨大。”
产业升级不仅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更是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通过引进先进养殖技术、设备,优化养殖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此过程中,中小散户若不能跟上产业升级步伐,可能被市场淘汰,而规模化养殖场有望通过创新和升级迎来新发展机遇,推动山东鸡蛋产业向更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结语:鸡蛋价格的波动与产业发展机遇
当 2.88 元 / 斤的鸡蛋价格对养殖户造成重大影响时,整个山东蛋鸡产业处于发展困境之中。但从另一角度看,此次价格危机或许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对于养殖户而言,价格暴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养殖模式,从盲目规模扩张转向理性产能控制。部分有前瞻性的养殖户已开始行动,果断淘汰老鸡,优化鸡群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同时积极探索新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疫病风险。
从产业发展角度,这轮价格低谷加速蛋鸡产业整合与升级。中小散户在危机中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部分可能因无法承受亏损而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场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不仅能抵御价格下跌冲击,还可利用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整合产业链实现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一些企业积极开拓高端鸡蛋市场。无抗蛋、富硒蛋等高端产品的出现,既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鸡蛋的需求,也为企业带来更高利润空间。这些高端产品批发价已达 4.5 元 / 斤 ,比普通蛋高出 50%,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
对于消费者而言,短期内鸡蛋价格下跌带来实惠,可用较少资金购买更多鸡蛋。但从长远看,健康、稳定的蛋鸡产业是保障 “菜篮子” 稳定供应的关键。只有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保障养殖户利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蛋鸡产业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2.88 元 / 斤的价格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信在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政策引导下,山东蛋鸡产业能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迎来更好发展前景。 (数据支持:山东省畜牧业监测预警中心、卓创资讯)
|